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研究
2023-01-20孟珍珍王思婷
孟珍珍 王思婷 张 爽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0 引言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是以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为主体,财政保障、政策支持为支撑,监督管理为保障的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配置并有效监督学前教育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水平,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物质资源投放及使用,有效监管农村学前教育全面运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学质量,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保障农村幼儿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学前教育,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各种问题,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的运行不够完善,这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立足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剖析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优化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做参考。
1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1.1 人力资源不足
1.1.1 农村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较低
调查显示,农村师幼比例达到1∶15,而国家规定幼儿园师幼比例为1∶6~1∶8,农村师幼比明显增多,平均一个教师要照顾15个儿童,甚至更多。且国家规定幼儿园每班最多35名学生,农村很多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出现大班和超额班情况。
农村幼儿园少数幼儿教师拥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有一部分教师是社会招聘,门槛非常低,基本处于“无证上岗”状态,缺乏专业知识。部分年龄较大、有教育经验的教师,也显示精力不足、职业倦怠状态,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1.1.2 保育员文化水平较低
据调查,很多农村幼儿园保育员多为教师兼任。在配备的为数不多的保育员中,大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妇女,缺乏专业保育知识,观念落后,缺乏对岗位的正确认识,缺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的良好引导,在实际工作中只是负责打扫卫生。
1.1.3 管理及后勤人员学历水平低,缺乏规范管理经验与专业背景
幼儿园的管理是其运行的根本,后勤工作则是其发展的基础。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管理核心,对幼儿园的发展起到领导作用。据调查,农村幼儿园园长无证上岗现象严峻,有43%的园长学历水平较低,甚至达不到专科水平。农村幼儿园对于后勤工作不重视,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人员安排,对后勤工作存在偏见,忽视了后勤保障。后勤炊事人员在幼儿饮食方面没有做到合理搭配,幼儿饮食无法做到营养均衡。没有配备后勤安保人员,无法保障幼儿的安全,也不能对电线线路、水管管道和一些大型游戏器材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排除安全隐患。缺乏了对后勤人员的合理规划。
1.2 物力资源匮乏
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匮乏、简陋。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缺乏安保设施,比如监控系统、防护栅栏,甚至是消防设施等。很多农村幼儿园园内教室不足,采用大中小班混龄班较多,室内桌椅、柜子等基础用具陈旧,黑板、电视等现代设施老化或缺乏。
农村幼儿园园所规划不合理。户外活动场地存在活动区域划分不明显,部分农村幼儿园缺乏基本的活动区、游戏区等,游戏设施设备投放量较少。室内场地存在幼儿园生活区、教学区、幼儿自主探索区角等室内区域规划少或没有,幼儿玩教具投放量较少且杂乱无章,幼儿启蒙类书籍少。室内生活基本设施简陋。
农村幼儿园园内安全隐患较多。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简陋,各类设施器材不能做到定期检查。存在墙体、地面、设施设备等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偏远地区农村还存在留守儿童入园、接送等严峻问题。
1.3 财力支持相对较少
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学前教育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维持在1.2%~1.7%,远远低于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8%[1]。国家对幼儿园的财政支出不足,农村幼儿园获得的财政投入更少。虽然近几年我国在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上逐渐增多,但由于城乡差距,在经费配置上存在问题,大部分经费被分配到公办的“重点园”“示范园”,乡镇幼儿园获得经费的支持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
2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1 幼儿教师队伍管理不当,农村幼儿教师资源不足
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待遇的规定过于宽泛和模糊,特别是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缺失,对教师享有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规定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等[2]。优秀教师为获得更好的发展,流向县城等更好的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由于待遇问题又招不到优秀的教师,出现了城乡人力资源失衡,农村幼儿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2.2 农村幼儿园办园监管不到位,农村幼儿园办园不规范
政府对幼儿园的办园标准的监管不严格,幼儿园出现筛选入园学生、收费标准不明确等情况,导致“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出现。对幼儿园园内安全问题没有重视,监管部门没有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审查卫生标准。
2.3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农村幼儿园办园经费不足
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幼儿园基础的设施以及基础的教学设备等一系列资源投入不够,用于教育的保障资金曾出现拨付延迟的情况,且拨付的经费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农村幼儿园教育保障经费不足的现状还是得不到解决。
3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优化策略
3.1 完善制度保障
3.1.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经费投入
明确政府职责,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并依据当地情况,合理分析,按照相对应的标准进行财政支持。财政资金的投入要具有针对性,不能按照幼儿园的质量决定,而是要本着惠及更多幼儿园的目的,向弱势幼儿园倾斜[3]。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教育公平,增加幼儿园数量。政府应加大发展公办幼儿园数量,建立示范性幼儿园。强化普惠服务,增加普惠性幼儿园数量。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的资助体系。资助贫困家庭儿童,对经济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补贴,定期回访受资助儿童,使每个幼儿有学可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3.1.2 健全农村幼儿园监管机制
(1)规范幼儿园的招生制度。使农村公立幼儿园招生透明化,加大入园的宣传政策,确保大众了解招生制度并免试入园。规范幼儿园收费标准,依据幼儿园设施,教师能力划分收费标准,明确收费种类,避免出现民办幼儿园乱收费的现象。
(2)幼儿园安全问题。定期清除园内的安全隐患,检查大型户外器械。儿童活动室不得存放有毒物品,例如,消毒液、洗衣液等。建立接送制度。上下学要进行教师与家长的交接,由固定人员接送幼儿,如有特殊情况提前与教师联系。幼儿园门口设立防护栏,配备保安执勤,防止幼儿走失。严禁不明人员进入园内。园内消防设施齐全,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园内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以便家长进行监督。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清查人数,检查幼儿是否受伤。提高幼儿园食品安全,幼儿食用的食物的选择要谨慎,采用新鲜食材,用餐后要保留样品,留样记载。保证食堂、卫生间的卫生安全,保证地面干燥清洁。园内配备简单的医务室,便于在发生意外后进行简单的处理。
(3)定期评估。督导小组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评估,包括园内设施、教师及卫生安全问题。对不规范的幼儿园进行处罚。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出台相关文件,制定相应标准,构建教育监测与评估一体化机制,对学前教育机构和办学质量进行督导和评价[4]。
3.2 优化幼儿园的物质保障
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内接触学习新事物,通过创设合理、有趣、安全、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熟悉,体验各种现象,让幼儿可以放松的学习。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创设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通过亲身实践进行创作学习,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环境常设主要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平整坚固,颜色鲜艳,无毒无害的运动场;幼儿园的游戏设施(滑梯、秋千、跷跷板等)等室外设施设备;各类家具(玩具柜、毛巾、水杯等),环境创设(室内)读书角、教具、益智玩具(积木等)室内设施。
3.3 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
3.3.1 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保障乡村有充足的幼儿教师
与高校合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实习,引进专业人才。政府可出台相应政策,将农村幼儿园建立成扶贫支教基地,吸引外来人才。鼓励专业人才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并制定适合农村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落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3.3.2 完善教师培养计划,提升教育水平
制订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方案,落实培训的时间、地点,避免出现农村幼儿教师因时间、地点等因素无法参加培训。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培训的课程要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相结合,挖掘农村幼儿园特有优势,切实提高在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并进行创新。设置短期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如环境创设、舞蹈能力、绘画能力、钢琴伴奏等。建立沟通体系,促进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对想从事幼儿园工作的社会人员需进行培训后再上岗。
3.3.3 完善教师福利待遇
幼儿教育师资作为一国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其待遇水平被证实是影响教师从教意愿与留任意愿的重要因素[5]。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名额,鼓励幼儿园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对能力强、素质高、表现好的农村幼儿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4 结语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需要主管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到过程性的监督,再到阶段性的评价与反馈环环相扣,密切配合的过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保障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