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20侯姣姣吕莹盈
□侯姣姣 张 婷 何 菲 吕莹盈
《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核心课程,其内容涵盖医学中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等主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和阐明人体各正常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发生发育及功能意义。为后续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高职院校护生如何在新时代下掌握《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构建融工学结合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新形势下职业教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教育部办公厅在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最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中明确强调: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模式的设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根本因素[1],而传统教学课堂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所以如何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校研究的重点工作。
一、基于OBE理念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提出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斯派迪(William G.Spady)首次提出,以学生预期学习结果为中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新型教育理念[2],其核心思想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和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E-lear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结合,发挥教师主导和学习为中心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混合式教学法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4],与OBE理念一致。本文针对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积极开展实施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以突出“医学-解剖-护理有机融合”为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旨在为提高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全能型医学人才提供新思路。
二、基于OBE理念的《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一)结合OBE理念,设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流程。OBE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产出为导向逆向建立教学过程。首先,市场调研区域经济对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及国内外护理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学院护理专业学习预期成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预期毕业要求,反向设计教学目标与要求;然后,优化整合师资、课程资源,设计布局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及时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价、校内外专业审核等多元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改进、完善。
(二)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成立院领导—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青年骨干教学专业教师模式的调研小组,对医院、其他用人单位进行深度调研,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掌握护理专业发展动态,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位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明确护理专业学生毕业要求。
调研小组及校—企—行业专家共同讨论构建课程培养体系,重点突出解剖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需求的融合,加大护理专业课程与正常人体结构知识的整合力度,体现优化专业知识、注重临床技能、融入思政、人文、创新创业元素的多学科交叉、多视角解决问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基于OBE理念中应坚持发展理念,针对护理专业发展对专业设计适应行业未来所需的多元人才做准备。
(三)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平台构建。2018年教育部提出打造“高阶性”“创新性”的金课体系,应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5]。
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教学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8大措施,全面推进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努力创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研究团队首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超星系统、雨课堂、智慧校园上传多元化课程资源,建立课程章节题库,并通过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掌握学生预习情况、教学效果反馈建议,针对个性问题在网络平台直接答疑,共性问题在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强化巩固,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入国内外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帮助学习梳理章节框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VR人体解剖教学系统软件、“3Dbody解剖”应用软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组织、器官三维动态解剖结构,将抽象结构形象化,突破时间与空间障碍,以促进护生学习和发展为主要目标,构建以体现学生为主体、培养研究式学习的先进性、趣味性的智慧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团队协作学习能力,有效保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努力培养应用型特色护理学专业人才。
(四)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基于OBE理念的多维度教学方法。
1.利用PBL和OBE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前利用多元教学资源发布与护理技能相关的任务及临床病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问题,例如脉管系统章节以浅静脉穿刺指标为成果导向,静脉穿刺是护理专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实验课前应设置案例要求学生掌握上肢浅静脉走行,引出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血管的起始及周围毗邻结构,以此类推出中心静脉置管的具体解剖位置、插胃管术解剖知识、造口术的应用解剖制定相应的完成成果目标。
2.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PBL教学方法。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模拟病人(stimulated patients),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稳定完全复制临床工作情境的正常人或病人[4]。将标准化病人引入PBL课程中,及时与标准化病人进行沟通,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男性导尿术中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60°?”,进而掌握男性尿道的2弯曲、3狭窄等解剖要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3.采取情景式教学。组织护生以团队形式模拟患者持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住院证、办理入院、护士接待(白班、主班、中班、晚班、夜班当班责任护士接待)、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处理、给予护理治疗、健康宣教等过程,护生自选角色以小组形成完成成果,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护士核心能力。
(五)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完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落实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形成评价[5]。笔者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目前《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综合总评成绩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具体优化措施如下:第一,要求学生完成学习通上网络课程视频学习,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将考核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该考核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第二,授课结束后教师在超星上结合专业发展发布章节案例作业,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上述内容占平时成绩10%。第三,利用超星网络平台对知识进行讨论、学习反馈、提问,该项占平时成绩的10%。第四,角色扮演及标准化评分采用学生互评结合教师再评的方式,按照教师评定成绩占70%和30%的比例作为课程实践的最终考核成绩,该课程实践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第五,结合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命题,进行期末试卷命题,对解剖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等能力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将考核后结果构建形成性评价,针对结果进行教学反馈,教师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学生对照评估自己是否达到预期学习成果,进而促进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六)完善基于OBE理念的“双师型”师资培养体系。授课教师应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完成相应轮转,参与观摩临床手术及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同时完成校内资深教师每学期18学时的听课记录,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水平。同时,与医院护理专家、护理教研室共同修订教学大纲,建设病例库,邀请临床护理专家、临床医学教授进行授课。最后,授课教师将临床实践引入课程教学,达到理实一体化效果。
三、结语
本研究团队基于OBE理念重塑应用型护理专业特色的《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施方案,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改良了实验教学方法、完善了实验考核制度,对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有促进作用。一是培养护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于2003年联合颁布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首次提出护士核心能力培养,重点强调以遵循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应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效结合,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明确指出护士岗位能力应具有的能力[7]。相关调查[8~9]表明目前国内护士短缺,核心能力整体发展不均匀,无法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因此,新时代护理专业毕业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OBE结合PBL及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等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亲临临床护理工作真实场景,将理论与实践两者有机融合,不仅能掌握《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基本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护理人才要求。二是以学生成果为导向设计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同时通过“反向设计”的目标评估护生是否达到设定目标要求,然后进行不断改进,符合护理人员成长规律,也教会学生自我观察,注重反思,构建反思性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反思洞察能力。
本研究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仅针对护理专业护生进行研究,未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校、不同层次进行实践研究,因此下一步应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层次及学校进行探究,进一步挖掘OBE理念的优势,做好及时对比调整,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