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

2023-01-21梅观应

名师在线 2022年35期
关键词:智趣相融建构

文 / 梅观应

引 言

众所周知,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1]。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单向灌输数学知识,导致数学学习缺乏趣味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很好地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是弥补传统教学不足的重要手段。“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是以“智趣数学”为主的课堂。“智趣数学”由“智”和“趣”构成。其中,“智”指向智力、智慧和智能;“趣”指向兴趣、乐趣、情趣和志趣。“智趣数学”既是一种美好的数学教育境界,又是一种和美的课堂关系,促使学生在“趣”中发展“智”,在发展“智”中感受“趣”。因此,教师要把握“互联网+”教育契机,创设多样的趣味性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学习过程,由此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多样能力,感受数学学习乐趣,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实现“智趣相融”。

一、课前:开发智趣资源,学生“备学”

学生“备学”是其做好课堂学习准备的活动[2]。在“备学”的过程中,学生会走进生活,发挥自主性,挖掘丰富的数学资源,初步建构数学认知,同时感受数学乐趣。因此,在建构“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时,教师应颠覆传统教学流程,以课前阶段为立足点,设计任务,在生活中开发智趣资源,驱动学生“备学”。

以“平移”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平移现象多种多样。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其建构数学认知的支撑。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如此任务:“请大家想一想电梯、火车是如何移动的。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之类似的其他现象吗?请细心观察生活,找出相似现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结果上传到在线课堂平台。”这样的任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自觉地想象并分析电梯、火车的移动情况,建构感性认知,同时迁移此认知,搜集其他相似现象。在搜集、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与各种各样的平移现象进行“互动”,感受平移的特点,建构初步认知。在上传记录结果时,学生操作电脑,享受乐趣。由此可见,学生在“备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数学学习乐趣,便于实现智趣相融,增强“智趣相融”课堂的建构效果。

二、课中:创设智趣活动,学生“探学”

“探学”是指学生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一项具有主动性、生动性与个性的活动。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展现自我,实现“智趣”协同发展。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建构“智趣相融”的课堂时,教师要把握课中时机,立足不同环节,依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智趣活动,促使学生“探学”。

(一)课堂导入:创设情境

课堂导入是“智趣相融”课堂的首要环节,是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乐趣的初始环节[3]。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是教师利用多样手段,展现契合教学所需的教学场景,驱动学生探究的活动环境。在“智趣相融”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往往依据教学内容,应用电子白板,直观、动态地展现生活场景,提出相关问题,借此创设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探究。

以“轴对称图形”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引导:“我们中国有一种手工艺术。这种艺术,能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在讲到这里时,不少学生迁移生活经验,提到了“剪纸”。教师就此进行赞赏,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剪纸作品,同时进行讲述:“白板上的这些剪纸作品,是我们班同学在课后服务期间创作出来的。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剪纸作品有哪些共同特点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觉开动脑筋,边观看边思考,发现共同特点,踊跃作答,如有学生回答:“每副作品中间都有一条‘线’,沿着这条‘线’对折作品,作品左右或上下两侧部分重合。”对此,教师及时地进行肯定,同时继续提问:“我们可以将有这样特点的图形称作什么呢?图形中间的‘线’是什么呢?”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愈加浓厚。一些学生迁移已有的数学认知,联想到轴对称,为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奠定基础。

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自然而然地导入新知内容,推动课堂教学发展,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建构初步认知,为进行深入探究做好准备。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便于学生“智趣相融”,增强“智趣相融”课堂的建构效果。

(二)课堂讲解: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学生“探学”的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活动[4]。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他人通力合作,使用各种方法探究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乐趣,建构数学认知,发展多样能力,做到“智趣相融”。因此,在建构“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时,教师应立足课堂讲解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任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驱动学生合作探究。

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了基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接着,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一张图片,并进行描述:“某公园有一块草坪,请问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此问题,教师提出任务:“请和小组成员交流,说一说这块草坪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其面积。试着在图中画出本组的想法。”在问题和任务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增强了探究兴趣,自觉思考,想到问题答案,并与小组成员展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平板电脑上操作,展现本组的交流成果。

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上传本组成果,并将成果展示于白板。学生在观看时,发现不同的组合方法。此时,学生意识到:“组合图形的组合方法是多样的。”立足学生的意识情况,教师继续引导他们在小组中合作:“请大家和小组成员讨论,面对同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为白板上的不同方法进行标号,再进行分类。”在此次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细心对比不同的方法,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由此进行分类。在讨论介绍后,小组毛遂自荐,展现分类成果,如“有的用了分割法,将一个完整的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每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有的用了添补法,将一个组合图形补充成一个大的基本图形,计算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减去填补的部分,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师就此进行赞赏,并提问:“如果为这个组合图形的边长加上数据,大家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其面积吗?”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教师在电子白板上为组合图形添加数据。学生迁移课堂认知,认真计算。

在学生计算结束后,教师引导他们用传屏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屏幕上出现了多样的计算过程。于是,教师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选择最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就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引导。

这种做法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权,切实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小组成员交流,灵活地操作电子白板,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建构数学认知,发展多样能力,如合作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此外,学生因此获得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增强了数学学习志趣。

(三)课堂练习: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数学的活动。在此项活动中,学生会积极动脑,迁移已有认知,联想多样方法解决问题,由此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增强数学学习满足感,强化数学学习兴趣[5]。因此,在建构“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时,教师要把握课堂练习时机,为学生发送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促使其解决问题。

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在课堂上,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课前,教师预设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依据学生学习差异,分层设计了练习题。同时,教师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发送到电子白板的题库中。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打开题库,自主解决问题。在完成练习后,学生主动订正答案,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自发地解决错误问题。

在学生订正后,教师组织课堂讲解活动,鼓励学生化身为“小老师”,讲述练习题的解法及其考查的知识点。在学生讲述之际,教师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如此,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锻炼了多样能力,有利于增强“智趣相融”课堂的建构效果。由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练习,建构“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

三、课后:进行智趣回顾,学生“完学”

“完学”是指学生完善课堂学习所得。回顾课堂学习过程是学生完善学习所得的重要途径。在“智趣相融”的课堂上,学生体验多样活动,经历了数学学习过程,建构了数学认知。但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漏洞。课后阶段是学生弥补知识漏洞的关键阶段。电子白板有录课功能,可以动态、直观地再现课堂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再次经历课堂学习过程,完善课堂所学,增强学习满足感,深化学习趣味。对此,在建构“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时,教师应立足课后阶段,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完善所学。

以“圆的面积”为例,在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使用转化法探究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转化法是学生探究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法宝”。于是,教师利用录播课,重点展示“转化”圆的过程。同时,教师结合录播课内容与学生学习所得,提出以下任务:“(1)请大家观看视频,回顾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总结方法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请大家回忆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建立思维导图,展现推导方法、推导过程和相关的面积计算公式。注:请上传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在这两项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地走进课堂学习过程中,边回忆边梳理,纷纷开动脑筋,联想其他平面图形,综合分析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方法。在遇到困难时,不少学生主动利用在线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解决困难。

在学生上传思维导图后,教师选择优秀作品,将其推送给全体学生,引导其对比他人作品与自己的作品,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查缺补漏。

通过这样回顾课堂,学生建构了完善的数学认知,同时锻炼了数学反思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便于实现智趣协同发展。由此可见,智趣回顾可以提高“智趣相融”课堂的建构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建构“智趣相融”的数学课堂,可以使学生获得“智”“趣”的共同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基于此,教师要把握“互联网+”教育契机,把握课前、课中和课后时机,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完善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兴趣、乐趣、志趣,发展智力、智慧、智能,实现“智趣相融”,增强“智趣相融”课堂的建构效果。

猜你喜欢

智趣相融建构
智趣游乐园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心相融
从“相加”迈向“相融”——上虞日报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智趣羊学堂
智趣羊学堂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