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力打造的人脉是枷锁

2023-01-20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人脉权力

2007 年,47 岁的王俭被任命为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神华宁煤被称作宁夏的“工业长子”,作为它的掌舵人,这是王俭仕途的高光时刻。然而,拥有光环的王俭却渐渐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思想滑坡,滑入深渊。2020 年11月25 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王俭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 万元。王俭不服提起上诉。2021 年4 月19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在忏悔书中,王俭坦承: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董事长,自己热衷于建立人脉关系,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直到身陷囹圄,他才明白:“能和你成为朋友,不是你的人品有多好,而是因为你手中的权力好,本质就是权钱交易,哪有什么真正的友情?用权力打造起的人脉关系绝不是自己的人脉资本,而是作茧自缚的枷锁。”

贪念横生 以“呼朋引伴”为荣

“我的蜕变是从放松和逃避政治学习开始的。”王俭自我剖析道。入党之初,他觉得参加组织生活是神圣而光荣的事。然而,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的思想却慢慢松懈,常以业务工作繁忙脱不开身为借口逃避组织生活。“我不愿意和大家坐在一起,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政治学习,成了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特殊党员’。”王俭说。

丢弃了共产党人的“真经”,王俭变得精神空虚、不思进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扭曲。他常与老板们做比较,觉得自己在能力上不比身家千万、上亿的老板们差,生活上却相差甚远,心理上越发不平衡。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自从我有了‘心中贼’,也就有了贪欲和私心。”王俭说,“我很羡慕老板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在一起吃喝玩乐心情愉悦,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热衷于建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以手机通讯录里存有几千个联系方式,能随时“呼朋引伴”为荣。

内心失衡,信仰迷失,王俭把权力异化成建立人脉关系的工具。他认为:“只要我建立起关系,那之后的你来我往就是人情交际,不算以权谋私。”在办案人员的耐心教育下,他才幡然悔悟:“用权力打造起的人脉关系实际上是一副沉甸甸的枷锁。如果自己不是整天琢磨钻营,而是把精力全部用在工作上,也不会作茧自缚,陷入泥沼。”

贪欲膨胀 敛财六千余万元

建立起“人脉圈”后,王俭以增进感情、维系关系为幌子,经常吃吃喝喝、拉关系办私事,大搞权力寻租。“人的贪欲是慢慢膨胀的,王俭也是这样,他一开始是不收钱的,可以说,他的腐败是经历了从拒收、小收到大收的过程。”办案人员说。

在担任神华宁煤集团董事长之前,王俭曾拒收过一些礼品礼金,但拒收后他又觉得“亏”。渐渐地,在收与不收、怎么收的问题上,他摸出了一点门道,并形成一套“原则”——只收可靠的、放心的、与自己有交集的老部下的钱。后来又逐渐演变为锁定重点目标,呈现出“频次不高金额大、对象不多出手重”的特点。

在王俭贪腐的道路上,有两条“大鱼”不得不提,一是北京某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二是宁夏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肖某某。王某某为感谢王俭帮助其公司承揽神华宁煤集团公司多个工程项目,向王俭转让其即将上市的公司原始股,并建议他别自己出面,最好能找个亲戚“购买”并代持。2011 年1 月,肖某某为感谢王俭帮助其公司多次承揽工程,出资1000 万元为王俭购买某公司股份,并约定股权由肖某某找人代持,收益归王俭。平时王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肖某某也都会“及时出手”给予帮助。王俭对其很是认可,凡是神华宁煤集团的相关工程,都会先安排肖某某承揽,甚至亲自为其投资经营出谋划策,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商一家”。

经查,王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承揽、煤炭资源整合协议签订、工程款支付、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及个人行贿款折合人民币共计6042 万余元。其中,党的十八大后收受财物共计4422 万余元。

贪蛇忘尾 托关系为“小圈子”开脱

“你去处理一下,把‘火’灭一灭。”2010 年,神华宁煤集团下属某煤矿的主要领导因违法犯罪被检察机关侦查。时任集团董事长的王俭不仅没有积极配合侦查工作,反而授意下属去找门路、托关系,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013 年,该集团又有多名矿长因受贿被查,并受到法律制裁。事后,有一位检察机关的领导告诫王俭:“如果你们能正确对待,早些刹住歪风邪气,也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但是王俭不以为然:“社会风气就这样,这些不过是偶然事件。”也有人建议王俭在集团内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鉴,但他对此嗤之以鼻,深信只要人脉广、做事谨慎一点就没有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也在违纪违法,胆子更大,所以对他们的犯罪行为根本没有在意。整个集团风气日渐败坏,最终覆水难收。”王俭说。

2014 年,中央巡视组对神华宁煤集团进行巡视,该集团多名中层干部因涉嫌受贿被查,锒铛入狱。集团干部接二连三落马,王俭却仍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子在自己,仍一意孤行,企图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解决问题,为自己的“小圈子”开脱,严重破坏了企业的政治生态。

案例剖析 要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王俭36 岁成为厅级领导干部,曾在神华宁煤集团任职十余年,直至任该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长,他的问题也主要发生在这一时期。”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王俭错误地认为国企干部可以“搞搞特殊”“变通一下”,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靠企吃企,骄奢淫逸,以权谋私,大肆敛财,最终沦为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的“蛀虫”,教训十分深刻。

“王俭案是国有企业腐败案中的典型,监督有形无实,权力制约乏力是这一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不断蔓延的主要原因。”办案人员说,“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才能抓住抵制腐败的关键与要害。”

综观王俭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几乎没有绕开过“权”字:权大了,能监督自己的人少了,开始妄自尊大;权大了,围在身边的有钱人多了,开始搞起了权钱交易;权大了,腰包鼓了,开始了声色犬马,直至以权压人,专权弄权,破坏单位政治生态。以案为鉴,落实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就要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为权力运行纠偏正向。该案亦警示党员领导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守住廉洁底线,莫要重蹈王俭的覆辙。

猜你喜欢

人脉权力
朋友不是人脉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民营金融权力榜
朋友不是人脉
真正的人脉构筑方式
朋友不是人脉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