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求
2023-01-23任昱
乡村产业振兴是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而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推进服务乡村振兴“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与交互赋能,“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才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即在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增强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已经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内涵、新价值、新使命”。
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过程要求职业教育沿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主动建构与乡村产业间的融合关系,并围绕自身优势探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具体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求,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空间适应性。受传统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割裂的冲击和土地资源贫瘠、交通不畅及农业资源禀赋等因素的限制,基础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多分布在城市里。然而,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必然有大量的数据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需求,职业教育应更好地发挥能动性,打破城乡的空间隔离状态,构建覆盖省、市、县、乡、镇、村的多级城乡一体现代职教体系,精准对接乡镇企业、农村社区、村组织及农户等利益主体的发展需求,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空间互嵌。
二是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结构适应性。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则要求职业教育紧密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动态,按照人才层次结构与多元化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逻辑和实现路径,实现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专业结构等专业建设的一体化设计与衔接,完善贯通人才链、产业链、价值链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乡村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衔接融合提供内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如,围绕电商直播这一营销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灵活运用营销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助力地域特色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聚焦乡村旅游新业态培养更多具备参与旅游发展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助力乡村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功能适应性。三产融合触发了乡村产业发展积聚效应,而职业教育能直接融入到乡村产业集群及各产业链中,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跨界合作、要素整合等功能的适应性迫在眉睫。一方面,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接乡村产业并建立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线上线下协调推进产业内部要素加速融合,催生如“采摘+观光”“民宿+娱乐”及“互联网+”等新业态,通过发挥要素组合效应实现生产、消费、流通一体化。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开展农技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支持,参与乡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及为特色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职业培训,不断增强乡村产业链上游资产链和下游业务链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索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的三链同构,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运作的实时对等和共生共赢。
以职业教育大省广东省为例,2012年起广东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持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人口集聚区及县域集中延伸,专科层次职业学校由75所增加到93所,产学合作企业达8万余家,累计完成投入达4 486.63亿元。同时聚焦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倒逼职业教育改革,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式,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了专业结构、人才层次结构与乡村产业结构互嵌及教育链、人才链与乡村产业链的衔接,使得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由浅层融合走向深层融合。从广东职业教育适应性、含金量、吸引力大幅提升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迫切需要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而乡村产业发展也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功能支持。
进入新征程,职业教育要不断增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适应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技术支撑,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职业教育主动建构与乡村产业系统间的空间、结构、功能互嵌,达成助力产业振兴的目标旨归,是新形势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