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频脉冲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3-01-21石慧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3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治疗仪步行偏瘫

石慧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3)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中频脉冲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在本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与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5.56%)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显著(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步行评分及运动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频脉冲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改善神经缺损状况,而且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改善运动功能。

脑卒中是当前常见多发病之一,其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具有吞咽困难、神经功能缺损、语言障碍和肢体偏瘫等临床症状,运动功能障碍更加明显。有研究资料显示[1],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其神经系统在结构以及功能上依旧具有部分可塑性,所以,在患者发病后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家庭负担。如果康复治疗开展较晚,则会对其肢体恢复造成影响,有些甚至导致关节痉挛变形。临床上,常用康复治疗方法有神经肌肉电刺激、推拿、针灸、中药和康复训练等,每种方法有着各自的治疗效果,但是均与患者需求不符。现阶段,脉冲射频治疗深受医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其能够解除疲劳,而且能够镇静、松弛,并收缩麻痹筋肉,减轻疼痛,其被广泛用于神经痛治疗中[2]。但是,关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内容较少,所以就有必要积极的将其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效确认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阶段采用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9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中,男、女分别25例与20例;年龄40~79岁,平均(58.62±3.15)岁;观察组(45例)中,男、女分别23例与22例;年龄39~76岁,平均(58.59±3.21)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3]:与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相符,而且经过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为单侧偏瘫;家属签署书面同意书;临床资料齐全、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具体有肾、心等;存在恶性肿瘤;具有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者为对照组。具体如下:①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在发病后,其平衡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就需要对患者开展坐位平衡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平衡能力,才能够开展其他的康复锻炼。首先,在初始对患者训练时,需要通过固定带对患者的腰部以及臀部进行固定,告知患者保持挺直胸背的姿势的端坐,并采取适当的支撑,减轻患者的负担。然后,在患者接受2~3d的训练后,可以将支撑逐渐减少或者是撤除支撑物。并且,根据患者的锻炼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活动以及坐位重心移动的等运动;②站立训练。随着对患者锻炼时间的增加,在患者可以独立站立之后,就可以对患者开展站立训练。在训练时需要指导患者保持标准的站立姿势,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撑物,减轻患者的负担。在患者接受连续4d的锻炼后,则可以根据患者的锻炼情况,将支撑物撤除,使患者在无支撑的情况下进行站立;③步行训练。在患者接受站立训练后,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就可以对其开展步行训练。初始步行训练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扶床运动,步行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00m,患者每步行5min,需要适当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步行5min,每天对患者训练1次。在患者接受连续1周的锻炼后,需要将每次步行训练的时间提高到7min,并采用相同的步行训练方法。在患者接受连续3周的训练后,则可以指导患者脱离床边进行步行训练。在上述锻炼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患者开展主动运动锻炼、肢体按摩以及被动肢体功能锻炼等,每日指导患者进行1次,每次持续40min[4]。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进行训练的全过程,需要对患者加强监护,防止出现意外事件。

观察组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参数设置:频率为50Hz,脉宽调整为20ms,温度设定为42℃。操作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皮肤状况全面评估。帮助患者更换为平卧体位,将治疗位置皮肤全部显示出来,将导电胶均匀涂抹到电极板上,分别放置在偏瘫侧上肢腕伸肌、肱二头肌,下肢的胫骨前肌和股二头肌肌肤,并固定。对功能性电刺激处方进行选择,强度则需要根据局部肌肉收缩状况进行调整,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每次20min,2次/d。两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每30min就需要对患者巡视一次,以便调整治疗参数[5]。同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就要立刻上报主治医师,并停止对患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要与患者做好沟通,讲述患者病情注意的事项,还可以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以及高营养豆制品,起到补钙作用,禁烟酒以及辛辣食品,并告诉患者听听音乐以及读书看报,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每天保持良好情绪。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统计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感觉障碍、运动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可以独自生活和自理,表示痊愈;以上临床症状明显,能够自理,表示显效;上述临床症状减轻,患者需要家属的陪同,表示有效;与以上判定指标不符,表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②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依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总分20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小,反之表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③评估步行功能和运动功能。依据分别为FAC量表与FMA量表,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越好,反之表示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两组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12例、9例、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9例、14例,10例和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χ2=5.075;P=0.024)。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12.12±2.43 8.09±2.14观察组 45 12.09±3.12 5.34±2.39 t 0.051 5.750 P 0.959 0.000

2.3 步行功能及运动功能

步行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方面,治疗前,对照组分别为(2.42±0.43)分与(12.30±7.64)分;观察组分别为(2.40±0.29)分与(12.09±7.95)分,两组比较,差异较小(t=0.263、0.128;P=0.793、0.898);治疗后,对照组分别为(2.89±0.32)分与(17.72±7.15)分;观察组分别为(3.69±0.28)分与(21.29±6.38)分,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t=12.621、2.499;P=0.000、0.014)。

3.讨论

脑卒中是因为脑血管闭塞、破裂等诸多因素,导致脑部缺氧缺血性病变,进而造成与之对应的运动感觉障碍。尤其是在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对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造成患者的肌张力提高,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偏瘫的严重后果,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脑卒中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并呈增加趋势,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6]。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450万左右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其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使得社会及家庭负担增加,同时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7]。目前,在患者发病后,通常都是采用康复锻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起到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短期疗效不佳,患者的依从性也比较差。所以,就有必要积极的探索对患者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医学技术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医学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不再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而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也随之发生率改变,不再是单一的治疗,而是结合了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8]。低频脉冲治疗仪作为一种物理干预手段,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56%与80.00%,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通过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大幅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通过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此外,步行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通过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运动功能。之所以可以取得这样的成果,主要是因为在患者发病后,其脑组织中心坏死部位将会出现周围缺血半暗带,其能够起到一定的血液供给作用,再加上在周围缺血半暗带中,还具有很多的正常神经元。通过使用中频脉冲治疗仪刺激患者的穴位,可以发挥镇痛消肿、通络化瘀以及舒筋活血等多种作用,使患者脑部的微循环大幅改善。同时,中频脉冲治疗仪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发挥良好的刺激作用,并可以利用脊髓反射的远离,促进患者的脉络恢复通畅,并可以不断地将运动指令输入到患者的脊椎中枢中,这样就能够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再加上中频脉冲治疗仪发出的中频脉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组织缺氧及微循环缺氧状况改善,使周围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将有关神经通路激活,使其可以取代受损的功能神经。中频脉冲有助于心脏搏动进一步增强,加强血管松弛及收缩,加快疼痛位置血液循环速度,而且不会将神经纤维结构破坏,安全性高,经过有效治疗后,感觉障碍则会明显改善。特别是中频脉冲治疗仪能够对患者丧失神经功能支配的肌肉发挥刺激作用,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的问题,并提高患者的肌力,使患者受损的神经阻滞再生,改善患者的偏瘫问题,甚至受损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将中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使患者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自身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还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训练。

综上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改善神经缺损状况,而且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改善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治疗仪步行偏瘫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从步行到奔跑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