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秦皇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023-01-21赵晶
文|赵晶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现今,它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趋势。秦皇岛市作为华北链接东北的重要区位节点和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秦皇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必要性,提出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及措施,以供从业人员参考。
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现今,想要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人民满意交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交通信息化、数字化列为重点,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改善交通拥堵情况,提高管理部门监管的效率,使公众出行更加便捷,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现在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使人们的交通出行相较于以前变得越来越便捷,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越来越依赖于它,另一方面也给交通行业节约了很多人力物力资源,比如电子公交站牌、扫码乘车、高速ETC收费等。
二、秦皇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秦皇岛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已逐步建立,业务呈在线化、数字化趋势发展,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融会贯通监测、预警、指挥、查处、服务等行政执法业务数据链,打造综合执法系统。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的信息化程度仍需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尚未建立起专用的基础通信网络
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仅综合交通执法支队、公路养护服务中心和农村公路发展中心开通了业务专网。距离横向覆盖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纵向贯通市、县、乡的基础通信专网还有一定距离。
(二)业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秦皇岛市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不均衡。一些部门依托上级部门的工作需要完成了部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是这些系统也因久未进行功能升级,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部分业务处理尚处于纯纸质化办公,信息化系统几乎为零。因此,秦皇岛市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对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工作能力及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
(三)综合管理系统和公众服务平台有待提升
在2018年秦皇岛市交通运输系统建成了河北应急指挥中心北戴河分中心,这是一个集综合指挥协调、应急指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心,现已与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公交公司、千方公司、承秦高速、沿海高速、京哈高速等单位的视频数据平台完成了数据对接,视频点位涵盖火车站、公交场站、机场、铁路、国省干线、高速、出租车、公交车、隧道等各个要点部位。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基本可以做到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但是指挥中心的系统功能、数据分析、系统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出租车管理系统,现在的数据利用还只是停留在疫情监控和失物找寻等方面,该系统涵盖的出租车行驶轨迹、营运状况、驾驶员信息等大部分数据都未得到充分利用,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出租车在火车站、机场、商场门前空闲等待,但是同时很多民众乘客却在因打不到车而着急,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尤其是尚未建立公众服务平台,严重制约交通部门对公众的服务水平。
三、秦皇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随着秦皇岛市及周边京、津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交通出行规模不断增长,同时,秦皇岛与雄安新区、张家口形成京津冀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犄角”,是华北链接东北的重要区位节点和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对交通运输运行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提出更高要求。
四、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建设,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组建相关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完善日常协作机制,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重点问题。统一规划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另一方面制定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数据共享、信息采集发布、行业信息化建设标准等,加强管理,统一规范,尽量做到数据集中,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二)加强经费投入
要多渠道筹措和争取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使用财政预算资金;2.借助社会投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资金分期到位,缓解财政压力,并且政府在政策、收益权等方面给予支持。
本着节约成本、分段建设的原则,建议综合考虑融资模式,保证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有计划、分目标、有重点,以效果为导向,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秦皇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三) 完善数据中心建设
在河北应急指挥中心北戴河分中心现有平台和基础设施上,构建交通运输数据大脑,从数据涵盖范围、数据精准管控、数据质量、数据服务、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一是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完善及资源整合,通过多维数高自由度关联分析、智能碰撞、挖掘分析,实现数据资源的标准化管控及应用,便于市交通运输综合大数据在行业内外的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协同应用与共享交换,推进交通管理运输行业信息资源的融合创新、信息共享、服务整合等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交通运输行业精细化管理、决策服务等场景的数据资产。在出行服务、城市管理、道路养护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开展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目前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机房建设比较分散、时间久、设备陈旧、标准低、管理难度大,建议按照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资金投入、场地落实情况、业务需要等实际情况,逐步完成机房整合、数据集中。
(四)升级出租汽车服务与监管系统
基于目前在使用的出租汽车服务与监管系统,增加网约车监管系统,升级为出租汽车服务监管平台,建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的融合监管,提供对出租汽车企业、人员的审批、考核、信用监管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监管部门对出租车安全营运和驾驶员服务行为的管理能力,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水平及使用率,真正使人民群众出行满意度得到提高。
(五)重视人才培养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交通运输信息化技术水平。合理引进高技术人才,充分利用相关有资质的企业,必要时可以采用技术咨询、技术合作、或者短期聘用等方式,利用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
(六)注重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和数据安全
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在加快推进的同时,网络和数据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在新的信息系统建设时,必须同步建立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内外网络隔离,通过数据备份、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实时监测、安装病毒防护并定期更新病毒库等方式保障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通过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保密和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严格按照预案执行,杜绝安全隐患,保证网络和数据安全。
五、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使人们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和车流量增大,网络攻击频繁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决,因此加强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对交通运输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