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在中班『蜗牛日记』活动中的实践
2023-01-20四川省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幼儿园
四川省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幼儿园 孙 倩
中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教育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幼儿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充分调动感官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找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感与归属感,激发兴趣,在“活教育”中发现童心世界。教师如果不能发现身边的教育资源,忽略外部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将自然、社区、家长等资源运用到课程之中的设计能力,那么幼儿也将失去很多可以感受、思考、操作、探究的机会。
从“活教育”中生成活动
活教育的课程论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一日生活皆课程”,如果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幼儿并解读幼儿、有意识地挖掘家、园、社三方资源,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无数个为什么之中筛选并抓住了一个契机,引导幼儿自主操作,那么课程的点子也就应蕴而生了。
下面我就以“蜗牛日记”活动的诞生与深入开展为例,讲述教师如何一步步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幼儿在自然和社会中学习,从而追随幼儿完成“活教育”理论的实践研究。
1.与蜗牛的相遇,始于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
以蜗牛为切入口和幼儿们一起共构主题活动。春雨后,空气格外清新,老师带领中一班幼儿们在户外的草地游戏,突然幼儿在地上发现了一个蠕动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对此充满了好奇,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是蜗牛么?可是它没有壳呀?”“这个叫鼻涕虫,我妈妈给我说过的。”“那我们幼儿园有没有蜗牛呢?”教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命教育的契机,肯定了幼儿们乐于观察事物的品质。回到教室后,教师与幼儿们进行了谈话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与兴趣,大家以举手的方式决定:三月一起走进奇妙的蜗牛之旅,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2.研究的内容源于启发式的问与答
关于蜗牛,老师首先启发式地提问:“你想了解蜗牛的什么?”小朋友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围坐在一起交换着各自的想法。以下是小朋友们对生命的思考:蜗牛为什么会有厚厚的壳?为什么蜗牛有两只触角、触角有什么用?蜗牛为什么爬得那么慢?蜗牛有嘴巴么?长在哪里?为什么一碰蜗牛的触角就缩回去了?蜗牛如何生出小宝宝呢?在哪里能找到蜗牛?蜗牛身体下面的黏液是什么?蜗牛能活多长的时间?蜗牛不用上幼儿园么?教师采用录音或记录的方式梳理幼儿的问题,让探索的过程有迹可循。紧接着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边已有资源,选择几条可探索问题供大家投票决定——幼儿的自主性和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更好地参与到深度研究之中。
深挖蜗牛,基于做中教与做中学
“活教育的方法论”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以幼儿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感受为主,只有幼儿亲自去大自然中感受、体验,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在与幼儿的探究实践中,教师也以这个方法论作为思路,应先找到一些蜗牛,才能更好地研究蜗牛。于是教师和幼儿们在幼儿园里的花坛处、草丛里、泥土中、水泥地上纷纷观察寻找蜗牛,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家园合作,发放寻蜗记录表,部分由幼儿自主绘画生成,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寻找蜗牛,记录时间、地点、天气、工具等。家长和小朋友们穿梭在小区里、田野里、潮湿的墙体旁,最终搜集到了12只形态各异的蜗牛。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是“活教育”中的教学原则,于是在找到了蜗牛以后,围绕蜗牛的外形秘密、爬行秘密、是否绕开障碍物爬、饮食秘密四个方面与幼儿一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分组学习,实践探索
教师将不同的蜗牛分配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申领喜欢的任务进行研究。每个组自主根据问题进行材料的准备、角色的分配,教师辅助提供部分记录单和操作单。其中有一个研究蜗牛饮食秘密的小组,组员提前在家里准备多种食物,如香蕉、葡萄干、饼干,但是教师发现小组成员并没有完全利用身边的资源,于是在餐前活动时故意提醒孩子们,幼儿园厨房每天会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也许会有蜗牛喜欢的食物,于是孩子们第二天去厨房向厨师借了一些青菜、胡萝卜等蔬菜。
孩子们有一些绘画表格的经验,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时会用表格的方式统计班级人数、呈现一日生活计划,于是小朋友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提出用饮食记录表格能够很好地记录蜗牛喜欢吃什么。通过试验在蜗牛能吃的食物上打勾、在蜗牛不吃的食物上打叉的方式,最终得出结论:蜗牛还是有点挑食的,它喜欢吃青菜叶子,还有香蕉这样甜甜的水果。
通过实践不仅激发了幼儿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升了幼儿的科学探究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做中学让生活中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有趣而生动。
2.师幼共构,授之以渔
小组成员在探究蜗牛爬行秘密时,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液;这些粘液随着蜗牛的爬行,在路上形成一条线……幼儿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们答案,而是引导幼儿去元音儿童学习中心看看有没有关于蜗牛的绘本故事。在老师的启发下,有小朋友提出还可以在抖音搜索、百度查阅,最后他们在绘本故事《蜗牛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教师在与孩子共同构建活动的过程中,也是一次成长与重塑,在实践中教会幼儿们的比在课堂上说百遍更有意义。
在游戏中遇见蜗牛
1.班级里无处不在的“蜗牛”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指出:“让教学游戏化”,就是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追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实施的活动方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集体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以及日常渗透。当幼儿深入地了解蜗牛以后,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对蜗牛的观察和喜爱。教师尊重并给予幼儿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教学方式趣味化、游戏化,并将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也渗透其中——将幼儿与蜗牛互动游戏的各种图片和作品进行张贴展览;在区域里投放显微镜可以观察蜗牛的触角和躯壳;在数学区进行蜗牛的数运算练习;在过渡环节结合蜗牛的形象进行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和幼儿们一起用黏土捏一个蜗牛,在白纸上画出心目中最可爱的蜗牛,鼓励幼儿在科学区的显微镜下观察蜗牛细小的触角,并与同伴分享交流。还有幼儿喜欢自己用卡纸制作一个独特的蜗牛。在餐前活动时,教师也会与幼儿共同阅读《蜗牛的日记》,再次去体验蜗牛的生活,大家都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蜗牛,去感受生命的奇妙与可贵。那段时间,班级幼儿很多的区角游戏都与蜗牛有关。建构区给蜗牛搭建的小小的家,美工区给蜗牛做的小礼物,科学区观察蜗牛的躯壳与触角,益智区玩蜗牛对对碰的游戏——他们自发地进行游戏、探索,与蜗牛相关的痕迹遍布班级的每个角落,幼儿们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
2.与蜗牛的心灵相遇
在活动中,幼儿们将蜗牛看做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上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蜗牛的状态如何,并认真记录蜗牛不同时段的形态,他们会用蜗牛的视角去理解蜗牛。班级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探索的过程中,也与家长们进行着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家长也获得了成长与感悟。以下是我们班一位爸爸的随笔:“今天我们找到了三只蜗牛,用纸杯准备装上带回家。小满发现了第四只,我说这一只不用带回去,让它在这里玩。走出一段距离后,她跟我讲,‘你把它朋友都带走了,它自己在那里玩什么,而且很孤单。’原来小朋友理解的‘玩’是需要陪伴的。”我想,敬畏生命的种子就在幼儿与蜗牛的互动中开始生根发芽,做了就理解了、内化了。
我们一起和蜗牛进行了很多有趣的互动与探索,我们走进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奇妙与有趣、探索的过程中也对小生命充满了敬畏与珍惜;我们充分利用家、园、社的资源让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真正跟随幼儿内心的一次实践活动。陈鹤琴先生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形成至今日已过去了80多年,但是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尤其是“活教育”理论与现代学前教育的理念仍是相通相融的,对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具有指导和借鉴的价值,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仍将指引我们在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