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关注要点浅析

2023-01-16婷,侯

广州化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品危险应急

李 婷,侯 玭

(上海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1994年5月实施了国家环保局《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1]。2013年由生态环境部发布并于3月1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部令第22号)中,明确提出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领取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证[2]。2013年4月9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2013年版),明确提出企业应根据所用危险化学品的最低年设计使用量和实际使用量的较大值取得安全使用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3]。2014年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出台了《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环办〔2014〕33号)[4]。于2015年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由各大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并公布了近千种企业涉及的化学品类[5]。2015年出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AQ/T 3052-2015),该标准明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基本原则和程序[6]。2015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提出企业事业单位应履行责任义务,制定和备案环境应急预案[7]。2017年出台了《危险化学品目录使用手册》(2017年版),该手册对“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进一步补充完善形成了“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信息表”,给出了化学品的象形图、警示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等信息。2017年出台了《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指南》(GB/T34696-2017),提出了废弃化学品产生者和废弃化学品经营者应对废弃化学品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日常管理[8]。2018年出台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36894-2018),这两项标准为识别和规范危险化学品辨识和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推进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更具“专业性和标准性”[9]。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公告2019年第60号),提出凡进口或出口名录中所列有毒化学品的,应按公告及名录附件规定向生态环境部申请办理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且进出口经营者应凭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手续[10]。2020年5月发布了《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版)》,推进全国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特别管控的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使用到产品进入物流、运输、进出口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监管体系,确保各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信息实时动态更新[11]。2021年8月发布了《废弃化学品术语》(GB/T29329-2021),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其界定了废气化学品术语,主要适用于废弃化学品的取样、收集、贮存、运输、回收、处理处置等,但不适用于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分别于2017年发布的《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12]和2021年发布的《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均提出对列入优先控制名录的化学品,应当针对其产生环境与健康风险的主要环节,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结合经济技术可行性,采取一种或几种风险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大影响[13]。

上海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于2012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批)(试行)》、于2014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二批)》、于2016年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以上目录提出只允许“中心城限制和控制部分”所列危险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运输和储存,未列入目录“中心城限制和控制部分”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只可以试剂的形式进行流通[14]。2016年8月29日上海市政府第124次常务会议通过《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沪府令44号),该办法指出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活动[15]。2016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6版),进一步优化了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流程。2020年10月30日,上海市发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编码》(DB31/T 1250-2020),规定了用于危险化学品品类和单品的编码数据与格式、加密方式以及二维码和UHF RFID的承载方式,对于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过程中对于危险化学品品类和单品的标识,在运输和处置时起辅助作用[16]。

本文主要从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目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关注要点、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优化提升等多方面着手,浅度分析了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

1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目的

加强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即针对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进行合规的环境管控。目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以及进出口的企业,依然存在危险化学品未依实登记并纳入生态环保部的管理范畴,其实际存在的环境风险以及健康风险如雾里看花一般,近些年大大小小各类化学品环境污染事件此起彼伏、多地频发,随着化工区及化工企业的新增,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也同步俱增。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有助于加快推进环境隐患整治、有助于落实企业环境主体责任、有助于建立企业环境应急机制、有助于强化环境污染源头治理、有助于综合推进环境管理工作。因此,针对企业所生产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加强其内部环境管理,既有利于地方政府提前掌握环境污染物的产生量情况、毒性情况、排放达标性情况以及存在的泄漏风险情况,也有利于企业整体提升自我环境管理效能。

2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关注要点

2.1 企业所用危险化学品与环保批复内容的一致性

整理并归档企业内部管理的环保信息资料,主要包括环评文件、环评批复、环境监理、危险化学品相关管理台账、企业自主验收等资料,通过归纳、梳理和评测,复核企业内部经环保部门批复的危险化学品情况和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所使用、贮存、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一致性。若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变动情况,根据生态环境部出台的重大变动清单所列规定进行相关专业性判定,若判定结果明确属于重大变动,则需增补重大变动分析报告,完善实际增加的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环保手续资料。

2.2 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的符合性

根据国家及所在省市相关政策或法规的要求,对企业实际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进行全方位的核验,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环保隐患,判定现行投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是否配套了环保规定的防范设施,针对实际发现的环保隐患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仓管负责人。若企业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涉及重大环境隐患问题,应根据相应政策文件判断准则,进行合规判定并作相应内部记录资料,依据相应环保标准规范提出可行的完善改进建议。

2.3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的符合性[2]

企业若涉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时,应及时填报并提交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释放与转移数据[2],同时,需要向环保部门汇报其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分类、用途、使用方式、环境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等,复核企业向环境主管部门上报登记的化学品相关信息与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是否保持一致,若存在不一致情况,及时更新并补充登记。若企业涉及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或特别管控的危险化学品、或优先控制化学品,是否按照相关管控名录要求,按时办理了相关通知单、或建立健全了全生命周期追溯监管体系,并完成相应实时动态更新的要求。

2.4 危险化学品环境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首先,企业是否根据现状生产运营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编制了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环境应急预案相关内容,其次,企业已按照相关规范编制制定的化学品环境应急预案中[7],重大污染源项分析的准确性,应急响应人员、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措施是否合规有效,是否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并留档备查。

因企业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否开展了应急监测,并组织排查污染源和事件原因,是否及时提出现场污染处置方案,并部署相关应急措施。企业生产运营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是否做好动态跟踪监测,开展预警预测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是否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环境损害评估。企业现有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级别是否合适,是否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并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相关企业是否及时通报,若涉及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或特殊情况发生后,是否立即报告当时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并记录留档。

另外,企业是否根据环境保护法及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中关于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的有关规定[7],积极开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和定期修编工作。

2.5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的符合性

企业是否按照国家制定的各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各省市相关环境保护政策要求,规范企业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贮存、运输等各环节环境管控情况,并建立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另外,企业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化学品环境管理行为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危险化学品日常环境管理检查情况、危险化学品环境义务的履行情况、危险化学品环境目标指标实现情况以及未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企业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体系,需从管理和执行层面核定企业现状和目前实施的环境管理制度的符合性。

2.6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的合规性

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废弃化学品,是否按照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指南、废弃化学品术语、危险化学品编码等相关化学品管理文件的要求,按类别进行分类汇总编档,并与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对应签订符合规定的委托处置协议。关注企业是否定期向国家或省市不同废弃物管理数据平台上传相关废弃化学品处置数据资料,复核企业实际产生的化学品废弃物情况和协议处置废弃化学品的品类、数量的一致性,以及各类废弃化学品最终处置单位和处置去向的合规性。

3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优化提升

随着化工企业大迈进的飞速发展,企业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同步进行优化提升。

(1)建议企业梳理现行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营设施,按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名录中明确提出的老旧不规范生产设施,对于涉及危险化学品部门,尽快更新设置“智慧化”无接触门禁系统并配套人员定位系统。

(2)建议企业早期建设的涉及液态、气态剧毒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储罐、紧急泄放系统、有害气体回收或净化处理系统提高检维修频次并更新腐朽设施。

(3)建议企业已设置的环境应急事件通讯和报警装置、环境应急处置设施、环境应急急救用品、药品和冲洗设备,需根据所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定期查验更新,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4)建议企业提高环境隐患排查频次,在排查中发现的环境隐患应提高整改率,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止相关生产作业活动,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待进行原因分析后,针对原因分析报告制定并实施整改,做好环境隐患的闭环管理。

(5)建议企业及时跟踪和完善已实施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现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动态掌握,将品类、数量、特性变化情况、风险影响情况予以更新和修正,及时更新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

(6)建议涉及剧毒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在收集、储存设施配套的事故应急池、事故罐、围堰内等区域,为事故应急池、事故罐等配套设置高液位报警仪。

(7)建议已经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证后执行内容,按期进行相关项检测,按规定要求在排污许可平台上报数据。

4 结 论

现状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种类、数量和品类各个方面均处于高峰值发展阶段,其在生产经营中对于环境管理方面仍处于“有政策即行动、无管控则被动”的相对滞后局面。因此,在 “十四五”环境目标推行期间,各类企业环境管理亟需加强,完善企业环境管控设施的配置,优化企业相应环境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数字化转型为依托,增补企业员工环境管理知识,提高环境管理专业性和积极性,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主体责任,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目标的达成,通过企业在环境管理工作的提升,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好转,提升各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效能。

猜你喜欢

化学品危险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喝水也会有危险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