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初探
——以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为例
2023-01-20■文/许静
■文/许 静
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把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本质,让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开展以议题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积极开展深度教学,将学科素养培育落到实处。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倾向于“浅层化”。因此,要落实深度学习理念,必须从本质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核心素养的改革指向,体现课程改革的时代性,使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本文以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追求》为例,从“问题导入为抓手、巧用社会热点、深化主题式情境教学、开展合作探究”四个方面,展现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导入为抓手,为深度学习作铺垫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学习力循序渐进的提升。在新课导入部分,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打开学生的学科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自由平等的追求》这一课时,我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开始,为本课开展深度学习作好了铺垫。课前,我先引导学生自学微课、研读教材、发现问题。通过微课,展示对比了中国公民和西方公民在面对疫情时截然不同的态度:疫情期间,中国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居家隔离。而狂放不羁爱自由的英国人“无所畏惧”,仍聚集在一起,召开千人演唱会;意大利小镇居民聚集在广场,手拉巨大横幅,要求“归还自由”。这无疑形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情感体验。进而,我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到底什么是自由?我们该怎样珍视自由?”这样的导入环节,既深化了本课主题,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二、深度挖掘社会热点,拉近学生和现实的距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巧用社会热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将时事教育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时政之窗,而且激活了课堂教学,保持了课程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这需要教师平时关注、收集、汇编好时政热点,切准时代脉搏,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能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与社会热点的契合点。此外,还要求教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多看新闻并及时收集社会热点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把校园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拉近学生和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例如,在《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中,我选取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热点话题作为本次的教学主题。2020年的春节很不平常,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年的喜悦和往日的平静。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停课不停学”更是让学生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个社会热点话题作为一个总的情境线索,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三、深化主题式情境探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主题式教学以核心知识为主体,师生根据学科任务和教学目标选择主题,围绕一个或者多个主题,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合作探究活动,最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一个故事性的连贯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往往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创设连贯性情境需要教师深度挖掘素材,精心选择图片和情境或者编写案例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例如,在讲授“践行平等”这一知识点时,我采用了以下三则连贯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则情境对践行平等的启示。
情境一:2020年2月1日下午2:30左右,武汉市红十字会借用的武汉市国际博览中心临时仓库外,一名男子从国博中心提出一箱3M口罩,并称领取的物资是给领导配的。思考:请评析上述案例中的行为。
情境二:截至2020年2月20日24时,全国有湖北、浙江、山东五个监狱发生了罪犯感染疫情事件。司法部监狱管理局负责人何平表示:及时实施医疗救治,对监狱确诊的病例,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按与其他患者完全一样的办法,隔离救治,确保第一时间入院治疗。思考:司法部的行为表明了什么?
情境三:据《浙江工人报》报道,一些地方和企业限制湖北籍员工复工,或者明确规定不录用身份证为42开头的湖北籍员工,甚至还出现患新冠肺炎的员工病愈后返回工作岗位被用人单位解雇的案例。思考:对于上述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这三则情境材料的探究,帮助学生逐步明白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这三则启示层层递进,有效地落实了知识和能力目标,在情境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节课的情境虽然有多个,但具有连贯性,为同一个教学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我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一个总的情境线索贯穿始终,以主题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整个教学一气呵成。在情境中,更是将本课知识串联起来,在情境中发挥了道德的价值引领功能,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注重道德践行,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最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
四、深度开展合作探究,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充分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深度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与他人开展积极的合作和沟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体会合作在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体会学习内容的价值、学习活动的意义以及个人在学习活动中的成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中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学会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观点和见解来优化自身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在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合作探究、智慧共享,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珍视自由”这一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权利和自由的认识,突破知识难点,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举行了一次“法律知识小竞赛”。在课前,我公布了合作与竞争规则,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采用积分的方式,评选出分数最高的小组。课堂上,通过PPT展示情境材料:一位澳籍华人女子回国后,不按照规定居家隔离,竟然不戴口罩外出跑步。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劝阻,该女子表示跑步是自己的自由,她要锻炼身体,否则病了谁来照顾!面对工作人员的不断劝阻,该女子大发雷霆,直言要工作人员找领导来,还大喊“救命”。经查,该涉事人确为拜耳员工。拜耳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该员工作出辞退处理,立即生效。接着,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自由和法治的关系?这对我们珍视自由有什么启示?我给学生三分钟的讨论时间,每个小组把讨论结果写在卡纸上。时间到了,由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其他小组相互补充质疑。小组讨论后,再由教师总结归纳出答案,即“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回答最全面、最准确的小组可以加分。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气氛活跃,驱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和价值,提高了学生思辨能力和自信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实用。教师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根据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思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