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写对联
2023-01-16王晓林
王晓林
春节将至,又该张贴对联了,我总会想起当年父亲教我写对联的情景。
腊月的最后几天,一家人吃罢饭,堂屋的八仙桌便收拾得干干净净,父亲就开始写对联了。先是叫我和弟弟按照门框的大小把红纸裁好,然后才折叠铺展书写。自家几副对联还没写完,就有团坊近邻陆续拿着红纸赶来。我们赶忙招呼就座,端出糖果花生等吃食,拿出年的热忱和欢喜招待他们。每逢过年,父亲写对联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
看到父亲写对联颇受乡亲们的尊敬,我好生羡慕,心里想着等我再大些,练好毛笔字,成为父親那样的人,为乡亲们写对联,把年的红火和祥瑞送给他们。可写毛笔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连握笔的姿势都特别讲究,而且写对联看起来简单,其实挺麻烦的。从裁纸开始,书写、晾干、分拣,然后告诉他们上下联怎么粘贴。
从上小学三年级起,父亲就让我和弟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嘱咐我们站在旁边观摩:提笔、振腕,顿时一种高山仰止的气势迸发而出。起笔回锋,圆润收敛又不失气势;行笔中锋,笔力刚劲,显得颇为厚重大气;最后收笔,先提后压,一股饱满深沉之感跃然纸上。一笔至终,毫厘不差,一副对联瞬间完成。
初中毕业那年的除夕,父亲想看看我的毛笔字到底练得如何,写到高兴处,让我上场演练一下。平时,在大字本上,我写得有棱有廓、像模像样,可这天,或许是生怕写不好而紧张,或许是围观的人太多不好意思。父亲看出了我的窘迫,右手握住我颤抖的手。我感受到手腕上一股强劲的力量,手不由自主地跟着父亲的手运行。一个坚挺的“春”字屹立在首位。父亲轻轻说:“就这样写,你试试。”父亲松开了手。我的心又开始揪紧了,手颤颤巍巍不听使唤,墨水滴落到红纸上,刺着我的眼。接下来的字,歪歪扭扭,惨不忍睹。一副对联在我的手里写成了残次品。父亲板着面孔,一脸愠色,就对站在旁边的弟弟说:“晓俐,你来写。”小弟比我稳重些,也放得开,写起来虽不是行云流水,马马虎虎,倒还过得去。父亲虽没夸赞,但脸色明显朗然开来。父亲看着,给弟弟指出瑕疵,教他如何改进。当乡亲们一一拿着对联走后,写对联就告一段落,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又开始训斥我,还险些动武。他说:“写字如做人,心要平,手要稳,临危不乱。”我有些似懂非懂,虽没反驳,心里却不同意他的说法,不就是写大字么,哪有那么神圣。
第一次写对联,给我留下了狼狈不堪的心理阴影。此后每年写对联,父亲亲自上阵,再也不给我机会写,也没再让弟弟写。这样做应该是给我这个当兄长的留点面子吧。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