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应用化学专业大一新生的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2023-01-16王永东赵莉丽傅小波廖文波邵友元

广州化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化学思政科学

李 超,王永东,赵莉丽,傅小波,廖文波,邵友元,张 玄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类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源的必然要求。

东莞理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2020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开设的基础化学课程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组成的基础化学课程群支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使用化学思维习惯和方法、解决化学化工相关工程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无机化学课程作为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基础课程,成为基础化学中的重要科目,承担着从高中基础学习到大学专业学习的重要角色,为专业学生后续的化学专业课程学习典型重要的知识基础。

1 结合课程内容和学习对象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不仅是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的主题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需要结合不同科目本身的知识体系特点,将思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和提升[1]。更加重要的是课程思政还需考虑科目学习对象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别是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课程思政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另外还需将一门课程的思政内容放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不同科目间课程思政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培养有用的化学专业人才[2]。

1.1 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和体系的特点

无机化学为大学基础化学科目体系中更加基础的科目,承担着从高中到大学的知识体系转变过程,课程作为化学专业学生以大学生的身份重新走进化学、认识化学的第一站,对学生的科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需要将现代科学与化学发展历史融入到无机化学课堂授课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课程可以将科学发展简史以及化学史有机融合进入无机化学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时以更加宏观、更有历史的脉络的去掌握先人们的研究历程和学习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内容放进历史背景中,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唯物主义精神。

无机化学又作为后续基础化学的学习基础,承担着学生习惯和思维习惯的作用。因此,针对不同的知识体系内容,可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和课堂传授方法,塑造出不同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认识到大学课堂和学习与高中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快速融入高校学习中,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4]。

1.2 结合大一新生的对象相应课程思政元素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更加具有独特的课程体系特点,课程思政不仅要结合课程体系本身,更要结合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以及知识体系,加强课程思政独特性和针对性。

该课程的学习对象为刚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在学习生环境面,远离了家乡在陌生的环境开展独立学习;在学习方面,高中学习进度较慢,一节课可能只说一个知识点,大学一节课可能会说更多的内容。同时在时间的安排上,相对自由,更加需要学生自觉自律,这些都极大的考验每位学生和授课老师。而且,大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都明显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各种思潮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各种诱惑在迷惑着他们。因此,作为一名新生的专业课教师,有必要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大一阶段的课程思政可以着重在开展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主动思考、深入探索,勇于挑战前沿科学难题,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探索精神和正确学习观念至关重要。同时,大一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融入进课堂,展示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以及取得的成果,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探索自然科学世界奥秘,有助于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科学发展的栋梁。

再者,大一课程除学习课程知识体系之外,授课老师应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发展和变化,生活习惯的调整,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情感关怀和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课堂质量、课程思政、课堂内涵以及学生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5]。

因此,《无机化学》课程对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开展有着更加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识、研究兴趣、探索精神和科学唯物主义等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课程思政在无机化学课堂中的开展和实践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重要的是结合,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悄无声息的融进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是较为重要的。若没有采取好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可能会效果大大降低,甚至适得其反。另外,课程思政要结合教学方式方法,有效结合传授、讨论、案例、多种媒体开展。其次,课程思政应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本身特点,无机化学课程可以结合化学发展史、将著名科学家依次串进历史中,再通过科学家的故事进行启发式的教学[6]。 最后,课程思政还应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的特点,结合城市的发展,将身边的人和事融入进课程思政教学中,做到感同身受。

2.1 通过化学发展史引导唯物主义科学观和科学探索精神

从原古时代的朴素化学、炼金术、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阐述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兴趣。利用历史发展的脉络描述化学及无机化学的发展变迁过程,既可以提升学生对整个化学发展体系的宏观认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增强学生对投身科学的科学热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经济发展。

2.2 讲述中外科学家先进事迹,树立学生科学价值观

通过拉瓦锡研究气体变化,逐步展开定量分析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科学和辩证思维方式,谨慎客观的科学精神。通过波尔电子理论,量子力学的发展,从原子角度阐述宇宙、行星和物理转变的发展和转变,说明物质的产生、生态环境的变化,地球的诞生,分析太阳发光的本质以及横向的终结。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原子的结构阐述物质和宇宙的演变过程,促进学生课外知识的培养,以及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

2.3 展示我国化学工业前沿领域,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讲解中科大教授钱逸泰“稻草变黄金”,通过金属钠还原四氯化碳制得金刚石的故事。介绍中科院“中国的人造太阳”这一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核聚变实验项目,以及潘建伟的量子计算机工程。描述科学的发展是服务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变废为宝,造福社会更显科学研究的价值。进一步拓展介绍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前沿领域,增强学生对我国化学工业的自信心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四个自信”,激励学生立志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7]。

2.4 结合最新科研前沿,培养科学兴趣鼓励献身科学

通过物质结构,结合原子轨道杂化理论,阐述分析石墨的混合晶体结构,拓展碳材料以及相关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的物质结构,分享足球烯发现的故事,扩展石墨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石墨存储锂离子的原理,阐述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关于锂离子电池的人物故事。通过结合最新科研研究,提升学生对前沿科学的认识,培养科学研究兴趣。

2.5 结合本地相关话题,对本校或本地的著名事件展开讨论

课程思政还应结合本地和本校特色,通过学生周边的典型案例,提升学生的融入感,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催化反应在当今化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什么需要使用催化剂?本质为了减少反应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出发展绿色化学化工对助力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穿插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案例,重点阐述东莞的“蓝天白云保卫战”的重要意义,说明东莞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突破,再次引入我校杨志峰院士和环境学院在水污染处理的重大贡献。通过熟悉的案例,结合人物故事,通过情景融入,一方面提升学生对学校和城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毕业后结合本地特色,学以致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8]。

3 结 语

总之,无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开展既需要体现出化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也需要结合学习对象为大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开展不能独立式、分割式的进行,而应与一流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各类课程体系之间保持协同,加强课程之间思政内容开展的计划和统筹,发挥一流专业的组织保障功能,提高协同育人的效果。同时,课程思政的开展应与一流课程建设进行有效衔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指导,不断完善和更新思政内容和元素,做到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培养社会主义有用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化学思政科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点击科学
思政课“需求侧”
科学大爆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