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认知框架、基本特征和生成机理

2023-01-16吴一鸣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适应性办学院校

吴一鸣

(1.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安徽 安庆 246003;2.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

一、问题的提出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1],是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指向。讨论高职院校①办学适应性问题,主要基于以下两种认识。

其一,新发展格局下高职院校的要素保障功能日趋突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正承担着越来越突出的要素保障功能。

其二,类型化发展中高职院校办学形态正发生重大变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是职业教育新一轮大改革大发展的逻辑起点。2019年以来,以高职扩招为推动,生源结构多样化和学生需求多元化给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带来颠覆性冲击;以“1+X”试点为推动,凸显学生中心地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逐步推进,学校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推动,一批职业技术教育本科专业和职业本科学校应运而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和完善,理论和实践层面均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新发展格局下的外部需求和类型化发展下的改革压力给高职院校传统办学思维和办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坚持问题导向,主动、积极、有效地回应外部需求,立足类型定位,系统、持续、长久地激发内生动力,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适应性的核心要义。全国现有职业本科院校32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3],无论是办学基础还是办学生态,这些院校个体之间千差万别。因此,建构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认知框架,梳理探讨其基本特征与生成机理,在当前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认知框架

如果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视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职业教育只是作为其中一个小的子系统而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态系统进化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没有适应,就没有生存,更奢谈发展。事实上,因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始终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伴而行。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认为,“以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的根本性变革,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4]。而所谓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其实质在于使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必须培养怎样的人才”[5],也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多样化发展来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性”[6]。近二十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从“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7],到“课程改革中教师适应性”[8],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9],到“高职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10],到“办学机制与经济社会动态适应性”[11]等等,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认识持续深入。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要求以来,研究人员作出了很多不同视角的解读。比如,有研究认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指“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形成更密切的互相支持与促进关系”[12],关键在于“稳步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整体提升国民技术技能素养”[13],主要包括“教育结构需适应类型教育特征、人才培养结构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结构需适应人力资源需求、评价方式需要适应职校学生特点”[14]等等。但归根结底,职业教育适应性还是要落实到职业学校办学上,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15]的情况下,更是要全面落实到高职院校办学上。对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认识,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落实办学职能的逻辑起点

高职院校不仅要在承担“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16]的重要职责上体现出职业性,还要在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高等教育三大传统职能上体现其高等性。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的本质就是指其在办学职能上的适应性。在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要聚焦的是“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17],面对的可能是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学情的学生群体,“一刀切”式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在科学研究上,高职院校要聚焦的是所在区域、所处行业的技术技能传承和发展,面对的更多还是中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一定需要“高、大、上”技术手段,但必须要直面一线、解决问题。在社会服务上,高职院校要聚焦的是实现就业或更高质量就业背后的终身学习,面对的其实就是适龄人群在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背景下对职业能力的提升需求或现实焦虑,仍然需要以多样化人才培养为基石,而不能过于泛化。面对新情况新需求,高职院校显然任重而道远。

(二)把握办学方位的参考坐标

区域性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关键在于其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上的适应性。换言之,适应“谁”?服务“谁”?从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梳理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对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的描述大多经历了一段从泛化到精准、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并普遍呈现出将学校所在城市作为重点服务域的基本姿态。这既可能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办学模式改革所形成的重要成果,也可能是职业教育已然成为区域之间竞争发展重要保障要素所带来的必然要求。但不管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而为,高职院校显然都需要以一种更加坚定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扎根地方、融入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真正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目标所向,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园区集聚壮大、企业做优做强中找准并不断夯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和贡献力来增强并彰显学校的办学适应性。

(三)推进办学改革的行动指南

二十多年来,改革始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诊改、双高计划、高职扩招、“1+X”证书制度等改革举措,有力地引领和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办学业绩令人瞩目,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作为供给侧,其供给的高职教育产品和服务高品质不足、低品质过剩,与需求侧的期许有较大落差”[18]。规划愿景和发展模式能否有效落实学校办学职能?专业(群)建设能否有效支撑学校办学定位?办学基本条件能否有效适应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专业建设需要?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能否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否有效保障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这些都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重要问题。深入思考和认识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自身改革发展的目标链和标准链,为学校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目标指南、行动指南。

(四)彰显办学绩效的客观依据

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因举办主体、所处地域、办学基础、经费投入等诸多差异,以同一标准对其办学绩效作出评价或比较其实非常困难。虽然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再到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国家层面对高职院校建立的其实是一种导向性、基础性、自洽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等重大项目院校遴选乃至绩效评价中,对所有高职院校使用的则是同一评价标准。从政策推动角度而言,采用同一标准本无可厚非,但带来的功利化办学、运动式发展等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思考和认识办学适应性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细化明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指向,真正将学校改革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之中,将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企业成长、服务人的发展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绩效的衡量标尺。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办学绩效形成更加清晰、具象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且“这些主体随着经验的积累,靠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19]。以此理论为分析框架,可以简单勾勒出影响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规则关系示意图(如图1)。高职院校基于自身办学条件、专业结构,在行使自身办学职能中通过强化内部治理和外部协同落实办学职责,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互动。这种互动作用到高职院校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其实就是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

图1 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规则关系示意图

虽然环境不同、校情不一,但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体系特征、功能价值等方面来审视和思考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还是能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增强办学适应性。

(一)感知上的复杂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办学适应性就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整体风貌或整体状态,即学校办学的存在感、参与度、贡献力以及知名度、美誉度等等。因为关联紧密程度不同、利益诉求不同,不同主体在对学校办学的感知上,首先会形成一种相对具象、局部甚至片面的印象,在极有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形下,这些印象往往就会演化成为抽象、整体的主观判断,并不断得以强化。整个过程呈现出一种复杂状态,且所形成的判断可能并不准确、全面。比如,政府职能部门在有关职业教育重大项目规划或实施中没有关注到某高职院校,其背后可能就是认为该校在区域发展中的存在度不高、影响力偏弱;开发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将某高职院校作为重要要素保障并广泛宣传,其背后可能就是认为该校在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参与度高、贡献力强;某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且起薪高,其背后可能就是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口碑;某校的招生录取线较高,其背后可能是该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或办学条件、校园环境的某个方面对生源吸引力更强等等。同时,这种感知过程又是可以被引导、重塑的,对感知过程及所形成判断的影响,本身也就是适应的过程。

(二)要素上的结构性

如果说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是一种外部感知,那么就其内部而言则是由若干要素所构成的。通过图1不难发现,这些构成要素是模块式、结构化的,且至少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办学基础,主要是指学校是否具备为达成办学目标而必需的基本条件,是否为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而持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其二,办学行为,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如何基于办学基本条件,有效落实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办学职能,并真正契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三,内外关系协调,主要是指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能否有效助力学校落实办学职责,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各个主体之间能否聚焦服务发展有效实现多方协同。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学校办学的基本状态,并推动形成不同主体不同视角下的外部感知,比如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的覆盖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的实效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中小企业研发或乡村振兴上的参与度等等。

(三)目标上的动态性

在图1所呈现的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规则关系中,所有模块或节点之间的关系都是双向的。换言之,就办学适应性的规则关系而言,不同高职院校个体之间是不同的,同一高职院校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具有因地制宜的区域性、因时制宜的阶段性、特色发展的差异性等特点,其目标始终处于一种动态调整优化的状态。对于学校外部,高职院校应始终保持对区域产业发展足够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全面把握其发展格局和前沿动态,科学研判其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并能做到以变应变,通过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变革、办学模式变革,加快推动外部各种办学资源向校园汇聚、向办学汇聚,将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效地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来。对于学校内部,高职院校应立足校情、主动求变,全面坚持并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聚焦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办学职能、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强化改革与创新,以有为争有位,因有位更有为,全面提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力。

(四)行动上的协同性

高职院校办学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且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通过博弈达成共识,进而实现协同。而没有利益相关者在行动上的协同,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显然也就无从谈起。无论是学校外部还是学校内部,高职院校都需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有效回应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最终落实到学校具体办学行为上。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高职院校需要将学校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坚持立足地方、融于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应有功能,真正彰显高职院校的价值使命,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打造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在与产业园区的关系上,高职院校需要围绕产业集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的需求,在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校企合作的实效性、人才培养的适切性上下功夫,有力地服务和支撑园区发展。在与行业企业的关系上,高职院校需要在创新合作模式、夯实合作载体、打造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实现校企合作的降本增效,真正让企业在合作中获利。在学校内部,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职能职责、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等多种方式,有效培育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充分激发学校上下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程度上的可测性

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既然是可感知的,当然也就是可测的。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办学所作的常态化监测评估相比,对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评价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同。其一,在单项和整体之间单项优先,因需求往往是即时的,所谓适应在短期内可能只是一种应激反应,学校无法甚至也无需作出整体上的应对。其二,在结果和过程之间结果优先,因需求要的只是结果,所谓适应其实就是供需对接中在教育活动允许范围内的博弈与妥协,学校在工作中常常是被动的、不自主的。其三,在效率和质量之间效率优先,因需求更多时候是经济活动,所谓适应必须重视效率,光有质量没有效率就会被淘汰出局。实践中,地方政府或举办方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对高职院校提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的要求,甚至将其列为对学校的重要考核指标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从国家政策而言,“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20],本质上也就是基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适应性评价而提出的制度设计。办学适应性的可测性,在很大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坚持并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更好地落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要求注入了强大的改革动力。

四、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生成机理

在国家政策反复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无疑关系到学校资源集聚能力、办学声誉、改革发展生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增强办学适应性,高职院校至少可从四个方面来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其生成机理。

(一)核心是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中,高职院校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承担着“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21]。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无疑是讨论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核心。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规模、结构、质量,从根本上呈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办学能力、办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主体对高职院校办学状态的基本感知,并促成其对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的评判。如果高职院校不能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保障,不能为行业企业破解“技工荒”并尽可能降低技术工人培养成本,不能为学生实现就业或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显然在办学适应性上是不尽如人意的。认识到这一点,高职院校必须要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着力在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改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条件、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上下功夫,并通过优化办学职能结构、创新办学育人模式、改进内部治理体系等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础是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虽然时有“学科缺失是高职教育专业内涵发展之‘短板’”[22]、“高职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23]等呼声,但从办学适应性的视角来看,相对稳定、体系化的学科结构并不一定符合高职院校尤其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专业仍然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石,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则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适应性、彰显办学适应性的基础。虽然国家政策反复强调高职院校要动态调整专业结构,高职院校也在办学实践中普遍立足校情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但新专业设置上的“追热求新”“一哄而上”“不能上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现象也层出不穷。比如,近年来幼儿发展与管理专业、大数据应用技术等专业发展就是例证,设置20多个专业但其中两三个专业学生占在校生总数七八成以上的学校也不鲜见。究其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职院校并没有围绕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发展需求来调整专业结构,而只是考虑到学校生存和降低办学成本,在专业结构调整中丢失了学校的服务域。专业结构背后呈现的服务面向不精准,又何谈办学适应性。

(三)重点是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二十多年来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经验。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密切相关。平台可能有不同形式,比如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产教联盟等等,但其核心功能都是将产教融合专业化、细分化,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一校或多校对多企”,最终实现产教融合上的资源集聚、校企合作上的降本增效。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产教融合平台在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背后原因。其一,从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政府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来统筹整合产教资源、延伸部分政府职能,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其二,从企业寻求技术技能人才保障角度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其实无意也无力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只是需要借助一个平台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问题。其三,从学校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角度来看,学校需要依托一个平台打造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口、资源集聚和共建共享的载体,以真正将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办学行为上。不难看出,产教融合平台发挥作用越充分、越突出,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适应性越能得到催生和激发。

(四)关键是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办学适应性其实就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因为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众多,协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相较于传统治理,协同治理正从被动走向自觉,从个案走向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单点走向多核。”[24]以更加主动、更加进取的开放姿态融入产业、拥抱企业,更加务实、更加精准地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效激发和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到学校办学中来,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适应性的关键所在。在学校外部,高职院校需要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产业园区、行业组织、重点合作企业有效建立起信息沟通和工作衔接机制,重点破除信息不对称和机制不顺畅的问题,努力找寻合作各方最大共同利益的平衡点。在学校内部,高职院校需要有效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把握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实施可能带来的各种政策机遇,协调处理好学校办学中学校与院系、院系与部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关系,优化完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和干部人事分配制度,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尤其是在产教融合平台等学校内外衔接机制建设上,高职院校更需要充分关切到有关主体的核心利益诉求,为其有效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具体事项来创造条件,推动其从单纯的合作方向真正的办学主体转变。

注 释:

①在现行不同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及研究论著中,关于职业学校名称有多种提法。为方便讨论,本文全部统一称之为高职院校,其义等同于新版《职业教育法》中的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适应性办学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