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棉TC12 的选育及轻简化栽培技术
2023-01-21赵中亭张桂花樊海潮张志恒宋宪亮孙学振
赵中亭,张桂花,樊海潮,张志恒,宋宪亮,孙学振
(1.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泰安 271018)
1 选育过程
山农棉TC12 是由山东农业大学和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培育而成。 山农棉TC12 是以山农棉9 号为母本,以K29 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常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18—2019 年参加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山农棉TC12,审定编号:鲁审棉20210005。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性状
山农棉TC12 是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春播生育期112 d;出苗好,苗期长势强;植株塔形、较松散,茎秆粗壮、有茸毛,叶片大;结铃性强,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吐絮畅;株高111.6 cm,第一果枝节位7.4,单株果枝数13.5,单株结铃18.3 个,铃重6.0 g,霜前衣分40.1%,籽指11.1 g,霜前花率94.4%,僵瓣花率4.4%。
2.2 纤维品质
2018—2019 年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 校准棉花标准校准):山农棉TC12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8 mm, 断裂比强度33.9 cN·tex-1, 马克隆值4.97, 纺纱均匀性指数156。
2.3 产量表现
山农棉TC12 在2018—2019 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2 年平均籽棉、 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135.5 kg·hm-2、3 895.5 kg·hm-2、1 656.0 kg·hm-2和1 566.0 kg·hm-2,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 号[1]增产10.5%、11.9%、6.9%和8.1%;2020 年生产试验中,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146.0 kg·hm-2、4 005.0 kg·hm-2、1 762.5 kg·hm-2和1 707.0 kg·hm-2, 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 号增产5.7%、6.2%、6.7%和7.2%。
2.4 抗病性、抗虫性
2018—2019 年经原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进行抗病虫性鉴定:山农棉TC12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3 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山东省春播种植区种植。
4 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期和密度
春棉直播种植的适宜播种期为4 月25 日左右,不应晚于5 月5 日。此时气温升高,有利于快速出苗,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适宜播种密度为45 000~52 500 株·hm-2, 采用精量播种机械进行播种,将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2~3 cm。播种的同时用33%(质量分数,下同)二甲戊灵750~1 500 mL·hm-2加72%异丙甲草胺750~1 500 mL·hm-2进行苗前封闭除草,播种后覆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放苗,防止高温烧苗,以后不再间苗、定苗。
在鲁西南植棉区也可采用蒜套棉栽培模式种植,采用轻简无土基质育苗,4 月10 日左右开始育苗,5 月10 日前后移栽为宜。 移栽时选优质壮苗,栽植密度为45 000~52 500 株·hm-2。
4.2 田间管理
4.2.1精简中耕。 6 月中下旬盛蕾期前后,可视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将中耕、除草、施肥、破膜和培土一次性完成。
4.2.2简化整枝。 在大部分棉株出现1~2 个果枝时,将第一果枝以下的营养枝和主茎叶全部去掉;7月20 日左右打主茎顶, 打顶时间不晚于7 月25日,以后不再整枝[2]。
4.2.3科学化学调控(化控)。使用缩节胺化控时要严格控制株高,施用缩节胺时坚持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全生育期化控3~4 次。 其中:在5 叶期至现蕾前后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情况进行轻控,喷施98%缩节胺7.5~15.0 g·hm-2;初花期(开花后5 d 内),喷施98%缩节胺22.5~30.0 g·hm-2;打顶后5 d,喷施98%缩节胺45.0~60.0 g·hm-2。 根据土壤肥力、降水情况、棉花长势酌情增减各次缩节胺用量,最终将棉花株高控制在100~120 cm[3]。
4.2.4简化施肥。 根据棉田土壤养分特征、棉花产量目标分类施肥,将有机肥、速效肥和控释氮肥结合使用。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用量为有机肥(有机质含量为20%)4 500 kg·hm-2,纯氮95 kg·hm-2,P2O590~120 kg·hm-2,K2O 150~210 kg·hm-2;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将其施于土壤耕层10 cm 以下,与种子水平距离保持在5~10 cm。 蒜套棉栽培模式下, 长势一般的棉田于盛蕾期至初花期追施尿素150~225 kg·hm-2,长势旺的棉田应减少追肥[4-6]。
4.2.5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时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前期主要防治棉花蚜虫和红蜘蛛,中后期防治伏蚜、3 代和4 代棉铃虫、 棉盲蝽和烟粉虱[7]。
4.3 脱叶催熟
10 月1 日前后或棉花吐絮率超过40%时第1次喷施脱叶催熟剂,7 d 后根据情况进行第2 次喷施。每公顷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50 g 加40%乙烯利水剂3 000 mL 兑水675 kg 混合喷施。 棉田密度大、长势旺时,可以适当增加药剂用量。为了提高药液附着性,可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8]。
4.4 集中采收
待棉株脱叶率超过95%、吐絮率超过70%时,即可进行人工集中摘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