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产业融合校地协同的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2023-01-20刘士伟
刘士伟 李 丹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校区学生处,辽宁 葫芦岛 125105;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大学毕业生往往更倾向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过剩”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短缺”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现象制约了我国大学生充分就业创业及区域产业均衡发展。一个区域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持续外流,就会制约该区域的产业发展,进而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进一步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基于区域高校专业与产业发展融合校地协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能够建立教学相融、实践相生、思想相和、科研相关、专业相配的高校专业,与产业融合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和平台,形成以大学生高质量就地就业创业为本的工作体系,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动不均衡导致的不充分就业创业问题。
一、实施专业产业融合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解决校地协同广泛性差的问题
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从地校企协同大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产教融合方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从政策效果看,当前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际效果,与要达成的目标,仍存有一定差距。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广泛性强的校地协同推进平台。
专业院系是高校最贴近学生的组织平台,承载着教学实践、科研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直接决定着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实效。通过制定科学的区域内专业产业融合机制推动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可激发高校学生专业自主发展,推动校地协同工作重心下移,由高校和地方政府领导的全权负责向专业产业融合服务转变,使专业产业在校地协同中由被动的被“喂”到主动的品“味”,解决校地协同“上热下冷”的问题,实现校地协同的主体由高校与地方政府的“1”变成专业与产业的“N”,广泛推进校地协同的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另外产业企业发展具有高度自主性,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能够打破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协同过程中因政治、思想、地位、资源等方面不对等产生的诸多束缚,创造校地协同发展的空间。
(二)有助于解决校地协同实效性差的问题
目前,校地协同还存在“铺摊子”“贪多求大”等问题,不能只以签订合作协议数量衡量工作实效,铺摊子是工作的简单重叠,需创新体系、做精做实,从深层入手提升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效。以辽宁省H市为例,该市近10年与省内外12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从后续的跟踪来看多数协议被束之高阁,其中与市内T大学分别于2014年、2021年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均涵盖深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合作框架合作协议。但实际上二者仅是协同举办大型双选会、按照国家要求发放求职补贴和开展技能培训等浅层工作,每年留在H市产业企业就业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校地协同亟待发挥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的相关性,全面推进区域校地深度专业产业融合,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专业孵化产业,产业催生专业,专业能够为对应产业培养人才,产业能够推动专业的设立、优化、发展,因此区域内高校专业培养的人才就地就业创业,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孵化新产业,区域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又能够为专业发展提升充足的资源,影响高校专业设立和发展,有效提升校地协同的实效,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区域内的专业与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组织、文化、价值观等因素,也有利于增强校地协同实效性。
(三)有助于解决校地协同融合度低的问题
我国高校与地方政府深入开展校地合作的历史短,校地协同的基础还不牢固、体系还不完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少,因此校地协同融合度低,尚难以形成市校企协同的三螺旋发展体系。通过查阅国内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议,发现多以框架协议为主,缺乏校地深度融合所需的管理、保障、监督、平台等内涵内容。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作为校地协同关键点,能从专业的课程大纲、授课内容、教学形式、实习实践、科技创新、思想教育等方面与区域产业发展融合,共同建设融合平台,完善管理、保障及监督体系,全面提升校地的融合度。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具有自适性,专业人才培养自成体系,具备自我优化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融合特征,自主地融入区域产业。校地的区位优势使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更为紧密,在共同文化背景下行动更为一致,在共同利益驱动下融合思想更积极,使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相互适应性更强。
依据资源控制理论,产业企业的丰富资源会促进高校专业自主适应区域产业企业,产业企业以效益为导向分配自身资源,高校专业为获得更多的资源,将不断从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教育、招生等方面持续调整优化,适应产业企业需求,产业企业也将会向高校专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校地协同还需从政策法规层面构建高校专业与产业层面融合,同时构建融合保障机制、平台及路径,推动专业与产业的自主融合。
二、基于产业专业融合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的策略及建议
(一)创新专业产业融合体制机制,推动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常态化
体制机制是工作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因此需建立专业产业融合机制,保障区域高校专业与产业融合推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常态化。一是建立高校专业与产业自主匹配机制。确立高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完善高校专业申报或撤销区域产业参与的制度建设,建立地方政府基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地区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制度,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指导或协调高校调整专业。高校创新转专业制度,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分别灵活设置学制1-4年的专业产业班,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学生加入,学生动态转入转出,由产业专家与高校教师组成联合培养师资团队,增强专业教学与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匹配。二是建立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组织融合机制。地方政府拓展自身产业组织职能,主导高校及其专业、产业协会、企业共同建立专业产业融合协商管理组织机制,将专业与产业融合纳入地方政府和高校日常工作之中,重点围绕校地科技学术融合、创新创业联动、产业园区建设、干部考核任免、就业招聘对接等方面推进各组织机构工作融合的常态化,形成常态化的组织共享机制[1]。三是建立党建主导专业产业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把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纳入政府、高校及产业企业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范畴。四是建立区域专业与产业融合校地服务机制。地方政府与高校建立以服务推动专业产业融合的工作制度,细化专业与产业融合工作节点,根据每个节点工作需要确立服务内容及目标,形成涵盖经费投入、资源分配、融合指导及法律保障等一整套就地就业创业服务链条。
(二)搭建专业产业融合平台,增强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实效
搭建专业产业融合平台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校地协同工作边界,满足专业产业融合的个性化、动态化需求,推动专业产业融合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逻辑等方面的建设。一是搭建专业产业融合的组织管理平台,依据校地专业产业融合管理逻辑与现实状况,政府将专业产业融合校地协同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纳入政府人才引进与服务部门,全权负责市校的专业产业融合,高校各相关部门做好对接。二是搭建专业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平台,地方政府将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融合纳入地方政府政策研究室、党校、社科联等机构的科学研究范畴,高校成立专业产业融合研究院或工作室,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完善专业产业融合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管理逻辑和流程。三是搭建高校专业与区域产业联合人才培养平台,校地畅通专业与产业线上线下的交流对接渠道,规范专业产业融合对接工作流程和标准,推进高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论文答辩等环节全要素与区域产业融合,实现专业人才技能培养与产业企业技术需求匹配[2]。四是搭建大学生精准就地就业创业工作平台,校地推动招聘会由传统粗放型向专业与产业、学生与企业一对一现代精细型转变,定期举办区域专业产业就业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招聘服务,畅通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精准路径。五是搭建校地协同大学生家校地共育平台。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存在期望子女返乡就业的意愿,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校地要以高校家校共育平台为基础,共同构建家校地共育平台,推动学生家长深入了解区域产业企业,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认同感,培育就地就业的信心。
(三)互配专业产业融合专家导师,赋予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新动能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地融合工作队伍,是校地协同做好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的关键,通过互配专业产业融合导师能够快速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工作队伍,为校地协同推动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赋能。一是做好导师队伍的遴选和培养,广泛选拔企业技术及管理专家担任高校专业导师,高校全体专业教师担任不同企业导师,政府、高校及各产业协会共同建立专业的导师培训体系,针对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围绕工作目标,开展导师工作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实施导师认证,推进导师专业化,共同做好专业与产业企业对接,实现校地协同由原来少数管理者推动向区域高校专业教师与产业企业工作人员普遍参与转变。二是做好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面对专业及产业企业导师数量较多,建立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导师队伍的工作任务、组织体系、培训机制、退出机制以及权益保障,分别从学校和专业、政府和产业两个维度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在高校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指定专业和产业企业导师专门负责人,配备专职人员,提供经费,开展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从管理层面划定导师的工作态度、指导能力、行为规范等方面工作红线,建立反馈审核纠错机制,避免因导师个人认知偏差造成工作偏差,及过度的利益博弈造成的内卷,对触碰红线的问题导师及时启动退出机制。三是做好导师工作评价与激励,建立专业产业融合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实际的专业、产业企业集体评价机制和导师个体工作评价机制,依据评价结果给予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表奖奖励,广泛宣传提升社会声望,并作为导师个人晋升加分项,增强导师工作能动性。从意外伤害保险、基本工作补助等层面建立导师权益保障机制,全面激励导师自主开展工作。
(四)发挥专业产业融合推拉作用,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工作实效性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我国东北与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影响,大学生持续外流,校地协同要基于推拉理论,发挥专业产业融合优势,促进区域内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一是建立大学生就地产业就业创业的职业发展保障体系,设立大学生就地就业薪资标准,完善大学生产业内流动职业发展保护机制,指导企业用好大学生,定期对大学生跟踪访谈,提供科学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建立大学生区域内流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精准职业服务,保障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完善补贴制度,依据就地就业创业年限及业绩增加补贴额度,增强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吸引力,对吸纳当地高校大学生就业企业给予更高税费减免比例,提升企业吸引大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区域产业经济拉力。二是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生产的高效紧密互动工作体系,把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嵌套,提高区域内专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增强专业学生的区域产业职业性,提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三是校地共同推进大学生区域产业就业创业外部境建设,市校企要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外部环境,一站式对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政府推进区域教育、医疗、娱乐、文明、法制等社会生活环境,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学校与政府及产业企业做好对接,增强区域产业环境拉力。四是着力构建区域养老宜居环境,独生子女就地就业创业面临父母养老问题,良好的养老宜居环境增强对大学生家庭的地域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
三、结语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路径和机会。校地协同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从专业招生就开始构建大学生区域产业就业创业平台,为学生一入校就创造就地就业创业机会,促进大学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本文认为,专业与产业融合使校地协同具有广泛性、相生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地就业创业,从而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