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三个案例
2023-01-23高德萍王万平
高德萍 王万平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理 67310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乡村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1]。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通过培育多元主体、发展多元业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等来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2]。
学界研究认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多元经济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一种状态”[3],“不仅具有经济繁荣与市场价值活力的内在属性,而且在内容、组织、布局等方面具有更丰富的多重价值”[4]。农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生产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产业的多样性,所以乡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朝着“小而全”的生产方式推进,三产融合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和根本途径[5-7]。三产融合的重点在于将农村的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有效集聚和整合,激发各类要素和主体活力,壮大农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形成要素资源的协调发展,突破产业融合发展的壁垒。对于如何实现三产融合,目前学界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对策,如有学者提出要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使农业获益”“降低交易费用来使农业获益”“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来实现农业的获益”[8];要“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9];提升农业质量,加强乡村产业振兴支撑,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10]。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中国乡村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影响因素很多,尤其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要发展二三产业没有条件,难度很大。因此,学者姜长云[11]、崔彩周[12]、黄凌云[13]等都认为欠发达山区要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三产融合要走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的发展道路。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欠发达地区,该地区乡村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等方面不仅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区域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产业振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可以套用、推广。笔者调查发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马厂箐、下西莲花、诺邓等三个村子,在实践过程中,依托政策的宏观指导,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推进,各地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协同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培育“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14]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的产业兴旺之路。笔者认为,这些实践不仅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提供产业振兴的实践个案,而且可以提供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实现三产融合的理论思考。
一、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中国农村最基础的产业是种植业。虽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乡村土地资源贫瘠、坡度大以山地为主,但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下,这些乡村不断地探索适宜当地种植的特色产业,并朝着三产融合的方向不断努力。很多乡村利用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种植业,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马厂箐村就是依托山地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典型村寨。
马厂箐村位于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吉祥村北部,九顶山麓的山箐里,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2 000多米。村民以汉族为主,同时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3个少数民族。该村虽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资源贫乏,属于典型的贫困村,精准扶贫时建档立卡人口高达21户85人。
20世纪90年代之前,村民没有意识到那些荒山能种植中药材。从1993年起,村民闻武率先试种重楼并且取得了成功,之后村民们看到种植中药材确实能致富,纷纷开始种植中药材。近年来,马厂箐村充分利用当地的森林、红土地等优势,发展以重楼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而且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条件的种植业发展之路。笔者调查中了解到:
“种植重楼这个产业前期投入资金大,种植周期长,部分农户没有资金支持无法进行大面积种植,这时就拿出了我的钱借给农户”①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5日,报告人:闻武(男,汉族,46岁,致富带头人)。。
在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产业带头人借款给农户作为启动资金,前后共借给30多户50多万。致富带头人通过引进新种苗,进行培育,将新种苗推广到农户,又回收村民种出的重楼,统一销售,解决农民种、产、销的问题。从2009年至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发展。调查中有村民说:
“我在外务工多年,一直想回乡创业,但没钱又不懂技术,精准扶贫以来,县就业局开展创业培训,我学到很多知识,还获得15万元的“贷免扶补”贷款扶持,就这样走上了创业之路,在村里创办了弥渡宏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②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5日,报告人:裴洪(男,傣族,45岁,村民)。。
精准扶贫期间,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联系银行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200多万元,惠及全村的中药材种植户,这是马厂箐村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据镇工作人员介绍:
“在村两委的带领及村民的努力下,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1户85人减至2户4人,贫困发生率从35.71%降至1.37%。截至2020年底种植面积达1 000亩,产值800万元左右,户均收入12万元左右,人均收入3万元左右”③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5日,报告人:罗艳萍(女,汉族,36岁,红岩镇党委副书记)。。
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马厂箐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截至2020年底,全村发展3家中药材有限公司,成立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家,注册资本达600多万元,种植重楼,1 100多亩,产值达800万余元。当问及村民种重楼的感受时,有村民说:
“原来我们每年种这么多的地,还不够一年吃的,现在种重楼日子好了,不仅让我们脱贫了,更让我们致富了”①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5日,报告人:王朝立(男,汉族,66岁,村民)。。
“种植重楼不仅给村民带来了收入,更让村民脱贫致富了,现在村里大多数人已经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②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5日,报告人:闻虎(男,汉族,57岁,村民)。。
实践表明,马厂箐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走多元发展之路,助力于边疆民族地区乡村脱贫致富,也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笔者调查中了解到,云龙县的天池村通过发展麦地湾梨产业、永平县的龙门村通过发展稻田养鱼、工业辣椒种植产业也实现了脱贫致富。
但是,马厂箐村的种植业又进入新的瓶颈期。在村民大面积种植重楼的过程中,导致产业同构,价格下跌。且产业单一,中药材种植周期过长,村民没有大量的资金进行周转运行,弱化了村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厂箐村积极引导村民种植黄精、芍药等多种药材;同时,在庭院内发展兰花、黄杨、吊金钟等为主的盆景栽培,发展多种经济;鼓励农户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包括土地经营权、资本、技术、劳动、产品等,形成股份制合作社,农户可以按股分配利润;鼓励农户将产品放到线上销售,开发农产品销售渠道,这样就形成“以药材种植为主,产供销融合发展”的产业兴旺之路。
马厂箐村的案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以种植业为主,多业兼营”的产业发展路径。正如学者指出的,要“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生产结构是提升山地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5],“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技术,发展生态农业”[16]。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乡村未来可以以种植业为支柱,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景观旅游等产业,走生态农旅融合之路,这样就可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特色化发展。
二、借鸡生蛋发展加工业
虽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乡村自然资源匮乏,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不断改善的交通运输业在连接山里山外、对接农产品与大市场、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乡村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发展加工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西莲花就是一个资源匮乏但利用加工业发展起来的村寨。
下西莲花村位于大理州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镇永和村,是一个回族村,周围有汉、白、彝等多个民族聚居,全村100多户,300多人口,耕地面积200多亩,人均耕地0.71亩。下西莲花村的土地90%的都是石底沙面的漏水田,发展种植业成本高,回报率低,农民生活困难。
这种状况在该村发展加工业之后得到了明显改善。每年春夏季,下西莲花村有8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常驻丽江、中甸等地,收购半夏、茯苓、白芨等20多种药材。中秋过后,他们又到丽江、中甸等地收购铁核桃回来加工。据统计,目前全村78户中有77户都在从事以中药材、铁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收购加工。村民在收购货物时有资金困难的,发展互助社可以提供帮助。调查中据报告人介绍:
“2013年我们建立发展‘互助社’,得到政府的支持,给‘互助社’拨付了辅助资金85万元;51户村民自愿入股,每户1 000元。合作社明确了服务对象为村内、市场内经营资金季节性短缺的各族群众。合作社成立至今已为100余户(次)困难户提供借贷100多笔,合计出入资金500余万元”③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2日,地点:东莲花村,报告人:张会君(男,回族,67岁,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现在下西莲花村经济发展“互助社”已有周转资金100余万元,最大限度地保障收购旺季的资金流动。
由于下西莲花村劳动力不足,加工环节会雇佣附近村庄汉彝白等群众来加工。几乎家家雇佣“工人”,大户家五六十人,小户家三五人,他们之间就是松散的“雇佣关系”,“上班”一天有一天工资。笔者调查中了解到:
“我们人手不够时,会聘用永建、大仓、庙街等乡镇的群众,最多的时候人数过万人,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连续5年达2万元之多”①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2日,地点:西莲花村,报告人:马兵(男,回族,45岁,村干部)。。
农闲时“外来务工人员”最多达400~500人之多,在杨加伟、马寿军、马赛凡等加工大户家,汉、彝、白兄弟民族一干就是四五年,很多工人也因此和下西莲花村人打上了“干亲家”。笔者调查中了解到:
“官庄村的王淑芬老人已经77岁,和汉族、彝族女工在核桃加工户杨家伟家“上班”,她眼力很好,每天能加工三四公斤,能收入四五十元,闲时隔三岔五地做几个月,一年到头可以领到5 000来块钱”②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2日,报告人:王淑芬(女,汉族,官庄村村民)。。
张宝村的张慧菊已经在杨家伟家干了8年了,据她介绍,闲暇季节她都会来“上班”补贴家用,基本每年都能挣近30 000元,女儿读大学基本都靠她③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22日,报告人:张慧菊(女,汉族,张宝村村民)。。
下西莲花村的核桃加工不仅“请进来”,而且还“走出去”。对于路远不便来家里加工的,把收购来的核桃发货到永建、大仓甚至是庙街的村里,群众加工完后再去收回,就这样西莲花村的工人遍布半个巍山,带动周边近万人打“临时工”。据统计,交易量最大年份全村加工铁核桃、药材近6 000吨,用工达15万多个工时,支付工人工资600多万元,熟练的工人能领到加工费上万元。不仅让下西莲花村脱贫致富,还带动周围群众也脱贫致富了。
从下西莲花村的实践可以看出,当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农民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想要发展只能另寻出路。当地群众传承祖辈的经商传统,发展以中药材、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通过“分工协作”,农产品收购加工不仅富了本村群众,也让附近不少群众得到了实惠,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从贫困乡村成为当地有名的“东方小瑞士”。
但是,在下西莲花村加工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同样也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目前的“铁核桃”价格大幅下跌;受疫情影响,中药材的收购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很多村民种植一定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来增加收入,并且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发展一些旅游,通过以加工业为主,同时发展多元产业,突破当地加工业发展中的困境,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下西莲花的案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以加工业为主、多业兼营”的产业发展路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村寨因为可耕土地散小、自然资源贫乏、农业技术低下,种植业受到严重制约,这时候就要另寻出路,利用好当地的交通、社会关系等优势,收购原材料,利用周边劳动力进行加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加工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农村可以通过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聚合”村民[17],组建发展互助社和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短缺和销售困难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当前乡村振兴的政策,加大农家乐、乡村游和种植业的扶持力度。以特色加工业为核心,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农业景观建设,开发以品尝农家饭、采摘生态果、观赏乡村景为特色的旅游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发展。
三、利用资源发展旅游业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一些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并且保存较完整,这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笔者调查中发现,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诺邓古村落,是一个通过利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典型代表。
诺邓古村位于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距县城7公里,海拔约为1 90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温带季风性气候。诺邓村耕地面积2 894亩,林地面积40 015亩,分诺邓古村、牛舌坪、曙光和山后四个片区,现有14个村民小组224户1 080人。
千百年来,诺邓古村因产盐而驰名滇西,是西南地区盐业生产和贸易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因盐业经济发展带来丰厚的利润,该村修建了玉皇阁、三崇庙、文昌宫、魁星阁等公共建筑,很多当地人都建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所以该村被誉为滇西地区传统建筑的博物馆。后来盐业经济转入低潮,但因这些传统建筑、民居保存完好,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诺邓古村荣获“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等殊荣,并于2017年成功创建成诺邓3A级国家旅游景区,该村依靠这些资源发展旅游业。调查中了解到该村旅游业发展规划如下:
首先,开发盐井、盐街、盐局、盐博物馆等设施组织若干不同类型的井盐文化旅游项目。诺邓村恢复盐井地下工程,恢复灶户和传统“作坊”20家,展示古典家居小作坊冬季腌制火腿、春夏秋季生产酱油、面酱、酱菜等盐制过程。按不同时段节令,由灶户承头举办“接龙水魂魄祭卤脉龙王、接佛观灯迎龙王和龙王娘娘”等礼仪,恢复传统的唱滇戏、弹洞经、演花灯等相关的文化活动。
其次,利用传统民居建筑开展观光旅游项目。诺邓村目前保留着完好的古村风貌以及众多明清古建筑,在云南乃至国内都罕见。在列为观光院落的古民居中开展民俗活动;在核心保护区内选择60个传统古民居作为原生态观光院落,保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游客入家观光、体验生活。据该村解说员介绍:
“现在的诺邓村,所有的建筑都不能私自更改,因为游客要看的就是古色。目前村里已有36家民宿,共400多个床位,有原生的明清风格房间,也有古代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房间,价格在每晚七八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①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8月18日,地点:诺邓古村,报告人:姚艳波(女,彝族,34岁,村民)。。
第三,依托玉皇阁道教建筑群等组织儒道文化旅游项目,修缮历史建筑,开发儒道文化旅游。恢复玉皇阁大殿中玉皇大帝、十二雷将、二十八宿等大小166尊艺术雕塑,吸引游客。笔者调查中了解到:
“2020年全村接待旅游者达45.15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2天,需要吃住,带动423人就业,年人均旅游收入5 324元”②调查资料。时间:2021年12月6日,地点:诺邓镇,报告人:杨佳红(男,白族,32岁,副镇长)。。
以上调查资料表明,盐井、民居、儒道文化是诺邓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发展旅游,是诺邓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发展旅游业,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了村民收入,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之下,诺邓村的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游客大量减少,以经营民宿、农家乐为生的村民,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一些贷款来建设装修民宿、客栈的村民,出现了资金问题。村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容易致使其返贫。在这种情况下,当地通过种植一些生态绿色的粮食作物、养殖生猪和驴子等产业,弥补游客稀少带来的影响;一些居民腌制加工诺邓火腿,通过网络销售给曾经来过的游客,增加村民的收入。
诺邓村的案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以文旅业为主、多业兼营”的产业发展路径。诺邓村的三产融合,不仅改变单一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而且推动了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地形地貌多样,自然景观独特,再加上民族特色鲜明,多元文化交融汇集,有着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产业[18]。这样的案例在大理地区还有很多,如漾濞彝族自治县光明村,被誉为“云上村庄”,立足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投资1.2亿元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涌现出了瑞辉农家、利民农家等一批农家乐经营带头人,促进了餐饮、民宿等快速发展,依靠公司带动周边75人实现就近就业,增收180多万元。由于乡村旅游产业所覆盖的行业范围较为广泛,除了核心行业食、住、行之外,还有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行业也能得到发展。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应立足本土特色,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同时应该发展种养殖业,为游客提供基于本土、生态、特色的餐饮服务,实现服务业、加工业和种植业等从业人员的共同富裕。
四、结 论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中国“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全面转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也是通过乡村振兴补“三农”短板,特别是补农业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时期。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生产能力等不同,各地亦进行不同的三产融合探索,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提高了村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变了乡村产业单一的现状。然而,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三产融合不是要将一二三产都做大做强,而是要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一业为主、有效衔接融合其他产业,最终实现乡村产业联动。上文所展示的三个典型案例,都表明边疆民族乡村三产融合应该走“一业为主,多业兼营”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产业要走因地制宜之路。农村地域广阔,每个村寨的资源禀赋、乡村面貌、区位优势、发展基础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选择不同的特色产业,这样才能扬长避短,避免因为产业的同质性而导致产业的内卷化。从目前农村出现的三产融合模式来看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三产融合不是“标准化作业”,要充分尊重乡村发展差异,重视生态差异、历史民族文化差异、产业发展条件差异,不可“千村一面”。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要因地施策、因村施策,不能盲目照搬模仿其他乡村的成功经验。
第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产业要走多元发展之路。上述三个乡村的实践表明,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可以依托规模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生产化水平;还可以依托历史文化、田园景观、传统生活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三产融合,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品牌效应,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
第三,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产业要走城乡互补之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传统生计方式、良好生态环境,使广大农村地区变成青山绿水、环境宜人的城市后花园,不仅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而且要把乡村文化、田园景观和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满足不同人群的乡愁,最终实现城乡互补发展、融合发展。
总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要实现产业振兴,必须依据乡村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乡村种植业、加工业和旅游业,走特色化产业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一业为主、多业并存,走三产融合之路,最终达到所有村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