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切入口*
2023-01-20卢黎歌郭玉杰
卢黎歌 郭玉杰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中人的美好精神需要凸显,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时代使命。通览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一词出现的频率为42次,与之相关的“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表述,投射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切和目光转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具有引领人的精神风尚、满足人的“真善美”追求、充盈人的精神世界等价值意蕴。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需要困境”,诸多受教育者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因之,应及时从“激活需要”出发,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成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通路。
一、需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依据
需要是人们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人的一切现实活动的深入与扩展都受需要的支配。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受教育者的需要描绘、析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存在和运行轨迹。
(一)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起点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人的需要是人生命活动的始因和根本动因。“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1]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自然需要出发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马克思对人的考察并没有止步于孤立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始终将其视为社会存在物。人在现实社会中,始终以一种社会的形式来满足各自的需要。需要是人实现自身社会本质的重要纽带。人的需要本性作为重要内驱力,持续推动社会发展的更替变迁和人类生存形式的演变。由见,人们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植根于受教者需要的满足。如果漠视和脱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亦即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须从其属人本质出发,以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原点,激活深层动力。
(二)需要的多样性和发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因
人的需要不是抽象空泛的理论范畴,而是具体的实践概念。从共时性和历时性角度分析,人的需要是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就共时性而言,人们具体生活在其中的不同社会关系网络,大致规定了他们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差异,具体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也是形态各异。基于考量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体层面的需要和社会层面的需要。个体层面的需要主要是指个体增长社会科学知识,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念,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等需要,这些需要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层面的需要主要是指受教者按照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发展要求将自身塑造成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保障。就历时性而言,需要的发展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同向同行。在不同时期,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具体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特定的时期内,某些是现实需要(面向当下的需要),某些需要是远期需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伴随需要的跃迁和嬗变,不断自我调适和创新,以期适应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满足“真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归宿
从需要具有当下形态和未来形态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推衍出“真需要”与“伪需要”的概念。所谓“真需要”,是指利于人的全面成长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与之对应的“伪需要”,是指无助甚至有碍于人的全面成长和社会发展进步,却以“人的需要”表象于世的非真实、非正当、非合理的“需要”。在特定的社会利益驱使下形成的扭曲环境和不良风气以及不当教育迷惑人对需要的价值辨别与理性选择,导致对需要在内容或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产生不恰当诉求从而催生“伪需要”。如极端自私自利的“需要”、无止境崇拜金钱的“需要”等。“真需要”的精神牵引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正向作用,而“伪需要”的无限膨胀则会使人陷入需要的盲目性与非理性,引发思想冲突与社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甄别其“伪需要”并排除干扰,努力调动并满足其“真需要”。
二、需要的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的关键
需要的存在,并不是能够时时被意识到的,有赖于教育者的激活。所谓“激活”,一般泛指刺激某事物,使之活跃起来。而“激活需要”,是对前期植入受教者潜意识中的社会需要和个体远景目标进行刺激与唤醒,促其成为受教育者意识中的“真需要”。
(一)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需要问题的三对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需要的可能性,不仅能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体意义建构、精神与能力建构、人格建构等精神性需要,而且可以满足受教育者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要求进行自我塑造的需要。但是某些需要在特定时期内并未被受教育者所意识到,也就很难成为他们当下的“真需要”,甚至被误认作教育者虚构和强加的“伪需要”。如树立远大理想、人的自我实现和超越层面等高层次的个体层面的精神性需要,以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经济观念、增强生态意识”等社会层面的保障性需要。[3]这些需要对受教者来说是远期的,满足这些需要后产生的作用是间接的。这种在需要问题上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当下与远期的矛盾、“真亦伪”与“伪亦真”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起点层面的挑战。因为某些受教育者正是带着“刻板印象”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造成先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阻力。因此,应当让受教育者在起步期就能辨别真与伪的区别,意识到某些远期需要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作用,促使他们认同其为“真需要”。
(二)逻辑关联: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被选择性忽视的三重成因
造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被选择性忽视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需要的特征出发,需要的多样性加剧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明辨真伪需要的难度,需要的发展性模糊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远期、间接需要的认识视线。第二,就受教育者而言,社会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导致他们的“短视”和“近视”。“短视”是指受教育者将与自身既得利益直接相关、或对自己现阶段有意义的需要置于需要体系的中心位置,倾注较多的关注,而将某些远期的、间接的,看似与自身当下发展无关的需要置于边缘位置,认为并无紧迫性或与己的密切相关性不够,故而较少关注。“近视”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指受教育者被“伪需要”模糊了双眼,对“真需要”认同缺位。二是指受教育者认为属于精神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此乃受教者思想认识的误区。实际上,“人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4]满足人在面对社会生活、秩序、安全等重大问题中产生的需要,包括追求爱情、亲情、友情以及追求理想、信念、自我实现和超越的精神性需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三是指受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等功能认识不到位,表现出被动、勉强的状态,甚至认为政治功能与己无关,表现出懈怠、敷衍甚至逆反的心理。第三,就教育者而言,某些教育者对激活需要的重视不足或功力不够,不擅长引导受教育者辨析“真伪需要”,不善于将那些对受教育者来说远期的、间接的“真需要”激活、转化成为他们的现实需要。
(三)逻辑终点:以需要的激活破解需要被选择性忽视的现实困境
教育的客观效果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存在一定差距,缘于教育者这一“供给侧”与受教育者这一“需要侧”未形成良好对接。大部分有关于需要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在默认思想政治教育被受教者需要的前提之下,从“人的需要本性”“学生成长需要”“需要层次理论”等角度指明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生动力之地位,阐述遵循需要理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功能、途径等,而鲜有研究从需要的产生与存在、活跃与作用这些原点问题着手深入探讨。事实上,诸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前期教育活动的作用下,已经被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之中,构成需要体系的一部分,只是不同需要存在的状态各有差异。有些是容易被感知的,还有些是不易被感知到、容易被忽视和搁置的远期需要。随着时间流逝,如果不对其加以激活,这些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远期需要将长期处于一种“休眠”的状态,甚至逐渐消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便大打折扣。因之,教育者应从外部刺激某些客观存在于受教育者思想中的需要,在这些需要僵化和出现怠惰时重新激活它,使其活跃起来,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真需要”,进而产生满足需要的强烈渴望,增强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
三、激活的实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激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5]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激活起来。
(一)充分把握利于激活的时机
“什么时候激活”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首要问题。第一,教育者要捕捉利用好天然的有利时间。根据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理论,对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指第一印象对人的判断的影响。利用首因效应激活需要,要求教育者从形象树立和教学设计上,树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避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偏见影响学习动机。教育者要通过提升自身魅力建立起师生的情感纽带,以“六要”的标准要求自我,表现出良好的形象、教态,以强大的专业素养、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与学生建立起亲和互信的师生关系。此外教育者要高度重视第一堂课的“绪论预热”。部分教师没有给予绪论教学足够的重视甚至省略绪论教育。绪论恰恰是激活需要的关键一课。教育者要改变过去教学流程较刻板、直入主题、强硬灌输的老一套做法,通过“绪论预热”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真有用,感受到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真正热爱,增强其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其轻松愉快地做学习的主人。第二,教育者要抓住机会创设各种有利时机。激活需要不应是停留在开课伊始的环节,而应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活动。正如赫尔巴特所言,“一种连贯的讲课必须通过使学生始终保持急切的期待心理来激发学生”。[6]教育者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教学实际情况创设合适的时机激活需要。
(二)依据需要规律甄选利于激活的内容
内容始终是保证激活效果的核心所在。激活内容的选择要从需要的真伪以及需要的现实和远期状态考量。第一,教育者要以“史”为启示,引导受教育者从总结历史经验中探寻“真需要”的启示和“伪需要”的警示。首先,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在学习“四史”中明初心、担使命。依据受教育者“短视”和“近视”的特点,教育者要引导其纠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偏见,匡正其冷漠甚至抵触的态度,助其摘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色眼镜”,感受精神需要的重大意义,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和全方位功能。其次,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从学习科学发展史中明智、强化科学态度、培养辩证思维,增强明辨真伪的能力。再次,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从认识成功人士成长史和同辈成长经历中学会处理真伪需要的关系。第二,教育者要以“世”为视阈,引导受教育者从社会发展趋势中阐明远期需要的意义和远大理想的作用。具体来说,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在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把握好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横向坐标和时代发展变化的纵向坐标。一方面,教育者要在中外比较中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优越所在,使受教育者真正树立“四个自信”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教育者要使受教育者在感受时代变化中明确“两个大局”下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教育者既要引导受教育者明白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的成功就在于价值观和远大理想的正确性,也要引导受教育者理清个体与社会、现实与远期、直接与间接的关系,改变受教育者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只看表面、不看根本的思维模式,使其自觉将“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锤炼提高自我。第三,教育者要以“理”为导引,引导受教育者在掌握需要相关理论下用好激活需要的策略。激活需要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要以一定的理念为先导。古今中外,诸多学科中都有丰富的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诺维奇的活动-动机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等理论为更为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人的需要、掌握需要规律,进而有的放矢地激活需要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资源。
(三)探索利于激活的方法技巧
方法和技巧是架构起内容的“桥”。第一,教育者要探索和掌握激活的方法。需要的激活依赖热情的激励,照本宣科式、填鸭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磨灭了学习激情,教育者应采用激励式等方法;需要的激活依赖在互动中增强受教者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教育者应倡导启发式、研讨式等方法;需要的激活还离不开对榜样、典型的学习,教育者应倡导案例式、示范式等教学方法。情感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教育者可通过演讲式、诉说式、叙事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情感共鸣。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应注意把握好多样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契合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使方法选择得恰到好处。此外,网络大数据环境下,海量信息纷至沓来,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导致了“知识性灌输”教学方法式微,单一的课堂平面式教学方法激活需要效果被消解。教育者应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融合,综合运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等新型育人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立体化。第二,教育者要运用和优化激活的技巧。一是通过现实刺激触发满足需要的渴望。现实因素是激活需要最直接的、最有力的触媒。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发掘需要与现实链接的契合点,使需要在与现实的交互中活跃起来,促使受教育者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二是发挥创新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度。积极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话语体系,以受教育者不断发展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充实教育内容,将抽象化的价值规范融入主体情感体验,转换为受教者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达到“入耳入脑入心”之效。同时,“要善于利用思想信息的新鲜度、蕴含度,激发人们的好奇性,强化其求知需要;善于肯定人们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人们放大视野,产生新的追求”。[7]对受教育者已经“休眠”的需要给以猛烈冲击,注入新的动力因素,使受教育者的需要始终保持活跃并不断跃升,避免出现需要满足后的僵化沉沦。
(四)多管齐下巩固和提升激活的效果
激活效果的巩固是激活环节的重中之重,巩固好激活的效果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力源源不断。第一,教育者要进行阶段性目标的设定,在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和再设定中提升激活本领。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分析受教育者的需要类型、种类和层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阶段性目标的设定,并引导受教育者把低层次的需要融化于高层次的需要之中,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并使之现实化。第二,教育者要精心设计课堂测评,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者可以利用制定电子抢答题、自我演讲、分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赛等创新形式进行课堂测评。通过课堂测评不仅能巩固学习效果,而且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研判和反馈,为后期的教学提供数据参考。第三,教育者要巧妙设计作业。这不仅能减轻受教育者负担,减少抵触情绪,而且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受教育者在主动学习中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第四,教育者要更新教育理念,释放主体活力。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改变过去囿于“应试教育”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形式,将衡量学习优劣的标准更多向过程性成绩偏移。就教育者自身而言,要下大力气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将评价授课优劣的标准更多向是否受受教育者喜爱偏移。第五,教育者要选取成功案例以供选择性吸收借鉴。激活需要作为新生事物,其实践过程一定是曲折的,成功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挫败,因此,巩固激活效果需要借力。教育者要从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从挫败经历中总结教训,推动激活需要活动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