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3-01-23

中国水利 2022年23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水利研究生

蒲 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48,北京)

一、发展历程和特点

1.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水利科研机构是我国首批水利学科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1958年我国建立研究生制度后,首批国家级水利科研机构开始研究生招生工作。198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同时赋予水利科研机构和高校独立学位授予权。学位条例颁布后,水利行业2 家科研机构成为全国首批35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具有行业特色鲜明、实践特色突出、能够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等诸多优势。

水利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涉及国家、水利行业、高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其中,国家发挥主导作用,是办学和投入主体;水利行业发挥主管作用,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招生培养上给予政策指导;高校是重要合作单位和基础课程来源。此外,水利科研机构在服务国家和水利重大战略中积淀了深厚文化,在传承弘扬以爱国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和水利行业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内涵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科研机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强化提升服务水利重大战略能力,为建设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承担国家和水利行业重大战略科研任务,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平台,依托多学科交叉优势培养研究生,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保护水生态水环境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以学术为导向、实践为特色的培养模式,2家科研机构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例,继2019年招生规模突破100 人后,2022年招生接近150 人,目前在读研究生突破400人,居国家级科研机构前列。同时推进国际化建设,启动留学生招收培养,进一步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设。

二、时代特征与发展导向

1.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水利科研机构作为水利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影响制约水利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十四五”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人才保障。发挥水利科研机构“小而精”“高精尖”的学科特色和研究生培养优势,围绕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先行先试,发挥高层次人才培养试验田作用,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

2.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水利科研机构应担当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新使命,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围绕解决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培养拔尖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为水利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扩大教育开放程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是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具有国际水平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世界一流水利科研机构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已由以派出留学生为主转向教育体系全面开放。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先进经验,快速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水利科技逐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全球水利科技中心呈现加速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水利科研机构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拓展来华留学生培养,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扩大研究生教育影响力。

三、优势与机遇分析

1.学科与专业建设新契机

2019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学入选科睿维安发布的ESC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排名前1%。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共有185 家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了616 个交叉学科。智慧水利、土木工程、水利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一批本科专业获批。水利科研机构未来发展应以水利战略发展为导向,以攻克“卡脖子”难题为目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围绕“双碳”目标,提前布局风能发电、光伏发电、水风光一体化等新领域,发挥交叉学科优势,依托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调整优化交叉前沿学科和专业设置,为水利发展战略领域培养储备高层次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方向

水利科研机构与高校相比,在联合企业开展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水利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南水北调集团、三峡集团等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大,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实习机会。同时企业自身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培养的人才和市场契合度高,能有效满足行业和市场对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求。

3.导师团队发展新方案

水利科研机构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高度一致。水利科研机构导师人才队伍由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水利科技英才等高层次人才组成,具有“一对多”的导师团队优势。“十四五”时期,水利行业将重点遴选支持部级领军人才50名、水利青年科技英才30 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200 名,以“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水文水资源、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智慧水利、流域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等9方面为重点领域,重点依托水利科研机构,建设20 个部级人才创新团队和10 个部级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使用与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水问题深度融合。

4.国际化发展新机遇

水利科研机构拥有一批由国际相关组织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期刊负责人等组成的国际化专家队伍。依托挂靠的国际组织广泛开展项目合作与讲座讲学。在“一带一路”沿线广泛开展国际培训,具备较好的人才培养基础。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委制定发布《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水利是“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服务中国水利“走出去”进程中,高等教育应发挥先导和基础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顶端,应当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做强水利留学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贡献教育力量。

四、存在的短板弱项

1.生源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流研究生教育需要一流生源。水利科研机构缺乏统一招生宣传平台,社会关注度不高,不利于吸引优质生源。多数导师平均年招生不到1 人,部分基础学科、冷门专业基本以调剂生源为主。

2.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与高校合作不够紧密。近年来,尽管科研机构大力推进自主课程建设,但总体上课程开设不齐全,仍需借力于高校完善的课程体系。联合培养博士生比例呈缩小趋势,合作高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联合行业企业开展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待政策推动。

3.国际交流合作缺乏研究生相关内容

出国资助以导师或导师团队为主,针对研究生的专项经费不足。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等方面和重点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留学生招生规模受限,国别构成单一,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国际化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总结与建议

2022年水利部召开水利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水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推动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水利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将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作为加强水利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一体化推进建设政产学研用培养体系。

1.服务战略需求,明确使命定位

以水利发展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在目标定位、治理体系、学科专业、招生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与科学规划。水利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为服务水安全保障体系,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其中,国家级水利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应突出“水利特色、行业领先、世界一流”。推动构建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完善水利行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支撑水利重大战略任务为目标,精准规划招生规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试点招生计划与科研项目联动机制,依托科研经费自主确定招生计划。针对水利科技创新“卡脖子”难题,加大对重点水利科研机构支持力度,确保满足重点研发、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人才需求。服务国家水网、智慧水利建设,适当前瞻性布局交叉学科专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适合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体现研究生教育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成效,衡量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

2.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教融合

在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领域,依托承担的水利战略科技任务,围绕解决水安全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加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合作,发挥双方优势,提升从基础应用研究到关键核心技术的综合创新能力。在交叉、前沿、新兴学科领域,围绕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流域,联合高校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共建。水利行业可设立科教融合专项基金用于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申请。增加和“双一流”高校联合培养名额,扩大合作高校范围。完善和高校的优质生源互推机制,选拔培养拔尖人才。在融合方式上,明确科研机构与高校的权责关系,完善沟通协商机制,促进联合培养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加强共享共建,借力高校规范的教学管理和系统的课程资源,促进规范化管理,吸引高校教师参与公共课和专业课建设。科研机构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精品教材和优质课程共建共享。

3.突出实践特色,促进产教融合

水利科研机构面向水利战略需求,承担水利科技重大战略任务,集成“领军人才+团队+平台+项目”,应进一步强化在解决科研和工程项目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特色和优势。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学科专业设置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将行业急需的专业研究生纳入培养范围,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引导和提升企业对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打破产教壁垒,支持企业设立工作站、实习实践基地及奖学金,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发挥分工合作优势,开展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度,通过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一线专家为院外导师,形成互补开放的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发现、培养和吸纳优秀研究生就业。将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和拓展就业市场相结合,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紧密连接。

4.聚焦一流目标,提升国际化水平

服务建设水利科技强国和创新人才高地目标,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将国际化发展作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招生培养、师资队伍、学术氛围方面深化开放合作。以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调整优化学科建设和学位教育。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支持导师出国研修、赴国际组织任职、开设外语课程、担任国际期刊负责人,提升国际背景的导师比例。开展和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办学,依托在线教育平台,共同开发建设高水平国际课程。加大支持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参与国际学术科研交流力度,提供参加国际项目、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机会。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依托承担“一带一路”水利项目吸引优质国际生源,共同发表高质量论文和产出创新成果。 ■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水利研究生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逆行者的武汉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德基机械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