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与质量控制分析
2023-01-18李扬璇
李扬璇
(广州华鑫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超过相关标准后,将会导致土壤遭到破坏。而土壤的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财产安全。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控和保护,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土壤监测工作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以保证监测结果可靠,为后续土壤利用工作提供依据。
1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八大类。
第一是矿场。铅、锌矿常伴生镉,而铜矿和金矿经常出现伴生情况,一些矿场周围地面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高。此外,由于“三废”治理的不到位,在实际开采时会造成重金属超标。这类情况在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更为突出。同时,由于南部的酸性土地较多,土壤中的 Cd等元素含量较高,更容易被其它作物所吸收。
第二是工厂。其中,冶金、电镀、塑料、电池、化工等行业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以污水、灰渣、烟尘等“三废”为污染环境。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第三是饲料。当前,很多饲料厂在猪、鸡等农畜的饲料中加入低档的硫酸铜和砷粉。因为这种添加剂能杀灭家禽的寄生虫,提高家畜的体质,还能使猪的肉质发红。饲料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
第四是肥料。肥料也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特别是部分磷钾肥、复肥中重金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由于我国的农民习惯性使用过多的化肥,加之南部地区实行多季节种植,造成了大量的肥料滥用。
第五是杀虫剂。农药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重金属,例如:醋酸苯汞、砷酸铅等。在中国,杀虫剂用量比全球平均值高2.5个百分点。根据统计,我国每年施用的杀虫剂中,只有0.1%对害虫有效,99.9%的杀虫剂却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第六是地下河。由于我国北部水资源短缺,很多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生产使用的主要水源是地下水,但是很多地区的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我国目前存在的地下水污染有三大类:工业、城市生活污水、农村非点源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部门的报告,我国有63%的城市的地下水资源达到了I~III级,37%的城市达到了 IV~ V级。
第七是公路污染。由于汽车尾气排放、轮胎(磨损)添加剂等重金属的存在,造成了道路两旁土壤中铅、锌等重金属及 PFCs的污染。虽然已经推行了几年的无铅化燃料,但是以前路边的泥土中积累重金属的并不会马上被清除。
第八是生活废水。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未经治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都会造成重金属镉、砷、铅、汞等重金属的侵染。特别是在我国北部,因缺水,利用工业废水来浇灌的现象非常常见,其中海、辽、黄、淮四大区域的污染耕地占到了全国85%以上。
2 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水灌溉、化肥、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机动车排放过多,导致了土壤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土壤中的重金属不仅改变了土壤成分、结构和功能,而且还会造成作物产量下降和严重的健康损害。如果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超过了一定的标准,会导致农产品中的某些重金属被植物所吸附,再经过种植、运输、销售,最终进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污染问题也加剧了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制止和处理,就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图1具体体现了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
图1 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图
3 重金属土壤污染监测
3.1 土壤样品采集
首先,在现场取样时,要根据土壤污染状况,选取相应的表层土壤进行取样,并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将土壤中的杂质用试纸包封起来。其次,要在样品上作好标记,将取样时间、地点等参数记录下来,对样品进行科学地编号,以确保样品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储存样品时,要有相应的样品库房,依照有关规范进行储存。同时,要依据有关资料进行跟踪检查,避免在监控启动之前发生差错,同时还要有一份样品表格,上面要有具体的取样纪录,以便对样品进行精确的监测,准确土测定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3.2 样品制备
根据测定设备和测定的项目要求,对同一种试样进行不同的处理,每一种粒度的试样都有一定的需求。检验既要检验整个试样的总重,还要检验各种大小试样的质量。因此必须特别留意:受污染的试样必须单独放置在一个干燥的房间,而且不能与其它试件在一个试样间进行过滤;样品的编号应在风干、研磨和分装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对样品的标签进行定期的检验,防止样品的标记模糊和遗失。对每个仪器进行擦洗,防止交叉感染。
3.3 监测土壤前处理
首先,取样时,土壤标记应与土壤保持一致,不得混淆,取样时的取样编号应保持一致。第二,样品制作时,每次样品加工后都要进行擦拭(清洗),防止样品间相互污染。第三,及时发现一些具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质或可提取性有机物质,而这些物质是不需要进行制备的。
3.4 土壤试样监测
3.4.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对样品的聚焦和汽化。需要用监测设备,对采样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采集,再由计算机进行分析[1],从而确定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和种类。对样品和组份进行量化和质量监控,并对监控数据进行精确地分析。同时,对较干净的试样进行持续的测试,其结果更准确,且监控手段也更可信。
3.4.2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是一种比较好的监测手段,可以根据在 X射线中的组成和含量的改变来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无损监测、成本低等优点,能实现多个样品的同时监测和现场监测。因此,在土壤监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监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便携式 X射线光度计,可以迅速测定出土壤中的Cr、Ni等元素,并与ICP-OES测试的数据有很好的关联度[2]。因此,这种仪器既能确保监测精度,又能节省监测费用。
3.4.3 免疫法
采用免疫法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主要采用抗体反应原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以及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快速监测。这种监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快速监测的优点,但也有与重金属组合成化合物的缺点。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人员必须选择化合物。
4 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控制
4.1 采样控制
首先,要检验整个试样的总重,还要检验各种大小试样的质量。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一致。第二,必须在每处理一份样后把制样工具擦(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3]。第三,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时,无需制样,应将新鲜样品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为了确保样品的一致性,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土壤中重金属的缩分工艺,将其制成样品,并将其分成100 g每份,进行无污染的马瑙球磨,直到它们都能穿过100目(0.149 mm)的孔径。将处理后的试样分成每份15~20 g,然后用密封袋装好,以备进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剩余的样品则作为副样进行保存。
4.2 样品运输
样品搬运时应采用样品盒,防止样品丢失、混淆或污染,取样员将样品转交给样品主管。若要远距离运送,应使用密闭的集装箱,并注明标记,紧固时要注意防潮。在样品交接过程中,取样员和样品管理人员要将取样记录表和样品标签逐一对照,以保证样品的正确。
4.3 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库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样品,无交叉污染,防霉,防鼠蚁,虫害等作用。既要保证样品的安全,又要处理好样品的相关资料,保证样品的采集速度和质量。在出货和清运时,必须有相关的记录。
4.4 精密性控制
为降低土壤样品中的杂质对测量准确率的影响,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制作质量管理卡片,并依据样品检验的范围,对检验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因此,监测人员需要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再次检验。当两个并行样品的成功几率达不到要求时,监测人员就需要增加并行样品的数目,或者对样品进行反复监测。
4.5 准确性控制
要保证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质量,必须对其进行精确地监测,尤其是缺少质量监控样品时,该办法对保证监控的精度起到很大的作用[4]。在加入和循环过程中,同一批次的样品要有20%的样品。由于符合要求,且回收量监控。因此,本工艺在无实验条件下仍能维持较高的精确度。另外,有关的试验资料应该被记录下来,并进行储存,以供以后参照及追踪,以符合监督的相关需要。
5 结语
总而言之,土壤重金属的监控程序和质量监控是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为今后的技术研发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土地污染治理工作。同时,要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采样、样品制备、运输等环节中的标准要求,重视土壤样品检验过程的每个细节,最终准确测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