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残青年小柴圆了就业梦
2023-01-20整理离咲
整理|离咲
2022年年底,九亭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一起来到残障青年小柴家,与他签订了用工协 议。
“昨天还说年底了工作比较难找,让我别着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好消息。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了。”在协议最后一页签下自己名字后,他激动地说,大专毕业半年多,他终于实现了上班的心愿。
把磨难当作人生礼物
小柴家住九亭镇,在1岁多时,一场持续高烧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小脑病变,今后将失去下半身行动能力”,但万幸的是,没有影响到智力。从4岁起,小柴开始接受康复治疗,一周5天寄宿在康复中心。存在他童年记忆中的,大都是因疼痛和孤独流下的汗水和泪水,而他也因此早早学会了忍耐和独立。
小柴生病不久后,家庭也遭遇了变故,父亲去世,母亲出走,爷爷奶奶成为他的监护人。奶奶积劳成疾生了场大病,手术后,这个家背负了30万元的外债。最穷的时候,祖孙三口一顿饭的预算只有5元钱。
即便如此,生活再难,爷爷奶奶也咬牙支持小柴完成学业。初三毕业时,有人建议小柴放弃学业。他伤心欲绝地哭喊:“我还要读书!我可以的!”铁了心的他确实争气,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摸底考,他考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高考,他考上了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大学后的他,在学习上也没有丝毫松懈,先后考出了办公自动化中级、网页制作中级等证书。
“我相信所有的人生磨难,都不过是命运馈赠的礼物。”小柴说。
众人帮扶铺开就业路
小柴说,从小到大,他们一家人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这一次次的温暖,坚定了他毕业之后要用行动回馈社会、报答爷爷奶奶养育之恩的决心。“虽然我每个月都能领到重残无业补贴,但只有工作才让我觉得自己像正常人,我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说。
2022年4月,大专即将毕业的他找到社区干部,表达了想找一份工作的心愿,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联系上了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先后跑了10多家企业,希望能帮小柴找到一份内勤或客服的工作,但对方都因小柴只能居家办公的特殊要求而婉拒了。
推岗工作一度陷入瓶颈,在家等待的小柴也有些心灰意冷。其间,工作人员多次与他电话沟通,安慰他“找工作受挫在所难免”,也鼓励他尝试报考社工。
2022年11月18日,好消息传来。录用小柴的企业是上海乐浩市容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曾多次帮助松江和云南的特困家庭,还组织员工为抗疫慷慨解囊,并在2021年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代表处设立了“乐浩爱心”慈善专项基金,公司负责人朱照兵也是“松江慈善之星”。偶然间,朱照兵看到了小柴的求职书,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以及本人强烈的工作愿望后,他表示愿意给这样一名自立自强的青年一个工作机会,帮助他尽快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我不会辜负社会对我的信任和帮助,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小柴信心满满地说。
(信息来源:“松江慈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