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扛阁”与“烛竹马”舞台化

2014-07-13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舞蹈系264200

大众文艺 2014年19期
关键词:竹马舞蹈特色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舞蹈系 264200)

胶东半岛舞蹈文化是胶州半岛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与文化积淀,能够反映我国胶东半岛居民几千年生活的变迁,是非物质遗产与活文物,根深蒂固的深入在胶东半岛中,在我国民间舞的发展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胶东半岛舞蹈文化—扛阁与烛竹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的一种乐趣,推动了我国民间舞的发展。因此研究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能够为我国民间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笔者结合胶东半岛舞蹈文化,对其传承进行研究,以推动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传承的发展。

一、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特点

1.胶东半岛舞蹈生活化

胶东半岛舞蹈中不管是扛阁还是烛竹马都极具生活化,是从古代祭祀、求雨等活动中演变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动也就具备了免灾,祈求上苍保护的作用,因此是当地人民一种的精神寄托,现多在春节期间多见。扛阁”与“烛竹马”深深根植于胶东文化中,暗含浓浓的胶东风情,是胶东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的一种表现。

2.良好的娱乐性与多元化发展

舞蹈实际上是舞者对于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增长,胶东半岛舞蹈文化实现了质的改变,实现全民参与。进入新时期,将扛阁与龙舞有机结合,推动了扛阁的发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且已被列入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扛阁通过打击乐伴奏,将力度与速度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打口哨来对气氛进行渲染,由多人配合,且表演者以当地居民为主,多表演神话故事,通过人物扮相与惊险动作来感染关注。

3.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人们日常的上火活动与节日庆典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经久不息的主要原因。胶东半岛舞蹈也吸收了现代舞蹈的特点。

二、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在我国胶东半岛舞蹈文化只有两种结局:同化与消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进步,今时今日,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不可能扼守于小范围中,深受现代文化的影响。

1.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

(1)环境传承

胶东半岛舞蹈是一种群众活动,参与表演的都是当地居民,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们才能感受到胶东半岛舞蹈文化所具备的的本质、优势与风格,才能够将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与祭祀活动传承下来,例如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中的“扛阁”与“烛竹马”,“扛阁”主要是在春节与元宵节之间表演,也可在祈福等喜庆欢乐节日中表演;“烛竹马”是在遇到传统节日时进行的大型民间表演。在参与胶东半岛舞蹈表演的同时,将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与祭祀活动传承下去,促进了当地精神文明与城乡文化建设。

(2)群众性传承

胶东半岛舞蹈是在大众中传承是最有效的传承方式,有的是家族传承,有的是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就是子子孙孙传承,是父子、叔侄传承,其传承过程也是对亲情的传承,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几率极小,保证了传承内容的纯正性。例如“扛阁”中存在的龙盘柱、双窜龙以及泼龙等动作,要求表演者走场,动作套路与龙舞动作极为激烈,需要保证舞蹈动作与走场的固定化。师徒传承是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传承中最普遍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是通过亲情为纽带,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吸取更多的专业文化,属于补充传承的一种。

(3)社会传承

现阶段,胶东半岛舞蹈—“扛阁”与“烛竹马”已经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人们、社会各界的重视,都对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通过社会力量对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下去。

2.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传承中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与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也势必会受到影响,需要在保持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追求变化,虽然基础上看有点矛盾,但是其本质还是相同的,富有浓浓的地方特色。除了对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中的服装与舞蹈动作的传承外,也需要保持其原有的舞蹈形式,并求新求变,彰显时代特色。杨丽萍曾说过,跳舞和种庄稼类似,属于一个自然的过程。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的一种责任,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才是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一种发展与创新。

(2)保护中发展

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保护是为了胶东半岛舞蹈文化更好的发展,并不能只追求于形式,不重视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中的内涵。虽然,对于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但是胶东半岛舞蹈文化源自于人们的日常劳作一直是笔者的信念。我们在对胶东半岛舞蹈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进行创新,创新实质是传承,以增加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的内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胶东半岛舞蹈文化也受到了世界舞蹈文化的冲击,因此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发展需要求同存异,从而保护胶东半岛舞蹈文化具备的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从而保持胶东半岛舞蹈文化的强势发展,向世界更多的展现极具中国特色的胶东半岛舞蹈文化。

综上所述,胶东半岛舞蹈文化是胶东半岛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累积的,是长时期历史文化的积淀,极具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区域文化,是对当地特色节日的一种体现。对胶东半岛舞蹈文化进行传承与研究,实际上是对当地特色节日与传统活动的传承与发展,保持其民族特色,丰富我国民间民族舞蹈的种类,促进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智拓.胶东半岛中产阶层体育休闲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2]张岚.从沂蒙地区“龙灯扛阁”舞蹈本体探其文化内涵[D].陕西师范大学,2009

[3]徐振华.龙灯扛阁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及现代传承[J].体育科技,2014(01)

猜你喜欢

竹马舞蹈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郎骑竹马何处来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NO.5竹马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