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

2023-01-16华,刘伟,李

关键词:十四五体育学校

彭 华,刘 伟,李 兵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导向[1]。根据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学校体育在此时期仍将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但发展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体现。湖南是教育大省和体育大省,需坚决落实中央精神,确保学校体育新发展举措在湖南落得准、落得稳、落得好。

一、“十三五”期间湖南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学校体育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党对学校体育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湖南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和《湖南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颁布与执行,标志着湖南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化、治理体系化目标基本实现,也使学校体育在一体化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建设、校社合作建设与组织管理变革上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二)不断推进内涵变革,学校体育改革模式丰富多样

“十三五”期间,湖南在配齐配足体育教师、改造建设体育场地、持续增加体育课时比、不断增大生均体育面积、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成效显著。湖南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体育教师招聘比例增大;探索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从业者进校园制度,引导利用学校楼堂场所建设体育场地;推进了“体育基础课程+体育俱乐部+体质测试”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试点;中考体育一市一策持续优化。

(三)大力推动校园足球建设,校园足球发展硕果累累

校园足球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日益增强,湖南省通过在师资培训、足球场地建设及足球赛事方面精准施策,成绩斐然:建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训练营,传统项目、篮球、排球、冰雪特色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创建了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高校高水平足球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高中较高水平足球队基地;培训足球师资达1.2万人次,中小学生学习足球人数超100万;以校园足球为引领,篮球、排球、武术、啦啦操等项目进校园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体教融合工作制度、办赛机制不断健全。

(四)课内外一体化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以来,湖南在体育教师配备、体育场地建设、课内外体育教学及课后体育服务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文件和政策,并全面加强落实,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由表1、表2可知,我省大中小学生人数增加与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成正比。优秀率从2018年4.53%持续上升到2020年的5.21%;良好率从2018年27.22%接连提升到2020年的28%;不及格率越来越低,优良率持续提升。可见,“十三五”时期湖南省体教融合及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表1 2018—2020年湖南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定样本表/人

表2 2018—2020年湖南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评定统计表/%

二、“十四五”时期湖南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新时代教育制度优势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与部署,深入大中小学考察,在教育领导机制、教育动力机制、教育保障制度、教育育人观念、教育目标内容、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新思想新战略。在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局势中,我国体现了教育制度优越性,教育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力资源素养不断提升,改革发展韧性十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对教育、体育的需求越发旺盛,有健康运动诉求意愿的人数不断攀升。教育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层次化发展趋势,在5G、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欣欣向荣。这些都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2.学校体育与健康观念革新

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学生生命健康给予了警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观念转变,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体格教育、健康教育等将成为学校体育发展注重的使命。体育在教育生活中的地位攀升,有利于建设高质量学校体育体系,“健康第一”理念将贯穿学生终生,彰显体育人生中心作用。受疫情影响,家庭体育锻炼、线上体育锻炼、云健身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出现了刘畊宏等诸多网红直播时尚健身达人,“健康生活”“健身就能改变人生”等居家健身理念兴起,“润物细无声”悄然改变社会体育观念,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自主体育锻炼的能动性。

3.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机遇

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探索期、发展奠基期、“文革”挫折期、恢复崛起期和快速发展期的历程[2],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法治化和规范化的建设之路,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学校体育的发展演变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掌握体育史和学校体育发展史,准确深入理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学校体育的思想精髓,以史丰富学校体育理论,以史增强学校体育信念,以史促进学校体育固本培元,以史促进学校体育传承发展。要通过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人们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信。

(二)挑战: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湖南学校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现象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第一,部分学校贯彻党对学校体育的统一领导不到位,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不全面。部分教师立德树人、健康第一、以体育人理念不牢固,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不健全,教师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水平偏低,教师队伍中拜金主义思潮犹存,有些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不足,存在兼职培训、第二职业现象。第二,许多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体,体育教学制度不健全,课堂无强度,课时不足,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锻炼时间无保证。第三,体育师资队伍青黄不接,教师数量不足,体育教师工作负担重,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第四,体育教学公共和专项资金短缺。总体来看,湖南省体育场地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体育差距有待缩小,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亟待改善与更新,教育创新与服务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同人民对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身体健康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距。

三、“十四五”时期湖南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策略

推动学校体育更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必然要求。

(一)强化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综合育人功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体育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要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青年一代健康发展实情,遵循教育规律,直视学校体育特性,坚持改革创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领会“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中,以体育人、以体启智、以体厚德、以体促劳。要执行党委、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体育工作制,完成由“唯分数、唯升学”到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转变,按照“学、练、赛”要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利用好“红色体育资源”,开展“红色体育故事进校园、进课堂”,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彰显学校体育教育学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和学校体育治理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理念全面贯彻到学校体育工作各方面。

(二)构建“家校社政”学校体育与健康共同体

“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综合能力素质,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3]。要贯彻实施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有责任办好教育事业”“家校社合作共育”等重要论述。构建“家校社政”学校体育共同体,要转变观念。首先,学校回归育人本质,促进“家校社政”协同教育理念的形成,目标协同、情感融洽带动观念改革,致力于让全社会明白学校体育是学生人生的中心教育,是“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4]28。其次,学校体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引导“家校社政”重构各自角色定位、职责分工,坚守协同育人正确导向,构建多向互动、共同促进的协同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再次,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专业为支撑的协同机制。建立家校交流机制,做好学生体育档案管理,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评估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督促学生完成体育作业;建立政校联动管理机制,教育、体育、财政等行政部门要主动作为,服务学校体育,为学校体育师资共配共享、场地共建共享、资金注入问题纾困解难;建立社校合作机制,科学合理引入社会资本与机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体育教育,提高课后体育服务质量。最后,以体育人、立德树人。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契机,推动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理念,努力构建以内部观念革新为主体、外部条件协同互为支持的新格局,共同创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区)、专业“五位一体”的以体育人生态圈,努力打造具有新时代体育特色、湖南学校体育风采的“家校社政”协同育人实践样板。

(三)推动学校体育历史发展成果转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史为镜,深化学校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学校体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网+体育”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强学校体育信息网络化、体育平台体系、数字体育资源、智慧校园体育、智能体育场馆、数字体育档案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与健康和文化课程协调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出台切合湖南实际的系列政策,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配齐配强配优体育教师,建足建好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体育全课程体系,创新教材体系、竞赛体系,优化 “教会、勤练、常赛、全评”路径,努力构建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同向同行的教育体系。创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新供给,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5],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标准,统筹融合社会资源,增强学校体育技能教育适应性,深化体育融合教、回归教,努力探索学校体育同教育发展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供给。坚持打造高质量学校体育发展体系,优化区域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与共享[6],构建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平面分布图,加快形成东中西、南中北相呼应的学校体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体育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建设一流体育大学、一流体育学科及一流体育课程。

(四)对标体育课“四位一体”目标

学校体育课的目标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7]四位一体,这是“十四五”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本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从人生角度出发,使学校体育走向“人生中心教育”,这也直接回应了教育部近期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11%。体育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超过英语成为第三大主科。首先,学校体育应该使学生热爱体育,学会体育及体育自创(比如体育舞蹈与音乐的创新结合),具有自创性体育价值观和能力;在生活中增强自主能动性,享受体育生活快乐,获得幸福的心境。其次,学校体育应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机能的调节能力和适应环境、处理问题的能力。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影响都是系统性的,并会将积极影响迁移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再次,学校体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人格力量,让其在体育自主中形成自创性人格,并不断改进与完善,形成自主、诚信、担责任、懂合作、会创新、有理想和自我超越的优秀人格,从利我转向利他,充分展现体育的人生中心教育作用,让学生做优秀的人。最后,学校体育要以赛促学和练,以评促学练赛,让学生在赛和评中提高“硬成功能力”,将学校体育这个“硬成功能力”转化为人生“软成功能力”,在追求美好人生的过程中顽强拼搏、吃苦耐劳、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综上,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优秀人格、强健体格、坚强品格、幸福心境”与学校体育 “四位一体”目标实现了对接。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使其树立“健康未来”的理念,以健康的体魄、健硕的体格、健全的人格一起向未来。要持续优化中考体育模式,助力高考体育重大变革;要按照“人人都学、处处可练、人人能赛”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向,发展“人生中心体育”,培养终身运动者,让湖南终身体育体系和体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十四五体育学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