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23-01-20■文/相静
■文/相 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这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道:“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端端正正书写
书写习惯是小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其他习惯养成的先决条件。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过程。
(一)写字如做人
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写的字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为人。有一首歌曲在校园里很流行,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中国字中国人》,歌词是这样写的:“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写字要用心,做人要真诚。一点一提开头要紧,横平竖直堂堂正正……”《中国字中国人》这首歌曲是“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的主题歌曲,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人要写好汉字,努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写字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规范学生的书写,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二)方法很重要
一年级是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起始阶段,端正的写字姿势、正确的握笔方法是写好字的前提。因此,一年级教师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写字教学,要互相配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于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一年级学生家长共有226人,笔者对家长反馈的问题进行了整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孩子写字的时间过早,四周岁前写字的有43.4%,由于孩子的手腕发育还不充分,容易出现握姿错误,形成不良姿势后难以改正。
2.有79%的家长虽然纠正过孩子的握笔姿势,但能准确掌握执笔方式的家长只有21%。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写字姿势足够关注,却缺乏正确的指导,因而孩子的书写姿势不容乐观。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孩子执笔写字不宜过早。针对一年级学生,教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端正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要时时提醒,课课指导。作为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掌握正常的握笔方法,以便于后续指导孩子。为此,笔者为学生教授了《写字姿势歌》:
学写字,要牢记,
头正肩平脚着地。
三个“一”要牢记。
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桌边有一拳,
手离笔尖要一寸,
大指二指对齐捏,
三指在下来托起,
四指五指往里卷,
笔杆离开虎口处,
拳心要空腕用力,
提笔就是来练字。
通俗易懂的儿歌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儿歌,在家里如果发现孩子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要及时提醒孩子改正。
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指写,让学生学会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掌握正确的汉字笔画和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的笔画次序,汉字书写笔顺一般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如写“及”时,要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写“义”字时要先写点,再写撇和捺;“贯”字上半部分要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一年级上册教材后附有常用笔画名称表,其中有22个常用笔画,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牢牢记忆并掌握正确的写法。
(三)坚持是关键
学生写字的兴趣及正确的写字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持之以恒地认真书写也很重要。“写一手好字”不仅是笔者所在学校对每位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每位教师的要求,学校要求师生“提笔即是练字时”。一是教师要坚持板书示范。黑板上的每个汉字教师都要认真示范,要一笔一画地认真板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是学生要坚持课内外练字。语文课堂上,学生书写认真,教师评价及时。每天中午的20分钟午写时间,学校播放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学生端正姿势、静心书写,这已经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学期末,学校还会举行一至六年级学生汉字书写大赛,学生在精美的书写纸上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书写自己的书法作品,优秀作品会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认真书写带来的快乐。寒暑假也是学生练字的好时机,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字20~30分钟,可以临摹字帖,也可以以统编版教材的生字表为书写内容,这样学生既复习了生字,又达到了练字的目的。写好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的长期陪伴,常常指导,常常鼓励。
二、认认真真倾听
倾听是指安静地听、仔细地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培养倾听习惯其实是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专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语文学习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更加需要专注力。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约束力比较差。因此,教师要积极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专心听、专心思考的好习惯。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呢?
(一)教师范读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在范读,范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还能够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就能够掌握阅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教师范读时的表情与肢体语言也能够感染学生。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听读任务,如教师范读时,学生要边听边标出停顿的符号,给重读的词语加上着重号,这对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有一定的帮助。
(二)课堂约定
笔者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美好的教育从倾听开始,在相互倾听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教学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为此,我们可以进行课堂约定,约定的目的是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约定形式可以是语言约定,也可以是动作约定。语言约定,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教师说上半句——随风潜入夜,学生齐读下半句——润物细无声。经过多次训练,课堂上教师的约定语一旦出现,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齐诵诗句,课堂就会迅速安静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动作约定,如有的低年级教师创编了“听”的游戏——“谁有顺风耳”,让学生把小手放在自己的耳朵旁做顺风耳的动作,意思就是要认真听讲。经过多次练习,当学生看到教师做“顺风耳”的动作,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了。中高年级课堂上,如判断对错,学生就可以伸出右手,比一个“OK”的手势表示“正确”,两只手交叉则表示“错误”。为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新鲜感,教师可以隔一段时间对课堂约定进行适当的改变,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养成持续倾听的好习惯。
(三)家长陪伴
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用心陪伴。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一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经常有父母感叹道:“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和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事实上,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说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受父母的重视,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所以,作为家长要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的重视和赏识,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敞开心扉,对父母畅所欲言,与父母的沟通也就顺畅了很多。二是刻意地进行倾听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对孩子进行倾听训练,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的动作,给孩子布置任务,让孩子尝试完成,如让孩子把家里的垃圾拿到楼下垃圾台,或完成一些“传话”任务等,让孩子安静地听,积极地思考,以此训练他的倾听能力。三是学会赏识和及时表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及时评价肯定孩子,让孩子有获得感,激励他保持这种良好的倾听行为。
三、扎扎实实积累
人们常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没有量的积累,难有质的飞越。为此,扎扎实实的积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阅读中积累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读出滋味,读出情趣,读有所得,并将好词佳句摘抄到积累本上,这样学生就能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
在家里,家长和孩子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如“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活动。笔者所在学校鼓励家长和孩子开展“你读我诵,声声传诵”亲子共读活动,我们以主题阅读系列“你读我诵”为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陈沆的《一字诗》:
家长读:一帆一桨一渔舟,
孩子诵:一个渔翁一钓钩。
家长读:一俯一仰一场笑,
孩子诵: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样的“你读我诵”很有意思,孩子非常乐于参与,家长可以用音视频记录下“你读我诵”,分享到班级群或朋友圈,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家长和孩子共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积累知识,还能够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二)背诵中积累
除了阅读之外,背诵也是积累的重要方法之一。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背诵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是必须背诵的。笔者所在学校结合陕西地方教材《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要求各年级学生每周至少背诵2首古诗词,学期末进行古诗词验收,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感受中华文化、中华诗词的魅力,以此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三)生活中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丰富积累,促进成长。比如外出旅游,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社区服务,学生能够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当防疫志愿者,学生能够体会医护工作者的不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等走进生活、了解世界。《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旨在让经典文学、历史名著“新”起来,让书本“厚”起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节目涉猎领域非常广泛,如寻访河西走廊、寻迹古长安、苏州园林、走进吐鲁番、陕西民俗印记、行走在草原、山海雄关、探秘书本里的诗词……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观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如三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葡萄的“七十二变”》《火焰山的秘密》《古老的皮影艺术》《趣味年货》《虎虎生威》等。通过观看节目,学生的积累更加丰富了,他们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了。
四、持之以恒写作
语文学习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离不开表达和写作,所以小学生要坚持写作。
(一)分段指导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写作尚未真正开启,但是表达早已萌芽,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表达写作环境。刚上小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会表达,尤其是说好和写好一句完整的话。起初,学生或许并不能说清楚、写明白一句话,教师可以降低难度,每天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写作对于三四年级学生,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重点,也是难点。比如,三年级刚开始接触作文,学生不会写,教师不能逼着学生硬着头皮去写。比起写,学生更愿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家长记,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的心理。还要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喜欢哪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让他先用文字介绍,与同学交流,慢慢地再过渡到写就容易多了。
(二)坚持写日记
日记能够记录学生的喜怒哀乐,日记就像一扇窗口,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一个迷人的世界。学生写日记既可以丰富词汇,积累作文素材,又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的“童子功”。
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让学生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或准备不同的笔,让日记本变成孩子最爱的素材本。如果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家长和教师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新鲜的、特别的事情,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不规定字数,不限制形式,让学生爱上写日记。中高年级学生写日记时,可以选择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观察日记、班级日记、活动日记、实验日记、思考日记等。
人常说:“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着眼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如果学生能够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那么学习对他而言就不再是一件难事、苦事,而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乐事。在此,笔者希望每个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