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意太冲*
2023-01-21尹雅琴马志毅沈峰
尹雅琴,马志毅,沈峰△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1;2.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14)
腧穴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渗透过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从腧穴释名角度出发不仅有利于掌握和学习腧穴的解剖定位和主治功用,而且能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深意。
太冲穴名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本穴在足背,位于第1、2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肝的原穴,现就太冲穴名涵义及其临床功用进行初步探讨。
1 太冲之义
太,《周易》载“易有太极”,衍义引申为“极端、最”的意思,如太古、太始;冲,《广雅》释为“动也,行也”,《医经理解》载“太冲,言有动脉上冲也”;“冲”同“衝”,《说文解字》曰“衝,通道也”,是为交通要冲。太冲二字的释义就指示了其定位所在,本穴正处人体最低的足部背面,第1、2跖骨恰似两山,其结合部前方凹陷正如两山间的要冲所在,可明显触及动脉搏动。从字面意思来看,太冲为肝经极要之塞,穴性主动,是疏泄气机之大关,也是重要的通道,通调一身气血,使气血畅行自如,正应太冲之义。
成玄英《庄子》载“太冲莫胜”,《道德经义疏》曰“冲,中也……故云道冲而用之。此明以中为用也”,均强调了只有阴阳二气的平衡与中和才能达到“太冲莫胜”的境界。由此可见,太冲的命名不仅提示了本穴主和,具有攻补兼备、双向调节的作用,而且蕴含着道家贵中尚和的哲学思想。
《灵枢·逆顺肥瘦》曰:“夫冲脉者……其下者,并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可见冲脉的下段行至足背后分出一支络脉入内踝,前者循足背入足大趾与次趾之间,太冲的得名也与冲脉循行过此相关[1]。
2 太冲之用
2.1 理气调血之冲《灵枢·九针十二原》叙输穴的经气流注特点是“所注为输”,如水流由小变大、由浅入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说明太冲为肝经气血之所注,经气由此上行升腾、冲贯厥阴,脉气盛大、作输出之状,正与冲的“升腾、冲撞”义相合,故本穴善于通调气机、疏肝解郁。
《临证指南医案》谓:“郁则气滞,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有不舒之现症。盖气本无形,郁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如胸膈似阻,心下虚痞,胁胀背胀,脘闷不食,气瘕攻冲,筋脉不舒。”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为一身气机之枢纽,因此临床常选肝之原太冲治疗积聚、呃逆、抑郁等气机失调的病症,如《针灸集成》载“小腹积聚,……肝俞、太冲各七壮”。现代研究表明,太冲不仅是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2],而且是临床针刺治疗呃逆的核心腧穴之一[3]。
《灵枢·动输》曰:“冲脉者,……出属跗上,入大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本穴正当冲脉之支别处,冲脉为血海,穴脉相应,且“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因此太冲亦为调血要穴,如《千金要方》所言之“太冲主面唇色白,时时呕血,女子漏血”,本穴是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的主穴之一[4-5]。
2.2 通络止痛之冲 太冲为肝的原穴。肝藏血主疏泄,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又主筋,其功能失调可致不通或不荣进而引起各种痛证。《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难经·六十八难》载:“输主体重节痛。”故太冲为通络止痛要穴,其治痛机理主要体现在循经性,包括“直接循经性”和“间接循经性”[6],对各种疼痛均有显著疗效。如《灵枢·厥病》之“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备急千金要方》之“太冲主膝内踝前痛”、“太冲主目急痛赤肿”,《针灸大成·刺腰痛论》之“腰痛上寒……少腹满,刺足厥阴太冲”,也包括偏头痛、痛经等[7-8]。
2.3 开窍息风之冲《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会于颠”,肝经循行过巅顶头部,与人的精神脑窍息息相关,肝疏泄太过引起心神逆乱,出现失眠、狂证等;肝疏泄不及,则会导致气郁痰阻出现神志痴呆、抑郁等病症[9]。《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太冲可通调气机、醒神开窍用于治疗各种脑病[10]。《针灸大成·杂病穴法歌》:“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侣眼肿血烂,泻足临泣,……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舌裂出血寻内关,太冲阴交走上部”;《百症赋》有“太冲泻唇疼以速愈”,《标幽赋》有“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由此可见,太冲不仅能开启脑窍,还能通利头面五官之窍。
《临证指南医案》曰:“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不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功能失调则肝阳易上亢、失潜化风而出现眩晕、震颤、抽动等症状,太冲位于足背极阴之处,可平肝潜阳、疏散内风,治疗高血压、帕金森、小儿抽动症等病[11-13]。
2.4 津液转输之冲冲,繁体“沖”,《说文·水部》释为:“沖,涌摇也。从水,中”,意为水液向上涌流。《难经·六十六难》言“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原气借三焦的气化作用输布周身[14],气能行津,针刺原穴太冲能调动原气通行三焦,三焦主持水道可助津液上行濡养筋目,正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杂病并治歌》所载太冲“能医惊痫风……眼目似云朦”,临床常用于目疾如干眼症、眼疲劳等[15]或为干燥综合征主穴之一[16]。
《素问·水热穴论》载:“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太冲位于足背,是肾脉下行之处,是肾经的络脉所行经的地方,也是水气所逗留的部位,因此针刺太冲可助水液运行消除水肿[17],如《针灸大成》中有“股膝肿起泻太冲”、“太冲,主肿满,行步艰难,霍乱,手足转筋”等临床记载。《金匮要略心典》[18]载:“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而上下也。”水液的输布同时也离不开脾肾的协调,输穴太冲五行属土对应脾且与肝肾联系密切,可用于淋证、泄泻、便秘等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症[19]。
3 小结
《广雅·释诂》注“太,大也”,为宽广、盛大之意,既指太冲穴此处经气盛大,又提示了本穴主治功用涉及内外妇儿多个领域极为宽广。《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指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20],揭示了“冲”是一种阴阳调和的境界,调太冲可使气血、经络、神窍、津液趋于平和的状态,体现了古人“以和为贵”的阴阳中和之道。
古人对于腧穴的命名往往有其深意所在,进行腧穴释名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腧穴、扩展腧穴的临床功用,而且有利于提升中医文化和学术素养,应为针灸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