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
2023-01-23王笑航
王笑航
方志学是关于方志的学说,是“围绕地方志而形成的知识体系”①巴兆祥:《方志学新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2页。,方志学研究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撰写年度方志学理论研究综述是方志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梳理年度动态可知方志学研究的关注点、特色和发展趋势。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轮修志任务的基本完成,省、市、县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出版目标的总体实现,如何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和相关研究高质量发展成为方志学讨论的重要话题。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等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方志”“方志学”“年鉴”为关键词检索,筛选重复和无关的文献后,得到期刊论文421篇、学位论文42篇,共计463篇。其中方志基础理论研究40篇,方志管理与实践研究28篇,方志编纂研究58篇,方志史与方志学史36篇,志书评介与研究171篇,方志人物研究19篇,地方综合年鉴研究111篇。本年度方志学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志鉴编纂、志书研究与评介方面,作者主要来自各级史志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与往年类似。
一、方志基础理论研究
“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学科建设就无疑成为空中楼阁。”②孔令士:《加强方志理论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地方志》1995年第2期。基础理论对一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方志基础理论研究是方志学关注的重点。
(一)基本原理与学科建设
1.方志学基本原理。刘效红从理论与实践、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科学扬弃与创新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辩证关系六方面对方志学基本原理进行阐释①刘效红:《方志学基本原理述论》,《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李秋洪以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地方志事业的至上与非至上、发展条件、内容与形式、质量与数量、守成与创新等原理和范畴,肯定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对方志人的意义②李秋洪:《地方志工作的哲学思辨》,《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1期。。韩章训论证修志与用志辩证关系,认为修志决定用志、用志对修志有反作用,指出修志和用志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彼此交织、相辅相成,用为目的,修为手段③韩章训:《论修志与用志辩证关系》,《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钱永兴考释小序名称、辨析小序体式,举例探讨小序的应用,提倡应在继承小序传统基础上创新④钱永兴:《方志小序的名称、体式与应用》,《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2期。。
2.方志学的学科发展。李惠介绍清乾嘉以来方志学成果,并分析不同阶段方志学研究的特点,梳理方志学形成的过程,认为方志学应在数量“繁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⑤李惠:《方志学成果形态》,《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张莉梳理方志学研究方法的现状以及主要流派与特点,对新时代方志学研究方法作出展望,强调要通过大数据手段和跨学科方法提升方志学的科学性⑥张莉:《方志学研究方法》,《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赵太和讨论了中国方志的起源和界定,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三阶段介绍方志目录的源流和发展⑦赵太和:《从独立成子目成部类到独立成专目——中国方志目录源流新考》,《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6期。。
3.方志的功能和价值。安大伟系统阐述清代东北方志序论的思想价值,认为“志”在维护社会秩序、延续价值观念、总结治国理政经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⑧安大伟:《清代东北方志序论思想价值略论》,《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段庸生以重庆地区古代方志为中心,考察古代方志中的艺文志、人物纪传、轶事,讨论方志在文学研究的增长价值和凸显地域文化的价值⑨段庸生:《古代方志文存的内容及价值——以重庆地区古代方志为中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张丽、戴羽整理研究有关龙舟竞渡的浙江方志史料,从历史学、民俗学、体育学三方面讨论方志所载龙舟竞渡的价值⑩张丽、戴羽:《浙江方志所见龙舟竞渡史料及其价值初探》,《浙江体育科学》2021年第3期。。尤岩以概述为例论述全媒体时代志书文本的价值尺度,提倡修志人从全局出发去谋篇布局、写好概述⑪尤岩:《全媒体时代志书文本的价值尺度:以概述为例》,《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4期。。
(二)方志与其他学科关系
随着时代发展,方志记载内容已超越“一方之全史”范畴,方志研究的综合性更加明显。研究方志与其他学科关系有助于推动方志学的综合发展。2021年关于方志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志与历史学、人类学、图书馆学、测绘学等方面。关于史志关系,刘德元围绕编史与修志、史体与志体的关系,就史与志的研究对象、书稿定位、分期分类、体例架构、叙述方法进行论述⑫刘德元:《正确处理史与志的若干关系》,《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张世民讨论“史志同源与史志理论”的内在关联、学科畛域问题、两种学术话语体系的甄别问题⑬张世民:《也谈历史学与方志学的几个问题》,《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5期。。潘捷军介绍史志关系研究缘起、研究状况,在对比分析研究《浙江通志》《浙江通史》的基础上,阐明史志关系的研究视域及相应重点⑭潘捷军:《近现代中国史志关系研究述要》,《史志学刊》2021年第5期。。段愿论述人类学民族志和方志学民族志的区别和交互影响,提倡二者互学互鉴⑮段愿:《民族志语境下方志采编范式之学科互鉴》,《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2期。。苏全有、臧亚慧介绍民国时期图书馆、中华图书馆协会组织开展的方志征集、目录整理、新书推介以及方志研究等工作,肯定图书馆对方志学发展的意义⑯苏全有、臧亚慧:《论民国时期图书馆对方志学的贡献》,《图书馆》2021年第9期。。王彦军以测绘行业的志书为例,介绍地方志的体例、功能、作用、修志原则、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归纳总结文法、叙述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①王彦军:《〈测绘志〉志书编写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北京测绘》2021年第2期。。
(三)方志文化
方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方志更好地保护、传播文化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杨立宇认为应加强史志文化的抢救、整理、保存和发扬工作,建议重视乡村老物件收集整理保存,尽力留存完整的乡村影像资料,有组织地推进乡村志书编修进程,有序推进实施民俗博物馆建设,积极引导指导族谱编修工作,充分发挥史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②杨立宇:《加强乡村史志文化建设的思考》,《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4期。。陈野揭示方志建构地方文化传统的功能,分析实现路径、成效及多重动力,提倡深化方志学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③陈野:《建构文化传统:中国方志的深层功能》,《浙江学刊》2021年第1期。。黄辉分析地方志书的沿革传承、影像志的传播模式以及史志文化传承,认为应推动地方志资源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地方志资源在商业价值上的探索,加快地方志资源电子化的传播应用④黄辉:《影像志助力地方志文化传播的思考》,《福建史志》2021年第4期。。
二、方志管理与实践研究
(一)方志管理事业研究
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和学人对方志工作进行总结,就提升地方志事业工作提出建议。谢伏瞻指出要准确把握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地方志事业发展,加快构建地方志事业新发展格局⑤谢伏瞻:《奋力推进全国地方志事业向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在2021年全国省级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暨中国地方志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2期。。冀祥德总结“十三五”时期地方志工作情况,点明“十四五”时期地方志工作重点,部署2021年地方志工作要点⑥冀祥德:《顺利完成地方志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奋力开启地方志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2021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3期。。王贞伟介绍阿克苏地区地方志事业行政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地方志事业行政绩效管理的路径⑦王贞伟:《新时代地方志事业的行政绩效管理问题研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郑莉论述新时期地方志的自我定位和理念创新,对地方志转型升级提出建议,认为应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立法,加强地方志信息化统筹协调,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⑧郑莉:《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同步——新时期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初探》,《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2期。。梁金荣对新时代地方志高质量发展进行思考,提出四个必须:必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必须对自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准确的判断、必须对自身的现状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明确下步努力的工作方向⑨梁金荣:《关于新时代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6期。。张诗怡分析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⑩张诗怡:《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欧长生、程立雪分析我国地方志的历史方向与研究现状、目前地方志应用的困境,指出数字化、信息化新时代应活态化应用地方志⑪欧长生、程立雪:《浅谈地方志的活态化应用》,《史志学刊》2021年第1期。。
(二)方志馆研究
方志馆是面向公众呈现方志文化的重要平台,加强方志馆建设、面向公众做好服务工作是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邱新立主编的《中国方志馆研究》(第三辑)中设名家专栏、志馆建设、信息方志、旧志研究、地情研究、地方文化六个栏目收录相关文章①邱新立:《中国方志馆研究》(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管士进认为新时代的方志馆应做好新定位、优化馆藏结构、科学陈列布展,打造“实体+数字”方志馆,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②管士进:《提升方志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3期。。孙景强调方志馆地情展览建设的必要性,论述方志馆地情展览的本质特征、基本要求以及当前方志馆地情展览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措施③孙景:《方志馆地情展览建设初探》,《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魏伟在分析国内外方志馆及相近功能的场馆环境测控状况的同时,介绍山东省方志馆的书库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④魏伟:《方志馆书库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关于方志馆功能的开发。王敏君从知识教育、情感教育、能力培训三方面探讨方志馆的育人功能,分析方志馆育人功能的开发制约因素以及开发路径⑤王敏君:《浅谈方志馆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2期。。李莉阐述方志馆在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论述利用方志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基础、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解决路径⑥李莉:《让青少年走进方志馆成为常态——利用方志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路径初探》,《福建史志》2021年第4期。。张丽介绍省级方志馆馆藏现状以及利用状况,提出省级方志馆馆藏建设及开发利用的建议⑦张丽:《新时期省级方志馆馆藏建设及服务探究》,《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3期。。张星煜介绍江苏省方志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探索和经验⑧张星煜:《江苏省方志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的实践》,《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3期。。
(三)方志信息化建设研究
方志的信息化建设是当代方志工作的重点。沈松平、汪凤娟回顾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历程,总结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⑨沈松平、汪凤娟:《新中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4期。。游桃琴论述方志数字化的探索状况以及未来开发利用前景,主张推动数字地方志建设,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⑩游桃琴:《数字化助推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王志迁分析《中国影像方志》的产生背景、传播特征、传播功能、传播成效以及对方志文化的传播启示,提倡用现代影像技术传承方志文化⑪王志迁:《用现代影像技术传承方志文化——〈中国影像方志〉的传播价值与启示》,《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1期。。武童介绍VR背景下阅读方志的优势,分析VR技术创新方志文化阅读的实现途径,提出“VR+方志”的实施策略⑫武童:《VR背景下方志阅读的优势和途径探索》,《兰台内外》2021年第5期。。
三、方志编纂研究
(一)编纂理论研究
研究编纂原则、方法、要求,有助于提高方志编纂水平。易爱东围绕编纂基础、资料工作、志稿编纂、付印,论述志书编纂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资料挖掘⑬易爱东:《志书编纂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资料挖掘》,云南科技出版社2021年。。罗滔从一级目录和次级目录两方面讨论志书篇目设置,指出志书内容编排既要做好总体规划又要明确若干注意事项,探讨加强志书编纂与审读的若干路径⑭罗滔:《志书编纂与审读的实践思考——以篇目设置和内容编排为例》,《浙江档案》2021年第5期。。詹跃华分析志书篇目标题的基本类型、编制要求、命题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倡志书篇目标题编制应讲究科学规范⑮詹跃华:《浅谈志书篇目标题编制应讲究科学规范》,《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3期。。刘桂珍以《滨州市滨城区志》(1998—2007)的编纂为例论述志书资料的征集整理和使用,指出做好资料基础工作是编修精品志书的重要保障⑯刘桂珍:《浅谈做好资料基础工作是编修精品志书的重要保障——以编修〈滨州市滨城区志〉(1998—2007)为例》,《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8期。。俞富江论述乡镇志书的编纂规范、编纂创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①俞富江:《浅论乡镇志书编纂的规范与创新》,《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5期。。金雄波针对第二轮修志没有统一续修方式的现象,指出续志的基本特征是传承性、独立性和衔接性,续志的续修方式应“详今明古”②金雄波:《谈谈“续志”及续修方式》,《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3期。。詹跃华提倡志书应以事系人,通过明确以事系人的入史标注、记述方式、记述内容、记述要求,处理好人物与事物、个人与群体、存真与生动的关系③詹跃华:《谈志书以事系人》,《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2期。。詹跃华还分析志书记述失误的目的、原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认为应准确记录发展历程中的失误,提高志书的质量和功能④詹跃华:《论志书记述失误》,《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6期。。常洁琼分析地方志中自然部类的历史演变以及编纂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续、补、改、创”原则在自然部类编纂过程中的应用⑤常洁琼:《地方志自然部类编纂略论》,《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陈泽泓梳理个体人物志概念的提出、体例渊源,分析《冼夫人志》的材料取舍、体例篇目设计特点及考虑点,并就个体人物志编纂理论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⑥陈泽泓:《个体人物志编修蠡思——以〈冼夫人志〉编修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5期。。
(二)各类方志的编纂
随着方志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志范畴从“一方之志”逐渐扩大。志书种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志外,还包含部门志、行业志、人物志、动物志、事件志等专志。
1.基层志书编纂。王晖认为中国名村名镇志概述应遵守史法、端正文风,标题应得体,措辞不能言过其实,应横排竖写,结构形式应科学,首尾要相顾⑦王晖:《尽善尽美写好概述——深度编纂中国名村名镇志之一》,《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1期。。
2.行业志书编纂。曹广华、范春义在论述《中国戏曲文物志·舞台题记卷》碎片化文本呈现方式及其整合的基础上,分析题记文本的非稳定性与整理的“相对史源学”,提倡戏台题记志书应吸收已有成果并提供可靠知识⑧曹广华、范春义:《戏曲文物志书编纂方法刍议——评〈中国戏曲文物志·舞台题记卷〉》,《文艺研究》2021年第8期。。习媛分析当代中国水志的编撰与出版状况、工作流程和创新发展,肯定水志编纂的社会价值⑨习媛:《当代中国水志的编撰与出版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苏新功、张瑶借助《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志》的编纂,论述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搜集档案资料的依据、来源、方法和基本要求⑩苏新功、张瑶:《简议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如何搜集整理档案资料》,《大众标准化》2021第14期。。
3.特色志书编纂。黄俊军以湖南省特色志丛书编纂为例,回顾湖南省新编特色志的发展历程,讨论特色志的定位以及志书名称、篇目框架、记述内容、写法,提倡在坚持志体的前提下有所创新⑪黄俊军:《特色志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湖南省特色志丛书编纂为例》,《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2期。。林少波以《中国国家地理》的“风物中国志”项目为例,揭示“风物中国志”的特点,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志工作的创新升级⑫林少波:《为县市立传,为时代而歌——“风物中国志”与地方志的创新升级》,《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4期。。黄伟通过梳理新中国各地清真寺志编修情况,分析清真寺志的编纂特色、指导思想、体例源流以及编修价值与意义⑬黄伟:《书写中国伊斯兰教故事——以修清真寺志为例》,《中国穆斯林》2021年第1期。。
4.事件志编纂。徐强结合泰州市统筹抗疫专题档案的资料征集工作,总结《泰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的编纂过程、实践经验、社会效应⑭徐强:《抗疫专题档案、方志征编一体化的泰州实践》,《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1期。。貟有强介绍扶贫志编修的政策因素及人文环境,分析扶贫志编修成功的因素及推动力量、扶贫志篇目框架设置及规律特点,并针对扶贫志编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⑮貟有强:《我国扶贫专题志的编修实践探析》,《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3期。。
(三)修志总结与建议
随着第二轮修志的收官,不少学者对第二轮修志进行总结,并对第三轮修志提出建议。
1.总结某地或某志修志经验,为之后修志提出建议。汪丽菁介绍张家港市“一村一志一馆”工程建设状况、建设经验,提出创新展望①汪丽菁:《张家港市“一村一志一馆”工程建设实施报告》,《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2期。。陈家传在总结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指导市县地方志编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应充分重视第三轮修志,应保持修志连贯性、做好培训工作②陈家传:《浅谈指导市县地方志编修实践的经验与思考——以海南为例》,《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5期。。金雄波围绕《萧山市志》编纂中的口述史实践,强调口述史入志的必要性③金雄波:《口述史入志是编修高质量地方志书的需要——以〈萧山市志〉实践为例》,《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6期。。杨学英、王洪宇通过总结编纂《河北省囯营海兴农场志》的经验,认为修志应拟订好纲目、做好资料征集、严格标准、加强领导④杨学英、王洪宇:《同心同德 志载盛世——〈河北省囯营海兴农场志〉编纂体会》,《中国农垦》2021年第10期。。刘涛梳理漳浦、长泰二轮志书的史实错误,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建议⑤刘涛:《二轮志书地情记述问题分析及其史实重建的路径— —以闽南千年古县漳浦、长泰为例》,《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权芳敏总结《辽宁省志·工业志》的编纂过程和经验,分析工作思路和做法,以期为第三轮志书编纂提供参考借鉴⑥权芳敏:《机构改革背景下二轮〈辽宁省志·工业志〉编纂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8期。。陈声华结合二轮《三明市志》编纂,分析志书评审中较突出的问题及原因,为三轮修志提出建议⑦陈声华:《二轮志书评审工作分析与思考——结合〈三明市志(1993—2005)〉编纂》,《福建史志》2021年第2期。。
2.从宏观角度考察修志得失,对第三轮修志提出建议。金雄波在分析第二轮续志编修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全面理解续志特性是第三轮编修续志的先决条件,强调续志的基本特征是传承性、独立性和衔接性,为此应“详今明古”并注意对前志所记事物的拾遗补阙、订讹正误⑧金雄波:《“续志”基本特征及其续修方式研究》,《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3期。。钱茂伟、王笑航从公众史学角度分析大规模推广村村修志的必要性,并结合区县村村修志试点的成功经验,对村村修志普及推广的困难提出解决办法⑨钱茂伟、王笑航:《大规模推广村村修志的必要性与成功路径》,《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4期。。钱茂伟、董秀娟考察人人入史的发展历程和入史模式,并论证人人入史的意义⑩钱茂伟、董秀娟:《由精英而大众:村民人人入村志村史之路》,《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莫艳梅提出第三轮修志人人入志的构想,并论述实现路径与原则⑪莫艳梅:《新时代人人入志的构想——第三轮修志的探索》,《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4期。。詹跃华揭示第三轮志书记述民族内容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强调设置民族篇目要因地制宜、内容要全面系统⑫詹跃华:《第三轮志书民族门类编纂浅见》,《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2期。。他还列举前两轮志书人口门类编写存在的问题,探讨第三轮志书人口门类的归类设置、篇目构建、内容记述⑬詹跃华:《第三轮志书人口门类编写浅议》,《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5期。。李秋洪在分析广西第一、二轮志书中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业分布、记述方式和层级、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对第三轮修志非公有制经济篇章的编纂提出建议⑭李秋洪:《论新编地方志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层级与要素——以广西第一轮、第二轮县(市、区)志为例》,《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4期。。刘善泳通过回顾修纂通纪志的历史传统、分析第二轮修志编修断代志的原因,指出地方综合年鉴影响断代志在志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新一轮修志编修通纪志的必要性⑮刘善泳:《新一轮修志编修通纪志的必要性》,《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
四、方志史与方志学史
(一)历代方志史
对方志发展不同阶段的总结。刘力超、刘彤分析隋唐时期图经的繁荣及其原因,总结隋唐时期方志特点以及方志理论的发展①刘力超、刘彤:《隋唐时期方志的发展及其理论进步》,《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桂始馨通过考证两宋时期全国性的总志和各地区的方志,对宋代方志学进行专题研究②桂始馨:《宋代方志考证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涂庆红以清代巴蜀方志为例,分析清代方志纂修出版及署名所反映的著作权属问题,以及清代方志权属问题形成的基础和影响③涂庆红:《清代方志纂修出版及署名反映的权属问题——以清代巴蜀方志为例》,《出版广角》2021年第8期。。刘思文通过分析《乡土志例目》对清末民国乡土志著述、乡土志编纂及其思想、乡土教材发展、民国及之后乡土志书研究的影响,肯定该书的学术价值与影响④刘思文:《〈乡土志例目〉对清末民国方志之影响》,《图书馆杂志》2021年第10期。。胡艳杰从民国时期方志概况、方志纂修、方志收藏三个角度考证论述民国时期方志编纂状况⑤胡艳杰:《民国方志纂修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年。。申津宁通过分析民国方志的时间叙述、文化记忆以及共同参与等特质,论述民国方志对地方认同的构建⑥申津宁:《民国方志中地方认同的构建》,《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4期。。沈松平从体例、框架结构等方面论述新中国两轮方志编修对旧方志的继承和创新,批判假象创新、盲目创新和否定式创新的现象,认为应在继承旧志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⑦沈松平:《论新中国两轮方志编修对旧方志的继承和创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郁冲聪梳理中国物产志专志的产生、流变,并分析总结异物志、物产志出现的原因、著述特点⑧郁冲聪:《中国物产专志的产生与流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1年第3期。。韩章训将志书记载重点演变过程划分为五阶段:重地理轻人文时期(宋元),从重地理到重人文的过渡时期(明代),重人文轻地理时期(清代),既重全面又凸显政治、经济、文化时期(民国),既重全面又凸显经济时期(当代)⑨韩章训:《志书记载重点演变述论》,《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3期。。
(二)区域方志史
通过分析编纂背景、修志状况、版本流传、价值功能等,可对区域方志史有比较系统的认知。柳森运用历史学、藏学、文献学、方志学、边疆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考察清代西藏方志的编纂背景、概况与特征⑩柳森:《清代西藏方志考论》,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1年。。王浩远通过考察明清时期陕南地区方志的编纂状况,分析其结构、文本内容,史料价值、版本馆藏等⑪王浩远:《陕南明清方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谢宏维、秦浩翔围绕清代广西各府志,结合通志、州县志,从编纂思想、时空分布、编纂人员及组织、编纂体例及内容等方面论述清代广西地方志编纂状况和特征⑫谢宏维、秦浩翔:《清代广西地方志编纂及其特征述论——以府志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3期。。秦浩翔梳理清代广西地方志编纂状况,并通过分析方志编纂论述广西地区的地域文化、社会变迁、边疆治理与国家认同等⑬秦浩翔:《清代广西方志编纂与边疆社会文化、国家认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漆良蕃考察明清及民国时期南昌市的地方志编纂,介绍并肯定《南昌府志》《南昌县志》《新建县志》的编纂及意义⑭漆良蕃:《存史、资政:南昌市地方志考》,《南方文物》2021年第4期。。申津宁介绍抗战时期陕北修志状况,并举例分析方志中的政统及文统,肯定抗战时期的修志意义,认为当时志书的书写超越地域,指向民族和文化⑮申津宁:《政统与文统之间——抗战中的陕北修志》,《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2期。。陆力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从编纂流程与人员组织、编纂成书与刊印传播、体例结构与编纂特色、史料来源与文献价值、人物传记与叙事成就、理论成就等方面分析明清保定地方志的编纂⑯陆力:《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蔡菲分析清代豫南地区方志存佚与版本、分布与类型、纂修特点及成因,肯定清代豫南地区方志人才辈出及修志意识对此后修志实践和方志理论发展的作用①蔡菲:《清代豫南地区方志纂修整理述评》,《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5期。。梁允华介绍郑州地区明清地方志传播及出版状况、内涵研究现状,肯定相关研究价值,并提出加大研究的建议②梁允华:《郑州地区明清地方志文化传播及研究趋势评述》,《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8期。。杨彦智介绍1949年以来河南方志的整理、纂修状况以及研究概况,提倡各学科学者参与研究开发河南方志③杨彦智:《1949年以来河南方志的整理、出版与研究》,《出版广角》2021年第19期。。
通过分析方志编纂及体例内容,可以对区域方志史有更为深入的认知。陈郑云、巴兆祥介绍清代两江、湖广地区省志修纂的分期特征、制度博弈以及清代两江、湖广通志中的省籍意识,勾勒出地方官暨志书修纂群体省籍意识变化的过程④陈郑云、巴兆祥:《合修到分修:清代两江、湖广省志编修中的制度博弈与省籍意识》,《史林》2021年第5期。。
(三)方志学史研究
潘捷军分三个阶段回溯建党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的探索与发展历程,揭示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修志工作的重要意义⑤潘捷军:《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的历史探索》,《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3期。。他还总结二轮修志期间方志学研究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对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修志工作、处理好史志关系以及若干编纂原则与方法问题进行评析⑥潘捷军:《论二轮修志周期学术研究中的若干难点与问题》,《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
此外,关于区域方志学史的研究亦值得关注。中共晋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纂的《晋江市方志志》介绍晋江地方志著作和相关的人物事件⑦中共晋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晋江市方志志》,海峡文艺出版社2021年。。黄伟、齐玉莹介绍第一轮修志以来大陆和台湾学者对台湾地方志的研究状况,在对比两岸学者关注异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两岸方志交流、构建两岸方志文化共同体的倡议⑧黄伟、齐玉莹:《第一轮修志以来台湾地方志研究概述》,《福建史志》2021年第1期。。
五、志书评介与研究
(一)旧方志评介与研究
1.旧志评介。旧志评介类的研究主要介绍旧志编纂,分析其版本、体例、内容等方面,肯定其价值。周蓓介绍民国《河南通志稿》的编修群体、资料征访方法、编纂特点,揭示省志编纂在清代至民国从传统典守、私家世守到政府官守的变化⑨周蓓:《“别为新编”:民国〈河南通志稿〉的编纂》,《史学史研究》2021年第3期。。吴凯桐、孙廷林在梳理《罗浮山志》编纂历程并考证现存版本的基础上,介绍陈琏《罗浮志》体例与内容及其价值⑩吴凯桐、孙廷林:《罗浮山志编纂及陈琏〈罗浮志〉价值考论》,《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本年度关于边疆志书的研究值得关注。王雅洁肯定《福建市舶提举司志》叙事分类得体、内容丰富、记述态度公允,总结该志成书的原因以及不足之处⑪王雅洁:《〈福建市舶提举司志〉浅谈》,《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1年第11期。。李江杰、杨静怡分析《新疆回部志》《新疆回部纪略》经世致用、彰显功德教化、严谨务实的撰写理念,肯定其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⑫李江杰、杨静怡:《资政视阈下回疆方志与清代新疆治理研究 ——以〈新疆回部志〉和〈新疆回部纪略〉为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2期。。周燕玲介绍《新疆图志》修纂、内容特点、价值以及整理本的特点,高度肯定原本和整理本两者的价值⑬周燕玲:《清代新疆通志的殿军——〈新疆图志〉及其整理本评介》,《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张志华围绕序稿中的题签、序文、王葆心信札、傅岳棻题诗,论述民国《归绥县志》的版本、特色与价值⑭张志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归绥县志序稿〉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2期。。
2.旧志体例研究。张灵以永泰县历史上的3部方志为例,分析明清到民国时期方志体例发展变化①张灵:《略论县域旧志体例的演变——以永泰县3部方志为例》,《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3期。。郭炳亮、张大凡介绍明清时期上党地区的方志体例,分析套志、繁志、简志三种类型的特征②郭炳亮、张大凡:《明清上党府县方志体例特点刍论》,《今古文创》2021年第16期。。关永利分析正德《朝邑县志》和万历《续朝邑县志》在志书繁简体例、资料选取、语言特色及其背后反映的学术思想之异③关永利:《崇文与尚质:明代两部〈朝邑县志〉的撰写体例与志学观念》,《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5期。。
3.旧志整理。王斌以同治《大邑县志》为例,论述印本差异的特性以及与旧志整理的重要关系,提倡重视旧志印本,做好校勘整理工作④王斌:《印本差异与旧志整理——以同治〈大邑县志〉为例》,《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2期。。谢辉通过比较分析94卷本崇祯《松江府志》与58卷本崇祯《松江府志》,肯定前者的史料价值以及对方志学史的意义⑤谢辉:《94卷本崇祯〈松江府志〉小考》,《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2期。。
4.方志历史书写研究。秦浩翔梳理明清时期广西地方志的族群书写,认为其重心由“控驭”转向“认同”并且分析转向原因,肯定方志书写对宣扬国家统一、加强边疆管理的意义⑥秦浩翔:《从“控驭”到“认同”:明清时期广西地方志的族群书写》,《民族论坛》2021年第2期。。陈郑云介绍康熙《黑盐井志》的纂修过程、历史书写以及黑盐井的地域文化观⑦陈郑云:《地域、文本与认同:“大一统”视野下盐井历史书写——以康熙〈黑盐井志〉为例》,《盐业史研究》2021年第2期。。杜云南通过梳理方志文献对苏娥形象的历史书写,分析清代方志编者书写地方女性的意图在于凸显贞节观念⑧杜云南:《方志文献对汉代岭南女性苏娥经商故事的历史书写》,《梧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5.方志地图研究。申陈基于南京地区部分明清方志的图志对南京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⑨申陈:《从明代方志地图探讨南京城市空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代剑磊依托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方志资料分析榆林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肯定方志城图对研究城市形态发展的意义⑩代剑磊:《论明清时期榆林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以方志城图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4期。。罗宝川以云南方志舆图佛寺地理要素为切入点,介绍地方官以图知民、以图治民的目的以及实现状况,分析影响地方官员治理有效性发挥的因素⑪罗宝川:《清代云南方志舆图之于乡村社会治理有效性考论》,《农业考古》2021年第4期。。
(二)新方志评介与研究
二轮修志涌现大量优秀的新方志。通过深入研究新志编纂理论、总结编纂得失,可为下一轮修志提出建议。吴华峰围绕编纂体例、内容两方面分析《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对《江苏艺文志》的改进之处,揭示前者的价值及其编纂疏漏⑫吴华峰:《地方艺文志编纂的标志性成果——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3期。。钱永兴以二轮《象山县志》为例分析方志核心理念及其当代表达,认为修志应把握传统方志核心理念的精髓,同时要合乎时代精神,让修志人可以发挥创意⑬钱永兴:《方志核心理念及其当代表达——以二轮〈象山县志〉为例》,《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5期。。史天社以《尖扎县志(1991—2015)》为例,讨论新编地方志的科学性、科学目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总结尖扎成功经验,力倡志书编纂的科学性⑭史天社:《略议新编地方志的科学性— —以〈尖扎县志(1991—2015)〉为例》,《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2期。。王铁鹏从专业特点、地域特色、时代特征、文化特性四方面介绍《浙江通志·茶叶专志》,肯定其意义⑮王铁鹏:《试论〈浙江通志·茶叶专志〉的记述特色》,《广西地方志》2021年第4期。。舒睿介绍《上海市志·图书·文博分志·图书馆事业卷(1978—2010)》的概况,从篇目设置、资料收集、编写实践三方面梳理总结新志的编纂特色⑯舒睿:《〈上海市志·图书·文博分志·图书馆事业卷(1978—2010)〉编纂因袭与创新》,《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李论从新方志编修现状出发,说明“市级志书”中不同种类辨识的疑难点以及原因,提出在新方志目录中清晰著录“市级志书”的设想⑰李论:《新方志 “市级志书”概念之混淆与辨识》,《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1期。。
李论介绍缅北果敢佤邦新方志的编纂活动,总结其特色及文化交流价值,认为缅北新方志的编纂为扩大中缅文化交流、了解当地地情提供新形式①李论:《缅北果敢佤邦新方志的特色及文化交流价值》,《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
(三)志书整理与利用
方志“蕴藏着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等各方面丰富的资料”②仓修良:《方志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72页。。整理并且利用这些资料是方志学人的重要任务。本年度志书整理和应用的显著特点是专题化与综合性增强以及多学科学人的参与。
1.志书整理。张志勇对京津冀地区方志的金石文献进行辑录、考订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③张志勇:《京津冀方志金石文献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刘文峰在收集158篇戏曲方志学文章及300多幅照片的基础上,撰写戏曲方志学概论,编纂出版戏曲志年表④刘文峰:《戏曲方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周广骞介绍山东运河区域方志的纂修脉络及特色,探究其文献价值和现实作用⑤周广骞:《山东方志运河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高晓京通过整理光绪《永济县志》的音乐史料,分析清代永济县的音乐生存状况,反映地方文化与史书文化的异同⑥高晓京:《清代光绪〈永济县志〉音乐史料整理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2.方志利用。姜成洋、李文分析史景迁《王氏之死》如何利用方志建构历史,指出其史料的不足之处与方志材料的局限性,提倡当代史学研究应综合运用方志及其他各种资料⑦姜成洋、李文:《区域史研究与方志利用——论史景迁〈王氏之死〉》,《安徽史学》2021年第2期。。吉保民、刘艳骄、张蕊、高和通过梳理西藏地方志中高原病与高原睡眠障碍的相关内容,总结防治两种疾病的临床经验⑧吉保民、刘艳骄、张蕊、高和:《西藏地方志中有关高原病及高原睡眠障碍的文献研究》,《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年第9期。。
六、方志人物研究
(一)古代方志人物研究
研究主要围绕修志背景、修志过程、贡献及影响等专题展开。郑彩云梳理熊相的生平事迹、方志著述,从“有裨于世教”的修志功用、实事求是的直笔精神、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创新分析熊相的方志理论⑨郑彩云:《熊相生平及其方志著述考略》,《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王仓、杜思龙介绍赵时春的生平以及编纂嘉靖《平凉府志》的历程,评价其编纂成就、不足之处以及对后世地方志编纂的启发⑩王仓、杜思龙:《赵时春与明代嘉靖〈平凉府志〉的编纂论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刘涛论述张燮关注广西地方志的过程及原因、获得广西地方志的途径,借助对广西地方志版本的考证,探讨张燮对广西地方志的影响⑪刘涛:《晚明张燮关注广西地方志的原因及影响》,《独秀论丛》2021年第1期。。陈笃彬围绕清代泉州入台士子参与台湾志书编纂的主题,陈述作者简况、修志缘起与过程以及特点,肯定志书的学术贡献⑫陈笃彬:《清代泉人与台湾志书的编纂》,《闽台缘》2021年第2期。。黄毓芸介绍顾广圻校勘《华阳国志》始末,分析其校勘宗旨、方法及特点、影响及评价⑬黄毓芸:《论清代顾广圻校勘〈华阳国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3期。。
(二)近现代方志人物研究
研究主要围绕修志名家事迹、修志思想、学术地位等专题展开。颜全己介绍邹汉勋参编或纂修四部名志疆里舆图图说的背景和历程,分析四部名志在舆图绘制上的继承与创新,肯定邹汉勋的历史地位和学术贡献⑭颜全己:《论邹汉勋对地方志舆图绘制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4期。。李华介绍孙葆田的修志实践、方志思想、修志特点,肯定孙葆田对方志学的贡献①李华:《孙葆田的方志学思想与实践》,《现代交际》2021年第24期。。朱晓舟介绍刘赞廷所修县志的版本源流,分析其方志编纂的总体规划,对其修志实践进行评述,亦指出其不足②朱晓舟:《新、旧西康之间:刘赞廷康、藏方志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沈松平通过探讨张其昀的“新方志”理论,阐释张其昀用现代地理学观点改造传统方志的思想,分析其特点与修志思想、学术贡献及影响力③沈松平:《以现代地理学改造传统方志:张其昀“新方志”理论述评》,《史志学刊》2021年第1期。。何沛东介绍张其昀主编的《方志月刊》的历史、名称由来及性质,分析作者群体,总结办刊特色及其价值与影响④何沛东:《张其昀主编的〈方志月刊〉及其地理学贡献》,《地理科学》2021年第5期。。许彤、万华英介绍朱士嘉的学术生涯,通过简要概述《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宋元方志传记索引》的编纂过程及价值,高度肯定朱士嘉的学术贡献⑤许彤、万华英:《方志宗师朱士嘉及其学术成就》,《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年第6期。。薛艳伟介绍傅振伦方志批评的形式、标准及特点,肯定其对方志学的贡献,号召后世学人向他学习⑥薛艳伟:《傅振伦与方志批评》,《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3期。。钱茂伟梳理仓修良的学术道路,介绍其在方志学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学术特点及影响力⑦钱茂伟:《仓修良先生的学术道路与学术特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葛以权、姜田兵讲述仓修良关心故乡泗阳的故事,揭示其对故乡的关心及贡献⑧葛以权、姜田兵:《史志学家仓修良与故乡泗阳》,《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1期。。巴兆祥从方志属性与边界、方志价值与功用、方志编纂等方面总结邹逸麟方志理论贡献、思想特色及其对当前修志工作的指导价值⑨巴兆祥:《邹逸麟方志思想及其指导价值》,《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颜越虎较为系统地分析魏桥方志学说并总结特色,肯定其价值⑩颜越虎:《魏桥方志学说的特色与价值》,《中国地方志》2021年第4期。。
七、地方综合年鉴研究
“年鉴事业是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⑪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22日。。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得以落实,在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后,提升编纂出版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年鉴质量,抓精品年鉴建设成为年鉴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基本理论研究
1.年鉴学科体系构建。宋铭月从年鉴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讨论年鉴学学科构建背景、基础理论、学科建设支持以及学科体系构建⑫宋铭月:《关于年鉴学学科构建的思考》,《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4期。。颜小忠指出年鉴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议构建独立的年鉴学概念体系、系统的年鉴学学科体系以及完善的年鉴理论研究常规工作机制⑬颜小忠:《对年鉴理论研究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的思考》,《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
2.年鉴的资料性。刘传仁分析年鉴资料性问题的提出、成因,探讨增强年鉴资料性的途径⑭刘传仁:《年鉴资料性问题探析》,《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彭勇围绕年鉴基本功能、史料价值、学术价值、质量提升等方面交流,彭勇较为系统地论述如何提高年鉴的存史价值⑮《如何提高年鉴的存史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访谈录》,《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徐佳佳围绕年鉴研究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主题,分析年鉴理论研究中问题意识欠缺及原因,认为年鉴研究要处理好问题和材料的关系,问题和理论方法的关系,问题和学术规范及实践研究的关系,认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⑯徐佳佳:《以问题意识引领年鉴理论研究》,《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
(二)年鉴编纂研究
周日杰论述年鉴编纂如何体现“中国之治”,指出应通过创新年鉴编纂方式方法来研编新时代精品年鉴①周日杰:《年鉴编纂中的“中国之治”》,《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贾栋钰论述地方志书资料储备对年鉴编纂思路的影响,就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思路创新提出建议②贾栋钰:《地方志书资料储备对年鉴编纂思路的影响》,《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姜原介绍国外年鉴的出版发行、框架结构、选材、内容编写及其对我国年鉴编纂工作的启示③姜原:《国外年鉴特征辨析及启示》,《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
关于年鉴编纂的案例研究。徐秋明、徐琳、徐澜强调乡镇年鉴编纂的必要性,并通过介绍昆山市11个区镇年鉴全覆盖实践经验,分析乡镇年鉴编纂问题以及解决对策④徐秋明、徐琳、徐澜:《乡镇年鉴编纂的实践——以昆山市11个区镇年鉴全覆盖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4期。。曾维浩结合对《珠海年鉴》编纂历程与发展特点的介绍,分析文化类目下的条目变化,探讨从年鉴文化记述看地方文化发展,以及新时代年鉴如何记录文化等话题⑤曾维浩:《地方综合年鉴记述文化内容的变迁——以〈珠海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成为年鉴编纂的重要任务。廖运建论述年鉴记录脱贫攻坚的重点,提出年鉴记录脱贫攻坚的篇目构想⑥廖运建:《记录好脱贫攻坚伟业是年鉴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3期。。刘星结合新疆工作情况,论述在年鉴中全面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指出记述应全方位、立体式,还应突出记述的重点,处理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的关系,突出年鉴“年刊”的特性⑦刘星:《为党立言,科学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伟业》,《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3期。。孟亚男分析21部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地市级年鉴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情况,分析不足之处,并对2021年卷年鉴突出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提出建议⑧孟亚男:《年鉴突出记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问题探析——以21部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地市级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3期。。牟国义从专题图片、前置栏目、内容呈现、记述体裁四方面分析21部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地市级年鉴质量,探讨2021年卷年鉴专题书写形式⑨牟国义:《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年鉴书写——以21部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地市级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3期。。
关于年鉴的篇目设计。杨卓轩分析地方综合年鉴文化部分篇目的设置,辨析一些条目概念,提倡应注意篇目设计的规范⑩杨卓轩:《地方综合年鉴文化部分篇目设置研究》,《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孙善英总结三类年鉴条目编写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统筹考量各自的界限和占比,最大程度地优化编写路径⑪孙善英:《年鉴条目编写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周永达根据年鉴篇目数将地方综合年鉴分为大篇制、中篇制、小篇制,分析三种篇制年鉴的比例及优缺点,对篇目的设计提出建议⑫周永达:《论年鉴篇制》,《江苏地方志——江苏省地方志学会202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
(三)精品年鉴建设研究
贯彻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年鉴是年鉴建设的重要话题,在完成全国年鉴“全覆盖”目标后,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成为年鉴发展的重要任务。
1.精品年鉴的整体研究。刘永强介绍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历程和经验,提出坚持精品理念、探索打造模式、完善质量机制、发挥专家作用、深化学术研讨、做好宣传推广等建议⑬刘永强:《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3期。。
2.区域精品年鉴建设状况。林忠玉介绍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的实施状况,论述年鉴精品工程的价值①林忠玉:《年鉴精品工程价值初探——以福建省为例》,《史志学刊》2021年第6期。。桑荟介绍江苏精品年鉴的建设状况,总结了建设特点和经验②桑荟:《江苏精品年鉴创建报告》,《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3期。。
3.精品年鉴的个案研究。周美凤介绍《长沙年鉴》的编纂状况及经验,从突出“三色”(政治底色、地域特色、时代亮色)、坚持“三性”(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把好“三关”(保密观、审校关、规范观)论述精品年鉴建设③周美凤:《总结精品年鉴打造经验探寻年鉴高质量发展路径——以〈长沙年鉴〉等为例》,《江苏地方志——江苏省地方志学会202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刘桂珍总结《滨城年鉴》编纂及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做法和经验,为精品年鉴建设提供启示④刘桂珍:《争精品年鉴创一流业绩——〈滨城年鉴〉入选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做法与启示》,《黑龙江史志》2021年第5期。。
4.精品年鉴的建设建议。陆瑞萍论述精品年鉴的内容质量标准,认为精品年鉴在宏观层面应内容博洽,彰显时代价值,中观层面应立条精准,体现系统思维,微观层面应编校规范,熔铸工匠精神⑤陆瑞萍:《精品年鉴内容质量标准探讨》,《江苏地方志》2021年第1期。。邓尧阐述地方综合年鉴图片专辑的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品化编辑图片专辑的思路。⑥邓尧:《地方综合年鉴图片专辑精品化的思考》,《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
(四)年鉴事业管理研究
1.年鉴事业管理与发展。冀祥德指出年鉴事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方志文化自信,做好年鉴事业第二次转型升级⑦冀祥德:《高质化、法治化:年鉴事业第二次转型升级》,《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崔震认为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事业⑧崔震:《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事业》,《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高生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编纂中国精品年鉴⑨高生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编纂中国精品年鉴》,《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刘传仁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谱写年鉴事业新篇章⑩刘传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谱写年鉴事业新篇章》,《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黄玉华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年鉴事业发展的注意点⑪黄玉华:《凝心聚力,推动年鉴事业更上一层楼》,《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欧长生从真实记录、质量保证、讲好故事三方面论述年鉴事业的职责⑫欧长生:《履职尽责,开创年鉴工作新局面》,《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王蕾认为要用“新时代”的思维开展年鉴工作、进一步拓展年鉴功能⑬王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赓续历史鉴往知今》,《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貟有强表示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⑭贠有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陈永红分析年鉴中国化成功的原因,认为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年鉴强国⑮陈永红:《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年鉴强国》,《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何伟志认为新时代年鉴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提升资政辅治的能力水平,不断推动新时代年鉴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⑯何伟志:《资政辅治谱新篇,推动新时代年鉴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4期。。
2.地方综合年鉴管理事业。王习加介绍长沙市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设计长沙“大年鉴”发展新格局、加强精品年鉴区域建设的方略⑰王习加:《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沙年鉴精品区域新格局》,《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曹宇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工作发展部署,指出要立足实际,为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发挥文化示范区作用贡献力量⑱曹宇:《文化润疆工程助力兵团年鉴新征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赵行总结四川年鉴事业的发展状况和经验,表示应乘建党百年之势而上,开启年鉴事业发展新征程⑲赵行:《乘建党百年之势而上,开启年鉴事业发展新征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吴爱民回顾天津年鉴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原因,表示要不断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年鉴效能①吴爱民:《扬帆起航正当时,栉风沐雨铸辉煌》,《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林浩论述福建省年鉴工作者的任务,表示要全方位推动福建省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②林浩:《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前行谱新篇》,《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2期。。黄忠顺、李文蔚分析广东省市级综合年鉴被引状况,鼓励文化知名度不高的城市积极使用大型文献数据库和检索平台③黄忠顺、李文蔚:《被引数据视域中的城市综合年鉴考量——以广东省市级综合年鉴为例》,《中国年鉴研究》2021年第1期。。
八、总结与前瞻
2021年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向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年,年度方志学研究的特点有:
第一,多学科参与方志学研究的趋势更明显。医学、测绘、美术等行业人员的加入为方志学研究带来新的动力;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方法、新视野广泛应用于方志学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极大地丰富方志学研究内容。历史研究的历史书写研究方法、公众史学理念与方志学研究相结合,有力地推动方志学的发展。
第二,基层地区和普通公众得到更多关注。一些工作人员及学者总结基层修志编鉴经验,对第三轮修志、“一年一鉴”工作及精品年鉴建设提出建议。一些学者提出并推广“村村修志”“人人入史”的观点,提倡记录现当代公众历史,充分体现对广大乡村、公众的关注,以及公众话语权的扩大。
第三,方志、年鉴研究紧跟时代潮流,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地方志研究者积极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时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方志、年鉴编纂与研究。相关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建党百年、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品年鉴建设等时事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
第四,对方志、年鉴功能的探讨更为深入,相关研究更加贴近现实。在方志馆建设部分,工作人员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方志馆的功能;对各种方志的评介中,可看到对方志社会价值的探讨,对方志学人的相关研究中也体现出对现实的启迪;在年鉴研究中,不少工作人员就发挥年鉴的社会效能展开讨论,体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
总体而言,2021年方志学研究发展势头向好,相关研究也更加接地气,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志研究与评介研究思路高度相似,大多数仍遵循分析修志背景、编纂者、编修过程、版本、意义的模式,程式化、碎片化现象严重。学界和史志部门交流较少,学界存在“厚古薄今”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学者关注旧志研究,对新志编纂、方志馆建设和方志信息化研究不足。
为更好促进方志学研究和地方志事业发展,首先,应注重方志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学人关注方志学研究,加强方志工作人员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学者的联动。多组织相关研讨会,让高校师生参与修志、宣传等实践活动,引导更多学人关注新志编纂、方志馆建设和方志信息化研究。其次,深化方志研究中的多学科参与,在方志研究中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理论,注重从不同角度研究方志文献,加强方志资源开发研究,吸引更多其他学科学人参与方志研究,做出更多接地气的成果。最后,注重及时总结修志编鉴工作,将相关成果纳入学术考察视野,注意从宏观角度对修志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将理论研究与修志实践相结合,充实方志学理论研究,为第三轮修志及“一年一鉴”工作提供参考,助推方志学研究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