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01-2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杨 旭
支架理论指由辅导者对学习者提供即时支持,这种支持能帮助学习者更有意义地参与学习、解决问题并获得技能。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在写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如不知道该如何创作优美的词句,体现出深刻的思想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给他们提供各种支架,帮助他们学会谋篇布局,有创造性地开展写作活动。
一、指向学科要素,谈习作支架的基本类型
1.借助图表支架,体现事物特征
提供支架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懂的语文知识,促使他们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地创作。因此,教师要基于语文学科要素设计支架,选择更为适合的习作支架。图表支架比较形象生动,能将抽象的写作知识用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清晰地介绍事物特征。
学习了《母鸡》《猫》等文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创作“我的动物朋友”。首先提供图表支架,让学生标注出课文中写了哪些动物,并思考作者为何如此安排详略。如有学生认为在《母鸡》中作者着重写了母鸡生小鸡后的场景,这样展现出了母爱。此后,学生要自主绘制图表,先标注出外貌、饮食习惯、居住习惯等相关的内容,在大类的基础上标注小类,如在“外貌”后标注毛发、尾巴、眼睛、牙齿等动物身上比较有特点的部位。最后在具体创作中,则要结合所写动物的特点,摘取最有特色的部分,详细地写。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学生就能把握住松鼠的典型特点。
利用图表,学生能清晰地整理事物的特征,看到哪些是该事物独有的特征,这样就能在写作中合理安排详略次序,有助于写出内容具体、结构清晰的作品。
2.提供问题支架,表达心理感受
问题支架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围绕语文要素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对比、分析、反思、辩论等过程,他们解决了问题,认识到该如何创作文章,更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漫画’老师”的写作要素是“结合具体的例子,写出人物特点,表达对该人物的情感”,教师在设计问题支架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一点设置开放性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会选择谁作为写作对象。其次,再让他们思考如何合理选择内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在作品中展现出对老师的情感。有学生认为可以用亲切的对话,将情感融入到叙述事情的过程中,也有学生认为可以在文章最后用抒情的方式直接表达,还有人认为要通过动作细节暗示情感。
问题支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降低写作难度。教师可以用主问题串联课堂,并用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这样能更科学地利用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借助方法支架,描写景物变化
方法支架指的是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范文,让他们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写作方法,此后再总结归纳各种方法,最后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在创作写景文的时候运用这种支架,能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掌握描写景物变化的具体方法。
在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组织学生对比分析,看看两篇文章如何展现景物变化。学生发现《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位置的变化,展现出水底、岸边、岛上等不同位置的景物特点,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根据时间的变化展现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这两种写作方法,思考它们适合用于哪种文章。最后学生要将学到的方法用于“这儿真美”的创作中。由此学生掌握了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教师再鼓励他们拓展思考,看看还有哪些方法能体现景物变化。
运用方法支架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例子,让他们举一反三,在模仿创作中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二、基于心理特点,谈习作支架的具体内容
1.围绕语言表达,指导仿写修辞
写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师要分析学生在哪些方面感到有困难,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具体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支架。小学生积累的语言素材不太多,所以写作时常常用词不够准确,语言不够优美,这是困扰他们的问题之一。教师可以从语言领域入手提供支架,让他们用对比分析法了解修辞手法,并加以运用。
在创作“我的植物朋友”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所写的植物是他人不太熟悉的,该如何具体描写,让对方理解呢?如果像植物图鉴中那样,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来描写,是否会给人枯燥的感觉呢?学生可以阅读《荷花》,找到其中的修辞句,并思考如何借鉴利用。学生发现“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了比喻修辞,“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用了拟人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让荷花的形象更生动。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比喻和拟人的特点,分析它们的异同点。最后,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手法,写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找出经典的修辞句,并思考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并模仿借鉴,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妙语连珠。
2.探讨主题立意,拔高思想境界
小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所以作文时常出现立意和境界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头脑风暴”支架,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深入探讨,尝试着拔高立意。
在写“我的心爱之物”这一文题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落花生》,思考作者从一起吃花生这件简单的事情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学生发现作者将花生比喻成人,认为要做有用的人。此后学生再围绕“心爱之物”互动讨论,说说在他人的眼中,这是什么东西,在自己的眼中,它又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如果有学生写同一件东西,可以讨论一下,看看彼此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思考角度不同,立意也大不相同,从而对创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能写出更具有深度的文章。
3.写出真情实感,提升价值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的社会接触面较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缺乏辩证思考,所以常常会在价值观、人生观上出现偏差。教师要从情感领域入手,给学生提供情境支架,让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演绎出来,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学习《慈母情深》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户人家也太穷了吧,就连买一本书都好像是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行。我爸爸就不一样,他能赚很多钱,我想买什么,他都会给我买。”教师可以提供角色扮演支架,让学生扮演母亲,思考母亲对孩子的爱,她为孩子付出了多少。此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演绎出来,思考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的人。最后,他们要将自己的感悟写入作文《我想对您说》。
在端正了价值观、人生观后,学生在创作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将真情实感融入进去,进而写出感人的作品。
三、聚焦核心素养,谈习作支架的搭建策略
1.选取典型事例,辨析写作材料
习作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除了发展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以外,教师还要利用支架,引导学生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在选择事例的时候,可以提供辩论支架,让他们说出各自选材的理由是什么,发展思维能力。
如在写“形形色色的人”这一文题时,教师安排学生围绕班级中的同学构思,选择同一个主人公的人要说说自己选择什么材料,相互辩论,看看谁的材料更符合人物特点。如有两名学生小明、小军选择的都是卫生委员,小明选择的材料是卫生委员发现教室打扫得不干净,于是自己重新打扫了一番。他认为能体现出主人公的认真负责。但是小军认为这样的材料比较普通,其他的班干部也能做到,要选择更具有特色的,他选择的材料是同学身高不够,无法清理房间顶部,爬到桌子上,又不够安全,卫生委员用聪明才智,将抹布和竹竿结合在一起,自制了劳动工具,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小军认为这则材料不仅新颖,而且能表现出卫生委员思维活跃、具有创造力,所以更合适。两人讨论后,一致认为第二则材料更好。
除了利用辩论支架以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图表支架,让学生围绕题目写一下自己想到了什么材料,该事件有哪些地方具有典型性,自己打算使用什么描写方法,如何突出人物的特别之处等。
2.融合多种艺术,写出感官情境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他们提供情境支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图片、音乐、影视剧作品片段等,这样能融合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构筑唯美的赏析场景,让学生展开跨媒介阅读,从而提升审美素养。
在创作“XX即景”时,教师展示了多媒体课件,用图画配合音乐的方式展现了唯美的自然景观,还展现了一些和景物有关的经典国画、油画作品。学生可以围绕这些作品深入探讨,说说绘画作品如何呈现光影之间的配合,怎样展现出景物的特点,继而探讨要如何将具体的画面转化成抽象的文字。如有学生认为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形象化的语言展现景物的特点。如:“长河在草原上蜿蜒,如同一条衣带一般。”如此,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都有所提升。
审美感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基于学科融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多听多看,收集美术、历史、音乐等其他学科的学习资源,并思考该如何融入到写作中。学生还可以交流资料,看看相互之间有什么启迪。
3.实践促进写作,写出文化反思
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支架,组织他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亲密接触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更能促使他们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在写“家乡的风俗”这一文题时,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融入春节系列活动中,思考哪些材料既能体现时代特色,又能展现民族文化。如有学生认为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但是近两年因为疫情,大家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很多家庭无法吃年夜饭。于是,就诞生了新颖的网络年夜饭,各地亲人自己烹调食物,并用视频的方式拜年,同样也能其乐融融。学生写了自己帮助家人制作年夜饭的过程,并写了和父亲网络对话,一起品尝年夜饭的过程。他着重写了制作八宝饭的场景,认为八宝饭是家人过年必吃的食物,预示着来年吉祥如意。在文中,他既写了年夜饭的历史渊源,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家人响应国家号召,做出的牺牲。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教师可以围绕民族文化提出一些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自主开展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探索活动,激发持久的创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