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策略探究

2023-01-20江苏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215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0期
关键词:识谱乐谱图谱

江苏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215200)吴 婷

识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殿堂中尽情畅游。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对音乐韵律与节奏的感知。开展识谱教学,能够将音乐节奏以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不同符号表示的音调、音高,感知不同符号组成的音乐节奏,形成鲜明、直观的音乐学习体验,深化对音乐韵律与节奏的感知,从而增强音乐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开展识谱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识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

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教学所涵盖的乐理知识颇为丰富,其中包括音准、音色、节奏、旋律等。识谱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在提高识谱能力的基础上感知音乐乐理,理解音乐内容,学会对音乐美的鉴赏方法。

此外,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简谱的阅读与歌唱方式,能够更好地参与音乐课堂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信心和识谱、唱谱的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均衡发展,凸显识谱教学的重要价值。基于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识谱教学是当下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创设真实音乐情境,激发学生识谱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识谱教学,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真实的音乐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乐谱,提升识谱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发掘音乐课程中的趣味元素,基于歌曲内容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情感,从而对乐谱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人音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小少年》,这首歌具有节奏简单、旋律优美、情绪欢快的特点,通过平行三度和声、旋律的重复与变化让歌曲起伏不断,表达出歌曲中主人公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课堂上,教师根据歌曲旋律的特点,一边播放歌曲的背景音乐,一边为学生播放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节选,以此创设故事的音乐情境:“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观看视频,说一说电影中播放了什么。你们认为这个视频与本首歌曲相配吗?为什么?”通过思考问题,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渲染下感受少年海因切的善良及不屈,感受到音乐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思想与情感。教师呈现歌曲第一、第二乐句的乐谱(如下),并提出问题:“观察这两句不同的乐谱,你们能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吗?你们能够将乐谱的差异与音乐的差异联系起来吗?”

第一乐句的乐谱:

11|6--11|5--11|4--11|3--11|2--2 1|1--0;

第二乐句的乐谱:

11|4--11|3--11|2--11|1--11|7--2 1|1--0;

生1:这两句乐谱中的“数字”不同。两句乐谱都有“11”,但是“11”后面的“数字”不同,且第二乐句乐谱中的“数字”要小于第一乐句乐谱中的“数字”。

生2:我感觉第二乐句的旋律要更加欢快一些,似乎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

这时,学生纷纷投入到识谱的对比活动中,逐渐深入了解不同乐句的乐谱,理解乐谱中符号、“数字”的内在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将不同的音乐旋律、节奏、音调与乐谱简谱联系起来。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乐谱进行歌唱,开展识谱和唱谱活动,顺利达成本节课的识谱教学目标。

这样教学,引导学生在趣味化情境中发现乐谱与乐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乐谱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辅助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更仔细地感受不同乐谱中的差异,真正拉开识谱教学的序幕。相较于传统的识谱教学方式,这样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识谱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识谱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学生的音乐感知机能发育还不完全,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较弱,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参与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若一味地开展识谱教学,会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导致学生厌倦音乐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优化识谱教学的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音乐素养的识谱教学活动。如3~4年级学生,虽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弱,但是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音乐中的不同节奏。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简单的音乐,突显其中的旋律,让学生感受这种旋律。这样可强化学生的体验,形成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方案。

例如,教学人音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小少年》,考虑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整体节奏较为简单,具有故事性强、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师设计出“感受旋律—讲述故事—聆听音乐—歌唱歌曲”的教学方案。其中,识谱教学就是“感受旋律”这一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师:请大家聆听歌曲旋律的录音,看老师提供的图谱,随着旋律拍腿打节拍,好吗?

这里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单独提炼出来,形成旋律录音,让学生一边聆听简单的旋律,一边看图谱。这样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节奏,将图谱与节奏联系起来。

(学生一边看图谱、拍大腿打拍子,一边认真倾听歌曲)

师:你们能够在歌曲不停的情况下,只看图谱,按照刚才的旋律与节奏打拍子吗?

生:可以。

(学生纷纷在“静音”的情况下打拍子,一些学生甚至陶醉地“哼哼”出歌曲的旋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跟着图谱与歌曲旋律录音打拍子,意在让学生直观感知歌曲中的旋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图谱中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旋律与节奏,避免配乐与歌词影响学生的节奏感知。这里,教师让学生自己打拍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旋律联想能力,促使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形成音乐旋律。这样,音乐旋律与提供的图谱共同形成画面,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音乐节奏与旋律感知,激发学生的唱谱意识,为之后开展识谱教学做好准备。

三、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识谱教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识谱能力与素养水平,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避免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复杂、难度较大的音乐乐谱。课堂上,教师可先提供一些旋律简单、符号较少的乐谱简谱,如“11|6--11|5--11|”等,之后逐渐增加简谱的难度,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以顺利达成识谱教学的目标。识谱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长期引导、启发才能够实现的。因此,教师需要将识谱教学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识谱能力,水到渠成地掌握唱谱技巧。

在经过1~4年级的识谱教学之后,教师开展五年级《外婆的澎湖湾》的音乐教学活动。相较于以往1~4年级的歌曲简谱而言,这首歌曲的简谱更加复杂、更长,其中的“数字”种类更多,还存在大量的连音与顿音,如连音“5 4∣3-∣3 2∣1-‖”、顿音“30 20 1 0∣3 0 2 0 1 0‖”等。课堂上,教师将乐谱分段进行教学,即先讲解乐谱中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再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如教师讲解“5 4∣3-∣3 2∣1-‖”后,提出问题:“请聆听歌曲,结合这部分乐谱,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可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识谱素养发现连音的特殊之处。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反复练习连音唱谱,感受普通音节与连音的乐谱符号差异、音节差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丰富学生的识谱经验。

上述教学,教师根据不同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识谱教学节点,引导学生从简单的乐谱或者部分乐谱入手,逐渐掌握不同的识谱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奠定基础。

四、设计图形标志,增强学生自主识谱编谱的能力

设计图形标志让学生识谱,不仅具有原始的概念元素,而且由于图形本身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因此,设计图形标志进行图形谱教学,是当前较为流行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新课改的实施,促进了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性教学,开展形象直观的图形谱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认知与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图形谱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自学音乐图谱,自主进入音乐学习空间,发现音乐的魅力。图形谱可以运用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在体现音乐旋律的同时,反映其走向、旋律的长短以及音的强弱。图形谱教学较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方式,是将有一定难度的节奏旋律以不同的音乐内容进行有效展现,让学生以自身能力进行自由运用,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中,卡通图谱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非凡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运用卡通图谱可营造轻松、和谐的音乐氛围,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运用音乐的实践中去。例如,教学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出示卡通图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将卡通图谱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熟悉音乐图谱。又如,在小学中高段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简易符号的运用,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理解音乐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中乐句的作用,对所学的音乐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意境与高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图形搭配和选择。例如,以↓来表示音乐旋律的下行,以↑来表示音乐旋律的上行,用★来表示音乐旋律的快节奏,用☆来表示音乐旋律的慢节奏,以●来表示音乐节奏的力度强,以○来表示音乐节奏的力度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简单图形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力、专注力及欣赏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设计的图形,也可以使用色彩来表示音乐中更多的原色,以解释自身所画的图形谱,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耕耘,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生本理念下的音乐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备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在音乐课堂中开展识谱教学,教师不仅要精心制订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还要通过传统及当下流行的音乐体裁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以发展其音乐综合素养,提升其音乐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识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识谱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下音乐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课堂教学研究发现,教师开展识谱教学,需要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创设真实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需要引入适合学生的音乐简谱,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这样可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音乐乐谱,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顺利达成识谱教学的目标,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识谱乐谱图谱
山之高
中医药知识图谱应用现状分析及痴呆痰瘀互结证知识图谱构建探索
绘一张成长图谱
乐谱:放飞梦想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因密码乐谱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问题探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