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传统 多元绽放
——中国—东盟音乐周十年(2012—2021年)述评

2023-01-21

艺术探索 2022年6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创作作曲家

凌 晨

(广西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南宁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所处“儒家文化圈”[1]43的重要交汇之地。广西艺术学院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民族特色及文化传统,自2012年起举办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融通”为宗旨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为世界各国、各地区音乐的交流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如今,音乐周已经成功举办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是广西艺术学院对音乐文化传统的一种坚守与延续,通过展演大量不同风格的新创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当代音乐创作的多元样态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有效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交流。中国—东盟音乐周已成为继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之后国内当代音乐创作的重要展演平台。

一、中国—东盟音乐周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回顾中国—东盟音乐周十年的发展历程,可谓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十年间,音乐周从立足中国—东盟到面向世界,离不开广西艺术学院师生的辛勤耕耘。音乐周由两部分组成,音乐会是对不同风格作曲家创作才思与思想情感的诠释,研讨会是对音乐家学术追求与学理阐释的展现。

(一)音乐表述:民族特色,区域共享

首届(2012年)中国—东盟音乐周以“民族性、探索性、学术性”为主旨。为期五天的活动共推出了“一场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三场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一场交响乐音乐会,两场创作研讨会及两场研究生学术论坛”[2]66。第一届音乐周的成功举办,不仅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广西民族音乐与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为广西艺术学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学习交流与音乐创作展演平台。

第二届(2013年)中国—东盟音乐周共有12场音乐会和6场学术活动,旨在“彰显中国与东南亚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具有‘复合型’办节特点”[3]67。其中,四幕歌剧《大秦灵渠》(钟峻程作曲)的成功上演,向国内外音乐界展现了广西艺术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师生创演方面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也是学校从音乐创作到舞台实践教学成果的一次成功转化。另外,国内外作曲家的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区域音乐文化的乐团展示、系列学术活动的热烈开展,呈现出第二届音乐周规模宏大、内外相融、特色鲜明的平台建设与品牌推广的新型格局,也让中国—东盟音乐周成为继“南宁国际民歌节”之后广西另一项重要的音乐文化品牌,推动着中国与东南亚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第三届(2014年)中国—东盟音乐周通过16场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音乐会展演,3场高峰学术论坛和4场大师班讲座,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汇集在一起,“用音乐传达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民族与世界的碰撞、东方与西方的对话”[4]8,堪称一场传统音乐元素和当代作曲技法融合、多元音乐风格碰撞与对话的音乐盛会。第三届音乐周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出‘中国—东盟音乐周’与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并称为目前中国‘新音乐’创作的三大平台的实力”[4]12,使音乐周真正成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世界对话、广西区域音乐文化跨界传播以及东南亚特色音乐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

(二)品牌格局:立足中国—东盟,面向世界

第四届(2015年)中国—东盟音乐周共推出19场风格迥异的音乐会,展演了国内外134部优秀音乐作品,举办了6场大师班讲座、3场学术高峰论坛,还开展了现代艺术歌曲、学术论文等比赛活动,参与人数和辐射区域都成为历届之最。“音乐周期间,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异文化碰撞和多维度的对话随处可见。”[5]25因此,跨界合作与协同发展成为本届音乐周高度彰显的主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家与音乐团体进行跨地域音乐传播和跨文化音乐交流,不仅提升了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品牌影响力,更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与东盟区域音乐的无限魅力。中国—东盟音乐周于2016年9月28日成为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的正式成员,在国内外音乐界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得到提高。

第五届(2016年)和第六届(2017年)中国—东盟音乐周在立足中国—东盟、延续传统、面向世界的基础上,创设出音乐会、高峰论坛、学术活动等经典板块,在活动中不断探寻音乐周的品牌特色建构和发展创新之路。这两届音乐周均得到南宁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运用新媒体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大力推送,使得参与人数、活跃程度以及品牌影响力再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届音乐周有一场美国WSU(华盛顿州立大学)木管五重奏乐团为广西云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70名脑瘫患儿进行的爱心演出,[6]88让音乐周开始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展现出音乐周的人文价值内涵和社会服务功能,也展现出音乐交流的无国界和音乐的真善美本质。

第七届(2018年)中国—东盟音乐周邀请了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音乐家,为期6天的活动中共举办了“21场音乐会、3场高峰论坛以及5场大师班讲座”[7]166。这届音乐周无论是在坚守传统、彰显民族音乐特色方面,还是在对话国际、呈现世界音乐多元方面,都高度彰显了音乐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融通”的宗旨,以及“民族性、创新性、多元性、共享性”的特色。2018年5月,中国—东盟音乐周与上海音乐学院的上海当代音乐周联合申报,成功获得2021年世界新音乐节的举办权。这意味着国际音乐界对中国—东盟音乐周为推动中国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发展所起积极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广西音乐与世界音乐融为一体的里程碑式的突破。[7]168

(三)板块建构:延续传统,多元呈现

第八届(2019年)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延续往届传统经典板块的基础上,首次设置了东盟国家民间音乐工作坊,举办3场“露天惠民音乐会”[8]23,在传承中创新活动形式与艺术内涵,在发展中弘扬中华文化与民族区域特色,彰显出音乐周的宗旨与品牌特色。工作坊的设立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来,让参加者通过参与体验和表演实践能够近距离感受世界各地音乐艺术的魅力。由音乐厅到民间街头表演,场域空间的转换让音乐周开始扎根人民、服务社会、回馈群众。

第九届(2020年)中国—东盟音乐周的音乐作品以中华精神和民族音乐为创作主题,以现代技法和当代审美为依托,将中国的山川风貌、传统文化和广西民间文化用音乐来呈示,体现出“中国音乐人对于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自信情怀”[9]49。音乐周始终立足中国—东盟区域特色,弘扬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展示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寻求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精彩绽放。

第十届(2021年)中国—东盟音乐周本着“疫情之下,节俭但精彩”的原则,通过10场精品音乐会(包括2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1场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1场声乐新作品音乐会、1场甘美兰专场音乐会、1部四幕歌剧《大汉海路》展演、1场大提琴新作品音乐会、3场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和2场学术高峰论坛,共推出了70多部音乐新作品,为参加活动的专业院校师生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奉献了一场风格多元、特色鲜明的视听与学术盛宴。

二、构建经典板块,推崇当代新作

十年来,中国—东盟音乐周通过构建经典板块和推崇当代新作,逐渐成为国内现代音乐创作与东盟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自2012年首届音乐周举办以来,交响作品音乐会、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室内乐专场音乐会和学术研讨会、东南亚音乐展示等已成为音乐周的传统经典板块。经典板块的构建源于对其他音乐平台的优势借鉴及自身品牌特色建设的发展需求。虽然每届音乐周的展演作品与研讨内容不尽相同,但经典板块的设置和新作的推崇已经成为音乐周品牌特色建构的核心内容。

(一)创作当代音乐,传统与现代结合

从首届音乐周开始,室内乐、交响乐及民族管弦乐三种不同器乐曲体裁的作品一直是音乐周专场音乐会展演的主要内容。同时,音乐周所展演的不同体裁音乐作品也体现了当代音乐创作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充分结合。

第三届音乐周邀请了柬埔寨“穿梭(Tray So)室内乐团”与新西兰“新西兰三重奏(NZTrio)室内乐团”共同进行室内乐的专场演出。展演作品运用西方当代的作曲技法和灵活多变的配器形式,再加入富有浓郁地域风情的人声伴唱,将来自柬埔寨的民族民间歌曲与来自新西兰的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展现出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兼容并包与交流互鉴。在第十届音乐周上,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室内乐团上演了由该院5名青年作曲教师创作的室内乐作品《秦粤时空》,作品通过《忆长安·九月》《梦回十三行》《沙城迷踪》《春风再度玉门关》《扶胥港·远帆》5个音章,将观众带入由音乐营造的“丝路远航”历史情境中。通过5名作曲家的当代音乐表述,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古都长安、百年商行、塞外大漠和繁华海港等特定的历史场景得以重构,观众跨时空的情感记忆得以形成。

第九届音乐周闭幕式中啵咧与交响乐队演奏的《印象三月三》这一作品,由广西艺术学院校长侯道辉作曲,该校青年教师贾阿龙担任啵咧独奏。《印象三月三》运用广西百色平果“嘹歌”和那坡山歌中的“过山腔”作为创作素材,通过旋律的细腻发展和乐思的结构变化,再现了广西壮族传统节庆“三月三”活动的热闹场景。这是生活在广西的作曲家独有的生活体验和艺术创作。第十届音乐周陈明志作曲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邂逅No.2》(选段),将中世纪游吟诗人自由吟唱的人声表达方式与民族管弦乐队相结合,以带着异域风情的扬琴音乐旋律,把听众带到土耳其那段充满集体记忆和战争故事传说的历史中。运用现代作曲技法的“色彩性”与“写意精神”建构着现场听众对于欧洲音乐文化的深层理解,实现了当代民族管弦乐创作传统音乐元素与当代作曲技法的完美融合。

因此,无论是室内乐、交响乐还是民族管弦乐等不同类型作品的音乐创作与舞台展演,都很好地契合了中国—东盟音乐周举办以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融通”的活动宗旨。

(二)中外融通,彰显品牌特色

中国—东盟音乐周自创办以来,始终立足东盟区域特色,关注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在促进民族交往和地区和平的深远意义中承担起文化戍边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5]28。“2015年,广西艺术学院引进印尼西爪哇甘美兰乐器,成立了‘广西艺术学院甘美兰乐团’,成为广西研习印尼甘美兰音乐的重要平台。”[10]35近年来,在音乐周独立设置的甘美兰专场音乐会,用音乐连接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世界,逐渐成为中国—东盟音乐周向社会大众展示东盟区域音乐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窗口。

第六届音乐周举办了印尼甘美兰与广西民歌专场音乐会、东盟十国室内乐团“友谊超越国界”专场音乐会。演奏家们运用东盟各国的传统民间乐器演奏传统音乐及新创作品,呈现东南亚区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东盟国家音乐文化遗产的紧密交融”,也展现出“各国间的理解、友谊与合作”。[11]7第七届音乐周首次设置了主题国——菲律宾,不仅在音乐会、学术论坛等固定板块都设置了“菲律宾专场”,还举办了“菲律宾乐器展”,展示43件菲律宾传统民间乐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菲律宾的音乐文化和异域风情。第八届音乐周在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举办了3场印尼、老挝、文莱、泰国等国家的民间音乐工作坊,让现场观众以参与体验的方式真切感受东盟各国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获得一种跨国界、跨地域、跨文化的视听艺术体验。

第九届音乐周举行了印尼甘美兰音乐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通过印尼甘美兰传统音乐与广西特色乐器的合作,充分彰显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东南亚区域音乐文化的和而不同与丰富多彩。在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的甘美兰专场音乐会中,《地贡(Degung)甘美兰与舞蹈<章格尔>(JANGER)》运用印尼爪哇岛西部最著名的地贡甘美兰演奏印尼传统歌曲,再配上典雅风情、婀娜高贵的印尼传统舞蹈,将现场观众带入印尼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之中。《地贡甘美兰与中国民族乐器》将地贡甘美兰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及壮族特色乐器葫芦胡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呈现印尼西爪哇岛的传统音乐,以琵琶演奏代替印尼传统音乐中的人声演唱,实现了中印民族乐器的交流与合作。

广西艺术学院在印尼甘美兰等东盟音乐特色教学领域成果显著,培养了一批掌握地方性音乐知识、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型艺术人才,为促进中国—东盟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了积极贡献。音乐周通过东南亚音乐工作坊、甘美兰专场音乐会等特色板块的设置,不仅彰显了区域特色与活动亮点,而且有效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为中国—东盟区域音乐文化的交流互通以及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文明互鉴做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三、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平等对话

中国—东盟音乐周凭借突出的地缘优势、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坚实的合作基础已成功举办十届。回顾音乐周的十年(2012—2021年)发展历程,它在音乐品牌建设和音乐板块构建的过程中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展示了当代音乐创作的最新成果,又推动了音乐研究的学术交流,促进了世界音乐的平等对话。

(一)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深化音乐学理研究

中国—东盟音乐周自创办以来,每届都会举办高峰论坛、大师班讲座、作曲比赛和论文比赛等学术活动,不仅让广西艺术学院师生能够与业内专家面对面交流,而且深化了当代音乐创作与东盟音乐研究的学术成果。

第一届音乐周举办了两场音乐创作研讨会和两场研究生学术论坛,围绕音乐创作如何扎根民间传统、中国—东盟音乐创作主题及作曲技术理论方法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引发了学界对于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广泛关注和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学理反思。第二届音乐周举办了高峰论坛、大师班讲座、作曲(艺术歌曲)比赛、研究生论文比赛和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尤其是作曲比赛和论文比赛引发了国内音乐学专业教师、学生的密切关注与积极参与,也为相关人员在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作品展示与学术交流平台。第三届音乐周举办了3场高峰论坛、4场大师班讲座和1场艺术歌曲获奖音乐会,不仅推动着中国—东盟音乐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也极大鼓舞着作曲家及音乐专业师生的创作热情,为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品牌建设和平台推广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届至第十届音乐周仍然延续着原有经典板块,为每年前来参加活动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和音乐理论家创造了学习交流和跨界对话的机会,实现了音乐创作、表演实践和学理探索层面的互促互通,也使得音乐周逐渐成为国内音乐界兼容并包、内容丰富的重要音乐文化品牌。

(二)关注女性作曲家群体,促进平等对话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一批音乐学者开始关注女性音乐活动,批判音乐活动中男性权力主导的现象,相关研究经历了从女性主义批评到性别主义研究的理论范式转型。当下音乐活动和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之间的关联是音乐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室内乐板块也通过举行中国大提琴新作品音乐会“华裔女作曲家专场”(以下简称“专场”),把目光投向华裔女性作曲家的音乐活动和音乐作品,从性别主义视角出发,把握女性作曲家音乐作品所要呈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情感。

专场上演的第一首作品是由作曲家陈怡创作的大提琴独奏《思念》。这首作品运用大提琴滑音、揉弦、颤音与泛音等不同演奏技法,将流畅动人的音乐旋律以忧伤低吟的倾诉式表达来呈现,在核心旋律的重复变化与多次发展中,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呼唤,表达了作曲家陈怡对恩师林耀基先生的沉痛哀悼和真切思念。大提琴独奏《民谣》(《Folk Songs》)由旅美女性作曲家方满创作,这首作品将中国各地的传统民歌与当代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在由三除以七非理性重复序列所决定的音高中,表达着漂泊之人零散的民歌记忆与对家乡音乐的重构。作品不仅展现出当代女性作曲家对于家国情怀和家乡情缘的独特表达,也呈现出她们不同于男性视角的对音声场景的把握和理解。

中国台湾女性作曲家李志纯创作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多彩”组曲》,在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首演。这首作品由《凝视》《姜》《缅怀》《歌》《钻石般的印象》和《萤火虫》6个不同风格的乐章组成。作品运用了大量流行音乐的和声织体,使旋律平易近人,也将中西方音乐完美结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史付红创作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蒹葭》于第九届音乐周首演。这首作品通过白描的音乐创作手法简洁凝练地呈现了如诗如歌般的音乐旋律,表达了作曲家对人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情感追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专场的全部作品均由大提琴家方义嘉与钢琴家陈斯凡两位男性演奏家演奏。男性演奏家的参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意义之上的女性作曲家对于当代音乐话语权力的探寻,一种对男女互惠合作与平等对话的追求。当代女性作曲家话语权力的表达与声音景观的建构,不仅是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还是对现代音乐语汇和器乐音声的灵活运用,真切表达了女性作曲家眼中的真实世界与对社会的认知。

(三)创作排演原创歌剧,丰富师生艺术实践

由广西艺术学院师生创作的歌剧《大秦灵渠》和《大汉海路》分别在第二届和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上演出。创作排演大型歌剧不仅是广西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水平和师生业务能力的良好体现,也是学校从音乐创作到舞台实践教学成果的一次成功转化,对作曲、声乐、器乐演奏、录音艺术和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师生的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引和推动作用。

歌剧《大汉海路》是一部具有区域音乐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创民族歌剧。该歌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由广西艺术学院校长侯道辉担任艺术总监,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东盟音乐周艺术总监钟峻程创作,音乐学院院长蔡央担任指挥,声乐系教师马兴智担任导演,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担任伴奏、伴唱,音乐学院师生共同参演。该作分为《海上风暴》《石灸神针》《始发港口》《远航南海》四幕,以西汉年间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合浦为切入口,以古代中国的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为主线,呈现出大汉船队与百越先民情感交融、民心互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作曲家钟峻程教授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当代作曲技法充分结合,运用交响乐、独唱、重唱、合唱等音乐形式呈现歌剧中的戏剧冲突,“扎根于广西民族音乐的土壤,在歌剧与交响乐等作品中,创作出一种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音乐语言”[12]30。歌剧《大汉海路》从音乐创作到舞台表演,从录音艺术到造型舞美均由广西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完成,体现了广西艺术学院的整体艺术创作水平和专业素养,也使来自全国各地参加中国—东盟音乐周的音乐家开始关注高校的歌剧创作。

结语

无论是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的南宁,还是作为中国—东盟音乐周主办单位的广西艺术学院,都运用地缘优势大力推动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音乐文化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也为国内外作曲家的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舞台展演与对话交流的宝贵平台。在中国—东盟音乐十年发展历程中,数以千计的优秀音乐作品成为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文化交流互促的纽带,也让音乐周成为区域特色鲜明、音乐风格多样和品牌影响深远的重要国际音乐平台之一。未来也定会有更多的国内外作曲家与表演艺术家充分融入中国—东盟音乐周活动中,不断推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创作作曲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蒙古国作曲家联盟访问团在内蒙古交流访问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长大可当作曲家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