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理念指导下科学教学的多元探索

2023-01-20江苏徐州市明诚小学221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0期
关键词:教科理念科学

江苏徐州市明诚小学(221000)殷 杰

科学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能够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让他们理解自然现象,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在凸显学生个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现象: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迫切地想让学生学会某一知识,于是用事无巨细的讲述和指导填满了整个课堂,似乎没有了教师的指引,课堂就无法运行。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越权”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热情出发,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让学”理念的内涵解读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顾名思义,“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促使他们自主探索,让学习活动主动发生。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让学”理念与生本教学理念一脉相通,二者都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以教师为本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理念纠正了这一教学模式,将学生推向教学的中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构建高效课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在“让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科学教学进行多元探索,挖掘科学课程的价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力量。

二、“让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探索

有效的课堂是“学”的课堂,即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由内驱动力推进的,要想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能,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

1.呈现画面,让学生主动感知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受学科特点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认知难以快速地与文本思维达成一致,这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知识,导致教学过程难以顺利推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画面的方式,将学习主题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直观、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在学习情境中,自然产生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一课,要想让学生快速感知天气现象,教师可从画面呈现着手,先从不同角度设计天气画面的呈现方式,如天气符号、天气现象等,再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依据学生有关天气的认知基础,笔者决定从天气现象着手,对学生进行思维指引:“天气千变万化,不同天气呈现出来的景象是不同的。(出示图片)请大家观察这几幅图,将图片中不同的天气现象所对应的天气类型连接起来。”借助连线活动,让学习变得趣味盎然。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简单的,他们很快完成了任务。接着画面一转,一些天气符号呈现出来,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填空,猜想天气符号指代的内容。学生一边猜测一边填空,思维高度活跃。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为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教师将相关画面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牢固,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也是学习活动顺利推进的基础。上述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挖掘科学课程中的趣味因子,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得到多元触动。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指引,让学生且学且思

问题是思维的具体呈现,是探究知识的助推力。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倾向于用浅显直白的问题引出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快速记住知识。这样教学虽然有助于学生记住知识,但弊端也十分明显——学生变得不愿意主动探究知识,导致学习认知千篇一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部分教师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学生的认知基础较差,不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所以过多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干预,设置有既定答案的问题。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时,部分教师会设置这样的思考问题:“这是什么物质?它放进水里会不会溶解?它溶解的速度如何?这两种物质进行对比,哪一个溶解得更快?”这样的问题缺乏科学性,学生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得出答案,不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其次,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思维基础较为薄弱,不能应对高难度的问题。不可否认,受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影响,部分学生对问题的感知还停留在表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浅层次的,也可能会偏离学习轨道,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回避学生存在的短板是不可取的,必须从锻炼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与探索问题,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一课,教师可利用引导性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为什么有的物质溶解速度慢,有的物质溶解速度快?难道是水量的不同吗?”借助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身科学实验中。

3.实验操作,让学生交流探索

新课程理念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验操作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没有实验探究,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实验操作如何设计,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学会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由交流探索中完成知识内化,触摸知识内核。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科学实验操作比较好奇,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切入,进行针对性设计。

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这一知识点,教师设置分组竞赛实验活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水中溶解食盐,二组在水中溶解小苏打。同时,教师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两组在既定时间内同时操作。因为是分组竞赛实验,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很快进入实验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在操作步骤的指引下,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溶解速度较慢的小组不服输,提出要改变操作步骤,按照他们自己的操作思路进行实验。教师顺势而为,让两组展开第二轮较量。在趣味化的竞赛实验中,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知,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个性思维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化身“旁观者”,让学生将自身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实验操作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操作,教师也要在实验过程中予以及时、恰当的指导。上述教学,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触摸到知识的核心,充分体现了“让学”理念。

4.汇报展示,让学生创造精彩

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学生对科学内容的学习亦是如此,他们需要在交流、总结、归纳中完成认知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汇报展示的价值不可忽视。

汇报展示是学习活动或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多维交互,将自身认知呈现出来的过程。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必须注重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展示与“让学”理念高度契合,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教师要认识到汇报展示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总结中形成个性认知,完成认知归纳。

汇报展示的形式丰富,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汇报展示平台。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测量降水量》后,教师让学生自选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有的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有的学生借助绘画的形式呈现,有的学生……汇报展示的形式丰富多彩,欢声笑语充满课堂。无论什么样的汇报展示形式,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教师要予以肯定。

从本质来看,汇报展示是一种群体思维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思维活动过程更加清晰明了,而且调动了学习内驱力和智力因素,实现了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三、“让学”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

“让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当学生有了更多实践探索的机会,其学科认知成长会更为显著。在设计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将科学知识进行课内外对接,有意识地将“让学”理念由课内引入生活实际,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

1.整合资源,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

科学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对接意识,结合教材内容,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的科学实践创造更多的条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教师在进行资源整合时要深入调查学情,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

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生活化训练任务:“探寻生活中的声音及其传播方式,并写出观察日记,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深入研究,在生活中探寻科学知识,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2.传授方法,为学生学习给予支持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科学实验,教师要在学法传授上做出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学法支持,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实践环节,在创意性探索中习得科学知识。

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营养要均衡》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小区中不同家庭的食谱进行调查并做具体分析,结合本课所学的知识,对收集到的家庭食谱进行科学评价。学生接受任务后着手实践操作,与家长深度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形成科学的结论。这里,教师设计社会调查任务,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索主动性,将科学课程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3.鼓励创新,为学生探索提供协助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为线上互动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交互平台进行线上引导,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开展科学实验,也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查找相关信息,为实践探索提供素材支持。

学生对制作类实践活动有参与积极性,教师做出针对性布设,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教学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小车》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制作小车的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并将创意设计和制作成果做集体展示。学生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实践,教师与家长适时提出具体的辅助方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支持。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让学”理念出发,以多维视角探索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科学知识。教师可利用画面呈现、问题指引、实验操作和汇报展示等策略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教师可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理念,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科理念科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点击科学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科学大爆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厘清思路巧统筹 专业行政两兼顾—以学校德育主任工作为例
科学拔牙
俄罗斯教科部要求高校取消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