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里的中国:反应视频赋能对外文化传播的逻辑与启示
——以YouTube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为例
2023-01-21汤天甜梅浩冉
□ 汤天甜 梅浩冉
对外文化传播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全球文明互鉴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提升国家软实力并塑造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近年来,利用视频形式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趋势随着网络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而愈发凸显,传播的主要媒介形态也由文字和图片转向了视频,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外宣类视频,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也出现了交互体验缺失、叙事逻辑断裂、文化灌输感强等诸多现实问题。上述问题反映出传统外宣类视频的单向传播模式已经明显滞后于当前的对外传播新形势,而近些年颇具规模的反应视频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与价值,本文以YouTube平台上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为研究对象,探究反应视频赋能我国外宣类视频创作、优化对外文化传播工作的新视角。
反应视频与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
反应视频(reaction video)最早于2006年出现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创作者向他人推荐一款名叫“The Maze”的恐怖整蛊游戏并拍摄记录下玩家被游戏画面惊吓的反应,这类展示他人惊吓反应的整蛊视频在YouTube的走红激发了人们关于反应视频的创作热情,此后创作者们所观看素材的选取范围从起初的整蛊游戏扩展到综艺节目、影视剧、音乐短片(MV)、短视频集锦等,逐渐形成了类型丰富、模式成熟的反应视频集群。在创作反应视频的过程中,创作者首先会根据个人喜好挑选视频素材进行观看,同时记录下自己的实时观看反应及对视频素材的观后点评,最终在剪辑时将视频素材画面和创作者画面以画中画的形式放置。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反应视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反应视频的内在传播特点与问题,例如类社会互动属性和视频素材版权问题;二是不同类型反应视频的传播机制,例如音乐类型和跨文化交流类型;三是反应视频在视听节目中的实践应用,例如观察类综艺节目中的互动形式。
YouTube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搜索及分享平台,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接触中华文化最常使用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涉华视频一部分出自千万粉丝量的国内出海网红,如李子柒、“滇西小哥”“办公室小野”等,还有一部分出自网民、华裔群体和国内官方媒体等。其中,语音识别字幕和字幕多语言翻译功能在为YouTube上的涉华视频传播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创作有关中国时事和文化热点的视频,多元主体参与创作的涉华视频集群在YouTube平台中塑造了更加立体完整的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是指以涉华视频为观看素材、以跨文化交流为创作内核的反应视频,其视频素材种类包罗万象,涉及娱乐、军事、美食、科普、旅游等各领域主题。与在海外视频网站开设官方账号、上传文化类宣传视频等这类传统的对外传播方式有所不同,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观众可以在创作者的“陪同”下一起感受中国故事、品味异国文化,这种以即时反应和主观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作形式减弱了传统外宣类视频生硬的灌输感,强化了涉华视频的传播效力与跨文化互动活力。
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内容特征
跨文化交流是反应视频中常见的创作主题之一,观众可以看到创作者初次接触他国文化时最真实且直接的即时反应,并在夸张的情绪表达与即兴的动作语言中获得陪伴感与体验感。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依托YouTube中现有的涉华视频资源,通过二次创作的创造性转化过程扩充了民间对外文化的传播矩阵,在内容层面上呈现出高度专注、强文化差异与密集互动的特征。
他人陪同下的高度专注。传统外宣类视频的低完播率是因为海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浅表认知层面,对视频中涉及到的文化细节所传递的价值内涵一知半解,进而导致对涉华视频缺乏深入了解的兴趣和条件。在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身份实际上是陪同观众了解中国故事的伙伴,在遇到晦涩难懂的文化细节时,创作者也会提出与观众相似的疑惑并给予辅助性解读,进而降低观众接触异国文化的“孤独感”,提升其观看涉华视频素材的专注度。对于一些缺乏文字说明的涉华视频素材而言,反应视频的陪伴效用则尤为突出,以YouTube中李子柒的视频为例,视频中缺少对人物关系、制作流程、物品名称、对话内容等信息的辅助性说明,只有简短的英文说明出现在作品的标题和简介中。因此,在出现饮食文化、纺织文化、节庆文化、孝亲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时,以李子柒视频为素材的反应视频创作者们会根据自己涉华知识储备与背景信息了解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如创作者“British Jack”会结合相关采访资料介绍李子柒的家庭构成与成长经历,帮助观众理顺李子柒与外婆等视频中出现的人物关系,创作者对涉华视频素材中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辅助性解读,带给海外观众更加连贯与沉浸的跨文化体验,破除了缺乏文字说明而导致的对外传播障碍。
文化差异成为视频主线。反应视频的反应性(reactivity)是评价视频质量的关键指标,“用来描述创造者观看视频素材时情感体验的强烈程度,也用来描述能否激起观众相同情感的能力”,[1]反应性集中表现在创作者因观看视频素材而产生激烈情绪的片段中,较低反应性的视频无法激发观众继续观看的兴趣。在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中,涉华视频素材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与创作者非东方化个人形象之间的差异是观众评估其反应性的直接因素,而视频内容所反映的文化观念差异是引起创作者激烈情绪和观众情感共鸣的主要因素,从本质上来说,视频素材与创作者的生活背景、认知习惯等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都是中外文化冲突的不同表现向度。
作为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主线,文化差异集中表现为视频素材的独特性和文化冲击力,这是创作者选择涉华视频素材进行创作的关键原因。以视频创作者“Artur Rehi”创作的中国类反应视频“Chinese soldiers march real good”为例,创作者的身份是一名爱沙尼亚士兵,其观看的视频素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创作者画面中出现的爱沙尼亚军服和爱沙尼亚国旗与视频素材里的中国军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创作者在即时点评里多次评价中国阅兵仪式的训练时长、升旗形式、阅兵检阅车、行进整齐度、庄重严肃气氛、女兵姿态等和其他国家阅兵式的差异,这种将不同文化元素在同一场域并置展示是跨文化传播中的常见手段,也是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中的最大视觉亮点。
创作者密集设置互动点。传统外宣类视频中尽管有诸多精心设计的画面和配乐,但海外观众的互动积极性难以被单向的文化输出定式所激发,常常出现点击率低、互动率低等“叫好不叫座”的社会评价。在反应视频中,创作者会在观看视频素材时密集地设置互动点,每一个互动点都是创作者与观众就涉华视频素材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交互讨论的机会,这种开放式的结构特性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兴趣领域的视频观众提供了“更为自由、更具多元意义的交互空隙”。[2]因此,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基于开放式的结构特性,在传受互动和相关话题探讨层面的整体表现上优于传统外宣类视频。
密集的互动点使反应视频具有即时性沟通的特点,“动态的情感流露增加了互动行为发生的频率,使情感反馈更加及时,提升了互动行为的质量”,[3]在此过程中,即时性的沟通淡化了观众获取知识信息的目的,而其中的情感交流反而成为了观众收看反应视频的首要目的。观众可以思考并解答创作者在观看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可以在留言区点评所看的视频素材,也可以向创作者推荐与本视频素材相关的其他作品并期待创作者对其做出的反应。由于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结构较为开放、互动点设置密集,互动数据整体上会比其他外宣类视频高,更可能得到视频平台算法的优先推送。
反应视频赋能对外文化传播的逻辑
在内容特征上,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符合跨文化交流的特质,具备赋能对外文化传播的条件,海外观众在对视频素材和创作主体的双重凝视中形成了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并通过多元视角下的角色代入与转换,揭开文化表象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
双层凝视:沉浸体验与主动接纳。凝视是一方对另一方长时间专注的观看,卡瓦拉罗认为“凝视方并不是在简单地观察被凝视方,而是在探查和控制其行动”,[4]也有学者指出“凝视方可以通过这样的持续观看行为获得视觉快感、身份认知以及社会经验”。[5]在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中存在着两层凝视关系,第一层凝视是创作者对视频素材的凝视,这种凝视以画面并置的形式呈现在作品中,在观看视频素材时创作者清楚知晓自己在视频上传后将会成为第二层凝视中被凝视的一方,所以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会适当预设观众的兴趣点并主动迎合;第二层凝视是反应视频观众对创作者和视频素材的双重凝视,然而观众不会针对单一画面进行长时间观看,而是在两个画面间频繁跳转以观察创作者和视频素材之间的关系,由于固定镜头拍摄的反应视频画面视域面积相对恒定,因此第二层凝视会更具沉浸感。在此期间,观众与视频素材的间接性接触削弱了观众在直接观看的情况下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抗拒感,与观看其他线性传播的外宣类视频不同,视频创作者的介入所起到的缓冲作用有利于观众主动接纳视频素材所讲述的完整故事,推动观众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记忆视听符号并利用内容智能分发功能接触中华文化的多元面向。
角色代入:未知视角与全知视角。角色代入理论最早来自儿童教育领域,传播学者科恩将其引入到传播学领域,总结为“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倾向于将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特定角色,自己的情感也会随着该角色的经历而不断变化”。[6]在观看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时,观众所代入的角色即与自身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关,如了解程度低的未知视角与了解程度高的全知视角。未知视角下的观众是以“虚拟同步”[7]的形式和创作者一起观看视频素材,而全知视角下的观众往往提前看过视频素材或者对其有一定了解,观看时则更倾向于审视创作者的跨文化交流体验,并在此过程中强化或修正基于视频素材的原有文化认知。无论是未知视角还是全知视角,观众进行角色代入的对象是相同的,即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创作者。创作者“Blondie in China”在视频“My parents watch LIZIQI for the first time”中,讲述了女儿向父母推荐并一起观看李子柒的春节主题视频的内容。在未知视角下,观众代入的角色是对中华文化相对陌生的父母;而在全知视角下,观众代入的角色则是对李子柒视频作品熟悉的女儿,角色代入构筑了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连结,强化了基于涉华视频素材的跨文化参与感。
然而,不同视角下的角色代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未知视角与全知视角间也可以实现转化,同一类视频主题的反复观看可以完成从未知视角到全知视角的转变,不同视频主题间的切换也可以让全知视角成为未知视角。在视频中,观众并非始终处于旁观视角,而是在多元视角的选择与切换中逐渐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自发性地在角色代入和视角转化中拉近与中华文化的距离。
深入表象:细节解读与话题延伸。在涉华视频中,易让海外观众产生困惑的文化表象是中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显著差异,这种文化折扣现象是导致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内容的壁垒。然而,反应视频创作者的辅助性解读可以有效化解观众的困惑,提供了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的可能性。对于文化表象的细节解读也常见于评论区观众的补充式交流互动,这类互动是对视频中空白结构的回应,其在与创作者的评述内容形成互补的同时,也深化与延展了视频素材中的文化表象,用户Lazybones发布的评论“the deep-fried noodle thing called sanzi.very traditional snack thing”就是典型的补充式交流互动。
评论区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深挖视频素材细节,还可以将讨论延伸到涉华视频素材以外的议题,用户Andrew Choi在其发布的评论“She may be richer than you and me.Don’t just look at the surface”中,指出了中式田园生活影像背后的适度美化与商业运作,这一类批判式交流互动作为评论区中的“鲶鱼”,起到了刺激观众参与意见交流的作用,从负面批判的角度扩大了涉华议题的讨论范围。基于YouTube平台的内置社区服务和诸多第三方平台的分享功能,中国题材类反应视频的观众群体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跨文化社群,观众们通过意见表达不断强化以跨文化互动为核心的共同体意识,进而带动了更多的海外观众投入到对涉华视频的观看及二次创作中。
反应视频赋能对外文化传播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现状呈现出视频化转向的特点,外宣视听作品在智媒技术赋能和用户自主生产的背景下呈现出数字化、精致化特征,但也存在“内容同质化、碎片化、现代化转换乏力等问题”。[8]本文从反应视频的传播价值与网络视听文化现状出发,提出强化外宣类视频的互动感,避免对外文化传播的过度符号化,利用互联网平台激活跨文化社群发展等对外文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强化视频互动感,激发文化传播活力。当前我国的外宣类视频组成较为单一,视听作品供给端普遍与海外观众的跨文化信息需求存在一定错位,再加之“编码—解码”体系依旧被西方意识形态所主导,对外文化传播工作易陷入传者自说自话而受者误读频发的尴尬局面。针对上述问题,外宣类视频创作者应摒弃传统的线性传播思维,在视频创作中增添传受交互接口、充分利用评论区功能以强化整体互动感,既可以明确传受双方的信息诉求是否匹配,又可以在动态交互过程中依据观众的实时反应及时调整视频创作策略。除反应视频外,互动游戏、直播、模仿挑战、街头采访等新型视频形式都极具对外文化传播的潜力,这些互动感强的融合视频作品有助于构建以中华文化为内核、以传受互动为特色的视听传播矩阵。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良好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不能靠单一的外宣灌输,多向交互的跨文化交流才能更好地修正长久以来海外观众基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而形成的认知谬误,搭建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畅通话语体系。
避免过度符号化,打造完整叙事链路。当前海外观众对于中华文化的印象多停留在“熊猫、长城、中医、算盘等这一类带有明显古老中国印记的符号”,[9]这些传统经典符号可以带来可复制性强、易理解的跨文化交流体验,帮助海外观众在完全不了解中华文化的前提下迅速搭建起由少数异国文化符号组成的初步架构,但如果只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简单归纳为少数鲜明的视听符号,而不赋予这些符号具体的故事情节与内涵说明,反而会加固海外观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进而引发文化折扣的风险,使后续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停滞在浅表层面,难以基于经典符号实现有深度的意义延续。反应视频中完整的叙事链路不仅可以将经典的中华文化符号内化到具体的故事情节中,让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上,还可以从符号的记忆转化成故事情节的记忆,改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中存在的缺失深度和认知固化的问题。具体到外宣类视频的创作上,可通过“外位性改造”的方式实现文化符号意义的有效延续,即通过想象他人对中华文化符号的理解习惯来选择故事的讲述方式,但需谨慎这种“外位性改造”思路陷入“自我东方化”的误区,否则会让跨文化交流失去原本的意义。
培养跨文化社群,跟进中华文化热点。据Hootsuite和We Are Social联合发布的《2022年全球数字概览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数约为49.5亿,每日收听广播和收看流媒体电视的平均时长为3小时20分钟。流媒体传播的底层逻辑是算法驱动内容分发,收看相同类型视频的观众会在算法分发的作用下获取相似的推送视频,最终在YouTube等视听平台上演变为社群形态,互联网社群“内部的成员几乎完全是以相近的‘品位’为依据聚合而成的,而传统身份认同维度如国族、性别、代际等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10]因此,跨文化社群的建设发展是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外宣部门可以在扶持亲华的海外视频创作者生产优质涉华视频的基础上,培养有关中华文化的跨文化社群,营造有活力的涉华作品的群体性创作与讨论氛围。特别是在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如重要传统节庆和热点文化事件时,跨文化社群的“意见领袖”应及时跟进这些热点,充分带动海外用户参与相关主题的内容生产,以此为契机增强社群内部的凝聚力,不断扩大跨文化社群的参与规模和创作活力,借由社群热度提升中华文化在国外主流文化场域的能见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