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及优化措施

2023-01-16赵义好

四川水泥 2022年3期
关键词:面层摊铺碾压

赵义好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500)

0 引言

沥青路面与其他材料铺筑的路面相比,具有耐久性好、平整度高和后期维护方便等优势[1]。沥青路面一般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温度稳定性和耐磨性,因此耐久性比较好;沥青路面属于柔性或半刚性路面,施工中平整度好控制,路面面层比较粗糙,与车辆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大,可以提高行车舒适性和稳定性,减少行车产生的噪音;相比于需要长时间养护的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养护方式简单且易于后期维护,可以减少公路施工对交通通行和周边居民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沥青路面施工环节较多,各个环节技术含量高,有任何一个环节质量没把控好,就会影响沥青路面的整体效果,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沥青路面的优势,必须高度重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1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结构形式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主要由垫层、基层和面层构成,根据市政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大小和地质状况优劣等有不同的设计组合。

1.1 沥青路面垫层结构

沥青路面垫层是处在道路地基和路面基层之间的结构层,主要作用是缓冲地基不良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对基层和面层的影响,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将基层传下来的荷载应力分散传导至地基,这样地基承受的应力比较均匀且较小,不至于产生较大形变。垫层主要用于缓冲地基不良的地质状况,对材料自身强度要求不是太高,但对其稳定性要求较高,在地基湿度和温度状况良好时也可不设置垫层。

1.2 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沥青路面基层是结构中的承重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承受面层下传的竖向力,并将此应力扩散至垫层或者地基。由于基层在结构中主要任务是承重,因此基层应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也就是强度和刚度要满足要求。基层处于路面面层下方,不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像路面面层会被自然因素影响,但基层仍然需具有足够的耐水性和抗冻性,防止基层受到水的影响而丧失强度和刚度,发生较大形变,对面层造成损害。总而言之,基层应该具备坚实、平整、整体性好、承载力高和抗冻性强的特点。为满足以上条件,沥青路面基层材料主要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和粒料嵌锁型、级配型材料等类型。

1.3 沥青路面面层结构

沥青路面面层是与车辆和自然环境直接接触的结构层,承受车辆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到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这对面层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和温度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车辆轮胎直接行驶在面层上,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表面还应具备较高的平整度和粗糙度。因此沥青路面面层应重点关注其承载能力,使其有足够的抵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重点关注其平整度、表面粗糙度和抗滑能力等。为满足以上条件,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主要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贯入式沥青等。

2 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的要点

2.1 施工准备

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充分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做好试验段摊铺作业,通过试摊铺对沥青材料松铺系数、施工工艺、压实系数等多项内容进行确定,明确材料、施工工艺等各项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沥青路面施工要求,为施工技术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后续施工作业井然有序地完成。在试验路段铺筑完成后,施工单位可以明确材料、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参数,按照试验结果编写施工方案,并且由监理人员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尤其要重点判断其中一些关键参数是否合理。当审核通过后,施工单位才可以正式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作业。

2.2 混合料配合比控制

沥青原材料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施工效果,为此,要从源头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通过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尽可能地保证沥青材料满足市政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减少施工阶段或者运营阶段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2]。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明确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参数,将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确定,并且进一步确定沥青路面最佳施工温度和湿度条件,保证在施工阶段能够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切实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在经过细致地试验和计算后,可以绘制多种关系曲线,明确油石比和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饱和度之间的具体关系,并且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施工管理人员在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后需要监督现场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施工作业,严格监控各项参数指标是否正常,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3 路面摊铺

首先,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需要保持连续摊铺,中间一旦发生停顿,比如供料无法跟进摊铺速度等,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均匀、碾压温度不一致等情况的发生都会给摊铺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沥青路面摊铺之前需要对供料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供料不足的情况。其次,沥青混合料运抵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对温度予以测量,刚运抵的混合料一般在150℃以上,待混合料稍微冷却之后,温度一般在130℃左右,此时便可以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摊铺时间尽量选择白天,避免夜间施工能见度较差对摊铺质量造成影响。最后,需要选择一支高素质的质量检测队伍就摊铺效果予以跟进,尽早发现摊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以保证摊铺质量。混合料摊铺厚度是检验的重点,要避免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存在厚薄不一的情况。

2.4 混合料碾压

在开展路面碾压施工之前,首先要合理设计并且验证生产配合比是否和设计目标配合比一致,验证过程中不但要检验油石比和级配,还要对配比合理性进行验证,确定是否和设计要求存在偏差。其次,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市政道路下承层施工准备工作,用透层油、粘层油处理下承层。还要检查施工作业机械设备,明确碾压设备规格、性能是否匹配,合理配置人员,尤其要安排好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等各个岗位人数、工作任务,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可以明确碾压工艺流程。再次,碾压作业要紧跟摊铺作业。通常施工中摊铺机中沥青材料要在料斗2/3 高度以上,确保沥青材料搅拌均匀没有结块、离析等问题。最后,要做好碾压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比如在某市政工程沥青路面压实作业中,使用XP302胶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碾压1遍,再使用BW203、酒井SW900双钢轮压路机各强振1遍,最后使用DD138双钢轮压路机静压至无轮迹;或者使用SW900双钢轮压路机前进静压,后退弱振1遍进行初压,使用XP302胶轮压路机碾压1遍,BW203双钢轮压路机强振2遍,最后使用DD138双钢轮压路机静压至无轮迹,保证了碾压质量。

2.5 路面接缝

为了有效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合理处置路面接缝[3]。首先,在横向接缝处置中,要掌握好时间。通常要在每天工作结束前处理沥青路面横向接缝。在摊铺机中倒入最后一车混合料,对螺旋输送器和熨平板前混合料堆积量进行密切关注,确保摊铺均匀统一,尽量垂直于路中线整齐断面进行摊铺作业,同时由人工进行局部修整。有的沥青路面施工中通过挖槽、埋设钢板的方式处理横向接缝,如果选用钢板,那么需要保证钢板和压实厚度保持相同的高度,按照5m~8m的范围控制钢板宽度。横向接缝要垂直于接口,按照原先的作业参数完成接缝位置摊铺作业,并且向新铺层错轮20cm~25cm,正确地碾压接缝位置,合理地处理横向接缝。其次,在纵向接缝处置中,常常需要同时使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错开完成沥青路面摊铺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消除纵向接缝。宽幅摊铺机是当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混合料摊铺设备,两台摊铺机按照前后5cm~10m的距离呈梯队形式同步摊铺沥青混合料,同时压路机紧跟其后完成碾压作业,及时消除纵向接缝。在路面施工中,上下层的纵向接缝应当错开至少50cm,并且按照6cm~10cm的范围控制搭接重叠宽度。

2.6 路面养护

沥青路面运营阶段还要及时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处理。在养护中,要重点检查、跟进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坑槽、裂缝等问题。市政工程沥青路面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质量病害[4],在养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修补方式,比如在处理坑槽过程中可以采用填料式、挖补式、热烘式和喷射式等方法填补保温沥青混合料,然后将其压实。还可以按照阶梯状切除坑槽中的杂物,用粘层油均匀地涂刷,然后填补并且压实沥青混合料。红外加热路面,然后用乳化沥青处理的就地再生施工方法,也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加热切割好坑壁,然后分层填入、压实沥青材料。无论选用何种施工方式,都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养护效果,有助于及时快速地解决沥青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在运营阶段要及时检查并且处理沥青路面病害,以免病害扩大威胁路面整体使用效果。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 加强新型生态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

SMA沥青混凝土与环氧沥青混凝土复合结构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具有与钢桥面板的结构受力特点相适应的技术性能,即钢板的变形追从性好,与钢板的黏结牢固,具有高温稳定、低温抗裂,耐疲劳、耐久性好,致密不透水,能够抵抗汽油、柴油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腐蚀等特点,且SMA沥青混凝土具有抗变形能力、耐老化性能、耐久性和抗滑性能。

PAC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采用SBS改性沥青加HVA高黏改性剂,通过拌和进行高黏改性,具有抗滑性能高、噪声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眩光和节约材料等突出优点。

聚乙烯醇纤维(PVA)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水泥稳定碎石成型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添加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PVA)可以减小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和刚性,从而提高基层水稳的抗裂性能。

钢桥面双层高黏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施工技术,采用基质沥青添加直投式RST高黏沥青改性剂,提高SBS改性SMA沥青玛蹄脂碎石的路用性能,其高温稳定性优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优于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成本均低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和环氧沥青混凝土。

3.2 做好测量复核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之一就是测量复核工作,可以说,路面整体质量是否达标很大程度上受到测量复核工作质量的影响。工作人员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设计图纸严谨地完成测量复核工作。要深入分析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各个环节施工要求明确,以此为基础检查各个路段施工情况,确定是否符合规范参数要求。如果在测量复核中发现不合格之处,要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限期整改并且再次检查,直到满足规范标准要求方可进入到下一步施工作业。对于测量复核合格的路段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由专门的人员再次检查并且审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施工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沥青路面在市政工路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其建设质量倍受关注。为了充分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及后期运营效果,相关单位及人员要重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充分落实碾压、摊铺、接缝处理等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并加强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并积极优化施工技术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并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面层摊铺碾压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弱膨胀土筑路碾压试验研究
高速公路 AC-20C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压实工艺研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碾转