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路径
2023-01-23万兵
在多重风险、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住国家农业基本盘是应对复杂挑战、赢得主动权的关键之举。守牢新时代“三农”基础,迈出乡村全面振兴坚实步伐,事关民族复兴之大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八大部分35条细则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强调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及实践路径,既显示了党和国家驰而不息的重农强农坚定决心,也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
各地应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以更高站位推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贯穿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首先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和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其次明确乡村振兴的科学逻辑和发展重点,探索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对有效推动区域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满足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共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只有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才能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就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路径,该文总结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要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之又实,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生产要素上,严守1.2亿hm2(18亿亩)耕地红线和0.65万亿kg(1.3万亿斤)粮食产量,坚持农业科技自强自立,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以超常、超强的力度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机制体制上,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综合收益,汇聚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应对国际上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
其次,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奠定基础。乡土文化是被广大农民接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习惯,在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文化环境,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能够为乡村产业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最深层的思想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充分挖掘文化“精神推动力”和“物质发展力”。近年来,各地纷纷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如,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东红村依托当地涵养、传承、生发的农耕文化,建造“民俗嫁妆”“竹编家具”“龙舟文化”等8间各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既让人们记住了“乡愁”,也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最后,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各地应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解决好农民基本生活和影响乡村永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为民而兴,推动建设自下而上的农民参与机制,让农民参与到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问题实践中。同时,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要素禀赋、资源环境差异较大,各地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努力打造城乡联动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探索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实现空间布局、生态文明、产业升级及治理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但同时也应意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等、也不能急,应牢牢抓住战略发展关键,不断健全推进体制机制,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共同做大做强乡村振兴“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