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墨榼子图案纹样里的文化信仰

2023-01-21张锦莉孙晓勇

艺术探索 2022年6期
关键词:海神胶东葫芦

张锦莉 孙晓勇

(1.中国海洋大学 艺术系,山东 青岛 266003;2.兰州大学 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神话是信仰的产物,信仰又来源于经验。神话与信仰是研究地域文化和民族思想最直接的材料。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研究活着的神话,神话并不是象征的,而是题材底直接表现;不是要满足科学的趣意而有的解说,而是要满足深切的宗教欲望、道德的要求。”[1]124先秦时期,东夷族是活跃在胶东半岛上的古老民族,他们以鸟为图腾信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形成鸟与龙的图腾信仰。追溯到距今7 000至5 000年的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文化时期,以鱼为代表的海洋类动物,又构成了这一区域的主要图像纹样。远古时期神话丰富,先民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力,海神是东部沿海居民长期以来依靠海洋生存和涉海实践形成的期盼征服和利用大海的象征,更体现了古往今来对大海开拓者的崇敬和纪念。

即墨榼子是胶东半岛久负盛名的食品模具,是木雕民俗美术工艺品,又称“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即墨榼子图案纹样来自民族传统的祭祀文化和礼仪文化,有其自身特殊的本原文化内涵。

一、飞跃千年的即墨榼子鸟文化

胶东半岛早期鸟图腾,是先民社会风俗、集体意识和长期心理积习的沉淀。从出土玉器来看,鸟崇拜是东夷突出的文化特色。[2]21-27太皞、少皞以鸟为原始图腾,表现在三里河遗址出土的陶鬶多呈鸟喙状及陶鼎足上有鸡冠形堆纹。[3]97《史记·田单列传》记载:“田单乃令(即墨)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此处“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被理解为“神来下降”。[4]296郭沫若则认为是凤鸟。[5]9凤鸟可能出自东夷族的少皞系统,与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一定关系。而《山海经》中羿射河伯和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了东夷族征服大海的愿望。[6]297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也称为鸟夷,红山文化鸮鸟岩画有传播到山东龙山文化的迹象。[7]75

自古以来,胶东半岛保留了大量的鸟崇拜传统。胶东沿海居民把喜鹊等鸟类看作吉祥喜庆之物,有“朝报喜,夜报财,不晌不夜有客来”的说法。清明节制作燕子面榼花,象征春天到来;农历三月三,胶东家家户户有互送小燕面榼花习俗,榼的燕子大都展翅飞翔,也有呈侧身飞的状态,少许用陶制作的燕榼花稍显粗疏,像小鸡却憨态可人。即墨燕榼花可谓千姿百态,小巧精致,颇具观赏价值。①访谈青岛市著名榼子收藏家逄焕健先生。在过去,儿童手持香楮、燕榼花、熟鸡蛋到土地祠供奉,更有儿童藏匿于土地祠后,待有人来将燕榼花和鸡蛋放下,便上前争相抢夺,称为“抢清”。胶东榼花中燕也是古代“子推燕”余绪,不仅教育儿孙尽忠尽孝,还有孕育之意,是祈子灵物。

胶东半岛至今保留着在人生重大礼仪中榼吉祥面榼花的习俗。在婚俗礼仪中榼鸳鸯纹至今传承不衰。订婚时婆家要榼“巧饽饽”,给新媳妇娘家送20个。娘家留下10个,再回送婆家的面榼花更多,有4对、6对、12对不等,纹样有鸳鸯、龙凤、石榴、金鱼、狮子、佛手等组成的“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凤戏牡丹”“必定如意”等吉祥图案,寓意美满、幸福,也展示出新娘的心灵手巧。②访谈青岛市级即墨榼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承厚及王兆新等多位即墨榼子老艺人。而龙凤呈祥图案有琴瑟和鸣之意。新婚第一年,娘家农历三月三送燕榼花,盼女儿早怀孕。新娘产褥期,娘家母亲带着一篮子面榼花看望闺女,祈祷母子平安。“凤戏牡丹”“龙凤呈祥”“鹊上枝头”“梅花报春”等包含凤、鹊、燕等鸟类的纹样,也体现着早期东夷原始鸟图腾信仰。

无论是老人过寿诞、小孩“百岁”,还是渔民祭海、盖屋上梁等这些重要场合都少不了榼花饽饽。过去胶东百姓建房上梁一般是正晌午,天未亮时先制作燕榼花,放在房架四个“马头”上,还给孩子们散发小面榼花,数量为33、66和99,有驱邪纳祥之意。

二、象征生命繁衍的即墨榼子鱼信仰

最早的生命来自海洋,对于水中的一切,人类总是怀有一种特殊而敬畏的感情,鱼作为江湖河海的象征也就自然地成为民俗信仰的对象。即墨榼子中,鱼鸟图案是重要的纹饰。鱼鸟图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祥瑞纹饰。“中国人相信鱼和鸟的本性是可以互换的,因为两者结构相似,均为卵生,并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生物的那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许多种鱼据说会在特定的季节转变为鸟。”[8]932鱼鸟文化基因深深地植根在胶东土地上,春节前夕要榼出大大小小的“圣虫”求吉祥,榼出元宝、金鱼、寿桃等寓意长寿和发财。“审美活动的内容、倾向性、形式是由生活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9]147从原始渔猎时期起,捕鱼就是人们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中国的海岸线绵长曲折,众多岛群形成便利的渔场。鱼是中国人家庭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与米饭一起,构成主要的日常食物来源。[8]102在中国文化中,鱼是幸运的象征,在民俗中梦见吃鱼也是吉祥的征兆。

胶东鱼纹榼花种类多样,百姓喜闻乐见的有鲤鱼、金鱼等,图案有双鱼、单鱼、娃头鱼及鲤鱼跳龙门等。鲤鱼在中国是毅力、勇气、力量的象征,[10]25中国鱼文化中最著名的是鲤鱼跳龙门的神话,寓意飞黄腾达。胶东渔民在谷雨时祭海,用大型面榼花供奉海神,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除了作为富饶丰裕的象征,鱼又因为产的卵不计其数,成为生命和繁殖力的象征。德国学者汉斯·比德曼认为,鱼“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代表潜意识,即个性深处的‘活跃’物质,与丰产和我们体内赋予生命的‘母性’王国力量有联系”[11]431,即鱼和爱情女神及自然丰饶有关。即墨榼子上鱼的尾巴略上翘,象征欢愉,与陕北“鱼戏莲”图案的内在寓意似乎相通,是婚姻的象征。

鱼纹的原始意义是生命繁衍,可以追溯到半坡彩陶上的鱼纹。“半坡彩陶鱼纹具有女性生殖器的象征意义,并非‘图腾’;半坡母系氏族公社实行以鱼为象征的女性生殖器崇拜。……半坡鱼纹彩陶实祭器,半坡母系氏族公社举行‘鱼祭’,以祈求生殖繁盛。”[12]209闻一多认为,鱼作为情感伴侣这种象征来源于鱼具有多子繁衍的功能。[13]114这种以生殖崇拜为内涵的鱼文化象征符号传承至今,并与东夷人的鸟图腾建立了内在联系。

三、即墨榼子中的海神信仰

胶东半岛海域在上古时就被认为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伏羲时东夷被称为句芒[14]51,为早期鸟图腾信仰的体现。而胶东半岛遗址出土陶器上蛟龙、玄鱼元素多,反映随着历史发展,胶东半岛先民开始实施对海洋的管理并形成新海神。东汉时佛教传入,佛教中主管水域、行云布雨和赐福众人的龙王,与华夏古老的龙蛇崇拜融合,形成沿海民众的海龙王信仰。海神在夏商、春秋战国时属自然神中的观念神,到汉代发展成为人格化的神。

沿海的民间龙王庙会非常隆重,在即墨田横一带渔村,春季出海前的祭海最隆重,相传农历六月十三日是东海龙王的生日,也称“上网日”,渔民求海龙王保佑海上安全和渔业丰收。

八仙信仰也是重要的海神信仰,在民俗节日中体现在胶东榼子上。无论是八仙图案还是“八宝”图纹,在胶东民俗事项尤其是花篮榼花中广泛传承,表现出胶东百姓藏在骨子里的惩恶扬善的宝贵品质,以及胶东半岛渔民探秘大海的自信豪迈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对东海神仙的崇拜和信仰,是古来帝王对长生的追寻和百姓愈来愈多涉海生活的反映,而以八仙为主的东海神仙信仰,构成了中国海洋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

妈祖也是胶东重要的海神。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有些地方视妈祖为稻谷的保护神,百姓遇旱灾祭祀雨神,后又祭祀海神,妈祖就成为雨水神和海神的复合神,甚至能起到抵御倭寇、稳固王朝经济及庇佑国家的作用。胶东民俗节日中女性神像常见于榼花中。最初是西王母、泰山娘娘,后来慢慢转变为妈祖,可见胶东百姓对妈祖娘娘的感情和信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海洋永不休止的探索。由此衍生的以母亲为形象的复合性海神,体现了沿海居民驾驭海洋的民族自信,以及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四、源远流长的即墨榼子葫芦信仰

葫芦是中华民族母体崇拜的体现,其作为创世神话存在于胶东百姓的生产生活中。钟敬文指出,葫芦被当作祖先的来源看待。[15]9洪水神话是东西方共同存在的创世文化现象,洪水神话中被人类当作救生工具的就有葫芦。葫芦在中外考古中都有发现,我国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葫芦和葫芦种。[16]731-732燧人以匏济水,周代诗歌中有以匏作交通工具的记录,这一传统衍生出不同习俗:广东沿海渔民习惯把葫芦系在孩子背上;海南黎族人下海捕鱼或横渡江河时,怀里要抱一个大葫芦;胶东渔民采海参时,腰间用绳拴一两个葫芦。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始祖神伏羲女娲避水于葫芦中,生子为汉、彝、藏。闻一多认为,造人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葫芦又是造人故事的核心。[13]114《诗经》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瓜在东南亚地区与葫芦同义,这是最早记载的葫芦造人说。云南东北部汉族中也有“人从瓜出”的传说。[15]10

从原始信仰开始,葫芦就具有多重功能和价值。“葫芦的形状,绘制在木头或纸上的葫芦画,小小的木制葫芦,剪成葫芦垂直截面形状的纸片,做成葫芦状的纸灯笼,常常被当作祛邪辟恶的符咒。”[17]56高山族《谷物的起源》强调葫芦能出粟子或稻子,这种观念在日本、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也相当流行。[18]138物的丰收也是人的丰产,闻一多从训诂学考证伏羲和女娲都称葫芦。[13]47葫芦自身呈圆形,腹部似女性的子宫,多籽,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在民俗中常常用以表达子孙万代之意。

即墨榼子图像中,葫芦纹饰占有一定比例。孩子过“百岁”时,母亲带孩子回到娘家,榼上一对“太岁”和两个大葫芦面榼花,再涂上颜色,祈盼孩子健康平安、福禄双全。端午时会用红丝绳给孩子拴个丫丫葫芦,与北京风俗“倒五毒”有点类似,就是将蜈蚣、蝎子、壁虎、毒蛇和蜥蜴造型的吃食倒出来,大人孩子能祛除病灾。葫芦谐音“福禄”,葫芦(蒲芦)蔓带是福禄万代的意思,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葫芦藤蔓与狮子滚绣球组合图案也是婚嫁和子嗣繁衍的象征,葫芦圆润的肚子寓意钱财满满,并且葫芦是一种藤蔓植物,它的一个分茎上能结出多个葫芦,寓意多子多福。在婚俗中还有葫芦蝴蝶,寓意多子多孙,爱情美满;也见“蝈蝈葫芦”,蝈蝈也多子,鸣叫寓意国家太平昌盛。

八仙、八宝是即墨榼子中的常见图案,而葫芦作为八仙之首铁拐李的法物,表达其恩泽乡里、普渡众生的寓意。葫芦与壶同音,延伸至蓬壶、方壶、瀛壶三山(秦皇汉武求取仙药的灵地),暗喻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正如钟敬文所言,葫芦在民间是一种灵物,人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15]10葫芦在中华文化中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果实,是凝结着华夏情感和信仰的“人文瓜果”。

结语

即墨榼子是胶东半岛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篇章。素以精美著称的胶东半岛即墨榼子食品首先满足了人们充饥需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在古代祭祀文化中,食品是不可缺少的供奉物。榼子很早即不以食用为主要目的,而用于祭祀,反映出先民的意识,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榼子食品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品,和其他民间美术一样,祭祀及巫术性质逐渐减弱,仅作为风俗习惯保留着,而视觉观赏性越来越强,追求好看、好玩,注重其工艺性和娱乐性。即墨榼子的制作力求造型独特且精美,雕工精致,花样、内涵丰富,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给予人们以极大的视觉享受,满足人们的内在精神和心理需求。

作为民间美术的即墨榼子是社会习俗的产物,把它放置在民俗语境中考察和研究,才能体现出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才可能较为深刻地认识它。即墨榼子作为胶东半岛活着的民俗文化记忆,主要的榼花图案纹样通过民俗节日、人生礼仪和祭祀仪式得以传承。胶东半岛社会生活是即墨榼子纹饰的本质内涵,即墨榼子是该地域社会生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猜你喜欢

海神胶东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河神与海神
胶东面塑——花饽饽
宝葫芦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
海神之海盗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