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市“三驾马车”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

2023-01-16滁州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驾马车滁州市滁州

文/张 阳(滁州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滁州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主线,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为企业搭建研发、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激活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目前,滁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700 家,居全省第3;全市研发经费投入53.2亿,居全省第4;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和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位居全省第2 和第4;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704 项,位居全省第2;获省科技奖11 项,位居全省第3;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居全省第2;引进外籍人才数量居全省第3。

一、紧扣企业园区平台,建强“力量载体”

1.加速高新企业培育

滁州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项目库,累计入库高新技术培育企业283 家,培育数居全省第1。组建专班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开展专业精准对接辅导,形成“培育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梯队态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连续两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居全省第3,在全省占比分别由2020 年底的6.8%和8.9%上升到6.92%和9.2%。今年以来,滁州市共有878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部备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 家,总数发展到750 家。

2.加速高新园区建设

滁州市出台《滁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对获批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别奖励申报主体200 万元、100 万元。获批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分别奖励申报主体100 万元、50 万元。深入实施滁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滁州高新区、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滁州市入选首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滁州天长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天长市获批安徽省首批创新型县(市)。

3.加速创新平台发展

出台《滁州市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实施办法》,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给予50 万元奖补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的,再给予10 万元奖补。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考核激励等方式,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87 家。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形式,支持科学家团队来滁州创办产业研究院。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资源,通过科学论证评价,组织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供域内企业共享。设立人才储备专项编制周转池,让企业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安心扎根滁州。目前,已有两个科学家团队在滁州注册成立研究院公司,承担的科技项目已经启动实施。

二、聚焦政策人才金融,补足“燃料供给”

1.搭建政策奖补体系

滁州市在现有“1+4+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基础上,今年出台了《滁州市众创空间备案及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础。“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7 亿元,立项支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74 个,滁州市科技公共性财政支出占一般性财政支出比重由2015 年的2.06%提升到2020 年的3.28%,有效激发企业创新热情。

2.支持人才来滁创业

滁州市设立3 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滁州创办领办企业项目,围绕全市首位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瞄准世界知名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高科技成长企业的研发人员和管理团队,强化精准对接。目前,累计支持22 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滁州创新创业,完成投资超1 亿元,在22 个团队中,1 个团队即将完成股改、进入上市辅导期,4 个团队已与券商对接,筹划上市前期各项基础性工作。今年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8个,已推荐6 个团队参评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

3.优化科技金融供给

滁州市在全省首创“滁科贷”,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制定《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施办法》,设立融资担保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担保费用按照安徽省规定的担保费率收取,市财政给予50%补贴。截至目前,滁州市担保集团为全市58 户符合担保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106 笔,担保金额5.14 亿元。

三、突出攻关合作转化,建好“竞技舞台”

1.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滁州市围绕光伏、智能家电、汽车及装备制造、半导体、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新型化工、健康食品八大产业链,培育建设一批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及“卡脖子”技术突破,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已实施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项目12 项,拨付财政引导资金1240 万元,撬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1.84 亿元。

2.开展区域科技创新合作

滁州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左右逢源”“双圈互动”区位优势,加快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与上海市杨浦区签署《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打造“研发制造飞地”、共组科创产业基金、探索协同科技攻关、强化人才交流互动,建立“上海杨浦—安徽滁州”协同创新新机制。参与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建设,将滁州科创资源数据导入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平台,打造全方位展示平台,后期面向企业开通服务功能。探索都市圈创新券通用通兑和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实现都市圈区域布局和联动发展,加快科创企业成长与发展步伐。滁州市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签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滁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合作共建“两园一院”,分别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滁州园区、天长园区,以及安徽慧通轨道交通研究院,其中“滁州园区”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明光凹凸棒土产业研究院建成运营,苏大天宫科技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等一批科创平台正在建设中。

3.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滁州市聚力搭建高校与企业“零距离”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80 余家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成省院士工作站9 家。设立2 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滁州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对滁州市属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 家孵化器企业)完成尽调程序,已对6 家企业进行投资,投资额7250 万元。设立大院大所合作专项,近三年,共备案大院大所合作178 项,立项大院大所项目30 个,项目总金额900 万元。制定《滁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对在滁企业购买先进技术成果并在滁转化的,按其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予20%的补助。近三年,补助企业和高校共计1200 余万元。

猜你喜欢

三驾马车滁州市滁州
《滁州西涧》(草书)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陆黛灵书法作品
习作点评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