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疫背景下家庭体育的发展特征和价值呈现
2023-01-21苏阳
苏 阳
(南京体育学院党政办,江苏 南京 210014)
2019年12月份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对公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对整个社会的运行造成巨大冲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民群众对科学防疫和保持健康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大众对体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开发的体育锻炼项目越来越全,掀起了家庭体育发展热潮。在居家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们借助重叠空间和互联网的跨空间连接功能,把家庭的日常生活空间与体育运动空间、体育教学空间连接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将工作、生活、学习与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加深“体育生活化”的意识,让家庭体育、体育教学、运动健康都得到快速发展。
1.家庭体育的概念和内涵
家庭体育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相关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家庭体育的定义,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调,家庭体育的定义存在多种较有代表性的解释,在体育学界,叶展红、王则珊、刘江南、蔡明传、张永保等学者都对家庭体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叶展红认为,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家庭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1]。张永保认为,家庭体育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2]。纵观多种观点,有共识之处,亦有分歧之处,形成共识的是,大家都认为家庭体育的参与者的身份必须是家庭成员,活动目的上认同满足爱好需求、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和睦。笔者认为,体育是开放的,他既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其所包含的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交错重叠。家庭体育的概念和内涵在特定共识之下,是互为补充的[3]。本文中的家庭体育特指在家庭居所内家庭成员开展的体育活动。
2.应对重大疫情家庭体育的发展特征
2.1 党和国家号召科学开展家庭体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及各地政府对科学防疫极为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教育部等部委相继发布《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明确要求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决策部署,在科学防疫的基础上,注重加强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引导,鼓励学生在家庭场域内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身体素质[4]。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要求各地体育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疫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居家健身的重要性,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出简便易行、科学有效地推广居家健身方法,倡导疫情防控时期的健康生活方式[5]。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家庭体育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快速发展。
2.2 社会各界对家庭体育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国家大力倡导家庭体育的导向作用,各级政府推出各类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社会各界也积极助力家庭体育发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了居家科学健身推广和征集系列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征集发布“居家健身动起来”“健身战疫情”“健身气功微课堂”等主题居家科学健身公益系列短视频和推文,向市民推广科学简便、适于居家练习的健身方法[6]。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客厅挑战赛”征集活动,分“挑战不可能”“憨萌一家亲”两个系列向市民广泛征集居家健身短视频,并向市民发出了《“居家健身,自律有我”倡议书》。此间共有包括奥运冠军邓亚萍、邢傲伟和世界冠军郭丹等在内的4.5 万人通过微信点赞的方式积极响应,收到市民投稿900 余份,在北京体育广播·双奥之声、快手、腾讯视频、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平台总播放量近6800 万次[7]。此外,广播媒体等也纷纷介入家庭健身的宣传指导行列中,北京体育广播电台推出的“北京市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中空中大讲堂《1025 动生活》《界内界外》两档栏目瞬间成了热播节目,日均收听量超过30 万人次。王宝增、李振水、赵之心等多名运动、医学专家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代表先后参与节目录制,针对运动与免疫力、居家健身技巧、居家健身常见误区、体医融合、运动与康复等听众关心的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市民居家科学健身的热情,增强了市民体质,进一步加快了家庭体育发展的步伐。
2.3 人民群众对家庭体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积极响应号召居家防疫,一时间,“为国宅家”“宅在家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等网络热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长时间居家所产生的烦闷、无聊等情绪,以及长时间居家的生活节奏,迫使人们在居家环境下寻找一种有益的家庭活动来驱散烦闷情绪,减少因居家少动而产生的体重增加、体质下降等不良影响,体育锻炼成了人们居家生活的不二之选,人们把科学防疫的关注点转移到如何加强家庭身体锻炼上来[8]。人们纷纷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终端等途径来了解居家体育锻炼的各种信息,在百度词条中搜索“居家防疫家庭体育”等关键词时,找到的相关结果有9890000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健身视频课程平台Keep 共同合作打造的“居家防疫健身7日打卡计划”,在微博中一经推广阅读量就达27 万[9]。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疫情当前不要慌,科学健身来帮忙》一发出阅读量就近8 万,相关公众号转载最高阅读量近7万,并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转载,阅读量超过10 万。从“居家锻炼”等相关信息的热搜,以及对健身平台和信息的关注,反映出人们对家庭体育的渴望度和认识度显著提升。
3.家庭体育的重要价值呈现
3.1 促进人格健全的教育价值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10]。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成熟基准”的六要素,包括自我意识的扩大,和他人的密切联系,情绪的安定,面对现实的知觉、技能,洞察和幽默,统一的人生哲学。在这6 个要素中,体育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奥委会原主席罗格指出,“通过体育运动,我们能够培养青年人传统的人文价值,塑造他们的内在品格”。家庭体育是社会人体育教育启蒙的开始,对人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有着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尤其是启发和激发孩子的体育兴趣和普及体育知识[11]。家庭体育在塑造人格方面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体育精神的培养、人体身心健康的发展、个性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体育价值观等人文教育的转变与提升。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过程中,体育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核心的内容。英国的顶尖男校伊顿公学有句名言: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在他们看来,在体育运动中,每个人都要学习合作,学会竞争,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体验就是今后在社会中的真实体验,体育就是最好的人生和职场模拟体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感和归属中,集体主义的体验会深深影响整个人生,这一过程正是人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能力升华的内化过程,更是人实现全民发展的必经之路。
3.2 家庭成员的健康促进价值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家庭成员参与体育与否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的成败和全面健康目标的实现。家庭作为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这一组织虽然微小,却在体育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和全民健康促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引发了大家对健康与生命的再思考,也唤醒了无数家庭探寻健康之道,多数家庭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增进健康,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体育锻炼的价值及其对人生的意义[12]。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家庭体育在启蒙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方面和终身体育意识、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意义;从健康环境角度来看,人的发展需要基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身心健康的维系也需要一种环境来支撑,家庭体育恰恰提供了一种“健康环境”;从生理意义上说,积极开展家庭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身体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是增强抵抗力、减少和避免疾病的有效手段;从心理意义上说,家庭体育活动有助于人们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持久性、果敢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人变得乐观开朗、精神振奋,还可以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消除心理疲劳、释放不良情绪,得到身体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悦[13]。因此,家庭体育的价值不仅是增强人们的体质,同时也为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与启示。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常规聚集性户外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优化和完善家庭体育的开展将成为广大群众健身健康需求的有效补充路径。
3.3 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良好社会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期盼实现的一种社会理想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宏伟目标。要想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要从整体社会着眼,在社会法治化进程和制度建设方面发力,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微观,重视家庭和谐氛围的构建,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环境之下实现自身的和谐[14]。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刘鹏指出,体育是团结友爱的事业,有效地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体育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媒介,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风和谐和世界和平。家庭是生命的诞生地,是个人情感的寄托和爱的“乐园”,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初始“学堂”,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性情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家庭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对社会体育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也是家庭成员和谐共处的“催化剂”,对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融洽,不仅可以化解很多家庭内部的矛盾,避免家庭问题的社会化,而且还可以为一些社会矛盾提供一个疏导和缓解的空间,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夯实基础[1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很多慢性病患者就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导致患者对社会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的持续发酵,会给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负面的影响。负面影响的持续叠加,会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很多问题。家庭体育的良好开展,有利于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有助于慢性病的恢复,进而减小社会医疗资源的支出,有利于解决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问题。由此可见,家庭体育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结语
在党中央的周密部署和各地政府、社会组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科学防控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家庭体育备受关注,并在分担科学防控疫情的重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所具有的运动健康促进、家庭休闲娱乐、全面育人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等多元价值得到较好的呈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我们进一步重塑家庭体育的核心价值,践行家庭体育的使命担当,合理引导家庭体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