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3-01-23王升平
王升平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校(院)刊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05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准确理解二者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主动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充足的效能支撑。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维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间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整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成要素。作为对国家发展状态的描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从发展愿景上看,其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等多重维度。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表现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特质与评价标准,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为基本标识。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同步推进的。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成性特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必须契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其时间节点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等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节点是完全同步的。这种同步性,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共生性和相互依赖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践进程的引领、适应与协同,正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基本要求。再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赖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形态与路径安排,都是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保障的。这种保障在理论上主要可概括为三个维度:科学的制度基础、合理的结构安排、有效的能力供给。科学的制度基础,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它是彰显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优势的前提和宏观逻辑;合理的结构安排,所突显的是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与互动关系的现代化,它是治理效能生成的结构性保障;有效的能力供给,强调的是要使相应的制度架构和结构性要素与变动的实践相互契合,促使实践主体在治理实践中不断提升治理智慧,增强应对问题、风险和挑战的能力,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部署的实现。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架构中展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构成,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逻辑中展开的,它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其实践表现在于:首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确保治理体系的前瞻性、先进性和预见性,并引领治理实践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次,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境下寻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人口规模巨大的治理情境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最大限度的共识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推进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情境的新时代治理,是具有更大规模共同行动力量的治理,也是具有更大的公共价值创造能力的治理。最后,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谐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价值与目标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内蕴,这些价值内蕴,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总体来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上述特质,都是依系于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实现的,其反映了党的价值追求、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效能支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既需要制度优势的有效保障、也有赖于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只有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效治理,才能推进高质量发展,保障科教兴国战略、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等的实施,并铸就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治理效能,是在反映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进程中得以展现的。
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其治理效能提升,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新时代治理伦理的人民性特质,也彰显了党以人民性伦理引领治理伦理进一步现代化、以治理伦理现代化来助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的努力。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使治理实践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治理目标与人民需求的相契性,进而获取推进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的不竭动力。其次,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揭示了中国治理效能生成的理论前提和根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提升治理效能,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共识构建和力量凝聚,实现理论基础、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之间的良性互动。最后,必须坚持正确的思维方法。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求的治理效能,只有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才有可能生成。这要求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断探究适应时代需求的治理方略,不断挖掘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提升治理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来彰显和促进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