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澄明与路径探寻
2023-01-21曾维华
曾维华,张 蕾
(铜仁学院1.教育学院;2.组织部,贵州 铜仁 554300)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体现着“大思政”的课程教育观,从一定程度上说,课程思政解码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孤岛效应”,有效破解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的现象,有利于发掘专业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等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践性创新,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新视角、新方向、新路径,也是助推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丰富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简溯
2005年,上海市为了让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思政工作得到更好开展和实施,印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教育”)两份重要的文件,其主旨是推动“学科德育”的课程教学与课程育人内容体系改革,将思政与德育内容贯穿于每一门课程之中,让每位课程任课教师都担负起德育使命。同时,上海市于2010年承担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推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思政育人体系相互衔接。2014年,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在相关高校的专业课、通识课(或综合素养课)、公共基础课等课程中都一并开设了“中国系列课程”,逐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及其育人改革工作。由此,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之路全面开启。2016年11月,以“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为主题的课程育人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新型教学理念,这次研讨会是对上海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探索的深入研讨,旨在进一步巩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成效。可以说,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探索,为我国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全新构建提供了新路径、新视角与新方法。
为总结上海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并予以推广,教育部于2017年12月就下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就涉及到了“十大育人体系”,以期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由此,“课程思政”作为概念与育人体系正式以国家文件的形式确立下来,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我国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回应。其后,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于2020年5月正式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基于上述背景,在大学教育领域里,近几年掀起了研究课程思政的热潮,并且研究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一项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课题。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思考
大学育人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教学则是关键,课堂教学要想发挥好育人的功能,就需要将课程育人与育德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这也是高校着力要集中精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应然要义。
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2],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形成的观念体系”[3],是“指导和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社会所期待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与过程”[3]。还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在所有课程中,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4]。“课程思政就是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5]有研究者指出,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渠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育人理念和实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以实现润物无声育新人之效”[6]。
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定义,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关联的,二者不是独立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课程中有思政元素也有德育元素,思政融合于课程之中。各类课程都承担着思政育人的职责,所有课程都要育德,都要实现育人、育才与育德的统一,真正促成各类课程能够做到综合协同育人的功效。换言之,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的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综合素养课程(通识课程)之中,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实现课程育人之目的。
因此,本文认为课程思政就是一种课程育人、课程德育新视角、新路径,意味着高校的专业课、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综合素养课)等全部课程都要融入思政教育,即高校所有课程的教育教学都要做到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还要进行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中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涵育学生的文化信念与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具备科学的认知、积极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
三、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澄明
课程思政有效解决了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度可能不够的现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法、新方向。课程思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促成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真正做到了铸魂与育人、育才与育德的统一。
(一)成德:课程思政育人之首要价值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体,都离不开一个“德”字,有德国家才能兴,有德人才能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7]。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所要肩负起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新时代的高等教育需要完成的“命题作文”,是高等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中心工作。
立德树人的前提是立德,有德之人才可能树人、立人、成人。育人的根本是立德,人一定要成为有德性、有涵养之人,才会走得更高更远。在大学育人体系中,课程思政秉承着以“成德”为核心的首要价值,让学生道德成人、精神成人、心灵成人,让学生崇真、向善、求美。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课程要体现思政价值,也就是说各类课程要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品格教育之要旨,以培养人之德性。倘若各类课程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那这些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所进行的技能训练也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所培养的人也就没有了精气神。课程思政的根本在课程的思政性上,课程思政的育人导向是促使教育对象成为有德性教化、有人文向度和精神操守的人,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价值追求。
要实现课程思政“成德”的价值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健全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生命、锤炼学生品格、浸润学生心灵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8]。所以,作为课程思政关键落实主体的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课程育人意识,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道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塑造好,实现课程教学专业性、思想性、价值性、育人性的统一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
(二)铸魂:课程思政育人之价值本源
何谓铸魂育人?铸魂与育人二者是紧密关联且不可分割的整体,铸魂育人是一项强基固本、树魂凝气的系统工程,铸魂是课程育人的本源,也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的基础。因此,铸魂育人的内涵可以从教育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三个层面来进行界定。从教育学层面来讲,铸魂育人就是在成人教育、德性教育、生命教育领域促就人的精神成人、道德成人、生命成人;从哲学层面来说,铸魂育人就是促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正确形塑,使人实现全面发展与人格健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层面来讲,铸魂育人就是在意识形态、人格精神等领域促进人的思想端正、心灵整全。因此,铸魂育人可以说是思政课和非思政课共同的本源性价值,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本源性价值依凭于铸魂育人,以达成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目的。
课程思政铸魂育人就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各类课程为主阵地、课堂教学为主途径来展开知识教育、技术传授和价值引领,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效衔接,促使大学生具备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拥有人文情怀和专业精神。可以说,铸魂育人是新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基本命题,也是高校要践行好的实践主题,是思政课育人要遵循的价值逻辑。
(三)立人:课程思政育人之根本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的论述,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
矿浆通过切向给料口射入旋流器时,液体以一种称为“螺旋套螺旋”的方式在体内旋流运行。当外螺旋(含有重颗粒)接触到大角度的锥底时,产生向上的推力,导致重密度颗粒在锥形区聚集,形成致密的床层。细轻颗粒不能穿透进入底流,转而向上运动从旋涡溢流管溢出,粗重的固体则进入底流从沉砂嘴排出。旋流器内部下降流与上升流区域的比例随着底流直径和溢流管直径的大小而变化,下降流与上升流之间的界面称为分离界面[4]。
有学者认为:“教育本姓‘人’,为此,‘以人为本’对教育来说是不言自明的。”[10]就教育活动而言,最为根本的一定还是以培养人、“立人”为首要使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程思政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提供了新路径、新视角、新方法。不管是全面发展还是立德树人,二者的核心都是指向于“立人”。故而,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中,我们要遵循的根本价值在于立人。
一般来说,高校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各类课程更多关注的是专业性知识、职业性知识和学科性知识。但是,大学的各类课程不能将人仅仅作为知识人、专业人、技术人、职业人来进行知识传授、技术训练和职业培训,而是要注重各类课程育人与育德的统一。
课程思政的引入则为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注入了生命活性,课程思政就是需要通过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来进行育人与育德的融合。课程思政所建设的课程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的简单相加和简单衔接,而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通,实现“立人”之目的。立人所指向的是个体生命生长和精神成长所达致的个体生命成人与精神成人,是要培养生命整全、灵魂健全、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人。课程思政在思政育人中需要坚守“立人”之根本价值。
四、课程思政深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路径探寻
(一)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联动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就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课程思政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党支部、教研室等单位都要紧密配合,加强联动、密切合作,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切实将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落地生根。
首先,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党委要健全课程思政的管理、督导、监控机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可以尝试由学校党委书记来担任课程思政建设小组的组长,校长担任第一(或常务)副组长,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的主要牵头责任人,各二级学院为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成员单位,形成校党委——职能部门——学院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以明确具体工作职责与任务,要按照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的总要求,强化育人主体、育人要素的相互协同配合,形成立体化、网格化、全方位的课程育人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建设高效率并且强有力。
再次,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课程思政评价要发挥好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学科建设委员会等专家组织的作用,研制出科学、合理、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做得好的教师,在评聘上可以优先考虑,以便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课程建设、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工作之中。
(二)科学合理布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一方面,要融汇好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课程思政蕴含着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理想信念、人文素质、社会责任、使命担当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在大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播与能力培育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课程思政的工作内容体系也应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大领域有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法纪教育等内容。在课堂上阐释与传授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为的是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人文素质、涵养道德情怀,以激发大学生的报国志、爱国情、强国心。
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并布局好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指除了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涵括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以及综合素养课(通识课)等。首先,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上,要确保做到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笃定强国心、坚守报国行,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豁达的人生境界、积极的生命精神。其次,在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上,既要拓展专业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要让专业课教学有思想温度与生命厚度,让专业课课程融学理性、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于一体。再次,在实践类课程上,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攀登、大胆尝试、积极求索,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农学类课程教学上,要将生态文明思想和“三农”教育元素融入进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和正确的“三农”观,让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最后,在理工类课程教学上,要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思维方法等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真正让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强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作为教研室的补充,是教学学术的引领性学术组织,它不是一级行政组织机构,而是一种教学研究自治型组织。它能够弥补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学科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1]结构合理、科学运行、保障常态化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持续有力而长久的合作,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打破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消除学科与课程间的壁垒,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中共同分享的良好课程生态。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组建,因此,应努力打造一批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能出精品课程成果的团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观摩、学术交流、集体备课、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交流等活动,让教学成果能够在全校进行推广与应用,让“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功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