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减垄增地高质高效宽幅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3-01-21鞠正春吕鹏于秀丽孟儒
鞠正春 吕鹏 于秀丽 孟儒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提出的背景
小麦是山东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全国人民的主要口粮,搞好小麦生产,对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省约有80%左右的麦田采用畦田化种植。小麦采用畦田化种植具有浇水方便、接纳雨水、以水压碱等作用,但不少地区存在着畦面过窄、畦垄过大等现象,全省畦田化栽培麦田中约有23%的地块畦宽在2 m 以下,60%地块畦宽在3m 以下、垄宽50~60㎝,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小麦产量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研究表明,小麦种植过程中,改小畦为大畦,大垄为小垄,可使土地利用率提高5%~15%。因此,在全省示范推广减垄增地种植技术,可以增加有效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种植规格,优化灌溉模式,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在山东省水浇条件较好地区示范推广以小畦改大畦标准化种植、深翻整地、宽幅精播、机械镇压、绿色防控为核心内容的小麦减垄增地宽幅绿色生产技术,是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的重要举措。
小麦减垄增地宽幅绿色生产技术于2021 年被列为山东省主推技术。省农业农村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小麦减垄增地种植技术模式”的通知》(鲁农种植字〔2021〕10 号),要求加快推广该技术。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改1~1.5m 小畦为2.4m 以上的大畦,50~60㎝大垄为30~40㎝小垄,可使土地利用率提高5%~25%。并且小麦种植时,考虑下茬玉米种植规格,实现小麦、玉米双季规范化种植,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二是改常规品种为优质中强筋品种,满足人民群众对面包、优质馒头等产品需求,提高种植效益。三是改农民习惯的旋耕整地为深耕整地,一方面可以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另一方面能够较好地掩埋秸秆、杂草、有机肥等,提高整地质量,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属于绿色生产的重要一环。四是改农民习惯的窄苗带大播量播种为宽苗带精量播种,以节省用种量,提高出苗均匀度和整齐度,协调个体群体矛盾,实现节本增产增效目的。五是改小麦常规生产不镇压为机械镇压,可以沉实土壤,保墒提墒。具有提高出苗率,提高小麦苗期、越冬期、春季抗旱抗逆能力等效果,可以减少1~2 遍浇水次数。尤其是春季镇压,可以代替化控剂,防治小麦倒伏,达到绿色生产目的。六是改小麦常规生产过量用药为绿色防控,通过综合运用耕作、健身栽培、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精准用药、物理化学诱杀等手段,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确保产品安全。
(三)提质增效情况
该技术经大面积试验和示范,一般每亩土地利用率提高5%~25%,增产增收80 元以上,亩减少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40 元左右,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120元以上。
二、技术要点
小麦减垄增地高质高效宽幅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选用优质品种
选用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如济麦44、济麦23、泰科麦33等。
2.深翻整地
采用大型翻转犁深耕25㎝以上,将秸秆、杂草、肥料等翻到地下,减少病虫草害;旋耕1遍,耙耢1遍,提高整地质量。
3.减垄扩幅
将小畦改为大畦,大垄改为小垄,扩大畦面播幅。畦面宽度要因地制宜,应充分考虑下茬玉米机械种植规格的要求,适当调整畦宽和小麦播种行距。以下两种种植规格可作为重点参考:一种是畦宽2.4m,其中,畦面宽2m,畦埂0.3~0.4m,畦内播种8~9 行小麦,下茬在畦内种4 行玉米。另一种是畦宽3m,其中,畦面宽2.6m,畦埂0.3~0.4m,畦内播种10~12行小麦,下茬在畦内种5 行玉米,玉米行距0.6m 左右。具体选用那种种植规格应充分考虑水浇条件、农机配套、作业效率等因素。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尽量采用大畦,在地面平整、水量丰沛的区域要适当扩大畦面宽度,最大畦面可扩大到10m 左右;水浇条件差的采用小畦,在水压较小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畦面宽度。增加或缩小畦面宽度最好按照适宜玉米行距整数倍进行。
4.宽苗带适期精量播种
适期适量足墒播种,应用宽幅精播技术播种,苗带宽度8~10㎝,亩播量6~8kg。
5.冬春机械镇压
采用专用机械镇压器,在小麦越冬前、返青期等关键时期镇压1~2 次,密封裂缝、沉实土壤、抗旱抗寒。春季壮苗和旺长麦田还要在起身期再镇压1~2遍,控旺促壮,防止倒伏。
6.精准肥水管理
越冬前墒情较好麦田,镇压后不必再浇“越冬水”;墒情较差麦田,要适时浇灌“越冬水”。春季视苗情状况在起身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亩追尿素15kg左右。
7.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综合运用耕作、健身栽培、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精准用药、物理化学诱杀等手段,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确保产品安全。
8.减损增粮
一是科学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合理安排收割顺序,做到因地制宜、适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二是减少机收环节损失。作业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作业参数,并根据自然条件和作物条件的不同及时对机具进行调整,使联合收割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机收损失,提高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