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马鞍山高新区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23-01-21张杰
张 杰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 243031)
马鞍山位于安徽东部,横跨长江,接壤南京,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享受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红利。2019年10月[2],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市签订《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合作示范区突出“长三角省际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和“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示范区”两大战略定位,在规划、交通、环境治理、社会民生等方面广泛展开合作。截至2022年1月2日,由中铁大桥局巢马项目部承建的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塔3号(Z3)承台顺利浇筑完成。同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顺利完成主塔5号(Z5)承台混凝土的浇筑。两主塔承台浇筑完成,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将从基础施工转入塔柱施工阶段;2021年年末,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扬州经镇江南京至马鞍山铁路镇江至马鞍山段(安徽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宁马城际铁路项目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年7月初,马鞍山市九华路站车站主体结构首桩正式开钻,标志着跨越苏皖两省、贯通宁马两市的宁马城际铁路首座站房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全线施工的新阶段;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推进的三条高速公路项目之一,2021年12月28日,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先行施工段已竣工通车,标志着项目全线竣工跨出重要一步,有利于马鞍山市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提速宁马“同城化”;总投资100亿元的奥克斯智能家电产业园落户当涂开发区,总投资21亿元的宝能智能家居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并落户雨山区,总投资20亿元的博望精密工具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落户博望区,马鞍山已成为长三角投资兴业新高地。
1 马鞍山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现实区位
马鞍山定位为皖江地区门户城市,打造成有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实施城市异质化发展,力求同城不同质,推进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主方向,在与长三角的融合中错位发展,借势而为。马鞍山确立自身的特色和位置,提升城市品质,尽显马鞍山本地的山水资源、汉唐文化、生态文明和拥江田园等城市特质,把这些元素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体现宜居性和人性化特色,构建业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文明服务业之城和全国制造业名城。目标将马鞍山打造四大中心[3]:重工业制造、江海联运、运动健康休闲以及绿色食品供应。充分发挥马鞍山高新区作用,将马鞍山建设成为长三角定位的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长三角区域经济主流,建设长江下游地区重要高端制造业和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通过与长三角城市群深度大融合,充分利用好区域内的优质资源,以实现借势而为,优化配置好自身资源实施错位发展。
2 马鞍山高新区简介
慈湖国家高新区交通十分便捷,水路、公路、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相连,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马鞍山港拥有年达亿吨的吞吐能力、万吨级泊位,并具备四季对外籍轮开放通航。规划中的慈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位于高新区核心区域,与区内路网互联互通。
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区不仅是安徽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而且还是国家科技服务业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具备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的功能,集聚着众多的全省现代服务业,是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
3 马鞍山高新区发展现状
自慈湖国家高新区成立以来,园区大力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地营造崇尚创新,把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是其主要发展战略。提出了“2341”重大项目建设目标[4],具体实施为:打造智慧和健康“2小镇”;创建科技创新园、产业合作园、生态文化园“3园”;探索现代化工、节能环保、港口物流产业和“双创”示范基地“4基地”;改造提升区域环境综合工程“1工程”。加快构建提升医药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做强港口物流产业的“221”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吸引了法国圣戈班、日本东洋铁球、韩国和承、意大利迈特诺、台湾中橡、中核钛白、中粮生化、中兴通讯、广州立白、上海乐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和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关系,突出“三重一创”项目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创新要素集聚集成。
慈湖国家高新区始终秉承“只有投资者的成功,才有高新区的成功”的理念,深入践行“支持创业就是支持发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民生”的宗旨。积极构建“送政策和产学研、银政企、产供销、人财物为一体”的“1加4”企业服务模式。有效推进“调转促”和“放管服”各项工作,全力支持所有投资者和各类创新创业人士在这片热土上收获财富、走向成功、创造辉煌。
2021年底[5],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该区是第二批中安徽省唯一获批的高新区,也是继合肥高新区后第二家安徽省内试点单位。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开展“跨省通办”业务交流,就政务一体化“跨省通办”联动机制签约,筛选出首批跨省通办事项共17项,以办件高频事项为重点,涵盖企业开办、社会保险等领域。慈湖国家高新区将紧紧围绕践行五大理念、建设四型园区奋斗目标。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不断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长期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的工作作风。坚持务实创新、走在前列,奋力打造创新、绿色、智慧、和谐的现代化新型园区,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 马鞍山高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发展现状
多年来,马鞍山一直坚持东向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交通互联、资源互享、要素互通、产业互补、人文互融,为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围绕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南京主导产业核心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分析,摸排供应链条上游金牌供应企业,发挥基金招商、协会招商、院校招商等模式作用,加大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南京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与南京毗邻地区开展实质性产业合作,争取实现产业发展交相融合、错位发展。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是马鞍山高新区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新区紧扣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项国家级创建工作。夯实园区科技创新基础,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招揽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龙马”、“骏马”工程人才参与高新区创新建设,产学研合作的深化、高层次人才的络绎加盟,将高新区科技创新只认更加锋利。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紧抓机遇,聚焦重点区域,聚焦主导产业,聚焦大院大所,聚焦开放合作,紧盯长三角区域开展招商。先后与张江高科技园区商会、浦东新区软件行业协会等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外脑力促主导产业项目的招引。高新区积极推进成果转移转化,依托高等院校和资深团队,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近年来,马鞍山市以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为示范,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对口合作城区协同推进。跻身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全省唯一试点城市,加快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马鞍山市聚焦省十大新兴产业及南京八大产业链,力促与沪苏浙特别是南京、合肥等地产业、供应、创新、资本、人才“多链协同”,在“一体化”中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前三季度,马鞍山市新签约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9个,总投资110亿元的蜂巢新能源等一批沪苏浙优质项目落户。同时,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加快共建“研发飞地”。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马鞍山市坚持以毗邻地区率先突破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宁马、合马所有毗邻片区实现跨界合作全覆盖,立起了一处处跨省际、市际毗邻合作的标杆样板。
5 马鞍山高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对策
5.1 创新“宁马科创园”合作模式(科技创新园、产业合作园、生态文化园)
作为马鞍山高新区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宁马科创园,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由于科创园的环境等方面条件优势,受到广大客商的亲睐,先后入驻易锐光电、中科院过程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海皓元生物医药平台等项目。中科宁马创新平台等宁马合作10大项目全力推进,一批产业承接平台开工建设,五期的宁马青年创业谷项目,引进企业80多家。2021年12月16日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共同签订江宁-博望“宁博创智谷”投资建设协议。该项目由宁马新型功能区和江宁开发区合资共建,项目位于宁马新型功能区内,总投资50亿元。
5.2 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释放产业升级强动力
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已融入南京都市圈为主攻方向,落实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快推进马鞍山经开区(示范园区)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与上海松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山软件园与上海长宁临空经济园等园区合作共建进程。设立半导体、通信通讯等4个专业招商小组,联合驻外联络处、驻点招商小组、载体驻外招商分局,在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全力以赴“走出去”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产业思维,摸排梳理出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产业重点,为各载体全面精准有效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打好前站、做好服务,积极与长三角城市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开展合作,摸排招商项目线索。
5.3 融入南京都市圈·宁马合作,奋力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
马鞍山把发展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格局中审视和定位,认真学习南京在发展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理念,主动对接和融入南京都市圈,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打好“南京牌”,不断解放思想、开扩眼界,不断自我加压、拉高标杆。2020年1月9日[6],马鞍山举行“融入南京都市圈-宁马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暨“百名客商看马鞍山”投资环境说明会,来自南京都市圈的葵智半导体关键材料、高性能软磁5G通讯新材料、建勋高端汽车零部件、国器无人机等31个项目集中签约。2020年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召开,马鞍山市政府及都市圈相关区政府(开发区)共同签署《深化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将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资本、市场、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融通发展,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提升产业协同水平。依托浦口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极化效应,强化招商协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形成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
5.4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高新区企业,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加大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力度,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智能转型速度。通过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培育建设,加强生产设备、生产线等重点环节和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改造等举措,快速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2020年1-9月份,制造业产值1923亿元。同比增长3.4%。截止2020年,全市已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工厂,1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数字化车间,目前全市已具备41个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1个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逐步形成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制造“头雁效应”。面向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服务商、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资源及政府部门,打造全方位、一体化、定制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5.5 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对接苏浙沪,引进长三角高科技人才团队,定期举办科技创新要素对接会
在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做强“桥头堡”、扮靓“东大门”。加大慈湖开发区与沪苏浙重点产业园区的结对合作,联动发展慈湖开发区、郑蒲港新区、安徽自贸试验区。打破行政壁垒限制、提高政策协同机制,使各类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慈湖高新区还不断推进东部科技创新园、西部产业合作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双创”基地等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厂房建设,依托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南航马鞍山智能装备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园区平台项目承载能力和水平,确保苏浙沪的项目和人才进得来、留得下、干得好。
6 结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在经过创新“宁马科创园”合作模式(科技创新园、产业合作园、生态文化园)、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释放产业升级强动力、融入南京都市圈·宁马合作,奋力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高新区企业,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对接苏浙沪,引进长三角高科技人才团队,定期举办科技创新要素对接会等等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对策的推进下,马鞍山高新区将以“产业转型升级突破”为抓手,结构调整挖潜力,抓转型发展增动力,抓深化改革添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突出招大引强、加大对接融入,聚力腾龙换凤、力促转型升级,探索权限下放、落实全程代办,强推征迁拆违、优化融资服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全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努力谱写高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