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中“七损八益”理论探析❋

2023-01-23高家铭宿端洋周苗苗刘艺凯梁彦博吴建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

高家铭,宿端洋,周苗苗,刘艺凯,梁彦博,姜 俊,吴建林 △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355)

“七损八益”一词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1]”由于“七损八益”在《黄帝内经》全本中仅明确出现了一次且未详细论述,后世医家在对其本义进行阐释时,大多从五运六气、河图洛书、房中养生等角度进行研究。虽对其重要性予以肯定,但就其本义考释、理论运用一直存在争议且未有定论。少有学者以《黄帝内经》这一中医理论奠基之作为核心,系统考究“七损八益”的概念源流。本文以《黄帝内经》思想为指导,着重阐释其理论内涵。

1 历代医家对“七损八益”的注解

对于“七损八益”的注释,历代医家见解不一,内容差别较大。唐代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注:“女子以七七为天癸之终,丈夫以八八为天癸之极……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然阴七可损,则海满而血自下;阳八宜益,交会而泄精,此由则‘七损八益’,理可知矣。[1]29”王冰认为“损”指女子月事以时下,“益”通“溢”,指男子精气溢泻,“七”为女子生成之数,“八”为男子生成之数。“七损”指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八益”是指丈夫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其理论是基于男女生理特点,从“天癸盛衰”角度,阐释养生、保命、修真原则,即所谓“知八可益,知七可损,则各随气分,修养天真,终其天年,以度百岁”。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阴阳》中对“损、益”之理论的注较为详尽,“损者,损于身;益者,益于病。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也”[2]。杨上善认为“七损八益”皆为病状,并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阳盛、阴盛”之论,归纳出“八益”是指“阳盛”之身热、腠理闭、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冤、腹满死,“七损”是指“阴盛”之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寒、厥、腹满死。“损” “益”是损于身而益于病,唯有调和阴阳之道,达到阴平阳和,才能健体延寿。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简所著《素问识》,融众家思想,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男八、女七的生理特性为基,以人体成长、衰老规律为准则,将五七、六七、七七归为女子三损也,将五八、六八、七八、八八归为男子四损也,此为七损。同理将七岁至四七归为女子四益也,八岁至四八归为男子四益也,此为八益[3],其思想与王冰所注较为相似,均以天癸、肾气盛衰导致机体状态的改变为依据,从而对生理病理现象进行阐释。近代以来,由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天下至道谈》将“七损八益”记载为房中之术:“气有八益,又有七损:八益为治气、致沫、知时、畜气、和沫、窃积气、待赢、定倾,七损为闭、泄、竭、勿,烦、绝、费”[4],至此学术界较普遍认为“七损八益”为房中养生之法。但部分学者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同,认为解释为房中术过于片面和局限。如顾植山等[5]认为“七损八益”应是天人相应,损益阴阳的大道理不可用《天下至道谈》来解释和代替《黄帝内经》中的“七损八益”。李奕祺[6]从易象角度对七、八、损、益进行解释。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存在异议,认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为探讨阴阳之大道,非房中术之小道,以小道论大道不合法度也[7]。

2 基于《黄帝内经》思想下的本义剖析

综上来看,虽然古今学者对于“七损八益”理念十分重视,并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阐释,但笔者认为要对“七损八益”正确认识和运用,应本于《黄帝内经》,从其出处、本义、语境考其源流,并结合其中的主要学术思想及时代观念进行研究。

2.1 重阳思想下对损、益的认识

中国自古为崇阳文化,早在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就已出现了太阳及日鸟图腾,这一崇拜可能与上古先民狩猎采集的农耕文化有关,日光照耀大地,万物才得以生长,人类才能生存。随着文化的发展,这种单纯崇尚太阳的习俗逐渐发展为渗透至农业、政治、医学等方面的重阳思想。重阳思想始于《周易》,乾卦《彖》注:“大哉乾元,万物滋始, 乃统天。[8]”《文子·上德》说:“阳灭阴,万物肥;阴灭阳,万物衰。[9]”《周易·系辞》中也说:“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0]”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重阳始终是其核心思想,对于中医学发展起源具有重要意义[11]。医易同源,在重阳思想的渗透下,《黄帝内经》在论述阴阳、构建脏腑、推演运气、揭示病机中都体现出这一理念。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1]10”“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14,这也成为日后扶阳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黄帝内经》阴阳思想即是《周易》阴阳思想在医学上的延伸[12]。

《周易·杂卦传》载:“损益,盛衰之始也。[13]”根据损卦与益卦来看,损为减为衰;益为尽为盛。在“阳主阴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下,古人崇尚阳道,言阳而不言阴,故笔者认为“七损八益”中损、益皆是对于阳气盛衰而言。所谓“八益”即为阳盛而阴衰,“七损”即为阳衰而阴盛。换言之,以阳言阴,以“八益”为正,“七损”为反,损即为阳损,阳衰所以阴盛。

2.2 重数传统下对七、八之数的认识

中国古代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极为重视数字的使用,重数传统源于先民的发明和实践[14]。《周易·说卦传》论曰:“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15]”《说文通训定声》中明确说明了古人以数表象的思想:“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16]。在重数传统的影响下,《内经》中也体现了古人以“数字”表义、象征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篇》《六节藏象论篇》《六微旨大论篇》等皆以数命名,并且《素问》《灵枢》各81篇,合九九之数,内喻归一、至理之大道。而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有“眚于九”的说法,此处的“九”则取《周易》卦象中“离”配之南方,其数配以“九”之意代指南方。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对于数字的使用不仅是用以计数,而是赋予了数字特殊的含义,更多的是以数字来代之事物和意象。因此,“七损八益”不只是作数字解,很可能代指某种形象。

“七、八”之数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1]3-4中解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八八……则齿发去”,此段阐释了男女生理阶段和特性,并对养生延年之道进行论述。《韩氏医通》云:“男八岁至六十四,女子七岁至四十九,即大衍自然之数。简按阳主进,阴主退。天道之常理,盖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加九之阳数,则为六十四。乃进之极也;减六之阴数,则为四十九,乃退之极也,故男女真阴,至于此而尽矣。亦天地之常数也。[17]”那何为七八之数?陈战[18]认为《黄帝内经》中广泛运用了隐喻手法,隐喻是中医学的独特文化,隐喻构建了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和思维方式。笔者认为男子二八天癸至,女子二七天癸至,乾道成男,故男子为阳;坤道成女,故女子为阴。天癸至之数可以代表男女之意,亦可代表阴阳之数,七、八隐喻男女阴阳之象也,当作《天下至道谈》中一般计数讲是不合适的。

2.3 疾病观下对“七损八益”的认识

从疾病观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是以整体思维为指导,着眼于人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对患病之人的病因病机进行诊察治疗,还着眼于未病或将病之人的健康维护。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将“七损八益”明确归为阳盛、阴盛带来的15种病候,总体来看这些病候具有渐进性,可能为阴脱、阳脱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阴阳衰脱虽然临床中多见于起病急骤、病情危笃,但若是人体长时间阴阳偏盛、偏衰过于严重,则会发生渐进的阴阳衰损之证,最终导致阴阳亡脱的危候。由此“七损八益”很可能是代指由阴阳失调所变生的各个病理阶段。阳损则阴盛,阳盛则阴损。“八益”为阴脱,“七损”为阳脱,“七损”为阳脱之证的历程,“八益”为阴脱之证的历程。为强调阴阳的重要性,在阳盛也就是阳盛阴脱“益”的里面以“八”代阳,说明阴衰的8个节点;在阳损也就是阴盛阳脱“损”的历程里以“七”代阴,取7个节点为“七损”。“七损八益”为阳脱、阴脱的总论,但是阳脱、阴脱不止有这7个或8个节点,只是代表这个过程的特性,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为凑合七、八之数,更注重的还是其强调阴阳之意。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七损八益”于《天下至道谈》中有房中术之意,但若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与哲学思想下进行解读,很可能是作者以数言象、以阳言阴,从阴阳角度探讨阴阳衰脱之危候。中医预防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治未病”乃《黄帝内经》预防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医学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9”《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14”“七损八益”更多是指阴脱、阳脱,强调防微杜渐、防治疾病的重要性,目的在于警示人们要重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遵循天道调和阴阳。从治疗层面来说,临床中要求医者要有察微预见的能力,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病史、性格等多因素进行调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到阴阳衰脱的危险阶段,并根据回阳固脱、滋阴救逆、顾护元气等基本治法进行干预治疗。从养生层面来看,要顺应四时阴阳规律、调畅情志、补肾填精、形神共养等原则养生,只有达到乾坤交泰、阴平阳秘的状态,才是形神无疾而尽享天年之大道。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