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舞蹈》课程融入思政建设的研究

2023-01-21李兆辉唐莺

智库时代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舞蹈舞蹈思政

李兆辉 唐莺

(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中高职业学生的教育是我们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一大重点,而学校普遍忽视的体育教育更是一大问题,体育教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对中高职业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了积极响应“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体育舞蹈》课程的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技能,提高中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质,促进中高学生的身心发育,培养成健康积极乐观的学生。

一、体育舞蹈的概念

体育舞蹈是从西方传入而来,具有较强的竞技和社会交流功能,体育舞蹈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被称之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织成各自的成套动作。这种舞蹈后来普遍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经过严格的舞姿标准修正,形成一项国际比赛项目。后来也在民间形成了一种要求比较低的交谊舞,更多地偏向于社会友谊交往和娱乐模式,是一种愉悦心情,强身健体,增强气质的舞蹈。对于中高职业阶段的学生而言,有利于释放学生的压力,改善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体育舞蹈》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

1.体育舞蹈的起源

2.体育舞蹈的发展

(二)体育舞蹈的基本技术

1.华尔兹基本步法

1)直行步地向前向后

2)交叉步地向前向后

3)直行步接360度转体

4)交叉步接360度转体

2.布鲁斯基本步法:

1)直行步地向前向后

2)换位转体180度

3)360度转体

3.伦巴基本步法和手法

1)基本步法

2)转体180度

3)转体360度

4)单手拉花

5)双手拉花

4.吉特巴基本步法和手法

1)基本步法

2)转体180度

3)转体360度

4)单手拉花

5)双手拉花

(三)身体素质训练知识

1.力量(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

2.速度(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3.耐力(800m、1000m)

4.柔韧(肌肉拉伸)

二、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教育工作在对课程实施教育时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不教死知识不教冷知识。在对学生的知识输入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坚持以提高健康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爱国情怀为根本,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建设,提高学生的交谊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舞蹈》课程的良好开展是能让学生吸收先进的体育文化,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体育竞技意识,推动体育舞蹈的发展。在对学生开展该课程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中国化的体育舞蹈教育,让学生在接触到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能积极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建设步伐。

三、现代中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育问题

(1)中高职业学校普遍对体育教育没有重视,导致学生体育意识模糊,没有明确的体育概念,不能很好地发挥体育教育所带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结合中高学生处在的年龄阶段特殊,心理变化复杂,学校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调节心理压力,导致学生不能用良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释放压力,致使学生心理压力累积。此外,在身体上,学生由于没有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再加上学校秉持传统的以学习为主,对体育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中,而忽视了身体锻炼,让学生的体质普遍下降,身体健康状态亮起红灯,这样不仅影响学习状态还影响身体健康,到最后学习和身体都不能良好的发展。

(2)学生自身存在着许多因素引起对体育的不重视,没有动力去发展体育,让体育在学生心中只能排到最后。学生对体育的忽视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①学生从小没有过多接触过体育教育,少部分有爱好体育的学生最终也是被家人扼杀兴趣,而更多的是被父母家人和亲戚灌输以学习为主的思想,体育只是被家人当成小孩子的游戏而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让学生渐渐地就成了一种“一介书生”的思想,也就是常说的“书呆子”,进而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②学生对体育意识模糊,由于学生没有过多接触过专业的体育教育,让学生以为体育只是一个身体素质的象征,是体育生才有的专有名词,而体育生在许多学生眼里是一个只会运动而不会学习的群体,这也体现出现代中高教育中其实存在一些对体育教育的歧视,这也让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地将体育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意识中,从而不能改掉体育在学生意识里的认知形式,让学生对体育的意识依旧模糊。

③学生的学习压力开始逐渐加大,心理变化幅度高,对于中高职业学生而言,要面临着升学,工作等种种压力,让学生无力顾及体育方面,在各方面的压力的压迫下,学生的心理释放方式很难考虑到体育,只会盲目地用错误的方法去释放压力,抽烟,喝酒,打游戏,然后逐渐丧失意志,身体机能受到严重摧残。

一系列问题让体育教育不能很好地落实到学生中,因此,要着实改变学校和学生对体育的看法,重视体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引进体育课程。

四、推动《体育舞蹈》课程的思政教育

(一)改变体育舞蹈课程的传统观念和教育纲领

传统体育观念和纲领只注重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上去,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学校普遍把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开化,致使学生在体育教育中严重缺乏思想政治熏陶,没有树立起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在对中高职业学生的教育中,体育教育很难开展,一方面学生由于长时间处在理论知识教育中而不愿意进行剧烈运动,另一方面也受场地资源限制,没有专业的器材和设备支持,因此也让体育教育的难度逐渐加大。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要时刻谨记围绕中国体育思想政治进行开展,将体育舞蹈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与当代思政建设进行融合,以最为符合中高职业学生学习特色的方法对中高学生开展课程,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大纲进行整理,对体育舞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加强对于体育舞蹈理论教育的思政摄入,不断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体育舞蹈中。

(二)根据思政建设要求对学生教育进行创新式融合教学

在教学中对学生采取普及体育舞蹈知识,当场体育舞蹈示范,以及体育舞蹈在生活中能有哪些益处,对学生进行详细科普,吸引学生对体育舞蹈产生兴趣,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扩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范围,将各个国家的舞蹈元素融合进体育舞蹈教学中,要着重把各民族舞如藏族舞、瑶族舞、战舞、戏曲舞等中国民族特色舞蹈融入进体育舞蹈中,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通过融合创新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入交谊舞,街舞等现代舞蹈,在发展中国特色体育舞蹈文化时,与时俱进。例如:老师在对理论知识授予完毕后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创建舞蹈并且解释说明舞蹈的含义以及学生对该舞蹈的看法,让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哪种舞蹈感兴趣以及学生自己对于知识的了解情况,往后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可以着重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从那个阶段就可以开始树立起学习目标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这样不仅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舞蹈中自由融入各种舞蹈元素,形成学生的个性体育舞蹈,还能让思想价值观融入教学中。这种教育方式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对体育舞蹈的正确价值观念,也能让老师积极跟进教学进度,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利用各种方式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的同时,也积极响应了思想教育建设要求。

(三)提高学生体育舞蹈课程的思政认知能力

学生对于课程思政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中,围绕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程教育的真正意义还比较笼统模糊的问题,要把推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的出发点,教书先育人,在对体育舞蹈课程开展教育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思政认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独特教育优势是其他科目所不能体现的,体育教育主张以运动的方式对劳动价值的体现,积极响应了传统的劳动价值观念,同时兼顾注重对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不仅要求实现对其技能的学习,还要求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正是实现了体育价值观念的开展和对身体素质的提高。坚持把体育舞蹈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让该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和强身健体的教育目标。

(四)提高教师在体育舞蹈课程上的思政教育能力

体育舞蹈教室作为最贴近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把“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牢记心中,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素养,以自身的思政能力去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知识时,教师成了其中重要的连接,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要学会合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激发,启蒙,引导,创新开展教育方式,提高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老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当学生们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不要以过多的言语进行传授,可以采取实践表演,案例说明等方式,让学生领悟。如果有任何疑问老师都可以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实践。

(五)定期开展以思政建设为基础的体育舞蹈活动和比赛

体育舞蹈本身拥有着竞技体育性,开展体育舞蹈相关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中高职业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在对体育舞蹈活动的开展中鼓励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体育舞蹈活动进行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为活动开展的基础以弘扬体育文化为目的开展活动。体育舞蹈的活动可以分为理论知识方面和竞技体育方面,理论知识方面是考验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程的理解和认知,竞技体育方面是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实践。学生可以运用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体育舞蹈展开创新,以表演的形式向众人展示,实现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例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对体育舞蹈活动的响应,以学校为主办方,以班级为个体,以班级内部的合作小组队为小部分,合作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再由班级选取对于体育舞蹈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进行个体参赛,以积分制选取各个班级体育舞蹈表演好的作为模范班并给予奖励,给个体竞技比较强的同学给予鼓励。开展这种课程活动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政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渲染浓烈的体育舞蹈氛围,带动全校师生共同重视体育舞蹈。在娱乐放松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弘扬体育舞蹈文化,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中高职业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概念和学习氛围。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围绕“先育人,后教书”的理念,围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开展教育工作,把知识授予进学生的脑海里,同时灌输良好的思想,把思想教育与体育舞蹈融会贯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纵向推进体育舞蹈与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建设,还要横向吸收外界的有利因素去巩固提升体育舞蹈教育的质量。要让体育舞蹈课程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的体育课程,以弘扬体育精神,培养竞技意识,促进身心健康作为体育舞蹈课程的最终教育目的,让中高职业学生能够在接受体育教育中全面发展,全面完善德智体美劳在学生中的概念,让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舞蹈舞蹈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安徽省体育舞蹈艺术招生考前培训机构的现状与发展的探究
我和舞蹈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