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挑战与发展研究

2023-01-21

智库时代 2023年1期
关键词:趋同化留学生育人

尹 黎

(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教育也逐渐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成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国际上单边主义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不断出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失衡,这对于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来说,也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价值

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是促进我国教育向着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点。这就需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在此基础上,调整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方向,这对于促进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水平提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促进教育强国建设

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从1950年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在此过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其中包含多个学科,教学模式多样并且规模较大,在国际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不断提升。我国在2010年制定了《留学中国计划》,其中表示,我国在2020年会成为亚洲地区留学生的最大目的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吸引留学生的措施,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该种情况下,进一步规范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促进我国转为教育强国的关键点。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将建设中国留学生品牌作为重点内容,并下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方案以及通知,提高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开展的规范性。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实现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引导国家对外开放,逐渐成为教育强国。

(二)促进趋同化管理

目前,我国在开展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中,已经逐渐将工作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实现对留学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也表示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已经进入到发展的关键阶段。根据国际上的留学教育要求能够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教育质量、学历层次以及规范性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保证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开展质量,提高规范性,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为充分利用合理公平审慎原则,在此基础上,实现趋同化管理。趋同化管理最早出现在2018年,教育部在质量规范中规定,进一步实现学生教学、学生管理以及教学服务的趋同化管理,将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与全校教育体系相结合,采用统一的管理制度,为全部学生提供公平一致的教学管理。尤其是随着疫情常态化的影响,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主要教育模式之一,所以对于高校来华留学生来说,无论在学习模式、学习环境还是学习方式中,相差不大,这也为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趋同化管理提供了条件。制定统一标准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考试制度,调整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要求等,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留学规模缩小

由于近几年世界经济出现负债率提高以及利息降低等现象,加上疫情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世界部分地区出现政治、社会强烈动荡,该种情况下,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成本增加,加上长途出行中存在的疫情风险也较大,所以高校来华留学规模逐渐缩小。同时,线上教学的普及,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其在家就能够完成学习。由于我国移民局疫情防控签证管理办法的影响,各个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活动次数逐渐减少,因此,部分计划来华留学的学生取消计划,选择更方便和安全的本国接受教育。另外,在高校来华留学结构方面,高校来华留学生定义发生变化,目前指的是留在本国但是在我国高校中进行注册线上学习的学生,其中短期学习汉语的学生以及高校交流期间的交换生数量大幅度减少,而硕博研究生的数量得到了快速提升。例如,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2020年境外入学的学生数量只有4人,与前一年相比减少了97%,境内入学的学生数量为84人,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30%,由此可以看出,留学生的规模结构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二)留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习需求

我国在传统高校来华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面授以及替代性的模式进行教学,该种模式中,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加工重组,为学生讲解具有概念性的知识,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清晰,能够更加直接的传递知识。但是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学生处于辅助角色,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线上教学中,境外学生由于网络质量以及时间差异,无法保证线上线下教学的同步开展,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无法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1]。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难度增加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需要调整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方式,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优化管理方式,是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在国际市场中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以往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中,主要采用垂直式管理方式,按照从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管理,将学生按照专业、年级以及班级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组织。重点强调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班主任、辅导员以及高校领导完整统一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目前来华留学生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影响,高校在管理中没有形成趋同化的管理模式,而该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对所有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是线上教学的兴起,在实际管理中存在时间差异、网络差异以及地域差异等,垂直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采取能够满足留学生实际需求的管理模式。

(四)高校来华留学育人教育要求提高

针对留学生进一步加强育人教育势在必行。引导高校来华留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准确判断外部环境以及分辨是非,避免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中国产生误解等。一旦来华留学生对我国产生负面情绪,则会在当地也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我国在他国的形象产生损害。所以在当今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高校来华留学育人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引导留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

三、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方向

(一)加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

我国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中需要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对于高校来说,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数量,是对高校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排名前列的大学中,研究性质的大学的占比较多。所以,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采用多渠道的方式进行招生,将重点放在高校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层次以及质量,实现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另外,我国经济近几年始终处于增长状态,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以及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从中能够反映出我国科研水平,这也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开展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从线上线下入手,在世界范围之内推广国际汉语教学,提高多元化的学习载体以及学习方式,促进国际汉语线上课程在世界范围中的开展和普及,实现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

转变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观念以往招生中,往往将重点放在招生数量中,而在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转型阶段,需要将招生重点转移到生源质量以及结构方面。控制短期留学生的招生数量,对一定数量的高级进修生进行培养。同时提高留学生的入学条件,从语言测试、学习能力、专家评估以及心理健康测试等方面入手,确定最终的入选名单,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留学生招生质量[3]。

(二)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在当前现代化以及智能化时代,高校来华留学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线上线下教育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发挥出替代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概念性知识转变为认知性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学生客观条件,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并将教学重点以及大纲分享给学生。针对境内线下学生以及境外线上网络稳定的学生进行教学,而对于网络不稳定的学生,可以采用线上点播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对课堂中程序性以及事实性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在教学评估阶段,也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评估整合的方式进行,实现对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全过程动态评估。完成教学之后,学生根据学习资料以及作业,对课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整合加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最终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在线学习平台系统,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数据库,学生可以在平台中提出学习问题,与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提升专业水平。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还可以节省教师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建立趋同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由于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具有复杂性,所以在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中,要逐渐改变层级化以及垂直化的管理模式,而是逐渐向着趋同化、扁平化以及弹性化的方向发展。弹性化管理指的是,在正常允许的范围之内,给予管理者灵活调整管理方式的空间,对留学生事务进行灵活处理,而不是采用统一死板的规定进行管理。趋同化管理模式中,既要将中外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管理,还要尊重不同国家中学生在风俗、语言以及行为中存在的差异。利用合理公平原则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鼓励留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短时间之内适应我国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趋同化管理可以大致分为管理模式以及文化融合趋同化管理两部分内容,其中管理趋同化是实施手段,而文化融合趋同化管理是实施目标,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紧密联系。在管理趋同化阶段,学校中的所有学生都需要遵守统一的校规,使用相同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备。文化融合趋同化管理中,则要合理安排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实现相互沟通,了解各国文化,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

扁平化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包括行政机构扁平化管理以及事物扁平化管理,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的方式,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对行政部分进行简化处理,消除没有必要的行政管理环节,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保证各项事务的处理质量。充分锻炼单一部门对综合事件的处理能力,将工作内容作为划分依据,开展更加符合当前留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管理模式。

例如,在实际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中,将学生作为管理核心,校内外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建立学生保障机制。在这一管理模式中,建立学生个人办理功能,让学生能在校园中办理外事服务、一卡通、健康码、行程报备等各项业务。相关部门直接与学生相互对接,完成业务办理服务。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系统后台数据的方式,了解留学生的实时活动情况和学习情况,再给予留学生针对性的帮助。在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留学生可以与活动主办方进行直接沟通,确定活动中的各项细节流程,充分感受我国社会以及人们的沟通交流形式,实现文化有效融合的同时,使留学生身心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四)加强高校来华留学生育人教育

育人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事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以及培养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要始终保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统一性,充分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效渗透,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根本目标。并在2020年,对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表示:“中国欢迎各个国家优秀的青年学习和深造,同时也希望各个国家能够了解中国,为世界讲讲你眼中的中国”。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高校来华留学教育需要将“四个自信”作为基础理念,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出具有高品质、高知识、高能力、亲华和友华的人才。该种模式中,辅导员不仅仅是政策计划传递的工具,而更应该是引导者,高校来华留学教师不仅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塑造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与企业和社区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思想孵化基地[5]。

新形势中的高校来华留学育人教育,则要充分考虑到留学生在文化、时间以及理念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开展育人工作,其中包括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精准化育人。在实际育人工作中,对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管理与育人工作的全方面贯穿。学校可以在我国法律法规、社会机制以及风俗文化的基础上,与留学生辅导员价值观引导工作相互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公共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中国留学生活的感受和想法,使自己国家中的亲人和朋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其发展质量直接决定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地位,所以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高校来华留学教育挑战,并且确定今后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方向非常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促进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向着更加高效高质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趋同化留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制度环境视角下高校基金会趋同化影响研究
趋同是否正在发生?——欧盟公司治理趋同化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