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时期皖江城市带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以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为例
2023-01-16宋茜伦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文/宋茜伦(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既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也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城镇化建设的今天,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也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融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探索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城市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为产业的区域内转型发展提供空间维度的指导。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皖江城市带发展大背景
1.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地区尽快实现产城融合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病”等问题,例如产业与人口聚集不同步、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割裂。2019 年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文件提出,应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城市工业区、商务区、生活区、行政区、交通枢纽区科学衔接与混合嵌套,促进产业与人口集聚,推动产城融合与用地功能混合,避免园区与新城建设出现空心化。
而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少城市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盲目布局了各类产业园区,单一地以企业招商产业开发为目的,缺乏衣食住行、商业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配套,忽视了产业和配套服务融合协调发展。基于对这种“产城分离”现状的反思,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即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人也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被考虑。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形成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交融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经济发展趋势
2010 年1 月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文件指出,这一地区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长期以来,皖江城市带地区也凭借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地理优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及产业分工互补的良好合作基础,积极地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虽然先天的基础条件优越,皖江城市带地区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皖江城市带地区在经济发展层面无论是人均GDP 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在吸引外资、研发投入上,都领先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下辖9 个城市间依旧存在着较大差异,城际间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在社会进步层面,皖江城市带地区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万人医疗床位数等指标上都领先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反映出该地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在创新引领层面,地区研发经费占比仍然较低,创新投入不足必然导致创新人才支撑不足,双重制约是导致地区高新产业发展薄弱的主要原因。在环境保护层面,皖江城市带地区的工业废气、废水排放量等都呈现下降趋势[1]。
二、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历史上,宣城作为最靠近沪苏浙地区的皖东城市,无论是地势水源、商贸交通,还是民风民俗、文化起居,都与沪苏浙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历史渊源。宣城作为安徽向东发展、战略融入沪苏浙的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政府引导和规划不到位,许多产业园区在基础设施、科技研发投入、体制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1.产业与城市升级转型倒逼园区更新升级
当前,我国各类产业园区面临着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双重考验。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链条,也推动着老一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爆发,我国的产业结构也由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低附加值传统产业逐渐向以创新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符合城市高水平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转型。电子商贸、智能制造、智能物流装配等高科技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带动着旧的产业技术发生革命。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的转变,势必带来对产业园区空间形式和空间组织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各级地市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交通压力增大等城市问题。面对当前国家对于促进用地混合嵌套,实现地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型城镇化新要求,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承担起产城融合有序发展的重任。传统的产业园区功能单一、配套匮乏,向内限制了园区的空间品质和企业发展,向外也成为阻碍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桎梏。传统产业园区面对主城区的空间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边缘地带的“价值洼地”。综上,在产业和城市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亟待顺应时代发展的园区规划设计理念,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空间上的回应。
2.园区基础设施、研发投入等方面有待完善
随着宣城各园区发展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力、土地、生产工具等要素迅速汇聚,产业发展集聚效应显现。但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园区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人居环境发展滞后、土地资源缺乏、产业退二进三困难”等问题[2]。不仅如此,园区的生态环境缺乏整治,基础交通设施例如公交车、区域接驳网络尚未形成,这些生活性服务配套的欠缺都制约着园区产城融合的实现。并且由于产业发展滞后,宣城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不高,创新能力不强。2020 年,全市获授权专利7963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14.8 件,远低于周边的杭州、南京等城市。近年来,虽然宣城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但与周边城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3.园区体制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宣城与周边的合肥、芜湖相比,中心城区辐射力弱的问题非常突出。截至2020 年末,宣城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远低于周边的湖州、杭州、芜湖、合肥。2020 年,宣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607.5 亿元,宣州区以436.21 亿元险胜排在全市第一。宣城弱市强县的经济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桥头堡”的优势发挥。
同时,作为G60 科创走廊区域中的一员,重点领域的专题合作仍有待深化。随着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张江平湖科技园等为代表的“飞地型”高新园区的成立,宣城谋划的G60 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区却没有实质性进展[3]。作为沪苏浙皖的交汇中心,宣城必须深化改革,立足自身,借助外力,加大科创优势资源整合力度,才能在一体化战略中真正融入。设置制度激励,推动机制创新,努力吸引高端技术人才,依靠技术力量实现弯道超车,在更大的范围内共建共享。
目前,虽然宣城地方政府已逐渐将发展重点转移到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科技产业,但由于多年来人才机制、创业环境等原因,以及对科技人才方面的忽视,“引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依旧制约着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导致许多创新人才依赖型企业被迫将研发部门迁至一、二线城市,而这更加大了宣城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阻力。
三、 加快宣城产业园区实现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把握G60 科创走廊政策机遇,引领科技和资本高度集聚
伴随着宣城、芜湖、合肥三市与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G60 科创走廊逐步推进,宣城也将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引擎”,成为区域内“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主阵地。根据《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宣城要着眼“中国制造2025”,找准定位,在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一体化中发挥自身优势。协同科技发达地区发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备工作,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攻关,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整合各地区资源,同企业量身定制优质的品牌园区进行合作,推动产融结合,引导异地投资、跨境投资,采取并购支持等一系列经济手段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2.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催生产城融合内在动力
宣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出党政代表团到上海、浙江考察,学习当地的创新理念,将沪苏浙有实力的园区、商会、企业、科研团队等引进来。园区应加强人才引进与住房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后勤保障,确保高素质人才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与G60地区无缝衔接,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保障,优化城市生态生活环境,以更好地留下人才、留住人才。另外,宣城应探讨建立由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智库在重大技术攻关、政府决策参谋的智囊团作用。
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错位发展,强化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力
宣城在第一产业发展方面,相对于沪苏浙其他城市,仍具有较强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农林牧副渔行业在未来仍长期占有较大比重;同时,随着承接东部城市产业转移政策的推进,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也呈现出较强的产业集聚优势;第三产业现主要以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但固定投资不断增加,未来要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目前聚集了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和羽绒两大产业。围绕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产业,建有正在运营的长三角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建有中国供销·宣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宣城联邦物流大市场等。围绕羽绒产业,建有已经投产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这也是承接新塘羽绒产业转移的集工业生产、研发设计、检验认证、商贸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羽绒产业园区。
当前,园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产业升级正成为激活园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深刻解读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经验,把准方向,全方位多角度地谋划产业优化、错位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基于产业现状,同时横向对比周边园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宣城应从“羽绒+”特色产业细分入手,依托长三角市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依托智能物流,打造千亿级长三角农产物流集散中心(见图1)。
通过对“羽绒+”与“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产业链进行梳理,引导园区在两大核心产业中寻找交叉点,从而衍生出新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方向。创新服务:针对园区现有创新体系缺失问题,重点突破开发合作、产业集聚以及公共服务三大方向。专业服务: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园区在互联网、云计算、企业服务等领域深耕。文化休闲:依据在地文化与产业特质,聚焦核心客群,打造商业会务与生态休闲并行发展的园区文化服务体系(见图2)。
4.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落地实施
实现产城融合,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更要结合城市建设,服务民生。依据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共创共生的设计理念,借力现有产业优势资源,培育区域产业创新极核,构建各级服务体系,吸引创新人才,衔接水阳江绿带与铁路沿线绿带,才能更好地打造宣城产城融合创新引领示范新区。
首先,应建设区域内蓝绿网络,保障绿色永续发展,营造生态健康环境。延续片区蓝绿肌理,构建海绵网络,营造5A 级城市共享空间。区域层面保障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基地层面构建完整的生态雨水滞纳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各类开敞公共空间,建立多用地震防灾场所及应急机制。建立水安全和水畅通的生态框架体系。保障主要河道水系的行洪安全,根据设防标准,进行滨岸优化。根据现状低洼地和河渠支流,结合海绵城市,构建多层次水系生态框架,完善水系等级。预留沪渝高速、宣杭线铁路的生态防护用地,作为绿色生态安全基底。重构基地内水网生态廊道,与周边蓝绿生态廊道构成“井”字形生态结构。依托蓝绿系统,重塑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结合不同规模的海绵体,完善城市排水机制;汛期提供雨水消纳空间,非汛期提供亲水娱乐空间。修整城市原有水系,保留并适当拓宽河道,发挥行洪调蓄的功能。新增中央调蓄湖泊和南北向雨洪廊道,预留防护绿带作为大型海绵体,中央绿带作为中型海绵体,小型绿地作为小海绵体。
其次,应保障区域融合发展,打造产业极核,增进民生福祉。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多核联动,功能耦合,实现生产、生活双线区域高效一体化。整合各区域资源优势,利用宣杭高铁能量源,建立开放经济共荣圈,激活区域引擎,建立便捷互通的交通体系,完善与补足区域服务配套。同时强化高铁通勤作用,建立区域快速公共交通体系,加速与湖州、杭州的资源共享;利用沿线城市优势,围绕站点布置宜居、宜业节点片区。完善城际客运服务体系,优化运力匹配和联程联运;倡导绿色生态出行方式,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客运枢纽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合作,建设专业化物流系统;针对重要枢纽、物流园区,研究货运专用车道布局建设;加快智能化标准化物流系统建设,全面提升货物多式联运水平。把握技术趋势与合作机遇,导入国际新兴产业;对焦区域产业战略环境,促进错位联动发展;挖掘本地基础与优势资源,实现产业价值提升;强化创新协作服务,提升区域产业服务能级;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吸引力。产业主导,产城融合,构建以人为本的产业体系。以产带城,以城融产,建立三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分层级完善综合服务职能。
最后,释放文化产业能量,拓展宣城文化影响力。延续在地文脉,植入科技创新,打造宣城特色文化展示名片。通过水系联系各个功能分区,文脉串联各个主要节点,形成开发空间网络体系,借以实现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地的目标。建立公共空间,使得居民关系更加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焕发宣城文明新气象。以创新手段推进在地城镇化,提升民生示范点生活水平,彻底改变在地居民生活方式,改进生活质量。突出在地特色,强化标志景点,改善环境风貌。创新本地经济,产业联动升级,优化就业结构,吸引人才回流。共享绿色基建集群,公共服务全覆盖,跨领域协调管理网络,互融生活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以城市绿线为脉络,同时结合水乡记忆点以及现状村落,营造“双廊五核”的地域文化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