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分析
2023-01-20廖春芳
廖春芳
(广西长长路桥建设有限企业,广西 南宁 530001)
“营改增”贯彻减轻公众综合负担的目标,优化国家赋税结构的原则,推动地方税制中央税的改革。赋税收益集中由国家掌握,再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分摊至各级财政部门,用于本级行政单位预算支出。从上海市“营改增”试验开始,将原先是主营业务税征缴覆盖范围的运输业与现代服务型产业导入所得税的征管覆盖范围。实行全部“营改增”变革后,主营业务税的征管适用范围将涵盖了房地产产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现代生活服务业的全部产业。
一、“营改增”概述
1.含义介绍
目前,我国的“营改增”已实现了全面推行,而“营改增”之后,企业又对经营计划作出了调整,以避免企业负担的增加,这将对企业税收计划提出了更高要求。税收筹划是财务的重要组成部门,也叫做合理避税,是企业在没有违规的情况下,科学安排自己的企业经营计划,可以保证企业征税最小化、税务损失最小化,有助于企业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税收筹划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尤其是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税收筹划,将企业的负担减少至最少,其也是对企业经营水平的一个提升。
2.基本内容
所得税,是对企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的附加增值所缴纳的一项税种,由税务机关统一组织征收,在计税时还可以扣减上一环节中已负担的进项所得税。而营业税则是对企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的所有营业额所计征的一项税种,由地税机关直接主管征收,在计税时不可以扣减上一环节中已负担的所有营业税。二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如何再征税。所谓“营改增”,实际上就是把原先缴纳营业税的税目转为再缴纳营业税。“营改增”的另一大优点就是能够避免反复缴税,也能够让整个经济产生比较好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行业的整体税负压力。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在国家全面实行“营改增”前后,政府就将在建设、交通业、金融、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都实行“营改增”试点工作,但类似的运营税也将不再缴税,对营业税制度也要加以进一步规范。“营改增”其实是一种减税策略,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进行“营改增”,既能够鼓励中小企业融资,增加生产发展,同时又能够增强中小企业投资获利的能力,从而促使中小企业实现了逐步转型发展,这样就能够不断完善当前的经济结构。“营改增”后,最大的改变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收、无法出口退税、不能分包抵税等不利因素,从而达到了营业税的各道工序都征收,各个环节都抵扣税收的优势,从而能够减轻企业税负。而且“营改增”政策又将营业税的价内税变成了增值税的价外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产业结构作出了相应的调节。
3.“营改增”实行后对企业税收计划的影响分析
“营改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征收,也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压力,但“营改增”并不是对每个企业都进行试点。对有些建设项目需要从偏远的小企业购买建筑材料而又无法拿到发票的企业来说,他们有时候甚至无法得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进项税额也无法抵扣,这样一来反而加大了企业的税负压力。“营改增”工作的实施效果与企业的经营性质有着莫大关联,有的企业各个产业和不同的应税劳务类型之间,在对进项税额的抵扣上差别也比较严重,由于此类物料供应商一般属于中小规模纳税人并不具有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资质,从而企业进行对这些物料购买时所形成的进项增值税额也将无法抵扣。营业税与增值税二者差异很大,前者为价内税,后者则为价外税,不过二者都有共性,那就是最后都要让企业负担这些税收。实施“营改增”措施是对过去价格规定的一种变化,要求企业中的所有物资商品都必须从价格方面加以调整,从而符合企业价格的规定。
二、“营改增”视角下实行税收筹划的作用及影响分析
1.作用
在实施“营改增”以后,企业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合理征收。针对改革以前的中小企业规模而言,如果采用百分之三的营业税征收比例,对进项税额并不减免,就会产生过多环节的合理征收,从而造成我国税率负担得过重。而相对于大中型而言,在“营改增”以前,由于我国本身的经济就很弱,税率压力更加严重我国的经营压力,企业税收申报工作就无法进行了。而在实施“营改增”以后,使企业能够避免重复征收,减免税赋负担,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企业实力。此外,当企业的税收政策改变以后,从企业所购入的主要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也能够减免,这不但能够增加企业产能,促使企业加大产品规模,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工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收入。
(1)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纳税者在企业全部实施“营改增”后,在税收筹划方面应该减少税务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利润,例如将原来在现代业务领域的综合税费由5%变成6%,在“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比例变成6%,在邮电业领域由原来纳税的3%变成11%等,从原来的全额缴纳逐步实行至“营改增”后的逐一减免,特别是要透过进行税收筹划活动,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税费,并做好科研规范企业的整体税收计划,才能提高企业内部经费的运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个竞争水平。
(2)有助于减少企业税务风险
特别是在“营改增”的优惠政策出台并实施之后,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更要更加全面清楚地了解政府各项政策,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纳税意识,确保诚实缴纳,减少企业税收经营风险。积极构建稳定的企业内部环境,方可促进纳税单位做到企业依法纳税和诚实缴税。
2.影响分析
“营改增”在中国实施之后,企业税务中兼营业务、混合营销等被赋予了全新的管理内涵,纳税人需要通过对赋予的内容新意正确认识、开展适当的经营管理方式,才可以合理规避税收风险、减轻企业税负,但许多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后,还是采用了原来的,对其服务、无形资产、修配劳务等经营项目实行统筹核算,这样将导致上述的经营项目都无法获得免征、减税等优惠政策。另外,在企业的运营阶段,如果一项营销活动中,不但涉及客户服务,还涉及产品销售,即判定为混合营销,但许多企业在进行混合营销活动的阶段时,不清楚企业在混合营销模式下究竟需要怎样承担所得税义务,从而有效减轻了税负,比如一个IT企业,由于需要向市场客户销售计算机硬件资源商品、提供软件开发业务等,在企业进行综合税务计划的阶段时,把商品销售、软件产品等业务并入到统一合同中,但在国“营改增”税收政策下明确规定,对进行商品批发、制造、零售的企业所发生的混合营销活动,企业必须按照'销售货物'来承担所得税征收义务,这样便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如提供的软件业务,企业原来需要按照百分之六征收所得税,现又需要同销量商品承担相同纳税义务,按商品销售百分之十七承担所得税征收义务,企业税率提升。
三、税收筹划的重要方式
1.税收优惠筹划方式
就零税率来说,如果面对部分实施零税率政策的企业,其自身实际是减免了税款,而面对企业的用户,则实际是增加了税款,而企业无法再展开进项纳税抵扣,或者增加了进项纳税,那么该部分用户就可能会减少对企业商品的购买,或者会调整上游的商品供应单位,从而减轻了企业税负;如果企业产品不享有上述优势,用户则会增加企业对产品的购买,从而增加了商品销售额,从而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也可以通过提前组织税收计划活动,在比较两种状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后,在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石上,选择能否实行零税率的优惠制度。
2.税制要素分析方式
对纳税者纳税款有影响的原因较多,但一般主要是分析缴纳日期和缴税地点,关于缴纳日期的税收计划,首先必须明确缴纳责任义务产生的具体日期。就销售货物而言,由于缴纳权责产生的日期通常为企业取得销售款或销售款单据的当日,因此企业为了科学避税,或许会因为没法准确支付货款,因而使得缴纳权责的产生日期向后推移,但企业可以从中得到一定时间经济价值。而关于纳税人地,重点则是针对那些在全国各个地区税负不同的纳税人,由企业在进行整体评估的前提下,选择缴纳款地的区域进行注册。
四、在“营改增”的视角下税收风险与控制要求
1.“营改增”视角下,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增值税专项发票的问题预防
目前,随着涉及增值税单证的案件不断增多,增值税抵扣案件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比如,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就会在开具发票的时候,出现弄虚作假、虚开发票的情况,而随着“营改增”的实施,这种情况也是司空见惯的,有些人甚至会用这种方式进行投资。因此针对这些发票管理风险状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地运用所得税专项开具发票,并仔细规定了其中的项目内容,方可协助经营单位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针对企业可能形成的开具发票问题,在具体实施中企业应当严格地按照业务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合理收集相关扣税证据,在税务主管部门所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及时提供合理的认证业务。例如,由于所得税开具发票所提供中作为纳税人经营活动的主要证据,会经常通过专用发票实行税额抵扣。所以,企业应当严格根据相关的法令规范加以严格管理,以避免形成企业虚开发票赚取利润的情形,避免形成重复征收,从而进一步加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纳税者要对本身行为予以约束与管理。
2.“营改增”背景下,会产生进项税金的抵扣风险事件
所得税的核算工作不只出现在发票管理工作方面,也出现在增值税进项税收事件中,从而带来了不少的税收风险。在目前的情况下,纳税人也可以通过扫描来进行纳税申报。在目前的情况下,依照有关规定,中国的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其进行全面的风险控制,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财务管理上,要准确地说明所有有关增值税税款,特别是在对新购入发票开具的计算中,要确认好所有进项税额。各纳税企业应仔细查阅、并严格按照各种征税规定和细则,规范管束企业纳税行为,如果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核算,则无法有效提取真实的税收资料,从而导致抵扣发生同样的现象,即使进项纳税人符合抵扣要求,也难以完成抵扣。
3.在“营改增”的背景之下,要从严把控增值税的税收经营风险
最新实施的“营改增”改革方针,在整个企业方案内增加了免税和退还所得税的规定。纳税单位在获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要逐步落实和建立好内部风险防范体系,在实施科学合理的内部税收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主动做好企业内部风险防范。尤其是对有重大经营风险的行业,更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纳税内部管理措施。对纳税单位确立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措施,从纳税单位具体情况入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政策措施,以主动预防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重大涉税经营风险。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各个行业的税收政策,把符合法规的税收政策落实与执行,并严格地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认真贯彻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严格做好各种基础申报制度和业务流程,方可更有效科学地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
五、在“营改增”视野下加强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
1.形成科学的税务筹划观念
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是在合理、正确操作的基础上实施的,国家税收是强制性的,所以,任何的税收筹划都不能让企业形成偷税、漏缴行为。企业只有建立正确的概念,明确什么行为是不正当的,什么行为是可以进行的,才能够明确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范围,不至于发生越界现象。此外,也要在企业内部创建税收筹划氛围,虽然税收筹划是财务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它并非企业和财务人员的任务,还必须全部职工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必须重视税收筹划工作氛围的建立。
2.管理好增值税专项发票
增值税发票是企业所得税进项抵扣的主要凭证,但如果因为管理不当而发生丢失或者损毁,那么其进项税或者销项税将无法进行正常抵扣,对企业造成了相应经济损失。所以面对增值税发票内容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企业也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管理工作并提交到有关税务局,而不要拖到最后,从而拖延进项的抵扣,造成企业无谓的损失,因为增值税发票不但可以作为增值税凭证,而且是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一个反映,通过对特定时期内发票内容的汇总、梳理,可以了解企业正常经营的实际情况和财务应用状况,也可以针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调节,从而确保了企业的经营任务完成。关于发票的管理工作,我们既可以制定了发票管理细则,使发票的管理工作达到了科学性和规范性,也可以减少了发票管理的工作量,还可以为检查发票的管理情况提供了方便。
3.强化财务人员专业训练
税收筹划活动对企业相关部门财务工作人员的需求比较高,此类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最基本的财会工作专业知识,努力做好税收工作,同时还要对企业所处地区、所处产业的税收政策详细掌握,并时刻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以支持企业顺利进行税收筹划活动。这样,就要求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合理范围内,努力完成企业税收筹划活动,将企业税负减少至最少。但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本身也有可能只是企业的一般会计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水准,因此,企业必须定期举办与税收筹划有关的专家讲座,了解企业新的税收政策,并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以保证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职责。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而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对企业来说,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效的,既能降低企业的税负,又能提高企业的成本。
4.制定缴税风险预警制度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规避税收筹划的风险,毕竟税收筹划并非完全没有风险,而我国的税收政策也在快速的调整,而企业的税收规划只能在当前的税制下进行,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调整,无法一成不变,这就加大了税收规划的难度。因此要求国家税务机关建立动态化税收筹划计划,并定期调节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以适应新的税收政策要求,从而减少差距,降低经营风险。而风险警示机制的建立,则可以是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长期保持比较高度的警觉,以防止企业内部产生违规降税、逃税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关于税收筹划风险的评估工作,要由专门的风险监测者承担,这部分人员不但要熟悉税收筹划基础知识,还对风险具有较敏感的洞察力,对素质也具有较高要求,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于各方面人员培养,并加大对税收筹划工作的投入。
5.主动寻求更符合企业本身蓬勃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比较流行以下一些模式,如福特模式为代表的流水线作业、通用企业模式为代表的事业部模式、以丰田系统为代表的精益化制造管理模式等,虽然以上模式很多时候都可直接拿来应用,不过还是必须针对企业本身的特性进行某些修改,站在企业自身业务目标和长期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做到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突破自我和完成企业的规模壮大。
6.重视税收筹划的基础工作
企业也要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计划,认真贯彻实施,从而建立一个健全的税收管理体制,并通过合理设定企业账目,做好对专用发票的有效管理。需要整合企业各部门的职责,以形成合力为企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由于税收筹划工作仍是整个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基石,筹划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管理层必须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时候注意有关基础性的工作的进行。
7.对企业内部单位及相互之间享受的应税服务定价方式,作出调整变更
实施“营改增”之后导致了企业内部单位间利润产生矛盾,企业在实现合理避税的时候,转移定价法就是一个常见避税手法。具体价格是指在某项经营活动中实现交易的价格二者为减少交易成本,以达到利润共享和效率的最高目的,在具体交易或买卖流程中按私下按照既定的价格进行,而这个具体价格方法与市场公开价格的相对可高可低,可以实现尽量少缴纳甚至不纳税的目的,也可以合理地进行税收转移,从而达到让各方都满意的具体价格机制。
8.税收规划阶段,对兼营经营、混合销售的界定问题对策
首先,关于企业的兼营行业,涉及企业的劳务、修配劳动、机械加工维修、不动产、无形资产等各种适合于各种征税率、各种税额的经营,都必须进行分别成本核算,同时企业在对会计人员进行事前核算时,也必须清楚这些经营如果不能分别核算,则企业不能享有减税、免税政策,如企业在营运期间兼有各种税率的生产服务、劳动、无形资产、修配劳动、机械加工维修等经营,此类企业必须按照上述要求,就兼营免征、减税等事项分别进行会计的,使得企业可以最大化享有来自各种经营领域的减税、免税等政策,而如果是合并成本核算,那么所得税也必须从多计征。
另外,企业所进行的混合营销活动中,在“营改增”实施后,若进行销售、应用软件的综合营销活动时,企业需要根据出售商品13%的比例缴纳增值税,所以企业还需要根据混合营销的活动内容,并适当进行条款分别拟定与签署,从而充分享受降低税率的纳税项目,也因此IT企业在同样对用户进行计算机销售与软件开发业务的前提下,在进行税收申报时,企业需要确定对各经营项目具体的税收,例如技术开发业务税收为6%,而计算机销售的税收则是13%,由于“营改增”税收政策目前还对这一问题缺乏具体的定义,所以为减少税收,企业还需要对各个税收业务项分别制定条款,如IT企业就需要对销售产品销售,与软件研发咨询服务分别制定合同,那么企业就能够充分享受软件开发咨询服务百分之六的税收,如设A企业与B企业共同销售电脑产品、进行软件开发咨询服务,合计100万元,其中50万元为产品销售,另外50万元则为软件开发咨询服务,若商品在生产准备时期内或二者共同在一个企业中体现,那么则必须依据产品销售的13%比例缴纳增值税,但若单独制订合同,则除了50万元(出售商品)依照13%缴纳增值税,还有50万元软件系统服务支出外,就能够按照软件服务的6%比例缴纳增值税,进而减轻了企业负担。
六、结语
“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国内企业的税收政策和经营管理模式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企业往往需要事先做好税务规划,降低企业税率,或者避免企业税率的增加,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正常实施税收筹划的情况下,要避免风险,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税收筹划,不得偷税、逃税、科学避税。“营改增”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更加重视企业的发展,引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并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