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和“伪知识”
2023-01-21袁岳
回忆起在哈佛读书的那个暑期,当时需要补一些课,主要是三种课:怎么写高层备忘录、如何做陈述演讲、怎么做微观经济学中的计算。这些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将案例介绍、实操作业、感受提炼的小论文写作作为总结,对涉及场景做专业观察与分析,对其他人解决方式的评析,模拟自己和自己团队可能采取的行动,发现其中的问题与获益。
从个人感受来说,在国内,接触的所谓宏观课程,务虚比较多、微观场景比较少,行动机会受限,课程较多是大纲规定的,而非鲜活的例证。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不得要领、不知所措、不明所以,这就让不少人对课程感到迷茫。
想解决也不难,无非自己耐心一些,主动增加微观小知识和行动机会——微观经济、微观政治(组织政治、公司政治、群体政治)、微观历史地理(地区、行业、产品、习俗)和微观文化(家庭文化、职场文化、区域文化),场景与项目管理、实验行动、实习兼职。这类“补课”不要总寄望于老师和家长,而是要自主学习。
我比较不赞成读经管类的商业图书。因为这类书不是对人物的美化和神话,就是对成功事件的梗概美化,再不然就是用教科书或是传记的逻辑和需求,在框架内对历史上的人和事做重新组织和改写。这类书籍大部分是对过去历史的“翻新”,对日益受制于科技发展的前沿规律,以及市场动态需求周期日渐变短的商业操作来说,只能算是追忆往昔的文字堆砌。
在生意的江湖上,书上的故事与道理,可以作为意志力强大者逆反、挑战、质疑、批判的依据,偶尔也能对意志薄弱者有点儿启发,具备头脑风暴、思路梳理和模仿的价值。然而对那些把书上所得奉为“圣旨”的人来说,经营管理商业类的书籍很容易在重大选择上成为误导。
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形势下,对个人来说,想跟上新知识的生发节奏是很难的。市场化的机制在于利用竞争机制,用早期引领、中期竞争和后期淘汰的方式去推动规模化、消除对冲误解和过度的风险,奖励前沿投入者的周期穿越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行政化中较难持续的,尤其考验对前沿知识和资源运用的把握。
为了防止缺陷的扩大,知识获取模式要具备一定的中立性,因此有两种“知识”需要警惕——自说自话的书、公司宣传自己的书、个人传记、为自己说好话的书;还有一种是站在自己的利益或者立场上的发言,同时没有给站在相反或者不同的利益和立场着墨。能够同时多看些来自不同立场的书,则可大大减少偏见和偏颇。事实上,自说自话和一家之言,正在以知识之名泛滥成灾,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用更有批评性和审视性的目光看待现在的很多所谓知识,辨别出其中的“伪知识”和“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