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出“思政味”
2023-01-20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沈海华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沈海华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指出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很多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内容。“必修1怎么上”成了不少高中思政课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思政课要怎么上才能和历史课不同?那就要上出“思政味”。
教师需要探究“四史”背景下必修1的教学策略。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但更多地体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凸显政治认同和价值引领。
一、“四史”背景下必修1上出“思政味”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时,还可以融入真理标准大讨论、小岗村的“红手印”、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三牛”精神、100位改革先锋等内容。
(二)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创新方式方法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学科课程”和“党史学习”等,师生都可以学习。对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定书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高中生可读可学可悟。
教师在必修1的教学中可以融入视频资源。例如,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法,总议题是“改革开放”,议题一是“为什么我国能从‘两个凡是’到实事求是”,议题二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议题三是“改革开放为什么伟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创新方式方法,运用科学、开放、创新的方式方法来启智寓情励行。
(三)构建共同体
1.教师教研共同体。
面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要开展好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教学课件在统一性的基础上要体现多样性,既有集思广益,又有各自风格。教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直面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
2.师生教学共同体。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组的“导客为主”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教师实现“四个转变”,即自觉地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引导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引导学生由“教学对象”向“教学主体”转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师生形成教学共同体,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教学相长。
(四)发掘本地红色资源优势
赣南红色资源丰富,如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色故都瑞金,长征出发地于都,将军县兴国,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音乐剧《闪闪的红星》,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音乐舞蹈史诗《长征从这里出发》,“十七棵松”的故事,“共和国第一军嫂”,毛泽东的《长冈乡调查》《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教师要立足本地贴近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讲好党的故事、新中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社会主义发展的故事、中国革命的故事、英模的故事,充分利用好本地的红色资源,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红色育人。
二、“四史”背景下必修1上出“思政味”的实操
在“四史”背景下进行必修1的教学,如何上出“思政味”呢?“思政味”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凸显政治认同和价值引领。
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是通过人类社会的前四种社会形态的前后更替,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看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看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和形成,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解决“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得出两个“不可”。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是因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人们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还因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所以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得以实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透过现象看本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揭示了两个“不可”,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不可逆转的是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不可动摇的是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第二课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也只能是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浓墨重彩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是透过改革开放史看到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改革开放的伟大,以及改革开放永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第三课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透过“四史”看到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课的三框是新时代、中国梦、新思想,史实少了,“思政味”浓了。透过“四史”看出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综合探究一是透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般进程或统一性和多样性,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中国人民意愿、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综合探究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只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共同理想,树立远大理想。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四史”背景下展开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更为重要的是要上出“思政味”,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有力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