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如何提高策划创新水平与传播力度

2023-01-20

传媒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电视新闻策划

崔 岩

近些年来,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现如今已有大量用户群体,受众数量及传播关注度早已超过传统媒体[1]。在此背景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应当主动拥抱新媒体,把握好主题报道的时代特性与舆论导向,从内容策划、传播渠道等方面加强创新,从而提高社会影响力。

一、当前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中存在的不足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价值观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在融媒时代,主题报道也在极力拓展传播平台与形式,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但是依旧暴露出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报道形式过于陈旧

如今媒体平台数不胜数,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会有大量电视台、报纸、新媒体平台蜂拥而上,导致新闻报道主题选择严重同质化。面对海量且类似的信息冲击,受众很难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形成印象。再加上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形式过于陈旧,话语相对严肃、正式且基本不变,让观众感觉宣传意味过于浓厚,与观众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所以导致观众接受程度不高。总而言之,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老旧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亟须创新。

(二)传播渠道与方式太过单一

无论是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还是其他电视节目,都要按照电视台频道节目清单在规定时间段播出。面对已经习惯接收碎片化信息的受众,电视的收视率不断下降。现如今电视从业者也基本认识到了电视平台在传播方面的局限,纷纷与新媒体主动融合。但是,在融合过程中,很多电视台只是简单地将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内容删减后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投放,并没有达到深层次融合,从本质上来看内容依旧是传统的电视语言,难以引发受众关注和二次传播的兴趣。

二、提高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策划创新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融入全媒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到了“媒介融合”的时代意义,同时着重强调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树立互联网理念,积极推进融合。而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体现通常聚焦于“报道由头”层面,在过去的电视新闻报道当中,往往会以“由某某电视台记者报道”作为结束语。而在如今新媒体平台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许多重大主题新闻报道也出现了各类“客户端”由头,比如“由新华网记者报道”“由微博客户端报道”等等。从这一点来看,电视新闻主题报道需要对报道内容创新策划,将媒介融合特点全面展现,渗透全媒体理念,同时也要结合新闻主题予以确定[2]。比如,央视新闻联播在对2021年全国两会的会议精神进行总结时,无论是报道形式,还是时代价值,都与当下时代特征相符。正因为新闻报道需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所以在报道内容方面也要随时跟踪行业动态。另外,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也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对新闻内容作出更详细地报道,其中直播报道形式能够带给受众新鲜感且更加便捷,深受年轻受众的欢迎。因此,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策划创新中,不仅要保证内容契合全媒体理念,也要在报道步骤层面融合新媒体,打通媒体融合报道新局面[3]。

(二)贴近民众生活

要提高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策划创新水平,还要基于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出发,聚焦于民众生活制作出更具“烟火气息”的新闻报道,确保新闻报道主题,更贴近民众的生活。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在报道中应当多以民众生活作为主题,同时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新闻信息需求,从而确保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传播中凸显出价值[4]。

首先,策划人员可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也能以实时互动的方式了解受众在观看新闻时的真切感受。比如,《新闻联播》在播出时,观众能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留言,然后会有工作人员回复,这一互动形式能让策划人员收集到更多受众意见,为其内容策划指明方向。其次,要结合新闻主题控制好节目的时长,同时确保主题报道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某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当中,对“地铁十号线首发”进行了长达3分40秒的新闻报道。正因为这一新闻报道属于“民众出行”的主题范畴,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受到较高关注度。由此可见,策划人员需要把握融媒优势,要求新闻报道人员借助新媒体渠道获取更多生活新闻事件信息,给民众带来生活化报道。最后,新闻主题报道要基于地域、民族特色进行品牌塑造,强化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三)故事化策划报道

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进行策划时,要以故事的形式对报道进行创新,一方面能够优化主题报道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宣传效果,吸引更多受众关注节目,从而提高收视率。在前期策划中,最主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报道主题。报道人员应当多关注互联网媒体信息,了解来自各种渠道的新闻事件浏览量具体表现,把握热点时事的发展变化态势,然后找到现阶段受众最为关注的新闻内容,最终汇总为新闻主题,结合主题开始收集新闻素材。在中期策划中,要强调情感的深化。新闻主题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切入口,自然恰当地引出新闻主题,通过新闻报道引发受众深刻思考。特别是在报道政治性会议内容时,一定要谨遵严谨性原则,重视报道内容的精准性。在后期策划中,需要重点关注传播渠道方面的拓宽,依靠多元传播载体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宣传。

(四)明确报道主题

在依托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闻叙事主题的明确性。上述分析中已经提到了在初期策划阶段要把握好新闻主题,这里则主要从新闻报道流程层面体现出新闻主题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湖南卫视制作播出的《连线红土地》主题报道为例,作为特别报道类型,选择了直播方式,明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报道主题确定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以红色文化为依托,让观众通过一则则新闻报道激发对先烈前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感知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该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当中,一共制作了13期直播节目,其中在“红三角中心”的报道当中,选择在汝城进行报道,原因在于该地是当年苏维埃政权根据地,“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便发源于此。基于“走进湘粤赣的红三角中心”主题进行设计,能够让观众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由此可见,在报道主题方面也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对主题进行全面细化,保证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节目品质有所提升,同时报道深度进一步加深,引发受众深刻思考。

三、提高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传播力度的相关措施

(一)多屏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新媒体逐渐成了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影响力与话语权方面逐渐式微。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引发媒介的跟随演变,缔造出多元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信息传播系统。所以,电视新闻主题报道除了要在内容与形式的策划方面有所创新之外,还要对传播渠道进行创新,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多屏融合,构建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传播矩阵。比如,2019年11月,央视推出了全国首个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该平台首次启用了“5G+4K/8K+AI”等全新技术,实现了对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有效分流。此外,央视还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并且与多家新媒体平台展开合作,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均开通了官方账号,形成传播矩阵,全方位覆盖提升传播影响力。所以,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也可参考这一经验,拓宽传播渠道,对主题报道内容一次采集后进行多平台分发,不仅能延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而且也能把握新媒体在时效和便捷方面的优势,实现多平台优势互补。

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进行多渠道传播时,要做到“因屏而异”,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属性和受众群体差异,保证内容的精准传达。所以,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进行策划时,需要提前考虑各个传播平台的内容需求,面对同一新闻题材运用多种表达形式与之匹配。一般来讲,电视大屏聚焦于宏大叙事主题,于深度、广度层面下足功夫,体现出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权威性;而在新媒体小屏上,要契合短、平、快的特点,多推送内容短小精悍的短视频产品,这一表达模式十分契合互联网传播特征。比如,2018年4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电视新闻对整个年会进行了宏观报道,对会议议题、与会人员、重要内容进行了全面报道。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电视台也结合新媒体平台的特性,推出了以记者为第一人称视角的Vlog新闻《CGTN博鳌行Vlog》,在Vlog中除了向受众展示了新闻记者忙碌的工作日常以外,也带领受众一起了解会场内外的详细情况,充满了生活气息,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Vlog新闻十分契合新媒体传播特性,而且改变了此类政治性主题报道的严肃氛围,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达,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提高了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度。

(二)增强互动,优化用户体验

通过电视端与新媒体端的多屏融合,构建了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传播矩阵,大大拓宽了报道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内容的直达率。但是要让受众持续不断地关注,促使他们养成主动收看甚至主动进行二次传播的习惯,在后期的传播策划阶段,一定要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满足现代受众的互动需求,赋予其互动感与代入感[5]。

虽然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选题通常较为宏大且严肃,但是在策划时同样要从中找到小的切入点,以此设定全媒体互动环节。而用户参与了互动,自然会对主题报道内容保持关注。此外,用户参与时反馈的信息也能经过审核后出现在主题报道当中。比如,某省级卫视电视台的《市长在线》节目中,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个城市的市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前来演播室参与录制,录制期间主持人向他们提出百姓最关心的诉求。这些诉求来自前期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的内容评论区或后台私信,通过收集与提炼,在演播室现场向嘉宾提问。在该节目中,用户互动已成为报道的重要环节,不仅带来更多元的报道内容,也体现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权威品牌形象。

通过增强互动来优化用户体验感,不能只满足于目前的图文、音视频等形式,伴随着5G、AR、VR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运用,在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中,还可探索如何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临场感。央视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新闻主题报道当中,曾使用VR直播技术,推出了“央视新闻多视角全景看盛典”,受众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视角对阅兵仪式进行观感。多维度实景能够最大程度还原亲身互动感觉,让受众感觉身临其境,以这种体验能够带来绝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作为国家政策的主要宣传途径,报道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渠道、方式均需契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如此才能提高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社会影响力。基于此,文章立足媒介融合背景,提出通过融合全媒体理念、贴近民众生活、明确报道主题以及故事化策划报道等策略,提高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内容策划水平,同时也要通过多屏融合与互动传播,拓宽主题报道传播渠道以及优化用户体验,进而提高传播力度。总之,通过提高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策划创新水平与传播力度,提高主题报道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出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效用。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电视新闻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本期策划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