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思
2023-01-21李全政江苏润城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李全政 江苏润城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众所周知,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而言,其质量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息息相关,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所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则能够得到合理管控,进而避免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最终为企业长期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并将其应用于财务风险管理当中,这样才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要想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涉及多个环节,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工作,同时也包括风险评价与环境控制等工作。通过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践可知,只有在内部控制具备有效性的基础上,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才能有序展开,最终实现长期和稳定发展。特别是在新经济时期,我国各区域都在进一步推动产业化进程,持续创新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渗透内部控制理念,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应该积极引入内部控制理论,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计划,并且对现有的内部控制机制予以进一步完善。
(二)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企业从自身经营行为出发,对不同财务风险展开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从不同层面对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可能导致的结果予以明确,不仅要做好风险辨识工作,同时也应该重视风险评价与分析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以此对自身财务风险进行预防或管控,最终将其发生率控制在最小限度内。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包括众多环节,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1)风险识别,即企业通过相应技术方法,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辨识,进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保障。考虑到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包括了不同类型的业务,因此若无法有效辨识财务风险,很可能导致财务危机。(2)风险评估,即企业在准确辨识财务风险的前提下,全面评价相应财务风险。在企业展开经营活动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其中的一些风险有着较大确定性,其影响相对较小;一些财务风险有着相对较小的发生率,不过在风险发生之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准确评估,则是综合衡量不同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并且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分析[1]。(3)风险控制,即企业基于上述两个环节,通过相应技术以及制度管控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其中,技术控制包括转移以及分散财务风险,而制度控制则主要通过设立机构等方式实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保障资金安全
现阶段,企业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保障自身能够长期和健康发展,则必须对资金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为资金安全提供保障。在内部控制具备合理性的情况下,企业则可以结合经营现状,合理预防财务风险,以此避免潜在财务风险演变为财务危机。除此之外,通过资金管控工作,也能够大幅度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提高管理效率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工作与各个部门工作有着紧密联系。展开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时,如何实现更高效率的财务资金管理是其核心业务目标,唯有如此,才能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在内部控制计划具备合理性的情况下,财务资金与资源管理效率则可以大幅度增加,从而确保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最终使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三)提高信息质量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活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内部控制质量。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展开财务管理工作时,往往都会存在着账账不符或者账目混乱等问题。当内部控制具备合理性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则能够全面监管各项财务信息,从而防止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的财务信息遗失等问题,最终为实现更高成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企业常见财务风险类型
(一)筹资类
综合评估企业筹资风险的过程中,其主要依据即为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其中往往会涉及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数据。当企业债务超出企业清偿能力的情况下,部分债务则很可能出现清偿逾期等问题,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大幅度增加。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相关企业不具备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可能存在着资本机构不科学等问题[2]。上述各项影响要素最终都会使得相关企业缺乏债务偿还能力,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投资类
当一家企业进行投资行为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波动,继而导致投资无法获取前期规划收益,则很可能产生投资风险。具体而言,这种风险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企业发展水平无法满足投资规模,最终导致财务风险增加;第二,对于有着相对较大投资回报周期的项目,则很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为,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导致该方案不具备可行性[3]。除此之外,如果缺乏有效的审批环节,也无法构建完善的投资流程。
(三)营运类
通常情况下,评估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的指标不仅仅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时也包括总资金周转率。同时,依据存货周转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此类财务风险。如果企业没有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采购清单则无法确定,引起存货过剩与资金占用问题,最终使得资金流动性风险大幅度增加。
四、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较长时期内,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继而导致风险管理策略无法得到全面执行。而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发展过程中,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在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则难以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阻碍企业经营与发展。笔者全面研究了中国某地某企业的经营发展,发现该企业采用了兼并等手段,在包括餐饮与汽车制造等不同领域得到了发展。然而,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债务管理工作,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通过笔者分析,可知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该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兼并行为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缺乏认知,同时也不具备辨识风险的能力。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脱节
如果将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涵义作为研究切入点,可知两者间的联系较为显著。然而,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没有对两者间的关联形成正确认识,继而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无法全面落实到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大幅度降低了财务管理效果。笔者对中国某地某跨国公司展开了充分研究,发现该公司展开海外期权投资活动时,对投资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予以进一步优化,从而有效减少了财务风险。然而,该公司却没有对内部控制给予足够重视,进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完整性。除此之外,该公司没有对财务风险影响予以明确,最终造成了经济损失。
(三)企业现有财务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企业往往从日常资产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而制定自身财务机制。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不符合财务风险管控需要,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失等问题,继而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对策探究
(一)强化风险意识,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展开日常财务管控工作过程中,其管理人员必须对内部控制意义予以明确。同时,从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出发,总结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想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则应该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予以高度关注:(1)定期培训内控人员,使其在具备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内部控制机制与相关法律知识。(2)应该通过培训工作,使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决策能力与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应该分析并及时处理各项财务隐患,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具备及时性与针对性[4]。
(二)完善预警机制,优化财务内控成效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需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控,而后者具备有效性的基础则是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这就要求企业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予以高度关注:(1)应该进一步创新与优化自身内控与财务管理机制,以此实现更具完善的内部控制工作。企业财务人员则应该定期汇总财务信息数据,并基于此,及时研究与评估各项财务数据,从而为企业制定及优化财务内控指标体系提供指引。如此,不仅仅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够对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2)为了进一步提升财务预警的有效性,企业也必须从自身经营活动出发,进行数据模拟活动,以此充分掌握财务风险信息,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三)完善管理职能,落实风险管控职责
如果想要使企业能够充分管控财务风险,则必须明确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管理职责,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1)在优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在销售回款管理或者银行票据管理等层面,同时也应该对成本与费用管理及采购与付款管理给予高度重视。(2)还应该制定合理的内审机制,从而为管理职责的全面执行提供保障。为了对职能指标予以明确,企业除了要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同时也必须对行业风险展开探究,以此落实风险管控职责。
(四)通过业财融合助力企业财务风险内控
业财融合背景之下,企业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予以高度关注:
(1)需要注重财务组织结构的优化。企业应该合理划分财务类型,具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战略财务,即为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构建,而财务管理理念则建立在战略决策基础之上。第二,业务财务,指的是企业指派专业财务人员参与业务活动,以此确保业务活动能够得到财务信息的指引。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递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第三,共享财务,指的是企业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工作,以此实现不同业务财务统一处理的目标。除此之外,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也能够大幅度提升业务效率,以此为财务人员参与战略决策提供保障,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及价值提升。
(2)在业财融合过程中,企业应该从扁平化与专业化发展目标出发,进一步优化财务组织架构,并且合理划分财务部门与财务共享中心职能。同时,在协调财务共享中心及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展开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财务共享中心而言,其核心功能即为集中财务职能,其核心目标是为企业服务体系运行奠定基础。对于内部控制而言,则以纵向管理出发,以业财融合作为管理模式,最终达到集中化和扁平化管理的目标。
(3)应该细分财务部门与财务共享中心职能,并且进一步改进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现总结基本细化方法:对于企业财务部来说,内部控制是其主要业务之一,且不仅仅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与预算管理工作,同时也包括财务决策与资金管理等工作。而对于财务共享中心来说,传统财务职能是其基本业务内容,但是并不局限在交易处理与数据生成等层面,也会涉及会计档案管理与资金核算等工作,从而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并且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5]。
在内部控制得到财务共享的支撑之下,企业则能够整合财务流程和业务。通过整合工作,则能够及时共享财务及业务数据,从而减少财务成本。而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业财平台,获取财务信息,以此为财务决策提供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职能则能够得到全面体现。除此之外,也应该对现有的信息系统予以进一步优化,连接资金管理系统与前端信息系统,唯有如此,前端与后台才能有效处理企业数据,以此实现准确的决策活动。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进入新经济时期之后,我国企业都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且保障内部控制能够具备有效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财务风险管理观念,确保内部控制优势能够得到全面体现。同时,也应该充分分析各项财务风险,并且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予以明确,不断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进而使其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还必须从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出发,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从而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限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