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

2023-01-21魏传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魏传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把中国式现代化概括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页。。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概括,不仅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而且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观”,科学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是什么”以及“应当如何推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观”是包含模式创新、内容创新、价值创新等众多理论创新的完整观念系统,中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和“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也在实践层面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观”理论创新的重大价值。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一定离不开完整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本文立意于此展开分析,以求教于学界。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模式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时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这实际上直接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选择了一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模式,既承认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应满足现代化普遍性特征的要求,同时也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在模式、道路和路径等方面会保持中国特色,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自身特殊性的现代化。或者说,“中国式现代化观”提出了这样一种观念,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中国式”,也具有现代化的共性,是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趋势,又具有中国特殊性和中华文明的规定性。

以历史的视野看,现代化是每一个民族国家必须要经历的历史过程和普遍的历史性命运,也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民族国家都要通过现代化实现文明结构的重塑。从这个角度讲,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了所有社会追求的一致目标。不仅如此,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般性现象,存在一定的共同性特点,具有普遍性规律。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会完全抛弃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既考虑现代化的一般性标准,又要体现现代化的一般性质。实际上,现代化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总有一些“家族相似性”特征,诸如国际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法治化、独立的民族国家等等,现代化进程基本上都会涵盖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全球化、工业和信息革命、生产方式变革、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民众思想观念革新等大致相同的社会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观”认同现代化的普遍性,实质上是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化”,所以必须具有现代化的一般性特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按照现代化的一般性原则或共性路径加以推进,从而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现代化的范畴。而这种观点背后显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观”的基本态度,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现代化,也不是“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的现代化,而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用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而推进的现代化。

在承认现代化具有普遍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如下情况:由于现代化发轫于西方国家,导致“经典现代化理论”明显具有“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色彩,因而把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定于一尊,把西方式现代化标准作为普遍标准。“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概念溯源于韦伯的“合理化”命题,而“合理化”具有西方社会的独特性,所以“现代化”与“西方化”在意涵上是一致的。更有一些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本身就隐含着资本主义的价值信念,负有维护自由世界制度理念的责任担当。在东西方冷战时期,西方国家还利用“现代化”担当宣扬资本主义制度优势的思想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式现代化把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无限制、生产力水平的超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无限运用等定义为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并用之规约非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

虽然现代化已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但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不是普泛化的,更不是西方化的,不能把西方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观,合理化为现代社会正当秩序的指号,西方世界的“现代化观”也不能自然地拥有解释社会历史的知识权力。事实上,世界现代化的经验形式是多元的,尽管现代化的社会演化源于西方,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模式和品质却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不尽然一致,就现代化模式而言,就有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北欧模式、东亚模式等多种情况。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当反对一般性的、大而无当的“现代化观”,毕竟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面貌。更何况,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和进程取决于其所处的具体社会条件、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独特的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历史进程,要求民族国家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符合自己实际的现代化模式。因此,理性的“现代化观”必然具有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性和多样化观念。具体而言,现代化的价值预设并不必然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建构现代化理论所使用的问题来源、概念工具和经验材料也不能单纯取自西方强权国家的现代化经历和自由主义理念,“中国式现代化观”必须包含本国的问题和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也必须考虑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23页。的确如此,现代化实践越深入,就会越发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能用西方现代化的普遍性否定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对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故此,在承认现代化具有共性的前提下,必须重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个性,强调现代化的“中国式”,认真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质。

更进一步讲,“现代化观”不仅包含着对“化”现代规律性的认识,还包括对应当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的理解。仅有对现代化事实的“实然”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预设现代化的价值观,建构现代化价值诉求的“应然”态度。在此意义上,现代化必定要蕴含一定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观”非常明确地表达了现代化的中国追求,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自我的认识历程以及自我超越的现实探索。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在广阔的跨文化视界的前提下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化问题意识——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分别属于“后发外生”与“先发内生”两种不同类型,更是因为两类现代化有着不同的价值预设。正是基于此,必须强调我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式现代化模式,也不是其他现代化模式的翻版,只能是在吸收借鉴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选择现代化的“中国式”——因为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要善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并符合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进而展现现代化的独特性质。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自己的路”而非“别人的路”。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进而也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从发生学角度看,反映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确立的现代化探索。毛泽东曾讲道:“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如果不能认识到现代化必然要适合本国国情这一点,而把西方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本身,把它的历史阶段性、偶然性因素理解为必然性、普适性因素,从而照搬照抄西方式现代化模式,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很有可能就会演变为按照西方国家的利益重构政治—经济秩序的过程。马克思当年对“支配—从属”结构的如下批判仍然是有价值的,“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西方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要维持国家分层的世界体系中的政治—经济不平等,所以,美国左翼学者乔姆斯基强调,“第三世界国家强制性的经济自由主义是造成其工业化进程迟缓的主要因素”。④[美]乔姆斯基著,徐海铭、季海宏译:《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故此,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现代化也并不就是西方化,我们需要确立现代化的“国情观”,坚信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能通过具体的民族国家的特殊现实和历史条件推进和拓展。一言以蔽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开辟出来的,也一定要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开拓前进。

事实上,只需要从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后发现代化”特征这两个方面就很容易得出中国式现代化要基于中国国情这一要求。对于前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有明确的说明,“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人口规模,一方面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巨大的需求、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人口红利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应对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严峻考验,让14亿多人口的全体人民都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巨大的人口规模也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另外,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要想赶超先发现代化国家,就不能按照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新现代等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轨迹亦步亦趋进行,而是必须选择共时出场,甚至有时要倒序出场,把一些现代化对象进行“浓缩”“并联”“叠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过重要论述,他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②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9页。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观”建构了现代化的辩证法,把现代化的普遍性寓于特殊的中国国情之中,并把特殊性显现、蕴含于现代化的普遍性之中,不用普遍性排斥特殊性,也不用特殊性排斥普遍性,让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之中,开创了现代化的模式创新。

二、批判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内涵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观”作为一种“理论远见”,是在反思西方式现代化发展困境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发展做出的积极决策,内含着批判性和超越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新时代进行的,并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有比西方式现代化更先进的价值引导。况且,西方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观”对西方式现代化保持一种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自觉克服西方式现代化已经被认识到的缺陷,并力争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批判性与超越性有机结合,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创新。

诚如前述,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反对借鉴西方式现代化的优长之处,但更强调不盲目嫁接和移植其模式,作为后发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有条件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模式。我们知道,西方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生产方式逐步确立的发展过程,由资本主导并通过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和贪婪追逐而完成,在此意义上,西方式现代化是资本与理性结盟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客观地讲,资本主义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对此评价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不仅如此,“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但是,西方式现代化遵循资本剥削和资本宰制世界的通约原则,必然会造成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以及对弱小民族的宰制等现代性灾难。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决定了西方式现代化自带经济危机的病灶,身患现代化自我反噬的顽疾,所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引致了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社会动荡、经济危机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社会发展的矛盾性、负作用和不确定性。正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以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反思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并尝试超越西方式现代化进程出现的不可持续性的发展状态,以及先污染后治理、先剥削再分配、先争霸再崛起的现代化逻辑顺序。

一是在主体上实现了“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对“少数人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现代化是属于少数人的还是全体人民的,是以资本为中心还是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现代化的性质。以自由主义思想立基的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设置决定了它不会遵循“所有的人现代化”的理念,甚至认为存在“不值得帮助的穷人”。在西方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贫富分化一直是一种中性的、技术性的概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属于经验控制和政治收益的问题,甚至认为贫富分化是使物质生产和生产力按照经济规律得以运行的前提。所以,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一直存在劳动者收入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资本收益增长的速度,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的问题。正如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的那样,从世界范围看,“资本导致的不平等总比劳动导致的不平等更严重,资本所有权(及资本收入)的分配总比劳动收入的分配更为集中”①[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署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48页。。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现代化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更不是特定群体的现代化。为了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现代化成果,享受长久、健康且有创造性的生活,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底色,通过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科学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以达到对全体人民给予同等的高质量的关怀和尊重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叙事;“一个也不能少”“大家一起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态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现代化建设,同样不能落下一个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逻辑和价值要求。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总体上的现代化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主体超越。

二是在内容上实现了全面的、协调的现代化对单向度的、紧张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由于以资本为中心,在物质层面上求变增强的欲望很强,所以现代化的重心局限于表层的经济现代化,导致物质文明单一独大,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造就了人对物的普遍依赖,物对人取得胜利等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社会不少群体患上了“迷心逐物”“心为物役”的现代病,并把这种人的自我奴役、自我束缚的现代病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蔓延到了全世界。所以,这种以人的精神、信仰极度缺失为代价换来物质财富增长的现代化方式值得警惕。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观”更强调现代化的全面性、复合性特征,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的现代化,致力于推进包括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团结、文化繁荣、生态和谐等五个方面的文明共荣。诸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现代化的目标不仅仅是物质富足,同时还包括精神富有,以达到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

另外,西方式现代化的霸权、强权的发展模式也造成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分裂,引发不和谐的“现代性”噪音,富裕与贫穷、资本与劳动、财富创造与生态恶化等矛盾对立尖锐,多种关系高度紧张,甚至无序和混乱。中国式现代化观强调运用一种更高层级的现代化发展观念、实践模式和价值诉求,站立于全球视野和整体思维审视现代化的各个领域、各种要素和各种资源,以有效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诸如针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个人能力普遍性和全面性的生成,致力于建构各类“社会共同体”以使“真实的普遍利益”和“个体的特殊利益”之间形成一致性和互补性,通过小康社会建设、共同富裕等国家工程消解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以超越西方式现代化仅仅在经济运行形式上和法律形式上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中国式现代化运用生态视野倡导绿色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建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求解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有效调和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紧张状态。针对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通过建构关系良好、互帮互助的“情感共同体”以及充满归属感、凝聚力的“意义共同体”去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建构的“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①[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97页。的所谓权利共同体,用人与人的关系是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人与人的关系是契约、交换和工具的理念,用实质性的“普遍联系”去消解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分化、分裂。

三是路径上实现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对殖民、侵略、掠夺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众所周知,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充满着“血与火”的征战和对其他民族的资源掠夺与经济剥削,对此马克思批判道,“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0页。。毫无疑问,西方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奠基在对其他民族的压榨和全球资源财富的攫取之上的,通过在全球建立殖民体系实现现代化,是西方式现代化路径的基本特征。美国甚至在实现现代化之后,仍然继续通过制度霸权、金融霸权和网络霸权薅取其他国家的“羊毛”以支撑其现代化超级大国的地位,维持养尊处优的发达国家优越感。所以讲,西方国家在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两极分化的世界,制造了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秩序、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控制、干扰、破坏别国的现代化。中国国情、社会制度、国家根本利益、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发展潮流等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一定选择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3页。,通过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等路径实现现代化目标,以超越西方式现代化使用的战争、殖民、掠夺等现代化手段。事实上,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平与发展、“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张,无不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不会给其他国家造成威胁,也不会制造世界混乱,只会给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带来发展机遇,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和现代化的典范。

三、多重规范负载的价值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的美好景象规划,是当前中国最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载着中国人民改造世界造福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具有清晰明确的价值逻辑和基本规范。另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社会主义不仅是具有科学性、合规律性的社会制度,而且具有合目的性和特定价值属性。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所谓的“中性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观”也不是一种无根性的陈述或表达,包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就此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观”不仅包含对现代化的规律性描述和功能性认知的维度,同时也会建构基于某种善的价值理想,从而具有规范性价值评价的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绝对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观”理解为价值无涉的科学认知理论。事实上,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观”除了客观地陈述现代化的内容和目标之外,都会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为现代化过程“输入”一定的“价值规范”,只不过不同的“现代化观”所诉求的价值理念不同而已。“中国式现代化观”同样也是如此,既表述了“怎样现代化”层面的技术性要求和规律性探寻,同时也明晰了“为谁现代化”的目的性要求和价值性诉求。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观”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做什么”的经验理论和“应该做什么”的规范理论紧密结合了在一起,把“现代化是什么”和“现代化应该是什么”这两种不同面向的问题聚合到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原则等重要论述的基本精神,清晰地表明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观。之所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价值观,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灵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同时也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占据人类道义和真理的制高点,具有历史正当性。与资本主义奉行“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的价值观不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绝对命令”,“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7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宣言。具体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三重含义:人民至上、人民主体和人民共享。

显而易见,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资本至上”,以“资”统人,以“物”治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对这种价值观进行批判指出,“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9页。。与之相反,中国式现代化秉承“人民至上”价值信仰,“人民”是真正的主人,人民逻辑是现代化的主导逻辑,资本听命于、受制于人民和服务于人民。从人类历史的视野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愿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不仅拨正了“资本至上”的现代化价值观,也解决了人类文明史中的根本矛盾——“人民的生存发展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群众为建设主体。正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中,人民群众是现代化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推动者。事实上,把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和一以贯之的原则。人民群众积极、自主、创造性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内在动力。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道:“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当然,人民至上一定要落实于人民共享,这要求现代化成果不是少数人独享而是由大多数人公平分享共享。人民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基于现代化建设规律及趋势而遵循的价值理念,属于政治哲学命题或规范性理论问题,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向度,有着鲜明的道义色彩,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抽象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密切关注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具体需要和根本福祉,着眼于现代化的共同推进,着力于物质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的协调,着手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并由此生成了根本价值观统领下的“共富、协调、共生”等基本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的“共富价值观”与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重视对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倡包容性增长。对于信奉自由价值观的西方式现代化来讲,不可能遵循共富的价值追求,甚至认为共富会影响社会财富的增长。诸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贫困/财富这对概念,并提出“自由国家不允许存在奴隶,因此,最可靠的财富便是众多艰苦劳作的穷人”②[荷]曼德维尔著,肖聿译:《蜜蜂的寓言》(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239页。。另外,西方式现代化认为通过现代化增加社会财富,可以最终形成也能使穷人受益的“涓滴效应”。事实上,在现代化建设中,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惠及穷人,需要不断校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增强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增长的能力和机会,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让他们也有机会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当然,“共富价值观”与“福利主义”不同,并不提倡产生“福利依赖幽灵”,而是提倡共富共建,通过共同奋斗“做大蛋糕”。当然“共富价值观”也并不认为单纯的依赖“分蛋糕”就能建成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更反对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的观念,反对计划经济和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总之,“等、靠、要”的想法、“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的做法、“佛系、躺平、当咸鱼”的观念,都与“共富价值观”格格不入。

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价值观”主要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协同发展。从个体角度看,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现代化国家出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分化甚至分裂的现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批判中指出这种分裂是与人的本性相违背的。所以,现代化不能仅仅让人们获得“生存资料”,还必须让人们拥有“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因为后者既关乎物质文明,同时也关乎精神文明,人民群众拥有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越丰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程度就越高。这就是马克思所提出的,“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9页。。从社会角度看,文化是民族的魂魄,精神是民族的脊梁,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中华儿女以中华文明涵养精神家园,培育文化自信,目的是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生价值观”是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当和谐共生。我们知道,西方式现代化以“主宰”和“统治”自然的方式建立了现代性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来了不良后果——生态危机。的确,在现代化的初级阶段,财富生产和经济增长享有无可置疑的首要地位,由于缺乏对生态危机的深度警醒,人们乐观地相信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的生态环境以后可以得到有效补偿。生态危机并不是现代化的必然归宿,中国式现代化在总结世界现代化教训的基础上,摈弃人与自然对立的价值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从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为现代化建构了一个“意义世界”,把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作为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价值规范,一定能走出人与自然相对抗的局面。事实上,受西方式现代化的影响,“生态环境”已经不再外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是受到了人类生活的彻底渗透与整理,“自然之物”与“生活之物”完全搅在一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扭转现代化初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运用共生的价值理念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理解为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统一之物,把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看作平等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制于资本逻辑,走出生态危机,必须创建新的生产方式,那就是“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给物质生产加以生态的限制,在生产活动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也寄托着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期许。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9页。,我们必须建构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观”,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保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扭转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并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中国式民主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婚姻:“我不离婚”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