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 治疗效果

2023-01-17于立涛曹克旦严靖奕

关键词:硝苯地平硫酸镁内皮

于立涛,曹克旦,严靖奕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是指孕妇的机体脏器功能失调,血压升高,其能引起蛋白尿、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目前硫酸镁是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具有降低动脉压、提升心排出量、调节血流动力学、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加血流量等作用,但单独应用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仍波动明显,且尿蛋白水平并未有明显改善[1]。硝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滞钙离子经由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扩张,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同时其能够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结构,降低基底膜对大分子的通透性,进而减少蛋白尿[2]。已有研究证实,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降压效果更加显著[3]。基于此,本研究入选12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旨在进一步探讨联合用药方案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2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采用硫酸镁治疗)与观察组(62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31.52±3.74)岁;孕周33~39周,平均(36.55±1.47)周;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47、1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31.88±3.95)岁;孕周34~40周,平均(36.75±1.69)周;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51、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4]中相关诊断标准符合者;无凝血障碍功能者;单胎妊娠者;认知功能正常者等。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治疗前使用过降压药物者;孕前有高血压史者;有贫血、糖尿病等妊娠期合并症者等。此次研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药方案:将20 mL硫酸镁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94,规格:10 mL∶2.5 g)与30 mL 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进行静脉泵入,泵入时间为30 min,1次/d。完成第1次泵入后,调整剂量,以60 mL的硫酸镁注射液与40 mL 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匀,进行静脉泵入,泵入速度为13 mL/h, 1次/d。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口服硝苯地平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385,规格:10 mg/片)治疗,1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患者治疗前后SBP和DBP水平,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MAP=1/3 SBP+2/3 DBP。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3 min,以3次测得血压值的平均值为最终血压值。②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时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3 000 r/min, 5 min),采用硝酸还原法对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进行检测,采用循环酶法对血清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PN)水平。③两组患者抗氧化能力水平比较。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备过程同②,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放射免疫分析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终点比色法)、脂质过氧化物(LPO)(荧光分析法)。④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呼吸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⑤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心悸、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血压控制情况、内皮功能指标及抗氧化能力)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SBP、DBP)及MA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mmHg, ±s )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mmHg, ±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SBP:收缩压;DBP舒张压;MAP:平均动脉压。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SBP DBP MA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1 168.17±15.30 135.24±14.77* 103.37±12.42 88.93±8.36* 124.65±13.33 103.64±11.18*观察组 62 169.26±15.52 124.91±13.35* 104.24±12.51 78.50±8.23* 125.78±13.26 94.27±10.05*t值 0.392 4.071 0.387 6.973 0.471 4.89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清NO、LAP、APN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ET、NO、LAP、APN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ET、NO、LAP、APN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LA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APN:脂联素。

组别 例数 ET(ng/L) NO(nmol/L) LAP(U/L) APN(μ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1 92.16±7.57 46.42±5.56*522.47±3.62 738.89±4.54*187.15±21.47 242.89±31.80*9.75±1.27 13.33±1.34*观察组 62 92.23±7.72 38.25±4.48*522.54±3.51 945.63±5.32*185.22±22.53 296.76±33.43*9.82±1.24 15.86±1.29*t值 0.051 8.981 0.109 231.659 0.486 9.154 0.309 10.66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抗氧化能力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PO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SH-Px、SOD、TAC水平均显著升高;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LPO水平降低,GSH-Px、SOD、TA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GSH-Px、LPO、SOD、TAC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GSH-Px、LPO、SOD、TAC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LPO:脂质过氧化物;SOD:超氧化物歧化酶;TAC:总抗氧化能力。

组别 例数 GSH-Px(μg/L) LPO(μmol/mL) SOD(IU/mL) TAC(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1 0.16±0.03 0.31±0.04* 5.21±0.72 2.88±0.40* 57.38±6.86 86.23±5.29* 6.25±0.88 10.74±1.67*观察组 62 0.16±0.05 0.45±0.02* 5.24±0.75 1.75±0.32* 57.25±6.72 94.11±5.74* 6.31±0.86 13.62±1.58*t值 0.000 24.610 0.226 17.315 0.106 7.914 0.382 9.82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剖宫产、胎儿呼吸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例(%)]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发生心悸3例,头晕5例,恶心呕吐4例,总发生率为19.67%(12/61);观察组发生心悸2例,头晕5例,恶心呕吐3例,总发生率为16.13%(10/62),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因为动脉痉挛,增加肾脏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水肿,其不仅损伤产妇的心脏、肝脏及肾脏等,也严重影响子宫内血液供应情况。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控血压水平、降低心脏负荷、保证胎儿发育生长对改善患者病情至关重要。硫酸镁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抑制,减少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解除或减少痉挛,但是临床发现,硫酸镁存在降压延迟的现象,不能及时控制血压,且一旦服用剂量增大,血液中镁离子浓度升高,则可能导致子痫的发生。

硝苯地平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对钙离子进行调控,从而降低血管张力,发挥较好的控制血压的作用;同时其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机体凝血 - 纤溶功能进行调节,改善机体微循环[5]。本研究中,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压指标较对照组得到更好的控制,提示该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血压控制效果,患者获益更多。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硝苯地平起到了抑制钙离子内流的作用,从而使肌纤维收缩的张力和频率均降低,同时可使小血管的痉挛程度得到改善,调节了血流动力学,从而使血流灌注阻力减弱[6]。

ET、NO是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常用指标,低水平的NO能够导致血压升高和缺血,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受损,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导致ET释放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LAP能够阻碍催产素蛋白质酶分泌,且属于可调控正常妊娠的重要因子,能够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APN能够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不仅能够降低脂肪变性的可能性,还能够预防内皮功能受损[7]。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血清NO、LAP、APN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提示联合用药治疗可更好地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硝苯地平能降低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黏附因子表达水平,减少脂蛋白摄取,进而达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目的;此外,该药物具有微小循环动脉扩张及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降压作用[8]。

妊娠期高血压常合并抗氧化能力受损,GSH-Px、SOD、LPO、TAC水平是检测机体抗氧化情况的常用指标。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O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血清GSH-Px、SOD、TAC水平升高,表明联合用药治疗可起到更好的抗氧化作用,减少氧化应激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机体损伤。这是因为,硫酸镁有利于改善患者胎盘血流灌注障碍,硝苯地平通过抑制乙酰胆碱使外周血管松弛,从而使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得到抑制,增加血流灌注量,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机体自由基、缓解氧化应激的作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控制疾病症状体征的同时,还能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改善血液的异常状态,使患者血供得到改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9-10]。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剖宫产、胎儿呼吸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减少,表明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能够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耐受性。

综上,在硫酸镁治疗的同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进而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硫酸镁内皮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